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民族学导论专题 >  第五章 民族与文化 >  5.2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  5.2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返回《民族学导论专题》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2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在线视频

下一节:5.3 民族的文化共生

返回《民族学导论专题》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2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再看一个概念

其实我讲这些是什么呢

据说中国的文化

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一个汉的文化

其实和周围的一些民族

它是互相的交融在一起的

所以中国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习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

有个讲话

这个讲话很重要

这个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

汇聚成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

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意识

也是什么?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

多元之所以以聚为一体

来源什么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序

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情感上的相互亲近

@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就中国你看这个和亲我们说

从这个像这个汉代时候

我们都有这种和亲对吧

我们这么多的内地的王昭君对吧

到了这个内蒙草原

这个文成公主的这都是什么的

都是一个文化的一个交流的这种过程

我们还有很多的这种使者

也是使节历史上很多时间有的

扮演这个角色

包括我们非常著名的

茶马护士就汉族的茶叶,中原的茶叶

如果和游牧地区结合在一起

就是农业和游牧的关系

两者之间是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

也不是说这个游牧

他和农业之间一定发生冲突

但游牧和农业最大区别在哪里

农业的文化

它是可以什么

一直延续的内部体系

人们可以在这里生存下来

就说你不和外面不做什么交换

对农业本身内在的粮食

蔬菜各方面的东西

对人类本身的生存可没问题

但游牧

如果离开了农业,游牧的文化

它的延续性会受到影响

所以游牧它一直有交换体系

跟茶叶是非常重要的

粮食也很重要

所以这个游牧离开农业

它的这种发展就会受到威胁

所以两者之间其实从生计上它离不开的

所以这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

包括我们说这个共同开发教育的问题

包括岭南的问题

包括这个新疆的问题

这很多八百多个这个羁縻州府

经略边疆的问题

包括如何管理西藏

包括明代清代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

历朝历代各族人民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也是我们这个

9.27习总书记讲话里面

我把这举出来什么意思

大家看这些概念

其实都是这个历史上是历史研究会

民族史研究就非常重要的概念

就说

我们要读这些东西时候

当时就是你单独要读这个

关于这个西域学研究西域这块东西

它的历史都是非常复杂

整个这些包括这个我们很多人一辈子

就做一个什么改土归流

我认识一个老师

一辈子就是做还不是很其他地方

单独去做重庆这个区域里面

这种土司的研究单独做

你这个研究都做一辈子

谁包括这个历史

各民族共同书写历史

这个大家中学课本都读到的是吧

他开启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

这个五方之民对吧

就说不同的方位

空间的概念

当然

最核心的问题

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

都已统一天下为已任

对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

我们前面提过入主中原的王朝

多学习汉字

学习汉字文化

学习儒家的东西

对吧

包括我们提到这个六合同风

九州共贯包括这几个词

秦汉雄风

大唐气象

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

所以

这个强调的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

本身的是给我们展示一个什么

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研究

民族学他的研究的对象

这种交流之间有共同性的这方面

如何把它们来说得更加的清楚

我们看完这个就明白

我们的历史本身

也是这个有各民族的共同书写的

所以包括我们说的文化

也是各民族的共同的创造

就说这里所举的

我想在座的同学全部都知道

这些人名,包括我们这些都江堰万里长城

包括也许举到布达拉宫

包括我们看那个边疆的民族

习用的这种服饰对吧

包括儒服

包括今天我们随处可见的

胡琴旗袍舞狮等等都展现什么

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所以各族文化交相辉映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所以我们看

就是把人类学民族学这些文化理论

和具体的中国的历史的进程,把它结合起来

我们会更好的能够理解理论

和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这种关系

包括谈到精神对吧

这个

特别是强调的这种

百年的这种抗争

这个共同体意识

空前增强

中华民族从什么

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等等

包括这也成为什么

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的动力

民族学导论专题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 他者的世界(上)

--1.1 民族学的研究对象:他者的世界(上)

-1.1 他者的世界(下)

--1.1 民族学的研究对象:他者的世界 (下)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1)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1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2)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2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3)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3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4)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4

-第一章 习题

第二章 民族与历史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1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1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2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2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3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3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4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4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5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5

-2.2 民族学(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的研究传统

--2.2 民族学(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的研究传统

-2.3 历史(人类学)民族学的经典案例

--2.3 历史(人类学)民族学的经典案例

-第二章 习题

第三章 民族与民族

-3.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与实践(上)

--3.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与实践(上)

-3.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与实践(下)

--3.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与实践(下)

-3.2 “多元一体”理论在新时代(上)

--3.2 “多元一体”理论在新时代(上)

-3.2 “多元一体”理论在新时代(中)

--3.2 “多元一体”理论在新时代(中)

-3.2 “多元一体”理论在新时代(下)

--3.2 “多元一体”理论在新时代(下)

-3.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上)

--3.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上)

-3.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下)

--3.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下)

-第三章 习题

第四章 民族与社会

-4.1社会中的民族(上)

--4.1 社会中的民族(上)

-4.2社会中的民族(下)

--4.1 社会中的民族(下)

-第四章 习题

第五章 民族与文化

-5.1 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延续(上)

--5.1 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延续(上)

-5.1 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延续(下)

--5.1 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延续(下)

-5.2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5.2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5.3 民族的文化共生

--5.3 民族的文化共生

-第五章 习题

第六章 民族与世界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1)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 1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2)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 2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3)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 3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4)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 4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5)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 5

-6.2 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上)

--6.2 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1

-6.2 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下)

--6.2 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3

-第六章 习题

结束语

-结束语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5.2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