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论 >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  1.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返回《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资料文件与下载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内涵及研究内容;

2. 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3.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

能结合理论在实践中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情感态度目标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自觉用专业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的心理学素养

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工作专业情感

学习重点及难点

学习重点

4. 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学习难点

能结合理论在实践中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学习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涵

(一)学前儿童的概念

心理学中所涉及的儿童这一概念,略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儿童,其年龄跨度是从018岁。 学前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前期等同于幼儿期,指的是36岁的儿童,而广义的学前期则指的是06岁的儿童。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说明,本课程所指的学前期,指的是广义的学前期。

(二)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进并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从总体方向上看是进步的,在心理过程或个性方面,都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变化。但是偶尔也会出现暂时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现象。(举例说明)

(三)幼儿心理学的概念:

幼儿心理发展是指3--6、7岁的幼儿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日趋完善和复杂的过程。

(四)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0-----6岁)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五)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胎儿期,是指从母亲受孕到个体出生前的一段胚胎和胎儿发育时期。

    新生儿期是指指个体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出生后第28天。

乳儿期,也称婴儿期,指婴儿一个月之一周岁的成长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第一个加速期。

前幼儿期,也称幼儿前期,也称先学前期,指1岁至3岁的成长期。

幼儿期指3-6岁的成长期,特指幼儿园时期。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思考:如何看待学前儿童心理。

(1)学前儿童的心理同成人心理一样,都是脑的机能。

(2)学前儿童的心理同成人心理一样,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学前儿童的心理同成人心理一样,都有主观能动性。

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会受到个人态度、兴趣、风俗习惯、世界观以有及个人当时的主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的特点。(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兴趣、爱好等不同,所以面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看到的点就会不同,进而说出的话、所做的事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孩子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时候虽然不符合成人的标准,我们绝不能指责,而应该多加引导。)

(4)学前儿童的心理同成人心理一样,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

无论是从人类的种系还是从个人的一生来看,心理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对于一个人来说,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的上升过程。而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健全到衰减,从灵活到呆板,从清晰到朦胧的下降过程。

(5)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

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不是不可以学习或形成某种知识和能力,但是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比如:狼孩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并逐步完善。比如前面所说刚开始说话的儿童,突然不再开口说话,但这只是暂时的,是能顺利度过的,不影响心理发展的总趋势。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衔接和更替,是不能省略、逆转或捏造的,总是遵循固定的顺序,以思维发展为例,发展的定向性决定儿童的思维,不可能实现发展抽象儿童思维,然后发展具体形象思维,同样语言的学习也不可能是先掌握书面语言,然后才掌握口头语言。尽管儿童个体的心理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个别差异,心理发展的速度也存在加速或延缓的问题,但发展的顺序和方向不会改变。

(2)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是说当某种新质要素还比较微弱,其量的积累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儿童心理的发展就表现为一种连续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的先前发展是后来发展的基础,而后来的发展是先前发展的结果。以儿童动作发展为例,七个月的婴儿一般会坐着,十个月的婴儿开始独立站立,一岁左右能够行走,从发展的角度看儿童的能坐、能站立、能行走是有内在联系的。没有先前的发展,就没有后来的进步;另一方面,原先的心理发展水平,进入高一级的心理发展水平之后,先前的心理发展水平并不是简单的消亡,而是被高一级水平整合和包容,如同儿童能站后并不意味着能坐会消失一样,同样当儿童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初步的发展之后,并不意味着具体形象思维的消失,在思维过程中照样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

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其它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是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而矛盾运动的不断激化或缓和,使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的阶段,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例如,四到五个月的儿童由于眼手不够协调,对出现在眼前的东西,想抓却抓不住,这时,想要抓住东西和手不能准确的达到目的物的矛盾被激化,矛盾斗争的结果眼手协调能力得到提高,儿童不仅能抓住想要抓住的东西,而且能根据物体的特点抓握东西。

儿童心理发展的联系性和阶段性是对立的统一,是心理发展全过程的两个侧面,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如儿童在一周岁前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速度最快,形成了两个加速期,其他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二是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多方面的,不同方面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如儿童掌握语言的速度是很神速的,而逻辑思维的发展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三是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如有些儿童开口学话较早有的较晚,比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三岁多才说话。

谈到不平衡性,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概念:

a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比如:儿童在入园时所产生的诸多行为表现。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也可能出现儿童和成人关系的突然恶化。比如:儿童在满周时,虽然走路还不稳,但却坚持自己要到处走,到处钻,不再像以前那样,听人成人的指挥。另外,3岁儿童也常常会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如:3岁儿童对成人的任何指令都会说“不”、“偏不”,以示反对,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他会说:“不,我不是好孩子。”

