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视角 > 第二章 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 > 第六节 气候变化科学的未来 > 第六节:气候变化科学的未来
同学们 下一节的题目叫做
气侯变化科学的未来
尽管我们已经完成了五次评估报告
而且历时27年
但是随着科学认知的不断深入
气侯变化科学仍在深入之中
我们在前几次评估报告当中
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比如极端天气事件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高的频率
比如气侯为什么会出现短暂的加速现象停滞等等现象
我们认知都不是很多
特别我们在气侯变化 未来对经济社会影响
服务于人类 服务于社会经济认知不够
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下面我们就介绍气侯变化科学的未来
我们应当注意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目前进展的情况
据我知道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有几个特点
第一 做这项工作的科学家大大年轻化
新一代的气侯变化专家来自于世界各地
聚集在世界的各个地方已经开展了工作
我们第一工作组
气侯变化科学工作集中做了一个温升1.5度的特别报告
我有幸参加这项工作 也很多新的东西
其中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把气侯变化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转型
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气侯变化科学问题
和社会经济问题联系到一起
所以这是我们这个学科特点的进一步体现
更多更长时间的观测证明我们地球气侯系统在变暖
这是我们第五次评估报告给出的结果
陆地表面的气温 海洋表面的气温
海平面的上升 对流层的温度
以及冰冻圈的冰量在减少
海冰的覆盖率范围在减少等等
都是说明气侯系统在变暖
但是这里面一些很奇怪的现象
比如这个图给出了1998年到2013年期间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快速上升的迹象似乎被停止了
实际上它的上升速率在减少了 并没有完全停止
这个图可能有点夸张
那么英文名字 Hiatus
这项工作的话就被气侯变化怀疑论专家
认为你是气侯变冷了
气侯温室效应不起作用了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实际上我们说地球仍在变暖
只不过热量从大气圈当中
通过交换进入到海洋里面
刚才我们给出了一个
海洋吸收了大约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
那些多余热量的93%
到了海洋里面
所以海洋里面的各种涛动
它有一个周期
所以说这些隐藏起来的热量
经过一定的规律和旋回
一旦重新回到海面释放到大气当中去
地表平均温度仍然会上升
所以我们说我们研究气侯变化
全球变暖 气侯系统变暖就像瞎子摸象一样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是一个平均概念
是各地的平均值
不同的海区主导变率不一样
不同的陆区也不一样
问题就是我们研究者必须要有全球观点
看一看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变化
那么在这个里面Hiatus里面说有几个特点
就是数据存在的系统偏差
认为使用不同的数据得到的结论会不一样
传播的数据Argo数据也不一样
对于气侯变化
在第五次评估报告发表以后
方方面面的人士 感兴趣者
有的很专业 有的非常科普
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说气侯变化的观测事实的构建真的准吗
包括气温 全球地表温度
海洋热含量的变化 冰冻圈各个要素的变化等等
Hiatus 当中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都需要研究
而且一些人认为中国有大量的观测数据
没有很好的应用
没有融入到国际团队当中去
目前海洋观测当中的Argo
主要是西方的一些设备等等这一方面
我想中国科学家 通过我们的工作
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第五次评估报告当中提出这些问题
部分能够得到解答。
另外一个
地表或者海表温度年代际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国际当中除了海洋的原因
解释的原因之外
还有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不同因素或者模态如何影响全球的温度
模态产生的原因和机理
模态的转折是如何发生的
不同的洋盆之间的模态之间
同一个洋盆多个模态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扑朔迷离
不是很清楚的
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而这些工作也被各国科学家
包括海洋学家重视
我相信它会在第六次评估报告当中
会使用进去
另外 年代际变化的推测
IPCC、CMIP5的模式
没有预估出1998年以来Hiatus 这个东西
导致了对气侯模式的可预报性的一些质疑
有些专家就怀疑它
需要对年代际变化规律做深入的研究
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据我所知
CMIP6早在第五次评估报告进行之中
已经开始做研究
相信这些问题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会进一步的完善
这些问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
那么另外一条由于全球变暖
地球系统里面多余出来的热量哪里去了
这是争论的另一个焦点
我们知道大气和海洋都有显著的经向热传输
包括太阳直射
热带因此低纬度吸收更多热量
并向高纬度传输
经向传输环流也是热传输的重要来源等等
不同的洋盆 热量如何从上向下传输
从左向右的传输等等都有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都要通过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来做
这几个问题显示了
我们在过去的全球变化研究当中
对于大气圈的认识比较多
我们对大洋的研究还差距很大
这也不可能求全责备
我经常在报告当中讲了
我们在陆地上面做一些观测
我们可以坐汽车 我们可以坐飞机
甚至走路 骑马 骑骆驼都可以
但是在大洋里面来获取探测
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仪器
必须要有船只 而且条件更加艰苦
我相信经过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过技术的发展
那么海洋观测将会进一步提高
而且我们未来预测的模型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那么我们冰冻圈科学家
他们也积极参与全球陆地 海洋平均温度的讨论
就他们对这个曲线也做了一些模拟
那么我们特别强调
气侯变化科学和经济社会有密切的关系
它如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这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我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最近几年以来
中国的冰冻圈科学家根据冰冻圈科学发展
在全球变化的像它的变化
它对水资源 它对生态 它对工农业
以及对气侯的各种响应等等
他做了大量的工作
最后他们认为这些工作
都可以很多的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比如地球上有中低纬地区
有很多干旱地区
那里常年干旱 需要大量的水体
那么全球变化改变了降水的时空分布
但是在内陆 欧亚的腹地内陆 干旱地区
高海拔地区有冰川 冻土 有积雪
下游就有绿洲
