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六章 >  6.10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  6.10

返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10在线视频

下一节:6.10

返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10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法律至上 权力制约

公平正义 权利保障

正当程序 这五大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样的一则规定

这一规定是惠安街道办事处社会治理中心

于2018年5月份颁布的

《惠安街道办红白喜事操办标准》

其中第1条就规定 订婚彩礼不得超过2万元

索要彩礼过多者 交公安机关调查

严重者以贩卖人口或诈骗罪论处

大家看到这样的一则规定的时候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则规定合法吗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

惠安街道办事处制定的

这一则标准是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

我国目前法律法规的制定

是由我国各级人大和政府制定

街道办事处不具有制定法律法规的资格

其制定的操办标准仅具有指导意见

惠安街道办红白喜事操办标准

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效力

同时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规定

彩礼索要多少为犯罪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没有贩卖人口的罪名

与之相近的只有拐卖妇女儿童罪

罪侵犯的是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权

如果父母对子女的出嫁

为了彩礼而限制侵犯子女的人生自由

有可能涉嫌此罪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

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财产的行为

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或者办理手续后未共同生活的

或者婚前给付彩礼 造成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中

离婚时可以要求对方返还彩礼的情形

给付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惠安街道办事处这一规定

我们不难看出

惠安街道办事处的相关规定

并不符合法治思维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法治思维的掌握和应用当中

我们要从以下5个方面具体落实

第一法律至上

法律至上

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1个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第二 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第三 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法律的至上地位呢

因为法律的应用 直接涉及到法律应用之后

在社会生活当中会产生的具体效果

曾经在美国发生过这样的一起案例

案件发生于1869年4月6日

案中原告请了两个帮工 到马路上捡马粪

从晚上6:00干到晚上8:00

这两个帮工在马路上堆了18堆马粪

由于马粪太多

两个帮工没有办法直接拿走

就回家去取车了

这18吨马粪也没做任何标志

第2天早上案中的被告看见了这18堆马粪

就问巡逻的人这马粪有没有主人

有没有让别人把这马粪给搬走

巡逻的人说不知道这马粪是谁的

于是被告就把这18堆马粪搬回了自己家里

撒到了自己的田中

到了中午昨天的那两个帮工带着车过来

看见马粪没有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被告拿走了

双方因为这18堆马粪发生了争执

最后闹到了法庭上

在这样的一个案件当中

请问假设同学们是法官的话

会选择把18堆马粪判给原告呢

还是把这18吨马粪判给被告呢

这两个判决的结果不同

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选择把18堆马粪判给原告的

则是选择鼓励创造财富的人

选择把18堆马粪判给被告的

则是选择给马粪做标志的人

如果这两个判决在两个村子当中

过了50年100年之后

这两个村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在第1个村子里头把马粪判给了创造财富的人

那么 这个村子里的人

就会不断的积聚人类的劳动去创造财富

你不能随便拿走别人创造的财富

要尊重别人创造的财富

在另外一个村子当中

大家会想方设法的去努力保护自己的财富

而不是去努力创造财富

久而久之

创造财富和保护财富所需要的力量就会相互抵消

我们可以看到

经过了50年和100年之后

一个村子能够繁荣

另外一个村子可能就消失了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来想一想

法律的至上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它能够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一个持续的永久性的一个影响.

第二 权力制约

权力制约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分别是职权由法定 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违法受追究

这里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一问同学们

同学们知道

中国是在哪一年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吗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又是因为哪一个案件确定下来的呢

我们可以了解到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是由于2010年

赵作海案而确立下来的

赵作海又被称作为 河南版佘祥林

佘祥林案发生是在1994年

终审在1998年

赵作海案发生在1999年 2003年复核

从1994年到2003年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已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

但赵作海仍逃脱不了像佘祥林一样

靠死者复活才能洗冤的命运

赵作海案的关键是办案的公安人员

采取了刑讯逼供收取证据才导致了错误的判决

通过了解赵作海案 我们不难看出

公职人员存在着违法使用权力的行为

因此 当赵作海案翻案以后

相关的办案人员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

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公平正义 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所推崇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公平正义

