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视角 >  第八章 气候变化与能源革命 >  第二节 能源革命 >  能源革命

返回《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视角》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能源革命在线视频

能源革命

下一节:第九章第一节: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返回《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视角》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能源革命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第二部分我们要讲一下 能源革命

因为整个低碳发展基础

要求能源要向绿色、低碳转型

这也是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也是我们国家改善环境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

因为整个能源

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所以在这部分当中

我们要讲一下中国的能源战略

也就是我们中国能源革命

它如何逐步的在生产这一端

由这个黑色高碳逐步地走向绿色低碳

在消费这一端

由粗放和低效走向节约高效

然后在能源科技革命的支撑

和能源体系革命的保障下面

来实现中国的有利于适宜的能源革命

接着我们前面说的话

未来的中国乃至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都在呼唤着人类

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形态转变

呼唤着转变发展方式

这个转变的基础

就是要重塑能源

改变世界的新的能源革命

这个我们国家也提出了

能源革命这样一个要求

能源革命我们可以

把总书记讲的四个革命

概括成为四句话

第一句话能源消费革命

能源消费革命可以概括为

由粗放的、比较低效的这样一种消费

转向节约高效的消费

第二 能源的生产革命

就是我们产生什么能源

由比较黑色高碳的能源

逐步的转向绿色、低碳的能源供给

这是供给的这一头

而能源的体制革命是它们的保障

还有第四个就是能源科技革命

能源科技革命是它们

也就是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消费革命的支撑

这个能源的技术、科技

要智能化、电气化、低碳化、高效化

这是能源技术革命的方向

也可以说这四个化

那么这个生产这一头

我们说从黑色高碳逐步走向绿色低碳

我们会走过这样几个阶段

就是“ 三个阶段 百年远虑”

