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视角 > 第四章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第二节: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在这部分内容中
我将向大家系统地介绍
气候变化对全球不同区域和不同领域的影响
包括农业、水资源、海岸带、生态系统
和冰冻圈等不同方面
近些年来
国际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二工作组
在其刚刚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中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的最新研究成果
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总结
在屏幕上我们看到的这幅图
就是气候变化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区域影响的综合示意图
在图中
蓝颜色的符号表示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
分别是雪花代表气候变化对冰冻圈的影响
水滴代表气候变化对水文系统和水资源的影响
灯塔代表气候变化对海岸带和海平面的影响
绿颜色的三个符号表示气候变化对生物系统的影响
分别是森林、野火和海洋生态系统
红颜色的符号表示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管理系统的影响
其中拖拉机表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而三个小人的符号表示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健康和经济的影响
图中凡是实心的符号表示
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这种影响是主要原因
而空心的符号则表示气候变化是次要原因
另外在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
每一个符号的右侧有一到五个小的横线
分别表示气候变化引起这种影响的信度程度
比如说一个符号表示归因于气候变化的信度水平很低
而五个小横线则表示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的信度非常高
另外在图中
每一个区域都用一个方块表示
气候变化对这个区域的综合和总体影响
我们不妨以亚洲为例
在亚洲地区我们可以看到
气候变化对冰冻圈、对森林生态系统
对水文、水资源等等这些领域
都会产生直接的或者次要的影响
这张图就是我们国际科学界最新的和全面的
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结果
下面我们不妨对主要的几个领域分别做一些详细的介绍
在这幅图中
我们可以看到气候变化对农业及粮食生产的影响
1960年到2013年间
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温带和热带地区
四种不同的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其中小麦和玉米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相对水稻和大豆更为明显
气候变化导致小麦和玉米平均每10年减产1.9%和1.2%
从区域上来看
气候变化对温带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要大于热带地区
根据最新的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由于未来气候将进一步变暖
到2030年粮食减产的风险加大
多数可能会减产到70%
如果没有气候变化的适应
局地温度比20世纪后期升温2℃或者更高的话
预计除个别地区可能会受益以外
气候变化将对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主要作物
包括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
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到本世纪末粮食产量每10年将减少0到2%
而预估的粮食需求到本世纪中叶则每年将会增加14%
因此供需两方的变化使得粮食安全将面临更大的威胁
我们再看看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我们已经观测到
在全球很多地区的降水变化和冰雪消融
正在改变水文系统
并影响到水资源的总量和水质
许多地区的冰川持续退缩
从而影响到下游的径流和水资源
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山区的多年冻土变暖和融化
对全世界200条大河的径流量直接观测
也揭示出有大约1/3左右的河流的径流量
发生显著性的趋势性变化
而且以径流量减少的变化趋势为主
未来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进一步增加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不利影响的风险将显著增强
21世纪许多干旱、亚热带区域的
可再生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将显著减少
部门间的水资源竞争将趋于恶化
升温每增加1℃
全球受水资源减少影响的人口将增加7%左右
这张图是
如果全球地表温度相对于1961年到1990年升温2℃的时候
月平均径流量的变化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径流量有可能会增加
但是广大的中纬度地区径流量将明显地减少
这个是基于多个气候模式预估的综合结果
也就是说在全球进一步变暖的背景下
可用的水资源量将趋于减少
受缺水威胁的人口将明显增多
但是与此同时
全球暴露在20世纪百年一遇洪水区域的
人口数量也将明显增多
大家从屏幕上左面的那幅图可以看到
在RCP8.5情景下所预估的
20世纪百年一遇洪水平均的重现期的变化
凡是红颜色的区域
表示百年一遇洪水在未来的重现期
可能会延长的情况
而蓝颜色或者黑颜色的区域则表示
百年一遇洪水的重现期缩短为几十年
甚至2到5年这样一种严重的情况
从全球范围来看
除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区以外
全球的其他地区
几乎洪水的重现期都会缩短
这也就表明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洪水的威胁可能愈加严重
右面的这幅图是
在RCP2.6到8.5不同情景下所预估的
暴露在百年一遇洪水区域的人口数量的变化
也就是说如果未来的排放相对比较低
受洪水威胁的人口数也相对的少
但是如果未来是高排放情景的话
深受洪水威胁的人口数将明显地增多
在前面的学习中
我们已经得知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北极海冰的面积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而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但是北极海冰的变化其影响也不都是负面的
比如对航运业来说
北极海冰的变化就是一个利好消息
目前从欧洲到远东地区的航运主要有三条航线
分别是经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非洲好望角
其航程分别为20000公里、22000公里和26000公里
时间分别需要35天、40天和46天
而北极海冰的快速融化
使得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
所谓东北和西北航线
是欧洲探险家在早年提出的连通欧洲和远东的航线
东北航线是指从欧洲出发经过俄罗斯沿岸
经白令海峡南下到达远东地区
而所谓的西北航线则是从欧洲向西走
经过格陵兰、加拿大和阿拉斯加沿岸
最后通过白令海峡南下进入到远东地区
如果东北航线得以开通的话
从欧洲到远东地区的航程只有12000公里
时间只需要22天
因此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海冰面积的快速退缩
为航运业带来了利好消息
实际上在2008年8月28日
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的卫星
第一次观测到北极海冰与陆地断开
成为冰岛
而在2009年的7月23和28日
试验性的东北航道首次开通
我们再来看一看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全球平均的海平面
在1901到2010年间上升了19厘米
而根据目前的气候变化预估结果
和上个世纪后二十年相比
到本世纪末
全球平均的海平面可能会上升26厘米到82厘米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全球的海岸系统和低洼地区
将更多地受到海面上升的不利影响
包括淹没、海岸洪水和海岸侵蚀
未来几十年
沿岸生态系统遭受的气候变化的压力将显著增加
到本世纪末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数亿人口将深受影响
同时海洋酸化加重、滨海湿地减少
红树林和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退化
渔业和近海养殖业深受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部分生物物种的地理分布、季节性活动、
迁徙模式和丰度等都发生了改变
1982年到2008年期间
北半球生长季的开始日期平均提前了5.4天
而结束日期则推迟了6.6天
2000年到2009年
全球陆地生产力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大约5%
相当于每年增加了26亿吨的陆地碳汇
部分区域的陆地物种每10年
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平均推移了17公里和11米
未来到本世纪末之前
全球生态系统将面临
区域尺度突变和不可逆变化的高风险
比如寒带的北极苔原和亚马逊森林
21世纪及以后
加上其他压力的作用
大部分陆地和淡水物种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
在1980年到2014年间
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从1980年的大约400次
增加到2014年的大约900次左右
其中以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为代表的地质灾害
变化非常小
但是风暴、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
以及极端高温、干旱、森林火灾等
这样一些天气、水文、气候灾害的发生明显地增多
在1980年到2014年间
全球平均的灾害总损失为1106亿美元
其中保险业的损失大约为287亿美元
其中在近些年
无论是总的灾害损失和保险的平均损失
