当前课程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2.2.3 真理的标准 >  真理的标准

返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真理的标准在线视频

真理的标准

下一节: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返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真理的标准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讲了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辩证性

那有同学会问 老师我们如何检验真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讲真理的检验标准

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人们在获得了关于

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之后

还存在着认识的真理性问题

也就是说如何判定和

鉴别认识是否正确

如果不经过这一个检验的过程

我们的认识就仍然是不确定的

不可靠的

因而也是无法用于实践的

因此

什么是真理的检验标准

如何检验真理

就成了人们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那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呢

祎嵩你不要抢我的台词

既然你这么着急

我就先问问你

你觉得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呢

刘老师这个您这节课都已经说了好几遍了

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啊

咱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

亲自拉开的真理检验标准的大讨论

这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那祎嵩你知道为什么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么

我用感觉和经验来检验不行么

我根据客观存在不行么

那我用逻辑来证明总该可以了吧

哎呦

这其中还有这么多复杂的问题啊

我就背下这一句话了

剩下还是没想过

所以啊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其实不光是你

虽然几乎很多人都知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句话

但是大多数人和你的状态是一样的

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们首先来看

感觉经验是真理的标准吗

有的哲学家提出

感觉经验是真理的标准

他们主张把人们对于

外部事物的感觉经验

作为判断主观与客观

是否相符的依据

比如花是红的

美味的食品是好的

这就可以通过感觉和经验

来加以确定

这种观点看似符合人们的日常认识

但其实是不成立的

马克思就曾经指出

日常经验只能抓住事物诱人的外观

但如果根据这种经验来判断

科学的真理就总会是奇谈怪论了

说到奇谈怪论

中国古代的墨子就曾经根据

“众人耳目之实”

来证明鬼神的存在

这就是经验论的错误之处

此外

即使是关于个别事实的感性判断

由于主客观原因

人的感觉

经验也常常是因人而异

各不相同

所以根据感觉和经验

显然是无法判断认识的真理性的

嗯 刘老师那既然这样

那客观存在怎么样呢

我觉得客观存在总可以

作为真理的判断标准了吧

这个也还挺符合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

祎嵩你真的觉得客观存在

是真理的标准吗

这种观点认为啊

人们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因此

鉴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只能拿主观认识去和作为认识对象

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对照

比较

符合的就是真理

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其实

以客观存在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就是以人的感性直观来

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

当然

不可否认

对于某些简单事物和

现象的认识来说

用感性直观来判明

它的真伪是适用的

比如人饿了就应当吃饭

渴了就应当喝水

这些常识性的认识当然

只需要通过感性直观

通过感觉就可以验证

但对于稍微复杂的事物

光凭感性直观就

很难做出认识和判断

因为感性直观不可能帮助我们

去分清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真相和假象

客观存在作为自在的存在

也不可能自己告诉认识者

关于它的认识是否正确

哦刘老师您这么一说

我还真是觉得自己也犯了

当年这个王阳明对着竹子格物致知的这个错误了

既然这样那逻辑判断怎么样呢

我觉得这个好像还挺靠谱的

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反例来

我想你的问题是在逻辑证明中

要反证还是比较困难的吧

但是我们来看反证真的困难吗

虽然说在日常生活

实际工作中

甚至在科学研究中

逻辑证明都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在当今社会

科学认识越来越深入到

事物内部本质

抽象的程度越来越高

人们的认识可以通过一连串的

逻辑证明方式来进行

但是

不管逻辑证明作用多么大

它也只是判断认识是否

正确的一种手段

方法

而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在推理和证明的过程中

要达到正确的认识

就必须遵守两个条件

那就是

前提真实

推理正确

也就是说

用逻辑去证明认识正确与否

其实是将结论和已知的真理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而已知的真理

其客观性和现实性是

靠什么来检验的呢

这是鸡生蛋

蛋生鸡的问题

我们如果追本溯源

就会发现

“逻辑证明来检验真理”

这个论述最大的局限性

正是因为逻辑证明的这种局限性

我们只能将其看做判断

认识正确与否的一种方法

而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一种逻辑自洽的理论

在现实中不一定能存在

那回过头我们现在再来说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

也就是无数个别的

历史发展着的

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实践的检验和真理

的证明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个片段

就像工业革命的进程一样

一方面我们利用最初的

蒸汽理论建立工厂

另一方面也通过工业实践

验证理论和完善理论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既是绝对的

又是相对的

对这一标准不应该作

形而上学的理解

哎呦刘老师 我又有点听晕了

这个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还得说它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那这个又是什么意思呢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

真理标准的确定性

也就是绝对性

是指实践作为检验

认识真理标准的唯一性

换句话说就是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检验真理的标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

