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开篇的话&上编综述 >  开篇的话 >  开篇的话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开篇的话在线视频

开篇的话

下一节:html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开篇的话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清华大学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

我是这门课的任课教师翁贺凯

坐在我身边的是我们这门课的助教

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夏清同学

大家好 很高兴我们这门课能跟大家见面

翁老师 你能简要地介绍一下

我们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吗

我们这门课将概要地讲述

1840年以来的中国的历史

其中 我们通常把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

称为中国近代史

而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称为中国现代史

可是翁老师 这些知识我们之前就已经学过了

为什么现在还要重新来学一遍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作为一位历史老师

我还是反复地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 一个国家的历史

不仅仅是体现于有形的文字 器物

从抽象的精神层面而言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国家

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叫龚自珍

你应该知道

嗯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是 这首诗我学生时代也背过

龚自珍不仅仅是一位诗人 文学家

他也是一位经学家 思想家

他关于历史有一段名言

史之外无有语言焉

史之外无有文字焉

史之外无人伦品目焉

史存而周存 史亡而周亡

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

隳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

必先去其史 绝人之材

湮塞人之教 必先去其史

夷人之祖宗 必先去其史

他还有一句话说得更直接

出乎史 入乎道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嗯 我们中华民族的很多先贤

都有很多关于历史的一些论述

你说的不错 其实我们国家的领导人

也很重视历史学习和研究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要求

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

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

建国后 他号召全党都要读历史

而且他多次强调 我们是历史主义者

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

邓小平同志也讲过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

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6月25日

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学习党史 国史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这门功课不仅必修 而且必须修好

要继续加强对党史 国史的学习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

更好走向未来 不断交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嗯 去年习大大在中南海瀛台

夜会美国总统奥巴马时

也曾有一段关于历史的妙论

是 那段话非常精彩

他说 不懂几千年来农耕民族

和游牧民族对抗的历史

就不明白为什么要花上

那么大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去修长城

不懂中国分分合合的天下历史

也就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对安定和秩序的追求

不懂中国百余年血泪的屈辱史和抗争史

就不懂中国今天为何如此珍视主权和和平

同样 不懂中国曾经的动乱

也就不懂中国今天对改革和法治的追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

对我们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

和前进道路很重要

习近平同志这段话非常深刻

值得我们反复地品读

翁老师 经您这么一说

我倒是很懂了 为什么我们还要学

但是 我有一个问题是

这些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

我们中学已经学过了

为什么我们还要重新再学一遍呢

是 这门课是全国高校本科生

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它主要的目的是要帮助同学们认识

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 建设

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

了解国史 国情

深刻的领会历史和人民

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了改革开放

哦 也就是说我们这门课是在中学的基础上

有一定的理论升华和提升

是 我们这门课主要是要帮助同学们

形成一种正确的历史观

但是我同时还是要强调

这门课首先也是一门历史课

史观的培养不能脱离对史实的了解和把握

你知道 历史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科

它还是有一些规律或者说最基本的技艺的

其中最最基本的就是对于时间 空间

清晰的意识

时空的脉络和坐标轴一定不能错乱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

采自电影《梅兰芳》当中的视频案例

我们回顾一下这段视频大致的内容

剧场跑堂高喊 蔡元培先生到

邱如白(也就是孙红雷扮演的那个角色)说

诶 胡适和蔡元培都来啦

冯子光(就是英达扮演的那个角色)

频频点头

剧场跑堂又高喊

前清状元张季直先生到

冯子光就笑了

新的老的都来了

甭管新老 都是来看梅兰芳的

剧场跑堂这时候又高喊

袁大总统到 众人落座

梅兰芳开始演唱游园惊梦

老师 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你没有看出来吗

这里的关键是

胡适是没有可能跟袁世凯

同场来听梅兰芳唱戏的

且不说袁世凯在世的时候

胡适还只是一个留美的学生

在国内没有什么名气

最最关键的是时间和空间根本兜不拢

胡适1910年就赴美留学了

到1917年夏天才回到国内任教于北京大学

你知道他因为宣扬文学革命

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逐步取得了全国性的声望

但是袁世凯在1916年6月就因为复辟失败

众叛亲离 急火攻心而尿毒暴卒了

也就是说 我们要么得把袁世凯

从地下挖出来 死而复活

要么就得请胡适在留学期间

专门坐一趟远洋轮船辛辛苦苦

花上一个多月回国一趟

否则袁世凯和胡适两个人根本没有可能

同场听梅兰芳唱戏

哎呀 1916年和1917年只相差一年

我都没有注意到呢

对 不过尽管只差了一年

但是兜不拢就是兜不拢

从本质上来说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关公战秦琼式的历史谬误

这不是吹毛求疵

因为学习和研究历史

必须对于时空的坐标轴保持高度的敏感

这是历史学最简单

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规训和技艺

您提醒得很对

在我以往做助教的经验中

确实很多同学对于时空的脉络线索不够注意

产生错乱的情况

这也是我这些年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

同学们往往倾向于把精力

都放在理论与规律的学习和总结上

而容易轻忽对于历史事实的把握和记忆

这种倾向在我看来同样是片面的

从根本上而言

正确的史观的养成离不开史实真确性的依托

这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

谢谢老师的讲解

下面让我们赶紧进入这门课的学习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列表:

开篇的话&上编综述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html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课程习题一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html

-1.1.1军事侵略

--军事侵略

-1.1.2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

-1.1.3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

-1.1.4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

-1.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html

-1.2.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2.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html

-1.3.1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3.2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二

第2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html

-2.1.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2洋务运动的兴衰

--html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html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三

第3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html

-3.1.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1.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1.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1.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3.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html

-3.2.1封建帝制的覆灭

--封建帝制的覆灭

-3.2.2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

-3.3辛亥革命的失败

--html

-3.3.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3.3.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本章师生问答(Q&A)

--清末新政得失谈;再论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

--课程习题四

--第一次阶段测试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引言

--引言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html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html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html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课程习题五

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html

-4.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4.1.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html

-4.2.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4.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2.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4.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html

-4.3.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4.3.2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本章师生问答(Q&A)

--Q&A

--课程习题六

第5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5.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html

-5.1.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5.1.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5.1.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Video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html

-5.2.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Video

-5.2.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Video

-5.2.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Video

-本章师生问答(Q&A)

--Video

--课程习题七

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引言

--引言

-6.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html

-6.1.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6.1.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html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习题八

第7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7.1从争取和平到进行自卫战争

--html

-7.1.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7.1.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7.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

--html

-7.2.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7.2.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7.2.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7.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html

-7.3.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7.3.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7.3.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7.3.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7.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html

-7.4.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7.4.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7.4.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九

--第二次阶段测试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下编综述 导言

--html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课程习题十

第8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html

-8.1.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2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html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2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8.3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html

-8.3.1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8.3.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8.3.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8.3.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本章课程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十一

第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9.1 良好的开局

--html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html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3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html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十二

第10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结束的话

-10.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html

-10.1.1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10.1.2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的起步

-10.1.3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10.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html

-10.2.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0.2.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html

-10.3.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10.3.2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0.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10.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html

-10.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10.4.2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10.4.3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10.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html

-10.5.1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5.2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10.5.3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10.5.4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的话

--结束的话

--课程习题十三

--第三次阶段测试

开篇的话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