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公共经济学:思维与拓展 >  第九章 该出手时要出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  9.2 乘数效应(上) >  视频单元

返回《公共经济学:思维与拓展》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视频单元在线视频

下一节:视频单元

返回《公共经济学:思维与拓展》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视频单元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宏观调控之二

乘数效应(上)

1947年12月23日

美国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中

科学家们

正在进行声音信号的放大实验

令他们惊奇的是

在他们发明的器件中

当基级的电流增加时

另外两极的电流会出现数倍的增加

也就是产生了放大效应

这个器件

就是在科技史上

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

三极管

它的诞生

彻底改变了电子线路的结构

集成电路应运而生

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

等精密装置的梦想

变成了现实

因为三极管是在圣诞节前期发明的

因此被称为

献给世界的圣诞礼物

它的三位发明者

也共同分享了

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经济生活中

也有着类似三极管的现象

说明这一现象的理论叫做

乘数原理

所谓乘数

是指变动量

与引起这种变动的

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

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就是

乘数=结果/原因

这里的注入包含的范围很广

它可以指消费、投资

政府支出、出口、政府税收等等

相应地

就有了消费乘数、投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对外贸易乘数

政府税收乘数等等

由于我们这里聚焦的

是政府经济行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因此

详细介绍的是财政方面的乘数

它包括三个具体的乘数

即政府支出乘数、政府税收乘数

和平衡预算乘数

假设政府支出10亿

这是原因

导致国民收入增加20亿

这是结果

那么政府支出乘数就是2

而如果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是30亿

那么政府支出乘数就是3

明白了乘数的含义

我们就详细地讲一下

这三个财政方面的乘数吧

首先要讲的第一个财政乘数

是政府支出乘数

政府支出的增加

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

但国民收入的增加

必定大于最初的政府支出增加额

其中的关键是

国民经济各部门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

当政府每增加一元钱

来购买相关商品和劳务

就会引起生产和提供这些商品

和劳务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增加

这些收入增加

又会通过购买行为

引起其他相关企业

和个人的收入增加

从而层层推进

一波一波地

带来很多人收入的增加

最终国民收入增加额

超过了最初的政府支出额

因为究其本质

政府的支出

和个人的支出是一样的

为了贴近生活

我们来看的

是某个消费者支出发生之后

所引起的宏观经济变动

我们首先要假设

某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2/3

意思是

这个社会上的人

如果新增(边际)收入100元

一定会花掉其中的三分之二

也就是消费66.7元

如果新增(边际)收入300元

一定会花掉200元

等等

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

从个体上看

边际消费倾向各不相同

但是从整体的角度

我们可以设想经过拟合

社会中确实会存在一个

模拟全体成员的

平均边际消费倾向的近似值

所以

在下面的这个例子里边

我们就假设

这个社会上 所有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是三分之二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消费者小王

