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学导论专题》是民族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上,把三个能力(理解、实践、探索)的培养作为目标,把传统课程体系“学、做、探索”的循序进行模式改革为同步进行模式,把在线学生既有知识的多样性和课堂学生“探索”的困境作为考虑因素,力求让有相关知识和没有相关知识的、在线和课堂学生都能从课程学习中最大收益。
开设学校:中央民族大学;学科:文学文化、
《民族学导论专题》是民族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上,把三个能力(理解、实践、探索)的培养作为目标,把传统课程体系“学、做、探索”的循序进行模式改革为同步进行模式,把在线学生既有知识的多样性和课堂学生“探索”的困境作为考虑因素,力求让有相关知识和没有相关知识的、在线和课堂学生都能从课程学习中最大收益。
-1.1 他者的世界(上)
-1.1 他者的世界(下)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1)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2)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3)
-1.2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以及对他者的认识 (4)
-第一章 习题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1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2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3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4
-2.1 历史在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定位 5
-2.2 民族学(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的研究传统
-2.3 历史(人类学)民族学的经典案例
-第二章 习题
-3.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与实践(上)
-3.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与实践(下)
-3.2 “多元一体”理论在新时代(上)
-3.2 “多元一体”理论在新时代(中)
-3.2 “多元一体”理论在新时代(下)
-3.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上)
-3.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下)
-第三章 习题
-4.1社会中的民族(上)
-4.2社会中的民族(下)
-第四章 习题
-5.1 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延续(上)
-5.1 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延续(下)
-5.2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5.3 民族的文化共生
-第五章 习题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1)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2)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3)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4)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政治学(5)
-6.2 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上)
-6.2 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下)
-第六章 习题
-结束语
-期末考试
作为教育部民族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带领全院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方针和办学指导思想,研究、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工作规律,进一步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和教学改革整体思路,大力推进教学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强调内涵式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本届民族学教指委将孝通班模式作为本科教学创新的典型案例推荐给各布点单位。2008年被聘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民族学导论教材首席专家,2013年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一届、第二届),2015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9年被国家教材委员会聘为教育部马工程教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