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慧的秘密 >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 >  第十五节 定慧品第四—付嘱品第十(1) >  Video

返回《智慧的秘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下一节:Video

返回《智慧的秘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我们来讲坛经的第四章

定慧品第四

定慧按照我们说法

这个定就是禅定

慧就是智慧

就是那个

定为体

而这个慧为用

对吧

为用

大致是这样一个结构

接下来我们来看它的原文

就是定慧品第四

那个惠能讲

他说

我此法门

以定慧为本

大众勿迷

言定慧别

不是对不对啊

定慧一体

不是二

定是慧体

就代表定是慧的本体

而慧是定用是定的用

也就是说

即慧之时定在慧

即定之时慧在定

也就是我们讲的定慧不二

接下来我想给各位继续把它说清楚

他说

定慧就像灯光对吧

有灯即光

无灯即暗对不对

灯是光之体

光是灯之用对吧

虽名虽有二

体本同一

这个惠能在讲定慧这个问题的时候

他很重视这个定慧

我想给各位重点讲讲相关内容

他这么讲的

他说

本来正教

无有顿渐

人性自有利钝

迷人渐修

悟人顿契

自识本心

自见本性

即无差别

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对吧

好了

接着这句话很重要

他说

我们是主张

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

那么什么叫无相、无念

无住呢

惠能这么讲的

他说

无相者

是于相而离相

无念者呢

是于念而无念

无住者呢

就是人之本性

惠能讲

我们说若前念今念后念

念念相续不断

名为系缚

于诸法上面

念念不住

即无缚也

此是以无住为本

外离一切相

名为无相

能离于相

则法体清净

此是以无相为体

于诸境上面

心不染

曰无念

于自念上

常离诸境

不于境上生心

若只百物不思

念尽除却

一念绝即死

别处受生

是为大错

学道者思之

注意这个话讲什么意思

就不能够断念

断念就死了

我们叫于念而无念

于相而离相

自性本无一法可得

若有所得

妄说祸福

即是尘劳邪见

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就无者

无何事

念者

念何物

无者

无二相

无诸尘劳之心

念者

念真如本性

真如即是念之体

念即是真如之用

真如自性起念

六根虽有见闻觉知

不染万境

而真性常自在

所以佛经讲

能善分别诸法相

于第一义而不动

好了

关于第四章我们就简单这么讲

第五章坐禅品第五

关于禅定这个问题

关于坐禅这个问题

这个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所以在这一章里是惠能有关坐禅

他的一些很重要的思想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就是坐禅品第五

好了惠能给大众讲

他说

此门坐禅

元不看心

亦不看净

亦不是不动

如果说若言看心

心元是妄

知心如幻

也就无所看也

若言看净

人性本净

由妄念故

盖覆真如

但无妄想

那么性自清净

起心看净

却生净妄

妄无处所

看者是妄

净无形相

却立净相

言是工夫

作此见者

障自本性

却被净缚

被这个净相所缚

所以善知识惠能讲

若修不动者

但见一切人时

不见人之是非

善恶

过患

即是自性不动

善知识

迷人身虽不动

开口便说他人是非

长短

好恶

与道违背

若看心

看净

也就是障道也

好了

下面这段文字很精彩

惠能这么讲的

他说

什么叫坐禅呢

他说

此法门中

无障无碍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

心念不起

这就是坐

内见自性不动

也就是于第一义

也就是真如

而不动

名为禅

那么何名禅定

很关键啊

这几个字

外离相为禅

内不乱为定

我再强调啊

外离相就是不受相的迷惑

就为禅

内不乱

为定

外若著相

内心即乱

外若离相

心即不乱

本性自净自定

只为见境

思境即乱

若见诸境心不乱者

是真定也

所以

外离相即禅

内不乱即定

外禅内定

就是我们所讲的禅定

这一章实际上主要是讲禅定的

好了

第五章我们就讲这么多

第六章讲忏悔品第六

忏悔忏悔啊很有意思

我们都知道忏悔

但是惠能是怎么来看待忏悔的呢

他说

什么叫忏呢

什么叫悔呢

惠能讲

忏者

忏其前愆

从前所有恶业

愚迷

骄狂

嫉妒等罪

悉皆尽忏

永不复起

是名为忏