那么如何很好的研究气侯变化 冰冻圈
为下游的经济社会服务成为我们研究者的焦点
所以这些热点问题 焦点问题
可以使我们气侯变化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
那么我们看一看
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这个 Keeling 做了二氧化碳在大气当中的含量浓度的变化以来
我们对气侯变化科学工作做出了巨大的促进的贡献
你可以看一看
自从Keeling 发现二氧化碳浓度
在大气层当中是逐渐上升的
到了七十年代 科学家已经有所觉悟
认识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到了1988年 成立了IPCC
然后到了1998年批准了UFCCC
那么它的贡献在于
认识到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和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
而且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所以IPCC在他工作20年之后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那么我们在2014年完成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2015年12月12日
这些科学报告直接的结果是促进了“巴黎协议”的签订
目前第六次评估报告正在进行之中
我想它会对未来气侯变化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服务于人类和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
我们说科学和政策
在气侯变化科学里面显得越来越接近
而且是互相促进的
比如我们说科学和政策互动的
我们最初认为是认识问题
科学家和决策者都认识到了
气侯的变化这个重要问题
那么我们就问了一下 决策者就问
那么它的影响是什么
信息来源怎么样
那么科学家和决策者都提到
我们如何描述我们应用的范围
而且科学家非常详细的
用完整的思维来获取和消化
我们获得的气侯系统知识
然后我们和政府相互交流
我们提供了科学报告
政府对我们进行评估
我们为政府提供政策的科学支撑
我们最后给政府实施必要的减排措施
包括“巴黎协议”作出的贡献
所以IPCC气侯变化科学
和政策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给我们科学家一个启示
我们除了要埋头做好学问之外
我们还要抬头看看人类社会
各国决策者和经济发展对我们有什么样的需求
这个里面再举一个例子
就是目前国际上有一个计划
叫做“未来地球”计划
那么“未来地球”计划强调
作为科学家
我们强调基础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没有Keeling曲线
如果我们没有气侯系统模式
如果我们没有打冰芯
冰冻圈获得为过去几十万年以来的
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变化这样高深的基础研究
我们对于决策是没有任何科学基础的
只能拍脑袋
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强化这样的基础性工作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强调它的价值
我们还要推动科学和知识创新
在这里面 我们科学家还要强调国际合作
IPCC是国际科学合作的典范之一
它有世界各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团队
它分别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和经济转型国家
然后根据地理平衡
所谓地理平衡就是政治平衡
还要根据性别平衡
还要根据各种平衡组织一个团队
打造国际合作的研究项目
研究气侯变化
而且围绕核心开展研究
这里面要特别强调一点
这个国际合作
就是IPCC里面特别注重
对青年气侯变化科学家的培养
例如2007年 我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的奖金
虽然不多 它全部用来建立了一个基金
专门提供最不发达国家的青年科学家
做气侯变化研究工作 特别是女青年科学家
我在过去22年为IPCC全球气候变化科学服务
长达22年
我想我作为前联合主席
我们还要对相关政策 相关问题作一些回应
要加强科学和经济之间的交流
要推动全球变化当中的区域研究
特别要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在气侯系统各个领域科学上面的合作和交流
同时我们也掌握好知识和行动之间的关系
用完备的 可靠的知识指导我们的行动
使得我们的行动具有科学性
而减少盲目性
使得我们的社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同学们 作为应对气侯变化的中国视角
关于气侯变化科学的发展到这部分结束了
这一讲里面
我们介绍了天气气侯系统和气侯变化的基本概念
我们对气侯变化科学的代表
政府间气侯变化专门委员会
也就是IPCC的功能做了详尽的介绍
我们相信同学们通过我的介绍
对这个东西有进一步的认识
此外 我们简单介绍了气侯系统变暖
极端事件 气侯系统模型
包括地球系统模型和社会经济的情景
过去和将来怎么样来做
以及适应减缓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发展路径
和对未来气侯变化作了展望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一个讲解
同学们对于气侯变化科学20年来的进展
有了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我们这个《中国视角》里有若干场讲座
后面将在我这个基础上
对每一个问题作进一步的展开
但是你们一定要意识到气侯变化科学涉及的面非常广
内容非常丰富
而且有些问题远非一个人的知识就能够涵盖
并且通过学习 积累和不断的深入才能够了解
我希望各位同学对这一门课感兴趣
我也希望你们在下面几个讲座当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以对我们第二讲的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深入的理解
谢谢!
-第一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
-第一章--第一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
-第二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与行动
-第一章--第二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与行动
-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战略
-第一章--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战略
-第四节 中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章--第四节 中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节 天气、气候、气候系统和气候系统变化
-第二节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气候变化科学
-第三节 气候系统变暖和极端事件
-第四节 气候模式和社会经济情景
-第五节 适应、减缓和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路径
-第六节 气候变化科学的未来
-本章习题--作业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作业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作业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作业