我们把可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称为危机期。

应该说,转折期和危机期的概念是密切相联,但又有区别的。我们说,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但危机期却不是必然出现的,危机期的产生是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迅速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发展的不适应现象。(口吃)3岁儿童的认识能力提高了,头脑中也储存了许多知识,迫切需要表述出来,而他的口语能力又还很有限,往往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能使成人听明白,由此产生了愿望和能力之间的较大差距,情绪上的强烈不安,于是出现“口吃”现象。这时,如果成人也产生急躁情绪,或对儿童过多地指责,或要求过高,或表示不满,就会加剧儿童心理的矛盾,加重口吃现象。但是,如果成人能够对儿童的口吃现象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和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地说话,用手势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因此,在成人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化解其一时产生的尖锐矛盾,“危机”会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或者说,“危机期”可以不出现。

b儿童心理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我们把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动作和感知觉方面。

a)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2-3岁

这个阶段儿童学习口头语言非常快,如果让儿童生活在外国,用不一年就能学会日常口语。

b)视觉发展关键期:0-4岁

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斜视儿童在4岁之前容易矫正。

c)识字的关键期:  3岁左右

 教孩子识字很简单,关键不能用灌输式,而是在游戏中学。可用卡片、图片、实物等提高孩子识字的兴趣。

d)数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4岁左右

此时可引导孩子认识数字,由简到繁,做些简单加减的演算。方法当然也是启发诱导,以实物、图片、玩具等引起孩子的兴趣。

e)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3~6岁

 此时期可以多带孩子游览参观,开拓视野,多讲一些童话故事,并增置智能玩具等。

   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

就儿童心理发展的话多方面来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关键期,也就是说,许多心理能力和特征,并不是错过了某一特定时机就不能发展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时机问题,通常采用“敏感期”或“最佳期”的提法。

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不是不可以学习或形成某种知识和能力,但是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比如:儿童学简单的口语,2—4岁是最佳期,年龄越大,效率就越低,而且,在掌握口语发音上,敏感性也越来越差,成人学外语,不但比儿童费力,而且往往还带有母语的口音。

幼儿九大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6岁)

秩序敏感期(2—4岁)

感官敏感期(0—6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1.5—4岁)

动作敏感期(0—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书写敏感期(3.5—4.5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

文化敏感期(6—9岁)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

案例:

2岁10个月的苗苗入园已经3个月了,情绪一直很稳定,但最近开始,她总因为一些小事哭闹不停。

爸爸妈妈开车来接她回家,妈妈抱着苗苗,爸爸顺手把车门打开,苗苗忽然大哭起来:“让妈妈开门。”爸爸赶紧把车门打开,妈妈重新打开了车门,可苗苗就是不上车,在妈妈怀里挣扎:“不要现在打开车门,要妈妈刚才打开车门!”爸爸妈妈无奈地等着,直到她情绪稳定了,才上车回家。

点评: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头疼。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待敏感期须要注意两点:

第一,不同年龄儿童对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期。

第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的许多方面,还需加强研究,以便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例如,幼儿几岁进入托幼机构最为合适,不少老师认为,1岁半以前入托的孩子最易照顾;2岁孩子入托最不理想,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分离焦虑极强,入托时常常哭闹不休,也不愿意学习;2岁半—3岁是公认最理想的入托年龄,这时情绪比以前容易稳定,较易和小伙伴相处,也喜欢学习;4岁以后入园的孩子,在生活习惯和个人特点方面多已定型。例如,有的孩子过分畏缩;有的不会表达自己的愿望;有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有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依赖性过强等等。这些孩子的不良习惯,改变起来难度较大。在决定每个孩子的入托时间问题时,还应考虑到孩子具体的发展水平,他所在的环境,如家庭和托幼机构的条件等等。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的、大量的研究,揭示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般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

① 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种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A. 从不齐全到齐全。我们知道,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在出生的时候并非已经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 比如,头几个月的孩子不会认人,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B. 从笼统到分化。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弥漫而不分化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情绪,发展趋势都是从混沌或暧昧到分化和明确。也可以说,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后来逐渐复杂和多样化。例如:幼小的婴儿只能分辨颜色的鲜明和灰暗,3岁左右才能辨别各种基本颜色。 又如:最初婴儿的情绪只有笼统的喜怒之别,以后几年才逐渐分化出愉快和喜爱、惊奇、厌恶以至妒忌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② 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幼小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比如,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③ 从被动到主动

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 从无意向有意发展。儿童心理活动是由无意向有意发展的。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如:新生儿会紧紧抓住放在他手心的物体,这种抓握动作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如,大班幼儿不仅能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就是有意记忆。

B. 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局限,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也逐渐增长。比如:二、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生理上不成熟所致,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长。四五岁的孩子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表现出个体主动的选择与调节。

④ 从零乱到成体系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学前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