那么什么叫悔呢

他说悔啊

悔其后过

从今以后

所有恶业

愚迷

骄狂

嫉妒等罪

今已觉悟

悉皆永断

更不复作

是名为悔

所以叫做忏悔

好了

请各位注意后面的文字

惠能讲

凡夫愚迷

只知忏其前愆

说我前面不对不对不对

不知悔其后过

因为不悔后过

所以前愆不灭

后过又生对不对

前愆既不灭

后过复又生

何来忏悔呢

惠能在讲忏悔的部分特别强调什么呢

悔其后过

你得行动

对不对

要行动

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面

好了

所以惠能有个总结

也就是说

我们要忏悔

真正忏悔者

我们应该发四弘誓愿

哪个是四弘愿呢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

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

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就是我们说的忏悔之后

我们应该发这个誓愿

好了

关于这个第六章忏悔品

我们就讲这么多

好了第七章

我想跟各位同学分享一下机缘品

机缘

机缘

机就是说根机

对吧

缘就是我们说胜缘嘛

对不对

机有利钝

缘有胜劣对吧

机缘相感

自性开发

所以机缘篇很有意思

你看

我给各位先讲个故事

机缘有多么重要

有人问那个南泉和尚

他说

黄梅门下有五百人

为甚么卢行者独得衣钵

那个南泉讲啊

为什么呢

因为四百九九人皆解佛法

只有卢行者一人

不解佛法

只会其道

所以得衣钵

这个故事我们后面也讲过

对不对

他讲什么意思嘛

就是这个惠能和这个佛法有缘嘛

和弘忍有缘嘛

就是机缘相合嘛对不对

机缘相合

下面我们来给各位讲讲机缘

这里我们讲几个故事

就把这个机缘品给讲完了

比如说

有一个儒士叫刘志略的

礼遇甚厚

好了刘志略有一个姑是这个尼姑

好了

她经常念《大涅槃经》

好了

这个尼姑就拿这本书去问这个惠能

这个惠能就说

字即不识

义即请问

就是说我不识字对吧

有什么你不懂的

你可以问我

好了

这个无尽藏讲

字尚不识

焉能会义

你字都不识

怎么会义呢

人家惠能怎么讲呢

他说

诸佛妙理

非关文字

就是诸佛妙理都和文字无关

我们前面不是有一个

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对不对

就说

达摩从印度传来的这个佛法

是与文字无关的

文字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只是那个渡船用的一个器具而已

所以说

诸佛妙理

非关文字

这个尼姑听到之后很惊叹

她遍告里中耆德

就是那些年高的德高望重者

此是有道之士

宜请供养

这是一个故事

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

很有意思

就是那个法海

大家都知道法海六祖坛经

最后编撰是由法海来完成的

法海初次去见惠能的时候

就问这个惠能即心即佛

希望你给我指导

这个惠能怎么讲呢

他说什么叫即心即佛

前念不生即心

后念不灭即佛

就是即心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

离一切相即佛

这就是即心即佛

唉这个话说的相当的好

我再给各位重复一下

很有意思啊

前念不生即心

后念不灭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

离一切相即佛

这就是即心即佛

这是惠能对即心即佛很好的一个解读

好了

我们再来讲一个机缘

就是智通

也是惠能的弟子

智通看《楞伽经》看了千余遍

但是他不会三身

四智

三身就是我们说的法身

报身

化身对不对

那个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还有成所作智对吧

他来请教惠能

惠能怎么讲呢

三身者呀

就是那三身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就是你的本性嘛

圆满报身

就是你的智嘛

千百亿化身

汝之

行也

这个是惠能对智通的回答

好了

下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事

就是那个怀让

怀让禅师他来礼拜惠能

对不对

那个惠能就说

你从什么地方来呀

那个怀让说

我从嵩山来

然后惠能就问什么物

怎么来呢

这个话很有意思

你看那个怀让啊

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

他说

说似一物即不中

你看那个怀让悟性多高

对不对

就是惠能在点拨这个怀让嘛

就是说

悟的东西

不是可以用什么物

什么东西来表达的

所以说

说似一物即不中对吧

