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4.2.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在线视频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下一节:html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筹建中国共产党 是陈独秀 李大钊等人

早已有之的想法

也是共产国际所希望的

1921年春 维经斯基回国

6月 荷兰人马林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抵达上海

与他同时抵达上海的 还有接替维经斯基的

另一共产国际代表 尼科尔斯基

在他们的推动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1921年7月23日 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

其间 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

和法租界巡捕房搜查

最后一天的会议 改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

参加大会的有12名代表

他们来自7个地方 代表50多名党员

经过会议代表讨论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代表们在讨论党的组织原则

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时 发生了分歧

李汉俊等人不赞成组织严密的战斗的工人政党

而主张团结先进知识分子

公开建立广泛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党

其他人则主张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式的

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

经过讨论 后一种主张占了上风

最后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它规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

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必须支援工人阶级

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直到阶级斗争结束

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没收机器 土地 厂房

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归社会公有

大会在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

决定首先集中精力 组织工人

鉴于当时的党“几乎完全是由知识分子组成”

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

以共产主义精神 教育他们”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 张国焘 李达

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以陈独秀为书记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或稍后

与党的上海发起组没有联系的

一批先进分子 也在独立地筹备建党

1921年夏 恽代英领导下的利群书社 在湖北黄冈开会

表示赞成组织新式的党

——波(布)尔什维克式的党

当得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后

恽代英立即号召其成员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结束利群书社的活动

1922年夏 吴玉章 杨闇公等20余人

在四川秘密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

并发行《赤心评论》

其后 中国青年共产党宣布自动取消

并令其成员个别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些事实说明 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

已成为中国最先进的分子共同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标志着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最终确立了 以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改造中国的理想

这是他们经过了反复的

思考 比较 探索后作出的抉择

也是他们告别了旧式的民主主义

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后 作出的抉择

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抉择

当他们聚在一起 做出这一抉择

发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候

没有欢呼 没有鲜花 只有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然而中国的历史却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

一方面 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

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它所接受的

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

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即列宁主义

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 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

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

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

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在这个阶级中

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

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

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

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所以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

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

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

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

富于斗争传统 近代以来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败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先进的

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

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这种局面就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领导人民

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

自身解放的光明的道路

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的历史征程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使得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

这个运动在萌芽时即被斥为“过激主义”

被视为“洪水猛兽” 而遭到中外反动派的联合压迫

以致它刚刚成立 就不能不处于秘密状态

在以后的一个长时间里

它不仅遭到御用文人的恶毒攻击

特务的残酷迫害 更受到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

但是 幼稚的 弱小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还是迎着种种诬蔑和压迫

而不可遏止地生长和发展起来

当年 它只有几十个成员

28年以后 它就成为领导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了

这个事实说明 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

新生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在当时的中国 工人阶级的人数不多

又比较年轻 许多工人不久前还是小生产者

在党内 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党员

更占有相当大的数量

因此 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不受到

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严重影响

同时 它是在一个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情况复杂 经济文化落后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自己的活动的

因此 它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全面地

正确地结合起来 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纲领

路线 方针和政策

不能不经历一个曲折的探索的过程

一个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基础上

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 这些情况表明

中国共产党要胜利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就必须切实地 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列表:

开篇的话&上编综述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html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课程习题一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html

-1.1.1军事侵略

--军事侵略

-1.1.2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

-1.1.3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

-1.1.4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

-1.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html

-1.2.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2.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html

-1.3.1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3.2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二

第2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html

-2.1.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2洋务运动的兴衰

--html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html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三

第3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html

-3.1.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1.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1.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1.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3.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html

-3.2.1封建帝制的覆灭

--封建帝制的覆灭

-3.2.2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

-3.3辛亥革命的失败

--html

-3.3.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3.3.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本章师生问答(Q&A)

--清末新政得失谈;再论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

--课程习题四

--第一次阶段测试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引言

--引言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html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html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html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课程习题五

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html

-4.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4.1.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html

-4.2.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4.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2.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4.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html

-4.3.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4.3.2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本章师生问答(Q&A)

--Q&A

--课程习题六

第5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5.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html

-5.1.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5.1.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5.1.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Video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html

-5.2.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Video

-5.2.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Video

-5.2.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Video

-本章师生问答(Q&A)

--Video

--课程习题七

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引言

--引言

-6.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html

-6.1.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6.1.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html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习题八

第7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7.1从争取和平到进行自卫战争

--html

-7.1.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7.1.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7.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

--html

-7.2.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7.2.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7.2.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7.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html

-7.3.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7.3.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7.3.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7.3.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7.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html

-7.4.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7.4.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7.4.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九

--第二次阶段测试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下编综述 导言

--html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课程习题十

第8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html

-8.1.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2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html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2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8.3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html

-8.3.1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8.3.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8.3.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8.3.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本章课程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十一

第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9.1 良好的开局

--html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html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3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html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十二

第10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结束的话

-10.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html

-10.1.1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10.1.2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的起步

-10.1.3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10.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html

-10.2.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0.2.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html

-10.3.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10.3.2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0.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10.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html

-10.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10.4.2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10.4.3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10.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html

-10.5.1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5.2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10.5.3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10.5.4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的话

--结束的话

--课程习题十三

--第三次阶段测试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