在实现公平正义时 我们要认真的思考

法治思维背后所推崇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我们讲中国法治思维背后的一个价值追求

就是公平正义

如果法律和体制不是公平正义的

那无论它多么有效 多么有条不紊

也必然会为人们所改革或废除

因为我们是为了通过法律

来实现公平正义而遵守法律

因此法治思维的背后就是公平正义的思想

公平正义就像公理一样 令我们向往

当我们试图对这个正义进行不同的分类

而我们实践中最熟知的

关于正义的分类就是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关于实体正义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恶法是法律吗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

对法治的定义的时候法应当包含两重含义

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这是第1层含义就是法律之上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

又应该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这句话就说法律本身

应该包含的正义也就是良法之治

法治本身要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

这才是我们要推崇的法治

因为法律本身不正义

维护法治就维护了一种不正义

法律本身是正义的 也是推崇法治

就推出了这一保障正义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正当程序

正当程序又可以理解为程序正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句法谚正义要实现

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

好的程序有利于促成好的结果

程序正义也有利于促成实体正义

我们国家的诉讼法里也强调

我们也要重证据讲程序

尤其在刑事诉讼里面的刑事诉讼案件当中

他关注了一个人的自由乃至生命

所以说我们的刑事诉讼法规定

对一切案件的处理都要重证据讲程序不轻信口供

如果只有被告人口供 没有其他证据的

不能确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也就是所谓的孤证不能定案啊

因为如果孤证的话很难避免刑讯

最主要的还是2004年

我国宪法修改增加一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权利是我们人权的具体化 法律化

而宪法就是确认和保障人民权利来保障人权的

以前我们有一个制度

劳动教养制度在人权上一直遭到诟病

所以这个制度在我们国家执行了半个多世纪

学者呢也有呼吁说我们要废除这个制度

所以后来呢 一直国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作出决议

提出2013年11月份

决议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一开始是党的决议

同时还需要国家立法来确认

所以国家立法跟进也很快

11月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

到2013年12月份全国大常委会

就通过了废止有关劳动教养制度法规的决定

这就意味着在我们国家

实行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养制度被废止了

因此在13年底

像北京市所有的劳动教养部门都摘牌了

劳动教养制度就废止了

当然我们说制度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啊

所以我们虽然说在人权上可能有些不妥

但是他确实对社会

那些不稳定的因素进行了有效控制

现在劳动教养制度废止了

所以要配套的制度要跟进

否则的话会形成一个空缺

这就是我们讲的法治思维的几个主要内容

法律至上 权力制约

公平正义 正当程序 人权保障

本讲我们就讲到这 谢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列表: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1.1 导学

--1.1

--1.1

-1.2 人的本质是什么

--1.2

--1.2

-1.3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3

--1.3

-1.4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1.4

--1.4

-1.5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5

--1.5

-1.6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6

--1.6

-第一章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2.1 导学

--2.1

--2.1

-2.2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2.2

--2.2

-2.3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3

--2.3

-2.4 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2.4

--2.4

-2.5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5

--2.5

-2.6 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6

--2.6

-2.7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7

--2.7

-2.8 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8

--2.8

-2.9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2.9

--2.9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3.1导学

--3.1

--3.1

-3.2 民族精神

--3.2

--3.2

-3.3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3

--3.3

-3.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3.4

--3.4

-3.5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3.5

--3.5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构

--4.1

--4.1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5.1 导学

--5.1

--5.1

-5.2 道德的内涵

--5.2

--5.2

-5.3 道德的作用

--5.3

--5.3

-5.4 道德的变化发展

--5.4

--5.4

-5.5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5

--5.5

-5.6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5.6

--5.6

-5.7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5.7

--5.7

-5.8 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5.8

--5.8

-5.9 社会公德

--5.9

--5.9

-5.10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10

--5.10

-5.11 职业道德

--5.11

--5.11

-5.12家庭美德

--5.12

--5.12

-5.13 个人品德

--5.13

--5.13

-5.14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5.14

--5.14

第六章

-6.1 法律的特征、本质和概念

--6.1

--6.1

-6.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6.2

--6.2

-6.3 我国宪法概念,特征和新中国宪法的历史

--6.3

--6.3

-6.4 宪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6.4

--6.4

-6.5 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构成要件

--6.5

--6.5

-6.6 民法的概念、特征及基本原则

--6.6

--6.6

-6.7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的关系

--6.7

--6.7

-6.8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6.8

--6.8

-6.9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6.9

--6.9

-6.10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6.10

--6.10

-6.11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6.11

--6.11

-6.12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6.12

--6.12

6.10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