就是中国能源结构

在过去很长时间

都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

我们把

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当中的比重超过90%

定义为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

可以说到2015年之前

我们一直是这样一个阶段了

那么第二个阶段

就是进入一个多元结构阶段

多元结构里面就是非化石能源的占比

就会超过10%

我们在2015年非化石能源已经达到12%了

进入这个多元结构这个阶段

会经历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

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

化石能源、高碳能源的比例会越来越低

而非化石能源会越来越升高

那么会逐渐地发展到第三个发展阶段

就是非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

如果把非化石能源

在一次能源当中的比重大于90%

这样来定义为主的话

大约这个时间需要将近百年的过程

如果这个定义为大于50%

就算是非化石能源为主了

那么大概也就需要个几十年

就会进入这样一个时间

我们要认识到

能源结构必然的会经历这样的三个阶段

低碳能源将逐步的成为中国和全球的

常规能源 未来的常规能源

这虽然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这个饼图左边是世界能源结构

大家看起来世界的能源

它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三个大概差不多

都是30%的样子

剩下一块是非化石能源

那么中国很显然

我们现在这个煤炭占的比例很大

到2015年我们煤炭还占64%

其次是石油 ,天然气占的比重

只有6%的样子

剩下一点儿是非化石能源

当然世界这个能源结构

也是在100年前从以煤为主变来的

但是我们现在要改变以煤为主

这样一个能源结构

可以说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那我刚才说这三个阶段

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这么长时间我也说不了那么准

但是为什么要讨论这个能源结构三阶段呢

它的战略意义就在于

它可以使我们从方向上

定性的来判断好各类能源的消长的大趋势

从而增强战略谋划和能源政策制定的稳定性

这是要看清一个方向 一个必然

那么我们把中国的能源战略

这个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可以说有三个支柱

怎么来改变

第一支柱就是节能优先,提高能效

这个对于13、14亿人这样一个大国家来说

节能尤其重要 提高能效

现在我们的能效

总的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

还是比较偏低的

第二个支柱

就是煤炭跟石油的高效洁净化利用

同时要提高天然气的比重

所谓化石能源就这三种

煤炭、石油、天然气

这三个当中天然气

是相对低碳的化石能源

所以前面两个我们现在还不能不用

但要逐步减少它们的比重

要推行这个高效洁净化的利用

同时提高天然气的比重

是这样一个对化石能源的方针

第三个支柱就是发展非化石能源

所谓非化石能源

就是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通过这个来改善能源结构

我们稍微展开说几句

一个是节能提效

这个就要转变能源供需的模式

就是我们过去这些年来

是以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的需求

要改变这个供需模式

就是要转变到以科学的供给

来满足合理的需求

那就是不合理的需求

我们要抑制不合理需求

要保证科学的供给

这个供需这样一个模式

这个指导思想跟过去是不一样的

而且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意义非常大

这里面就包括

要抑制不合理的需求和巨大的能源浪费

我们现在还存在着

包括中央提出来去产能、去库存里面

也包含这样一部分

过剩产能

实际上是过多的消耗了我们的资源

生产了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包括空置的建筑物

过多的比如钢铁、水泥

现在就不得不去把它们淘汰掉

那些落后产能

还有一些短寿命的建筑物

有些地方攀比摩天大楼

攀比奢华的用能方式、生活方式等等

这些都是应当被抑制的

不合理的需求

那么再一个方向

就是化石能源洁净化和低碳这样一种利用

这个化石能源还不会很快的枯竭

而且现在我们要替代还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煤炭跟石油

在一次能源当中占的比重会逐步下降

但是在近一段时间

譬如一二十年 二三十年里头

它还是主导能源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化石能源的高效洁净化的利用

这个意义是很现实的

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跟石油

简单的说对他们的方针

就是节能优先、控制总量

我们可以形象的说要定个天花板

你这个煤炭不能超过多少

现在已经在控制这个煤炭了

这两年煤炭的年消耗总量

已经是连续两年逐年下降

是用发展非化石能源

来满足我们能源的增量

这个趋势已经看见苗头了

那么煤炭的消耗总量

应该在“十三五”见顶

我这样写了

应该这个天花板

要控制在40亿吨原煤以下

实际上从2013年以后

煤炭年消耗总量已经在开始降低了

但是我们还看看它的

要让它稳定下来这个降低的趋势

我们想起码最晚也要在“十三五”

要能够把煤炭的消耗总量能够见顶

达到峰值

而在煤炭的消耗当中

刚才说了 我们只有一半是用来发电的

另外一半是直接燃烧的散烧煤这样一些

所以在煤炭的消耗当中

要增加发电的比例

那就是减少散烧煤的比例

散烧煤

现在比如说城乡结合部 农村用得还是很多的

要把它替代下来

不管是供热这些供冷

可以用什么来替代呢

这个散烧煤

可以用天然气、用电、用余热

还可以用可再生能源

来替代这个散烧煤

所以在“十三五”期间

譬如说我们能够

现在全国有8亿吨煤

每年大概都有散烧煤了

我们要逐步的替代

那么在煤炭的开采、洗选、加工、运送和终端利用

各个环节

都有一系列的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技术

煤炭发电厂的节能减排

也还有很大潜力

比如我们现在全国的煤炭厂很多了

其中比如上海外高桥厂

它发一个千瓦时的电

只要270克煤(276克,和杜院长确认)

而我们平均的电厂发1度电

要310克煤

如果大家都把这个310克煤

能够降到276克煤

那么这就可以解决百分之十几的煤炭了

所以我们要逐步的让各个煤(炭厂)