(4)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起作用的规律。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

主要有观察法,自然实验法,谈话和作品分析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法的概念:

日记法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的全面的观察方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查,记录和分析,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

2、观察法要求有一定的技术训练。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注意:

(1)观察前观察者要做好准备,要明确观察目的,有明确观察对象;

(2)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

(3)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及时;

(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

3、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最适于幼儿,有助于了解自然状态下幼儿行为的真实表现,客观记录幼儿的行为,并能有效捕捉幼儿心理发展中与环境的互动过程;由于观察法是研究者直接到现场观察事情的发生,不必透过幼儿的口头报告或专属比较客观可靠;最后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可以观察到幼儿行为发生和发展的真实情况。

缺点:首先在真实世界中研究者所能观察的目标有限,其次存在观察者偏差。观察者所观察到的是表面或象征性的行为,有时需要对观察结果进行推论或诠释,在诠释过程中可能带有观察者的主观判断,最后受条件限制,耗时。由于观察者必须在现场目睹事件的发生但有时很难与促发生时间,使得观察事项可遇不可求,而且一次所能搜集到的观察资料非常有限,因此观察法成本高,耗时。

(二)实验法

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指在幼儿正常的活动情境中,适当控制或者创造一定条件来引起幼儿某种心理活动产生,以进行测量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自然实验法德的注意事项:应考虑的是实验是否会造成幼儿的不良反应,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研究者的主动性强,可以主动的控制研究过程,操纵研究中的某些条件,还具有可反复验证的特点。自然实验法的缺点:无关变量难控制,而且对研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三)谈话法

谈话法是幼儿园中常用的方法,教师不仅要面对幼儿还要面对幼儿的家长,因此简单了解一下谈话法的注意事项。

使用谈话法时要建立和幼儿的亲密感。亲密感是幼儿乐于,愿意和你谈话的前提,否则精心准备的谈话题目,幼儿不愿意表达,就前功尽弃了。

谈话题目要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时间很短暂,因此在和幼儿谈话的时候要把握时间,在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内完成。

使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但不要使用幼儿说话的方式。幼儿对社会了解较少,所能掌握的语言也少,因此要使用孩子的通俗的,日常使用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沟通,交流。



下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返回《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1.1 心理概述

--心理概述

- 1.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 1.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4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TED】Howard Gardner超越多元智能

-第一章测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一章讨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

-2.1 新生儿期年龄特征

--新生儿期年龄特征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 2.2 婴儿期年龄特征

--婴儿期年龄特征

--婴儿身体动作的发展

--婴儿手部动作的发展

-2.3 先学前期年龄特征

--先学前期年龄特征

--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2.4 幼儿期年龄特征

--幼儿期的年龄特征

--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二章测试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

-第二章讨论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

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3.1 感知觉的概述

--感知觉的概述

-3.2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3.3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吉布森、沃克的视觉悬崖实验

-3.4 感知规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感知规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第三章测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章讨论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4.1 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概述

- 4.2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趋势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趋势

-4.3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

--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

-4.4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预防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预防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四章测试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讨论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5.1 记忆的概述

--记忆的概述

-5.2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5.3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

--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5.4 幼儿记忆的培养

--幼儿记忆的培养

-第五章测试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讨论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 6.1 想象的概述

--想象的概述

-6.2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

--幼儿无意想有和意想象的发展特点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6.3 幼儿想象的培养

--幼儿想象的培养

-第六章测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六章讨论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7.1 思维的概述

--思维的概述

-7.2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前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的发展特点

--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

-7.3 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七章测试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七章讨论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8.1 言语的概述

--言语的概述

-8.2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YIXI】儿童如何学会语言

--【TED】婴儿天才的语言学习能力

- 8.3 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

-第八章测试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八章讨论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 9.1 情绪情感的概述

--情绪情感的概述

- 9.2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幼儿情绪的发展

-9.3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第九章测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九章讨论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十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 10.1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述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述

- 10.2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幼儿依恋的类型及策略

--父母教养方式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比的依恋理论

--【YIXI】爸爸有啥用?

- 10.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及策略

-10.4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社会行为发展

- 10.5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演讲】中科院一个有趣的行为学实验:人的大脑可能是”雌雄同体“的

-第十章测试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十章讨论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1.1 个性概述

--个性概述

- 11.2 幼儿气质的发展

--幼儿气质的发展

--幼儿的气质与教育

-11.3 幼儿性格的发展

--幼儿性格的发展

- 11.4 幼儿能力的发展

--幼儿能力的发展

-11.5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十一章测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一章讨论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二章 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

- 12.1 游戏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游戏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 12.2 活动中学前儿童学习心理的特点

--活动中学前儿童学习心理的特点

-12.3 绘画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绘画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12.4 音乐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音乐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第十二章测试 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