消费100元购买大米

那么

销售大米者

就获得了100元的新增收入

按照刚才的假设

这个社会上所有人的

边际消费倾向都是三分之二

卖米的人是社会的一份子

他一定会花掉其中的三分之二

是66.7元

如果他是去买油

那么卖油者便新增边际收入66.7元

他也一定会花掉其中的三分之二

是44.5元

如果他是去买菜

那么卖菜的菜农

便能新增边际收入44.5元

而他也必将花掉其中的三分之二

等等等等

如此循环下去

社会最后的总收入增加量会是

100+100×2/3+100×2/3×2/3+100×2/3×2/3×2/3+……

这个式子是高中数学里的等比数列

有具体的求和公式

此处不再赘述

直接给出计算结果是300元

我们讲的是乘数问题

已经说过乘数最简单的计算

是乘数=结果/原因

这里的原因是小王消费了100元

这里的结果是整体的国民收入增加了300元

300除以100等于3

这个3就是本例中的消费支出乘数

也可以简称消费乘数

现在

我们需要思考这个3

是怎么得到的

其实当我们假设

这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2/3的时候

你会想

这就意味着

一个人如果得到1000元

就会花出去667元

那么

剩下的333元到哪里去了呢

显然

是储蓄起来了

这就是说

当已知条件

给出边际消费倾向为2/3的时候

它事实上还给出了另一个条件

就是边际储蓄倾向必然是1/3

在不严谨的时候

边际储蓄倾向就可以看作是储蓄率

而本例中的消费支出乘数为3

这个3正好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同理

如果我们给定的条件是

边际消费倾向为80%

那么边际储蓄倾向必然为20%

因为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两者相加注定为一

这个时候 社会上的消费支出乘数会是几呢

我们一在强调的

消费支出乘数等于边际储蓄倾向分之一

所以应该是20%的倒数

也就是说

此时小王的100元消费

将拉动国民收入增长500元

我们现在把消费支出乘数的公式

归纳一下

消费乘数=1/边际储蓄倾向

从而

国民收入的扩张额 = 一笔消费×消费乘数

现在我们再来进一步地思考

如果小王决心少吃点饭

多减点肥

不花这100元钱买米

情况又会如何呢?

显然

上述情况将全部反了过来

小王没有花100元钱去买米

那么冥冥中

卖米的少了100元的收入

卖油的少了66.7元的收入

卖菜的少了44.5元的收入……

因此

最终社会会减少了300元的收入

反向举例的目的

是希望大家理解乘数效应

其实是一把“双刃刀”

既能够从正面起作用

也能够从反面起作用

当消费扩大时

国民收入会加倍地增加

而当消费减少时

国民收入也会随之加倍地收缩

理解这点

对于明白经济周期的必然性

是很有帮助的

萨缪尔森解释经济周期的著名理论便是

乘数—加速原理

从刚才的表述中

你已经猜到

当社会上的大多数人

都保持极其高昂的消费和投资热情时

一个国家的经济会兴旺发达

但是隐忧是

极有可能走上过热的膨胀之路

反过来

当社会上的大多数人

都保持极端节俭

来一个

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时经济增长必然放缓

甚至有可能滑入萧条的深渊

有关于节约的悖论

我们可以来听一个小故事

荷兰思想家、经济学家

曼德维尔出版了长篇讽喻诗

蜜蜂的寓言

私人的恶德 公共的利益

诗中讲述了一个蜜蜂王国的兴衰

在这个王国里

有一个奢华庞大的蜂巢

数以百万的蜜蜂

在里面按照各自的分工

努力工作

相互满足着彼此的需要与贪欲

结果这个蜂巢很快兴旺发达起来

但是后来

一位蜜蜂的有识之士站出来说

兄弟们

这么挥霍

对于资源是多大的浪费

不应该啊

众蜜蜂认为言之有理

于是大家省吃俭用

开支小了好多

但也因为如此

大家每天干活都不那么起劲了

不久

这个本来兴旺的蜜蜂社会

变得没有了生气

日渐衰落

最后被其他的蜂群击败了

曼德维尔想要表达的含义

在副标题中已经很清楚了

勤俭节约对于个体来说是美德

但对于社会而言未必是好事

而奢侈浪费对个体来说是劣行

但对社会而言却是有利的

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

或者节俭的悖论

在曼德维尔出版

《蜜蜂的寓言》一书后

法庭判决它是

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

可见

曼德维尔的观点

极大地挑战了当时的国民共识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节俭观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看来