包括发电的这样一些企业

也让它高效洁净化的能够发展起来

也就是现在在推行什么呢

叫超低排放

煤电要超低排放

这个它们一般指的是什么

就是洁净化的煤炭利用

就是脱硫、脱硝、除尘这三个指标要达标

这是环保部有明确指标的

在这三个达标的同时

尽量的减少每发一个千瓦时的电所要耗的煤

这样就是说洁净化而且高效的利用

但是我想在这强调一个概念

就是这里面这个洁净化

这三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尘埃

它没有包括二氧化碳

没有包括温室气体减下的

这个是我们煤电厂要想发电

它总要烧煤

所以低碳就很难做到

现在提出来要碳捕获利用

但是现在还只是个苗头了

所以低碳化现在节煤有一些成效

但是这只有百分之十几的潜力

而降碳还有待创新

只有把污染物和温室气体都减下来

才能是严格意义上的低排放

这点我想强调一下

这个煤电要低排放还是要费很大劲的

那么石油

现在我们对外的依存度在不断走高

已经达到60%以上了

中国可探明的石油储量

只占全世界的1.1%

所以我这儿写了一句话

就是中国不能踩着油门追赶美国

这句话意思就是

我们不要去跟美国人比

每千人拥有多少车

美国人一千个人大概有七八百辆车

大家看看底下这个图

是我们北京实际照的相(照片)

就这个拥堵的状态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

中国不能这样子跟美国攀比多少多少车

另外车型我这儿说一句

日本这个丰田厂

我去看(参观)的时候

他们生产0.6排量的小车

名古屋的人都用这样的车

可是我们现在在我们国家里面

大家在买这个

二点几、三点几甚至四点几排量的这样的车

攀比豪华车

我们并不比人家现代化水平高

可是要攀比这个东西

这个也是应当改进的

所以我在这儿提了个

我们叫提倡中国公民

一个公民车这样一个概念

就是小型电动车

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

另外油品,也要提高品位

道路还有要设计好城市化的设计

减少堵车

另外还要发展石油的替代

我不展开说了

天然气是另外一种相对低碳的化石能源

现在是对外依存度达到31%

可探明的 已经探明的可供储量

占全球的1.9%

那么这个天然气除了常规天然气以外

还包括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和天然气水合物

这样一些非常规天然气

它是相对洁净的化石能源

相对低碳的化石能源

对缓解气候变化也有贡献

因此要提高天然气 含非常规天然气

在一次能源结构当中的比重

那其中也有人说 来做煤制气

其实这个煤制气它不是天然的气

它是用煤制的气

所以它并不省煤

它还要耗水

并不是一个很可取的方案

倒是可以发展生物天然气

比如说沼气

在我们国家也好 在全球

都有很成功的实践的

那我们生活天然气资源是很巨大的

这里面包含农作物的秸秆

也包含有机的垃圾 林业废弃物

还有我们可以种植一些能源作物

来生产沼气这样一些东西

这个潜力也是很大的

现在我们的天然气

占一次能源当中的比重大约是6%

我这儿写5%

现在已经到了6%了

我们希望在“十三五”能把它提高到10%

以后再进一步提高到百分之十几

这就很了不起了

这要费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的

所以今后的几十年当中

天然气将要成为一个低碳能源的支柱

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性替代能源

但是仅仅靠天然气

是不可能完成对煤炭的高比例替代的

所以美国人提这个页岩气革命 页岩气时代

这个口号并不是很准确

但是我们要增加天然气的比重

这个是没问题的

那我们刚才说一个天然气了

那么低碳能源有哪几种呢

我这儿写的三匹马

就好像三套车一样的一块儿来拉车

一个是天然气刚才讲了

还有一个可再生能源

还有一个核能

为什么三匹马车要一块儿走呢

因为仅靠哪一种

都不足以高比例的替代煤炭

我们现在煤炭还有百分之六十几

所以要较早的实现高比例的替代煤炭

要它们三个一起来努力

那我们来说一说

刚才天然气说完了

说说可再生能源

在可再生能源当中

比较成熟的一种就是水电

水电现在已经发展得不少

但是还有发展潜力

然后才会趋于饱和

在一次能源当中

大概能贡献10%左右

现在有7%、8%的样子

除了水电以外

就要发展非水的可再生能源

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等

在我们国家和全球 资源(水能)是足够的丰富

技术上也没有原理性的障碍

近年来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世界都在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譬如欧盟决定2030年

