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  2.2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  2.2

返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2在线视频

下一节:2.2

返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2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谈谈什么是理想信念

那么我们先回想一下

小时候我们有过什么样的理想

可能是小时候看过一次航展 就想当宇航员

可能是参观过一次军营 就想当军人

可能是觉得老师上课很威风

可以管这么多的小朋友 就想当老师

这可能是我们对理想的最初的诠释

其实任何一个远大的理想

都是源于小时候的一个小小的好奇

或者是一段深刻的经历

我们追溯理想

发现理想其实并不是一个远离我们

远离生活的一个概念

他是根植于我们的社会实践的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有实现可能性的

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是人们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不同的世界观

不同的人生追求自然会形成不同的理想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

按照时序 可以划分成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按主体 可以划分成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按内容 可以划分为社会理想 道德理想

职业理想 生活理想等

我们说人总是需要一点理想信念的

它会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力量

正因为这千千万万个人的理想

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习总书记说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中国梦是历史的 现实的 也是未来的

是我们这一代的 更是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然而最近 互联网上刮起一阵 佛系风

佛系青年 佛系学生

佛系购物 佛系恋爱

一大波 佛系 概念汹涌而来

佛教并非新鲜事物 也很少与时尚流行结缘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

却成为了一部分90 00后追捧的生活方式

有也行 没有也行 不争不抢 不求输赢

这种随遇而安的 佛系 生活方式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孔子当年所说的

知天命 的味道 然而 我们要明白

即便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的古代

孔子依然认为 五十而知天命

而且前提是 十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不经历一番拼搏抗争 哪知人世百态

焉知人生取舍

出世的前提是入世

而浑然无知为出世而出世

为随大流而随大流

未免显得有些跟风和幼稚

佛系生活方式 如果说是时尚品

那也是舶来品

青年在敞开胸怀了解这个世界的文化时

还得明白它是否适合中国 特别是自己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

在《低欲望社会》中分析了日本经济

进入衰退的人为因素

即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 没有梦想

没有干劲 日本已陷入 低欲望社会

日本经历了长时期高速发展

摆脱了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步入高收入发达国家之列

社会积累了巨大物质精神财富

青年人哪怕放慢脚步

一样可以享受充裕的物质精神生活

而我们的国家虽然发展成就巨大

但依然是发展中国家

这意味着青年只能用双手创造更多财富

才能满足全体国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与其说它是一种佛系的文化

我更认为它是一种 丧文化

同学们想一想

法国

意大利等国家为什么年轻人失业率高

我认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年轻人不想工作

并不因为社会上岗位供给不足

而是他们认为 反正不工作也有政府救济

因此 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

也无法承担 青年被丧文化奴役 之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

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最酷的青春 不该由 丧文化 定义

而应是用奋斗的汗水浇筑的梦想大厦

所谓 佛系青年 是彻底的青春悲剧

青春苦短 过不再来

唯有肩负起国家民族梦

扛起家庭责任梦才是灿烂无悔的青春

青年一代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这才是中国青年该有的人生格言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理想的几个特征

首先理想具有超越性 它源于现实 超越现实

这正是人高于其他动物之处

与现实相比

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

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所以理想一定是超前的

是高于现实 超越与现实的

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是在特点历史条件下的人们

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

在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发展

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再美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

那也只是水中花 镜中月

理想之所以能够推动我们不断实践

以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就在于它具有实践性

不是纸上谈兵

实践产生理想 理想指导实践

再在实践当中产生更高层次的理想

如此循环 不断生活

才有了人类的今天和不断进步

理想具有时代性 理想是时代的产物

受时代条件制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流沙河的《理想》非常生动的体现了这一特征

这 鲜明的体现了理想的时代性

那么接下来 我们再来看看信念的含义是什么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

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它表达的不是一种态度的正确性

而是一种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

信念以认识为基础 以情感为关键

以意志为保证 知情意的有机统一体

是人们坚定不移追求理想实现的强大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坚定的信念使得人们具有强大的精神定力