说似一物即不中

这句话很有名的

何老师经常用到这句话

说似一物即不中

我们前面说过

行由品说的

就是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对不对

原本什么都没有吗

而神秀讲的什么呢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嘛对不对

其实还是有所执念嘛

对不对

而怀让呢

对这个思想应该是领悟很到位的

智慧的秘密课程列表:

第一章 两个世界与三种思维模式

-第一节 现象世界1

--课程视频

-第一章 两个世界与三种思维模式--第一节 现象世界1--作业

-第二节 现象世界2

--Video

-第一章 两个世界与三种思维模式--第二节现象世界2--作业

-第三节 本体世界

--Video

-第一章 两个世界与三种思维模式--第三节本体世界--作业

-第四节 非对象性世界

--Video

-第一章 两个世界与三种思维模式--第四节非对象性世界--作业

-第五节 故事引言

--Video

-第一章 两个世界与三种思维模式--第五节故事引言--作业

-第六节 对象性思维模式

--Video

-第一章 两个世界与三种思维模式--第六节对象性思维模式--作业

-第七节 非对象性思维模式

--Video

-第一章 两个世界与三种思维模式--第七节 非对象性思维模式--作业

-第八节 整合性思维模式

--Video

-第一章 两个世界与三种思维模式--第八节整合性思维模式--作业

第二章 轴心时代与人类智慧

-第一节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Video

-第一节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作业

-第二节 何谓“轴心时代”

--Video

-第二章 轴心时代与人类智慧的故事--第二节 何谓“轴心时代”--作业

-第三节 为什么会产生“轴心时代”

--Video

-第二章 轴心时代与人类智慧的故事--第三节 为什么会产生“轴心时代”--作业

-第四节 轴心时代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1

--Video

-第二章 轴心时代与人类智慧的故事--第四节 轴心时代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1--作业

-第五节 轴心时代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2

--Video

-第二章 轴心时代与人类智慧的故事--第五节 轴心时代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2--作业

-第六节 印度文明及其与其它文明的关系

--Video

第三章 《易经》之变通与圆融

-第一节 关于《易经》1

--Video

-第一节 关于《易经》1--作业

-第二节 关于《易经》2

--Video

-第二节 关于《易经》2--作业

-第三节 关于《易经》3

--Video

-第三节 关于《易经》3--作业

-第四节 关于《易经》4

--Video

-第四节 关于《易经》4--作业

-第五节 一张图:太极图

--Video

-第三章 《易经》之变通与圆融--第五节 一张图:太极图--作业

-第六节 解读易经的三句话

--Video

-第三章 《易经》之变通与圆融--第六节 解读易经的三句话--作业

-第七节 善为易者不占

--Video

-第七节 善为易者不占--作业

-第八节 易者,易也1

--Video

-第三章 《易经》之变通与圆融--第八节 易者,易也1--作业

-第九节 易者,易也2

--Video

-第九节 易者,易也2--作业

-第十节 无极而太极

--Video

-第三章 《易经》之变通与圆融--第十节 无极而太极--作业

第四章 老子的智慧与庄子的逍遥

-第一节 老子及其影响1

--Video

-第四章 老子的智慧与庄子的逍遥--第一节 老子及其影响1--作业

-第二节 老子及其影响2

--Video

-第四章 老子的智慧与庄子的逍遥--第二节老子及其影响2--作业

-第三节 老子的形上学智慧

--Video

-第四章 老子的智慧与庄子的逍遥--第三节 老子的形上学智慧--作业

-第四节 老子的形下学智慧

--Video

-第四章 老子的智慧与庄子的逍遥--第四节 老子的形下学智慧--作业

-第五节 老子的形下学智慧:道理与道用之“道”1

--Video

-第四章 老子的智慧与庄子的逍遥--第五节 老子的形下学智慧:道理与道用之“道”1--作业

-第六节 老子的形下学智慧:道理与道用之“道”2

--Video

-第四章 老子的智慧与庄子的逍遥--第六节 老子的形下学智慧:道理与道用之“道”2--作业

-第七节 老子的形下学智慧:道德与道术之“道”

