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构 >  4.1

返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1在线视频

下一节:4.1

返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4.1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

今天 我们来学习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即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二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即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三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规范

即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一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它从国家层面明确了中国要走什么样的路

向哪里去 奋斗目标是什么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

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

也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做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愿景

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

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第一点 富强 即国富民强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

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

也是国家繁荣昌盛 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落后就要挨打 富强才能振兴

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我们今天追求的富强

以综合国力的强大为基础

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大踏步地走上了富强之路

必将使一个强大的中国蘶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第二点 民主 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

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

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主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社会主义应该也能够创造出

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点 文明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持征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

必将迎来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使中华文明的进步形象

更加灿烂地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第四点 和谐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

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融合中形成的民族性格

中华民族的和谐理念

念包含着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

各族群各民族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身与心的和谐等内涵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的社会

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好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

是社会和谐稳定 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这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

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本理念的凝练

指明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理念

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

基本属性和价值追求

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的价值内核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

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我们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

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并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奋斗

在实践上尽力地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

社会的公正和法治

第一点 自由

是指人的意志自由 存在和发展的自由

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

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

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完整学说

它不仅鲜明地宣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是这一学说的价值主旨和根本价值追求

还科学地阐明了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生产力高度发达

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

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

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精神产品生产的丰富

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一个逐步实现的长期过程

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倡导和践行自由

既要理直气壮 旗帜鲜明

又要从实际国情出发

与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关系变革程度 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量力而为 尽力而行 稳步发展 逐步提升

第二点 平等 是人的最基本权利

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平等奠定了制度基础

提供了有利条件

社会主义社会应当

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地举起平等的旗帜

将平等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

平等 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 平等发展的权利

平等不是一蹴而就的 平等理念的张扬

平等规则的完善 平等行为的规范

平等目标的实现 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我们倡导的平等

既不是重蹈 不患寡而患不均 的绝对平均主义

也不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观

而是要创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适应

有利于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积极性

能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机会与利益的平等价值观

第三点 公正 即公平和正义

主要是指社会大多数人愿望

或需求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

应该奉行的合理准则或价值标准

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

是国家 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

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

公正的实现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

公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基本价值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念

既继承了人类历史进步的公正思想精华

又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制度特征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认为 私有制和阶级对立

阶级剝削的产生是导致不公正的根源

消灭阶级和剝削

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

反映不同时代 不同社会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

并体现不同主体的价值诉求

公正既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

也是社会健康和平稳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

真正的公正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和保障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

第四点 法治 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

是实现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法治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个人或团体都没有超越法律而享受的特权

只能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办事

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追求和惩处

法治重在实践

不能只是写在纸上的法律条文

而应成为全体公民心中的信仰

实践上的行动

倡导法治 就要做到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充分相信法律

自觉运用法律 弘扬法治精神 培育法治文化

人民群众是法治建设的主体

人民满意不满意是法治建设的最终标准

宪法和法律既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又是保障公民权利

维护自由 平等 公正的过程和武器

加强法治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法律化

是实现中国梦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

三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这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

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

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

贯穿了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道德 个人品德等方面

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

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

第一点 爱国

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

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

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

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自觉报效祖国

国和家一样 都是人的归属地

爱国与爱家一样

都是人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

和责无旁贷的道德责任

第二点 敬业

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

要求公民忠于职守 克己奉公

服务人民 服务社会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职业既是人谋生的手段

又是人发挥聪明才智 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

以虔诚的心灵

专心致志 勤恳耐劳的精神对待职业

珍惜和热爱本职工作

尽心尽力地履行好岗位职责

是从业人员的天职

社会成员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

既是个人幸福生活的保障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

第三点 诚信 即诚实守信

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它强调诚实劳动 信守承诺 诚恳待人

是人的基本德性

诚信之德的要义是真实无欺

信守约定 践行承诺 讲究信誉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道德诉求

也是社会合作 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

求得信任与发展的道德凭借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还是个人心神愉悦 幸福生活的道德基础

第四点 友善

是人与人善良与寬容凝聚的一种宽厚的德性

友善 注重团结互助 贬乏损人利己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

团结就是力量

互助互爱产生和谐 损人利己则伤害他人

破坏社会安定

己所勿欲勿施于人

社会上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多为他人着想

关心扶植老弱病残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给以力之所及的帮助

形成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

友善 是心地善良的人性之美

是人的一种文明素奍

也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是人的一种文明礼貌

友善使人间充满爱 使社会充满温暖

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仅每一个层面的基本内容4个词 8个字

紧密联系 相互依存 相互补充 相互贯通

而且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容12个词 24个字

也紧密联系 相互依存

形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的有机统一整体

同学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构 就讲到这里

同学们再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列表: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1.1 导学

--1.1

--1.1

-1.2 人的本质是什么

--1.2

--1.2

-1.3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3

--1.3

-1.4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1.4

--1.4

-1.5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5

--1.5

-1.6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6

--1.6

-第一章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2.1 导学

--2.1

--2.1

-2.2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2.2

--2.2

-2.3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3

--2.3

-2.4 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2.4

--2.4

-2.5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5

--2.5

-2.6 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6

--2.6

-2.7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7

--2.7

-2.8 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8

--2.8

-2.9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2.9

--2.9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3.1导学

--3.1

--3.1

-3.2 民族精神

--3.2

--3.2

-3.3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3

--3.3

-3.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3.4

--3.4

-3.5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3.5

--3.5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构

--4.1

--4.1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5.1 导学

--5.1

--5.1

-5.2 道德的内涵

--5.2

--5.2

-5.3 道德的作用

--5.3

--5.3

-5.4 道德的变化发展

--5.4

--5.4

-5.5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5

--5.5

-5.6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5.6

--5.6

-5.7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5.7

--5.7

-5.8 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5.8

--5.8

-5.9 社会公德

--5.9

--5.9

-5.10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10

--5.10

-5.11 职业道德

--5.11

--5.11

-5.12家庭美德

--5.12

--5.12

-5.13 个人品德

--5.13

--5.13

-5.14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5.14

--5.14

第六章

-6.1 法律的特征、本质和概念

--6.1

--6.1

-6.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6.2

--6.2

-6.3 我国宪法概念,特征和新中国宪法的历史

--6.3

--6.3

-6.4 宪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6.4

--6.4

-6.5 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构成要件

--6.5

--6.5

-6.6 民法的概念、特征及基本原则

--6.6

--6.6

-6.7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的关系

--6.7

--6.7

-6.8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6.8

--6.8

-6.9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6.9

--6.9

-6.10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6.10

--6.10

-6.11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6.11

--6.11

-6.12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6.12

--6.12

4.1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4.1慕课视频播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OC慕课视频教程-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