要使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当中占比

要达到30%

他们提出来了

欧盟提出来到2020年到比1990年

能效提高20%

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提高20%

一次能源消耗要能够降低

也就是节能 要降低20%

而2050年要比1990年

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要降低80%到95%

可再生能源占终端能源当中比例能达到75%

这个方向也是非常清楚的

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这个图大家可以看得比较形象了

底下这块绿色的

是非水的可再生能源

再看看这个图的横轴是时间

我们现在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水电

也就是上面这块蓝的

蓝的是水电

它还会有所发展

而再过一段时间

我们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总量

会大于水电

会增加得比较快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的总量

会在我们国家的一次能源当中

占到30%、40%的样子

而且由于可再生能源会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

这个表给出了一些数据

一个粗略估计的数据

比如说2050年

就是靠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

我们就可以少排放40亿吨二氧化碳

我们现在国家每年排放八九十亿吨的二氧化碳

光靠这个可再生能源

将来就能减少40亿吨

所以我们要高比例的发展可再生能源

那需要克服一些什么障碍呢?

一个是要进一步降低它的价格成本

应该说这几年已经有很好的像太阳能、风能

都比过去便宜多了

那么现在的目标是2020年

风电的成本要和煤电相当

光伏电要实现用户侧的平价上网

而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就必须要有材料和工艺

和一些新概念的创新

这是我们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进一步降低它们的成本

第二个就是要储能

风(能)很厉害 太阳(能)很厉害

上不了网的时候

不要把它弃掉 不要把它浪费掉

而是能把它储存起来

这里面有两大类的方法

一类是物理储能

比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等

这样一些物理方法

还有一类就是化学储能

比如说用电池

用空气锂电池 石墨烯电池

这个先进的高储能密度的电池

现在发展得非常活跃

可以说高密度的储能技术

可能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突破的这样一种技术

哪个国家能把储能技术突破了

它就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而且包括电动车

包括其它的小区微网的发展等等都可以

这是储能 这是第二。

第三就是调峰用峰

当你确实上不了网

也不好用的时候

我们可以用

不要把它浪费了

这个时候我们一个是要调峰

一个是要用峰

我们先说调峰

譬如这个时候

如果我们政策和管理做得好的话

我让风电和太阳能要充分的上网

网承受不了

我宁可让火电配合 让火电调下来

因为火电烧煤是比较容易调的一件事

火电的配合协同

就可以做好这个调峰工作

但用峰 就是在上不了网

实在是上不去的话

我们可以用于电解水制氢

水是可以电解 可以制氢的

氢也是一种能源的载体

海水淡化也是需要电的

我们可以把这一部分风能、太阳能

用来制氢和海水淡化

另外将来这个风电和太阳能发展的规模化以后

就是多地域的规模化发展

对于这种间歇性的能源

有一种平滑作用

就是说这个地方不刮风

那个地方有风

总的来说电网所感受到的它就会比较平滑

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并网率

另外要发展一种智慧能源

就是要用互联网的技术

把我们的电网和分布式的能源网络联合起来

能够发展一种广义的智能能源网

甚至于进一步把天然气网

供热供冷网,水网、气象网

都把它联合起来

在大数据 智能这样一些技术

IT技术和数字技术的

这样一个控制下 调控下面

来体现一种重塑能源的高效的低碳安全经济共享的

叫做智慧能源网络

这也是一种发展方向

那么刚才说的三套马车

三套车还有一个就是核能

核能应该说是未来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现在这个譬如说在法国

它的核电还占70%

将来也会占50%的样子

美国、俄罗斯、印度占比都不小

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准备弃核

在我们国家在发展当中

我们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

这个里面就要科学的谋共识

理性的谋发展

不管是沿海还是内陆

都要安全第一

还要完善发展核能的法规制度和工作机制

加强基础性的和全产业链条的

一个协调配套的一个纵深的安排

这个核电也进入了新常态 有了新要求

可以说这样几点

一个是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新的安全标准

需要更完善的法规

一个稳中求进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还要推进我们国家核电体制的改革

同时要转变发展方式和工作方式

我指的是什么呢?