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第二工作组的第五次评估报告
总结了全球所面临的八个关键风险
它们分别是由于风暴潮、沿海洪涝和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洼区域、发展中小岛屿国家和其他小岛屿
面临伤亡、亚健康和生计中断的风险
由于内陆洪水
大量城市人口面临严重的亚健康和生计中断的风险
由于极端事件
导致基础设施网络和关键服务受损的风险增大
极端高温造成的死亡、发病的风险
尤其是城市脆弱人口及户外的工作人员
与增温、干旱、洪水、降水变率、极端事件等相关的
食品安全和粮食系统面临崩溃的风险
尤其对贫困的人口(来说)
由于饮用水和灌溉用水不足以及农业生产力下降
对农村生计和收入带来损失的风险
尤其对半干旱地区和拥有最少资本的农牧民尤其如此
提供沿海生计产品的功能和服务受损的风险增大
陆地和内陆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以及供给生计的生态系统产品、功能
和服务的风险也进一步地增加
-第一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
-第一章--第一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
-第二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与行动
-第一章--第二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与行动
-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战略
-第一章--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战略
-第四节 中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章--第四节 中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节 天气、气候、气候系统和气候系统变化
-第二节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气候变化科学
-第三节 气候系统变暖和极端事件
-第四节 气候模式和社会经济情景
-第五节 适应、减缓和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路径
-第六节 气候变化科学的未来
-本章习题--作业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作业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作业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作业
-第四节 排放情景与气候变化预估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四节 排放情景与气候变化预估
-第四节 排放情景与气候变化预估--作业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
--概念与方法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作业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作业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Video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作业
-第四节 气候变化适应与风险管理
-第四节 气候变化适应与风险管理--作业
-第一节 各国自主决定贡献(INDCs)及其评估
--Video
-第一节 各国自主决定贡献(INDCs)及其评估--作业
-第二节 各国目前采取的国内减排行动及其政策工具
--Video
-第二节 各国目前采取的国内减排行动及其政策工具--作业
-第三节 新气候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否双赢
--Video
-第三节 新气候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否双赢--作业
-第四节 中国与新气候经济
--Video
-第一节 气候变化背景介绍
--Video
-第一节 气候变化背景介绍--作业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进程
--Video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进程--作业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篇章
--Video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篇章--作业
-第四节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Video
-第四节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业
-第一节 中国IND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第一小节:中国IND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IND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作业
-第二节 中国INDC非化石能源的增长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第二小节:中国INDC非化石能源的增长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二节 中国INDC非化石能源的增长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作业
-第三节 中国INDC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第三小节:中国INDC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中国INDC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四节 中国实现INDC的政策和行动支持
-第四节 中国实现INDC的政策和行动支持--作业
-第一节 创新发展路径
--创新发展之路
-第二节 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
-第一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第一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作业
-第二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措施及结果
-第二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措施及结果--作业
-第三节 我国未来低碳发展转型新特点
-第三节 我国未来低碳发展转型新特点--作业
-第四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新战略和新政策
-第四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新战略和新政策--作业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Video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于城市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Video
-第三节 城市的节能、降碳,减缓气候变化
--Video
-第四节 城市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Video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排放协同
--排放协同
-第十一章--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排放协同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效应协同
--效应协同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效应协同--作业
-第三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协同
--治理协同
-第三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协同--作业
-第一小节: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Video
-第一小节: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作业
-第二小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及其评估报告
--Video
-第二小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及其评估报告--作业
-第三小节:过去的气候变化
--Video
-第三小节:过去的气候变化--作业
-第四小节:现代全球气候变化
--Video
-第四小节: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作业
-第五小节:现代中国气候变化
--Video
-第五小节:现代中国气候变化--作业
-第一节: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第一节: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作业
-第二节: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架构
--Video
-第二节: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架构--作业
-第三节:联合国公约渠道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演进
--Video
-第三节:联合国公约渠道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演进--作业
-第四节: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焦点问题及预判
--Video
-第四节: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焦点问题及预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