凡是经过实践检验证实的真理

新的实践能丰富它

完善它和发展它

而不能推翻它

第二

即使某些人一时

还不能由实践做出检验

但无限发展的实践

终将会对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做出具体的实践

这就像天文学的发展最终必然会

超过地心说和日心说的阶段一样

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相对性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也就是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

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

都不能完全验证或驳倒一切认识

只能证实或驳倒当时的部分认识

所以

我们要随着实践的发展

不断检验和发展人的认识

这也证明了实践对真理的认识

和验证都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个片段

第二

即便是已经被实践

证实的真理性认识

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总而言之

坚持实践的标准

坚持实践标准绝对性

和相对性的统一

就是要在实践中

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列表:

绪论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课程习题0.0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1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Announcement

-1.1.1物质的概念

--1.1.1物质的概念

-1.1.2物质与运动

--1.1.2物质与运动

-课程习题1.1

-1.2社会生活的本质

--Announcement

-1.2.1实践

--实践

-1.2.2意识

--意识

-课程习题1.2

-1.3世界的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

-课程习题1.3

--课程习题1.3

-1.4 事物的普遍联系

--Announcement

-1.4.1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

-1.4.2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

-课程习题1.4

-1.5 辩证法三大规律

--Announcement

-1.5.1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课程习题1.5

-1.5.2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课程习题1.6

-讨论题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1 认识的来源与方法

--认识的来源和方法

-课程习题2.1

-2.2 真理问题

--Announcement

-2.2.1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

-2.2.2 真理的辩证性

--真理的辩证性

-2.2.3 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标准

-课程习题2.2

-2.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课程习题2.3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调查问卷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调查问卷(续)

-3.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3.1.1 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default

-3.1.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课程习题3.1

-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

-3.2.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课程习题3.2

-3.3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3.3.1 阶级

--阶级

-3.3.2 阶级斗争

--default

-课程习题3.3

-3.3.3 上层建筑,法和国家的阶级性

--上层建筑,法和国家的阶级性

-3.3.4 不同的社会分层方法

--不同的社会分层方法

-课程习题3.4

-3.4 群众史观

--群众史观

-3.4.1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

-3.4.2 深化认识群众史观

--深化认识群众史观

-课程习题3.5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4.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Announcement

-4.1.1 资本主义生产的新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4.1.2 资本主义交换方式新特征

--资本主义交换方式新特征

-4.1.3 商品经济的形成

--商品经济的形成

-4.1.4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课程习题4.1

-4.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Announcement

-4.2.1 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

-4.2.2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课程习题4.2

-讨论题

--讨论题

-阶段测验1

第五章 商品与商品经济

-5.1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5.1.1 商品二因素

--商品二因素

-5.1.2 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

-课程习题5.1

-5.2 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5.2.1 价值量

--价值量

-5.2.2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

-课程习题5.2

-5.3 货币

--货币

-课程习题5.3

-5.4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课程习题5.4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6.1 资本与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6.1.1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6.1.2 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转化为资本

-6.1.3 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

-6.1.4 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所有制

-课程习题6.1

-6.2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6.2.1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6.2.2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的不同部分咋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6.2.3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课程习题6.2

-6.3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6.3.1 资本积累概念

--资本积累概念

-6.3.2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6.3.3 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的再生产

-6.3.4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

-课程习题6.3

-6.4 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意义

-课程习题6.4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七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7.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本质

-第七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课程习题7.1

-7.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7.3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及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及本质

-第七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课程习题7.2

-阶段测验2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8.1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Announcement

-8.1.1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8.1.2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8.1.3 银行业的新作用和金融资本的形成

--银行业的新作用和金融资本的形成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程习题8.1

-8.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nnouncement

-8.2.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和特征

-8.2.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程习题8.2

-8.3 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

--Announcement

-8.3.1 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

-8.3.2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

-8.3.3 新自由主义的后果

--新自由主义的后果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程习题8.3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9.1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Announcement

-9.1.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9.1.2 劳资关系的变化

--劳资关系的变化

-9.1.3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课程习题9.1

-9.1.4 危机形态的变化

--危机形态的变化

-9.1.5 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课程习题9.2

-9.2 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9.3 社会主义因素的孕育

--社会主义因素的孕育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课程习题9.3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0.1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Announcement

-10.1.1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产生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产生

-10.1.2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10.1.2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1

-10.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Announcement

-10.2.1 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化过程

--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化过程

-10.2.2 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

--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2

-10.3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Announcement

-10.3.1 十月革命和新政权的稳固

--十月革命和新政权的稳固

-10.3.2 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0.3.3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10.3.4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和历史意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和历史意义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3.1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3.2

-10.4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4

-10.5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5

-10.6 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6

-10.7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和曲折性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7

-阶段测试3

-讨论题

--讨论题

课程总结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课程总结--期末测试

-讨论题

--讨论题

真理的标准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