--Video

-第四章 老子的智慧与庄子的逍遥--第七节老子的形下学智慧:道德与道术之“道”

-第八节:庄子其人

--Video

-第九节:庄子的逍遥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

-第一节 引言一:梁漱冥论西中印文化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一节 引言一:梁漱冥论西中印文化

-第二节 引言二:缘起性空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二节 引言二:缘起性空

-第三节 引言二:十二因缘说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三节 十二因缘说

-第四节 引言三:铃木大拙论禅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四节 引言三:铃木大拙论禅

-第五节 禅宗及其由来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五节 禅宗及其由来

-第六节 禅宗的演变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六节 禅宗的演变

-第七节 禅及其坐禅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七节 禅及其坐禅

-第八节 南能北秀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八节 南能北秀

-第九节 禅宗的核心思想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九节 禅宗的核心思想

-第十节 《坛经》导读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十节 《坛经》导读

-第十一节 野狐禅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十一节 野狐禅

-第十二节 行由品第一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十二节 行由品第一

-第十三节 般若品第二与疑问品第三(1)

--Video

-第五章 《坛经》之究竟与自由--第十三节 般若品第二与疑问品第三(1)

-第十四节 般若品第二与疑问品第三(2)

--Video

-第十五节 定慧品第四—付嘱品第十(1)

--Video

-第十六节 定慧品第四—付嘱品第十(2)

--Video

第六章 二元对立心态与西方哲学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

--Video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作业

-第二节 中世纪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

--Video

-第六章 二元对立心态与西方哲学思想的演变--第二节 中世纪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

-第三节 近代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

--Video

-第三节 近代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作业

-第四节 德国古典哲学

--Video

-第四节 德国古典哲学--作业

-第五节 现代西方哲学为科学主义

--Video

-第五节 现代西方哲学为科学主义--作业

-第六节 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Video

-第六节 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作业

-第七节 中西方智慧之比较

--Video

-第七节 中西方智慧之比较--作业

第七章 禅与星空——佛学智慧与科学精神

-第一节 第一个故事:题目缘由

--Video

-第一节 第一个故事:题目缘由--作业

-第二节 第二个故事:佛学智慧

--Video

-第二节 第二个故事:佛学智慧--作业

-第三节 第三个故事:科学精神

--Video

-第三节 第三个故事:科学精神--作业

-第四节 康德简介

--Video

-第七章 禅与星空——佛学智慧与科学精神--第四节 康德简介

-第五节 灿烂星空之星空的层次与演化

--Video

-第五节 灿烂星空之星空的层次与演化--作业

-第六节 灿烂星空之星空的演化方式

--Video

-第七章 禅与星空——佛学智慧与科学精神--第六节 灿烂星空之星空的演化方式

-第七节 灿烂星空之星空的过去与未来

--Video

-第七节 灿烂星空之星空的过去与未来--作业

-第八节 第四个故事:禅与星空

--Video

-第八节 第四个故事:禅与星空--作业

第八章 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广义超元论

-第一节 马克思的实践观

--Video

-第一节 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业

-第二节 广义超元论的核心观点

--Video

-第二节 广义超元论的核心观点--作业

-第三节 广义超元论的基本特征

--Video

-第三节 广义超元论的基本特征--作业

-第四节 广义超元论的的一般程序

--Video

-第四节 广义超元论的的一般程序--作业

-第五节 案例分析

--Video

-第五节 案例分析--作业

-第六节 量子测量问题

--Video

-第六节 量子测量问题--作业

-第七节 量子测量问题的三种经典解释

--Video

-第七节 量子测量问题的三种经典解释--作业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