不为利益所动 不为诱惑所扰 不为困难所惧

信念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

思想观念 利益需要 人生经历

性格特征有差异 会形成不同的信念

即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

构成信念体系

正是因为信念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才构成高低不同的信念体系

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

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

人们最高层次的信念是信仰

它具有最高的统摄力

科学的信仰会指引人们追求真理

而错误的信仰会使人们执迷不悟

读初二的强天林亲生经历了

2008年的汶川地震

他在返回家里的途中遭遇了余震

被及时赶来的解放军叔叔救下

他在与这位解放军叔叔相处的几天过程当中

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

救援行动结束之后

这位解放军叔叔需要返回部队

而强天林与他达成了一个约定

这是一个长大后我会成为你与我等你之间的约定

高中三年

强天林把 国防科技大学

六个字刻在文具盒上

时刻给自己鼓劲

每天总是寝室里第一个起床

最后一个睡觉

每次也都是第一个冲向食堂打饭

因为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排队的时间去多看一会书

在争分夺秒的刻苦学习中

他的成绩不断提升

从全校600多名进步到前30名

最终让他如愿的

拿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他本科毕业时 一名学长告诉他

当年那位解放军叔叔

所在的单位是中国国际救援队

于是强天林他又把能够加入这支队伍

成为他新的目标

经过不懈努力 他用10年时间

在去年成为中国国际救援队任职排长

从一个成绩垫底的懵懂男孩成长为一个目光如炬

胸怀坦荡的优秀青年 10年的实践

那份冲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他的信仰

作为人们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的

离开理想 缺乏目标 信念无从产生

离开信念 缺乏对目标的执着向往和追求

理想寸步难行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 人生是小舟

那理想就是推动我们前进的船桨

信念就是扬起的风帆

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

就像是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

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

甚至会沉没于激流险滩

大学生时期 正是人生的风华正茂之际

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

增长实践才干

更要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今天的课程我们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列表: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1.1 导学

--1.1

--1.1

-1.2 人的本质是什么

--1.2

--1.2

-1.3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3

--1.3

-1.4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1.4

--1.4

-1.5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5

--1.5

-1.6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6

--1.6

-第一章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2.1 导学

--2.1

--2.1

-2.2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2.2

--2.2

-2.3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3

--2.3

-2.4 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2.4

--2.4

-2.5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5

--2.5

-2.6 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6

--2.6

-2.7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7

--2.7

-2.8 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8

--2.8

-2.9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2.9

--2.9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3.1导学

--3.1

--3.1

-3.2 民族精神

--3.2

--3.2

-3.3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3

--3.3

-3.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3.4

--3.4

-3.5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3.5

--3.5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构

--4.1

--4.1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5.1 导学

--5.1

--5.1

-5.2 道德的内涵

--5.2

--5.2

-5.3 道德的作用

--5.3

--5.3

-5.4 道德的变化发展

--5.4

--5.4

-5.5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5

--5.5

-5.6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5.6

--5.6

-5.7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5.7

--5.7

-5.8 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5.8

--5.8

-5.9 社会公德

--5.9

--5.9

-5.10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10

--5.10

-5.11 职业道德

--5.11

--5.11

-5.12家庭美德

--5.12

--5.12

-5.13 个人品德

--5.13

--5.13

-5.14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5.14

--5.14

第六章

-6.1 法律的特征、本质和概念

--6.1

--6.1

-6.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6.2

--6.2

-6.3 我国宪法概念,特征和新中国宪法的历史

--6.3

--6.3

-6.4 宪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6.4

--6.4

-6.5 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构成要件

--6.5

--6.5

-6.6 民法的概念、特征及基本原则

--6.6

--6.6

-6.7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的关系

--6.7

--6.7

-6.8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6.8

--6.8

-6.9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6.9

--6.9

-6.10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6.10

--6.10

-6.11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6.11

--6.11

-6.12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6.12

--6.12

2.2笔记与讨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 评分: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2.2慕课视频播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OC慕课视频教程-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