-第四节 排放情景与气候变化预估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四节 排放情景与气候变化预估
-第四节 排放情景与气候变化预估--作业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
--概念与方法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作业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作业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Video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作业
-第四节 气候变化适应与风险管理
-第四节 气候变化适应与风险管理--作业
-第一节 各国自主决定贡献(INDCs)及其评估
--Video
-第一节 各国自主决定贡献(INDCs)及其评估--作业
-第二节 各国目前采取的国内减排行动及其政策工具
--Video
-第二节 各国目前采取的国内减排行动及其政策工具--作业
-第三节 新气候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否双赢
--Video
-第三节 新气候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否双赢--作业
-第四节 中国与新气候经济
--Video
-第一节 气候变化背景介绍
--Video
-第一节 气候变化背景介绍--作业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进程
--Video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进程--作业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篇章
--Video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篇章--作业
-第四节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Video
-第四节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业
-第一节 中国IND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第一小节:中国IND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IND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作业
-第二节 中国INDC非化石能源的增长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第二小节:中国INDC非化石能源的增长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二节 中国INDC非化石能源的增长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作业
-第三节 中国INDC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第三小节:中国INDC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中国INDC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四节 中国实现INDC的政策和行动支持
-第四节 中国实现INDC的政策和行动支持--作业
-第一节 创新发展路径
--创新发展之路
-第二节 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
-第一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第一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作业
-第二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措施及结果
-第二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措施及结果--作业
-第三节 我国未来低碳发展转型新特点
-第三节 我国未来低碳发展转型新特点--作业
-第四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新战略和新政策
-第四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新战略和新政策--作业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Video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于城市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Video
-第三节 城市的节能、降碳,减缓气候变化
--Video
-第四节 城市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Video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排放协同
--排放协同
-第十一章--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排放协同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效应协同
--效应协同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效应协同--作业
-第三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协同
--治理协同
-第三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协同--作业
-第一小节: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Video
-第一小节: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作业
-第二小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及其评估报告
--Video
-第二小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及其评估报告--作业
-第三小节:过去的气候变化
--Video
-第三小节:过去的气候变化--作业
-第四小节:现代全球气候变化
--Video
-第四小节: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作业
-第五小节:现代中国气候变化
--Video
-第五小节:现代中国气候变化--作业
-第一节: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第一节: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作业
-第二节: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架构
--Video
-第二节: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架构--作业
-第三节:联合国公约渠道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演进
--Video
-第三节:联合国公约渠道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演进--作业
-第四节: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焦点问题及预判
--Video
-第四节: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焦点问题及预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