节俭是个人财富积累最常用的方式

国家也一样

前述提到的预算平衡论的思想

就是国家层面的节俭观

同时

他们还认为节俭意味着多储蓄

而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

投资才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法宝

时光飞逝

到了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却对曼德维尔的寓言推崇备至

并把它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一书中加以引用

在凯恩斯看来

如果人人都增加储蓄

减少消费

就将导致生产下降

商业凋敝、失业增加

如果大家都不花钱了

最终人人都没有工作

亦没有收入

因此

消费可以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

从而使得社会更加繁荣

当人民消费与投资萎缩的时候

政府一定要充当

最大的消费者和最大的投资者

以此来给经济一次大的推动

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按照凯恩斯所提出的

乘数效应来验证

你会发现确实存在节俭悖论

它就是支出乘数的反向作用

越是在支出上束手束脚

一国的国民经济就越加收缩

那么

这两种观点谁对谁错呢

我们先看看

它们各自在实践中的表现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

统治西方国家超过二百年

20世纪以前

基本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但是20世纪20年代末

政府的不作为

使得经济萧条加速恶化

市场不但消费低迷

投资也是一派阴暗

而当西方各国

动用凯恩斯的刺激消费和投资

制造政府赤字的方法

来调控经济时

经济有了复苏迹象

并逐步走向繁荣

此后很长时间

凯恩斯的刺激总需求的政策

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功不可没

所以

这两类对待消费的不同观点

应该都有其合理性

但是也有局限性

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

执行凯恩斯的反节俭观

就显得比较有效

而在一国经济初起步的时候

必要的节俭

以便为投资留出更多的资金

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

节俭或消费

应该与当期的生产力水平

宏观经济情况

经济周期阶段等相联系

以此选择更好的方式

今天的乘数效应就先讲到此

下一讲再介绍其他的乘数效应

公共经济学:思维与拓展课程列表:

第一章 什么是公共经济学?

-1.1 初探公共经济学

--视频单元

-1.2 公共经济学概述之一二三

--视频单元

-1.3 八分钟说清楚经济学

--视频单元

-难点释义

-第一章测试

-什么叫公共经济学

第二章 资源配置的标准

-2.1 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资源配置有效吗?

--视频单元

--帕累托教你精彩表白!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变迁

-2.2 让人纠结的“公平”

--视频单元

-2.3 公平的测度方法

--视频单元

--思维拓展

--讨论:中国发展的新逻辑应该是效率与公平的融合

- 2.4 广义资源配置的第三个标准:稳定

--视频单元

-2.5 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市场机制

--视频单元

-拓展阅读

-第二章测试

第三章 市场失灵

-3.1 存在着垄断

--视频单元

-3.2 市场不愿意生产公共物品

--视频单元

-3.3 外部性问题

--视频单元

-3.4 市场不能区分好品和坏品

--视频单元

-3.5 信息不对称

--视频单元

-3.6 市场不完全性

--视频单元

-3.7 时滞导致经济周期波动

--视频单元

-3.8 马太效应

--视频单元

-3.9 看得见的手

--视频单元

-难点释义

-第三章测试

第四章 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公共物品

-4.1 公共物品的分类

--视频单元

-4.2 公共品的提供方式

--视频单元

-拓展阅读

-第四章测试

第五章 群体生活的代价:外部性问题

-5.1 为什么坏事总是常见?

--视频单元

-5.2 政府纠正外部效应

--视频单元

-5.3 市场解决外部效应的方法

--视频单元

-5.4 解决外部效应的其他方法

--视频单元

-拓展阅读

-第五章测试

第六章 平衡与妥协的规则:公共选择

-6.1 “公共选择”的概述

--视频单元

-6.2 “公共选择”的规则

--视频单元

-6.3 投票悖论

--视频单元

-6.4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视频单元

-难点释义

-第六章测试

第七章 政府的财政分配职能之一:公共支出理论

-7.1 公共支出的分类和测度

--视频单元

-7.2 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

--视频单元

-7.3 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教育?

--视频单元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教育成就1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教育成就2

--2019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突破4万亿

-7.4 政府为什么要关注医疗?

--视频单元

-难点释义

-第七章测试

第八章 政府的财政分配职能之二:公共收入理论

-8.1 形形色色的公共收入

--视频单元

-8.2 税收的原则和分类

--视频单元

-8.3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视频单元

-8.4 谁为税收买单?

--视频单元

-8.5 税源与税率的选择

--视频单元

--拓展阅读

-8.6 三大类税种各自的优劣势

--视频单元

--财政部:会跟踪国际上遗产税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遗产税问题。

-难点释义

-第八章测试

第九章 该出手时要出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9.1 宏观经济模型

--视频单元

-9.2 乘数效应(上)

--视频单元

-9.3 乘数效应(下)

--视频单元

-9.4 财政政策

--视频单元

-拓展阅读

-第九章测试

视频单元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