一个地方要发展核

就像我们在大亚湾的时候那个经验一样

要有当地的政府、企业、公众、专家共同参与的

一种可以说协调委员会的这种方式

充分的沟通

在一开始大家就充分的沟通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事情

它有什么风险

我们如何规避

有什么利益

那大家充分的取得一致

这是一个转变发展的方式

必须下好的一个功夫

目前我们发展的核电都是核裂变电站

未来会有受控核聚变电站

这是一个必然的科学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过程

在未来的绿色地球上

核能将会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能源支柱

右边这个图就是国际上正在合作发展的

叫做热核聚变实验堆

未来地球必将倚重非化石能源

包括刚才说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那么在我们国家的一次能源结构当中

非化石能源到2020年会占到15%

2030年应该能超过20%

那么电力在终端能源当中的比例要提高

这个要提高电力

就要把那些不发电的使用

有一些要减少

当然有一些还要保留

比如说像热 这个是需要的

减少什么呢

比如直燃煤 刚才说的散烧煤

还有直燃油,就是我们汽车用的油要减少

要发展电动车

所以用电的方式

一个是智能电网

这个是比较大的一个集中电网

还有一些分布式的

包括家庭的太阳能

包括建筑物结合的太阳能

还有一些分布式的沼气等等的

还有储能

把这几种结合起来

这也是一种互联网+能源的概念。

那么(中国)到2020年

一次能源当中的非化石能源比重会提高到15%

而在电力当中非化石能源的电力

现在是27%

到2020年会提高到35%

我们说到2020年后

展望一下2030年

那么它在2020年煤炭消耗见顶的基础上

2025年前后

大概能够实现煤炭跟石油两个

加起来总量的越过峰值

然后2030年前

碳排放总量达峰

这是我们国家已经向全球作出的一个

提出的一个目标了

再一点就是2030年

低碳能源 刚才说的三匹马

加起来 可再生 核能和天然气

在一次能源当中的占比会大于35%

智慧能源互联网和分布式的低碳能源

会形成一个体系

调结构和节能提效

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到那个时候

我们的总能耗也会慢慢的 增长会慢一些

总能耗的年增长率大约会到1%

会逐步趋于饱和

那么到2050年可以这样说两句话

一个就是低碳能源到那个时候

在一次能源当中的占比会超过50%

我们会以(形成)低碳能源为主的局面

会进一步建成一个

高效、安全、低碳、经济、绿色、可持续的

现代化的能源体系

我们大概展望一下

就是这样一个发展了

这张图就是中国工程院做的一个

大体上的能源结构变化的情景

这个横轴随着时间变化

一直画到了2050年

这个纵轴就是各种能源的量

最底下这一块蓝色的是煤炭

上面那个深紫色的是石油

大家看这两个

它们两个现在占的比重相当大

而且目前还会有所增长

但是到了2020、2025年

它们两个会达到峰值

会开始减少

然后进一步的能源增长

增长谁呢?

就是那块黄的,天然气

那块灰的 水电,

那个浅蓝色的 核电

还有上面那个橘黄色的 非水可再生能源

将来要用低碳能源的增量

来满足国家总能源的增量

那么这样一个能源变革大概的定量的图像

也就是我们国家论证的

2030年两个低碳目标的基础了

所以今后几十年

或者几十年以后

非化石能源的占比超过化石能源

可以看作是能源革命的一个标志了

在低碳、绿色、可持续转型的

这样一个国际竞赛当中

我们中国需要以战略的眼光

和国际的视野

来积极的面对和参与这场竞赛

这是一场竞赛

来切实加强我们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研究

抓住历史的机遇

征战新科技的

或者叫能源新科技的战略制高点

在这场竞赛当中不落伍

并且要争取走在前头

这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必要条件

中国古代的哲人充满了智慧

不管是孔子、老子、孟子

都有很多很好的思想

但是他们不可能告诉我们

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该如何持续发展

世界上也有很多先进的发达国家 各有所长

我们都可以有所借鉴

但是它们也不可能创造

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该如何永续发展

这样一种现成的经验

所以中国搬不来现成的经验

中国人必须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

来创造一条经济环境能够双赢

也可以双赢的这样一种新型中国道路

这条道路的创新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也将是中国人对人类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我想就讲到这儿

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谢谢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视角课程列表:

第一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与行动

-第一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

--第一章第一小节: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

-第一章--第一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

-第二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与行动

--第一章第二小节: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与行动

-第一章--第二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与行动

-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战略

--第一章第三小节: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战略

-第一章--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战略

-第四节 中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章第四小节:中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章--第四节 中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第二章 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天气、气候、气候系统和气候系统变化

--第一节:天气、气候、气候系统和气候系统变化

-第二节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气候变化科学

--第二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气候变化科学

-第三节 气候系统变暖和极端事件

--第三节:气候系统变暖和极端事件

-第四节 气候模式和社会经济情景

--第四节:气候模式和社会经济情景

-第五节 适应、减缓和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路径

--第五节:适应、减缓和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路径

-第六节 气候变化科学的未来

--第六节:气候变化科学的未来

-本章习题--作业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

--第三章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作业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作业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作业

-第四节 排放情景与气候变化预估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 第四节 排放情景与气候变化预估

-第四节 排放情景与气候变化预估--作业

第四章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

--概念与方法

-第一节 概念与方法--作业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作业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Video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作业

-第四节 气候变化适应与风险管理

--气候变化适应与风险管理

-第四节 气候变化适应与风险管理--作业

第五章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

-第一节 各国自主决定贡献(INDCs)及其评估

--Video

-第一节 各国自主决定贡献(INDCs)及其评估--作业

-第二节 各国目前采取的国内减排行动及其政策工具

--Video

-第二节 各国目前采取的国内减排行动及其政策工具--作业

-第三节 新气候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否双赢

--Video

-第三节 新气候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否双赢--作业

-第四节 中国与新气候经济

--Video

第六章 气候变化谈判

-第一节 气候变化背景介绍

--Video

-第一节 气候变化背景介绍--作业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进程

--Video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进程--作业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篇章

--Video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篇章--作业

-第四节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Video

-第四节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业

第七章 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与行动

-第一节 中国IND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第一小节:中国IND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IND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作业

-第二节 中国INDC非化石能源的增长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第二小节:中国INDC非化石能源的增长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二节 中国INDC非化石能源的增长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作业

-第三节 中国INDC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第三小节:中国INDC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七章-中国INDC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四节 中国实现INDC的政策和行动支持

--第七章第四小节 中国实现INDC的政策和行动支持

-第四节 中国实现INDC的政策和行动支持--作业

第八章 气候变化与能源革命

-第一节 创新发展路径

--创新发展之路

-第二节 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

第九章 中国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战略

-第一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第九章第一节: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第一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作业

-第二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措施及结果

--第九章第二节: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措施及结果

-第二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措施及结果--作业

-第三节 我国未来低碳发展转型新特点

--第九章第三节:我国未来低碳发展转型新特点

-第三节 我国未来低碳发展转型新特点--作业

-第四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新战略和新政策

--第九章第四节: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新战略和新政策

-第四节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新战略和新政策--作业

第十章 低碳社会与低碳城市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Video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于城市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Video

-第三节 城市的节能、降碳,减缓气候变化

--Video

-第四节 城市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Video

第十一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排放协同

--排放协同

-第十一章--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排放协同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效应协同

--效应协同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效应协同--作业

-第三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协同

--治理协同

-第三节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协同--作业

第十二章 全球与中国的气候变化——制作于2015/2016

-第一小节: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Video

-第一小节: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作业

-第二小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及其评估报告

--Video

-第二小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及其评估报告--作业

-第三小节:过去的气候变化

--Video

-第三小节:过去的气候变化--作业

-第四小节:现代全球气候变化

--Video

-第四小节: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作业

-第五小节:现代中国气候变化

--Video

-第五小节:现代中国气候变化--作业

第十三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制作于2015/2016年

-第一节: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第一节: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作业

-第二节: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架构

--Video

-第二节: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架构--作业

-第三节:联合国公约渠道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演进

--Video

-第三节:联合国公约渠道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演进--作业

-第四节: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焦点问题及预判

--Video

-第四节: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焦点问题及预判--作业

能源革命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