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教育学 >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 >  5.1 课程的含义 >  5.1.1 学习视频

返回《教育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1.1 学习视频在线视频

下一节:5.1.3 学习讨论

返回《教育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1.1 学习视频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课程

本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

掌握不同课程概念的内涵

并理解不同课程含义的理论取向

课程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它与我们的教育生涯形影不离

然而课程究竟是什么

我们学习生活中哪些教育要素属于课程的范畴

它有哪些表现形式

是课程表 教科书

还是老师的课堂教学

恐怕大家也未必一下子说得清楚

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却是我们对整个课程理论理解的出发点

在漫长的课程历史中

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

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我国

课程一词早就有所使用

在《诗经.小雅.巧言》中就曾经有记载

“奕奕寝庙 君子作之 秩秩大猷 圣人莫之”

唐代孔颖达对此的注解是

“以教护课程 必君子监之 乃得依法制也”

“大道 治国礼法 圣人谋之 若周公之制礼乐也”

不过这里的课程

主要指的是遵守的章程法度

和现代的课程意义相去甚远

之后南宋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有

“宽着期限 紧着课程 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

这样的论述

这里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

与现在的课程含义就比较接近了

到了近代

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

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

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其设计

更多从学习的进程来理解课程

在西方教育史上

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一文中

在这里

课程一词是跑道的意思

根据这个词源

最常见的课程定义就是学习的进程

有引导学生继续学习

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含义

随着课程实践的丰富和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

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

有关课程概念的界定也在不断发展

对课程的定义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局面

曾有美国学者曾经做过一个统计

在英文文献中

课程的定义至少有119种之多

斯考特也曾经说过

课程是一个用得最普遍

但也是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

中外文献中对课程解说众说纷纭

但比较集中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四种

也就是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将课程含义理解为教学科目

就是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学科

这个概念在历史上由来已久

比如我国古代的课程就有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被称之为六艺的课程

而欧洲中世纪的课程也有文法 修辞

辩证法 算术 几何 天文 音乐

被称之为七艺的课程

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斯宾赛

也是从各个学科的角度

来探寻知识的价值和训练的价值

显然

在对课程最初的认识中

人们更为普遍地将它以知识分化的形式

也就是学科加以呈现

那么学科又是什么呢

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科

也是指根据教学目的

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个科目

在学科中心的教育观指导下

课程很容易被看成是各门学科及其教材的综合

而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就被称为课程了

将课程视为学科

更为强调受教育者掌握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学校的课程也往往分科开设

在相应学科的逻辑结构

为基础而进行的课程内容组织中

追求逻辑的严密和体系的完整

注重学科自身的内在体系

更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学术思维训练

然而只关注教学科目

也势必会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

情感陶冶和创造性表现等等

这些对学生成长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影响因素

在我国将课程界定为教学科目的观点

还比较有典型性和普遍性

长久以来我国中小学

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也往往以学科设置为主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

在你们上中小学的时候

你的课程表里面

是不是可以经常见到的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地理等等

这些都属于课程界定为教学科目的

一种课程形态

第二种课程概念

是将课程界定为学习经验

这种观点是在批判和反思前一种观点的

基础上形成的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的教育家杜威

杜威是自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之后

又一位重视儿童 解放儿童的教育家

他十分重视儿童的价值

杜威曾经明确提出过

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就是

身心还不成熟的儿童

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是它不断成长的条件

因此杜威反对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

学习某些课业或者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

它更为强调教学必须成为

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

杜威认为课程的组织

应该围绕着儿童的需要和经验

并且通过这种课程

让儿童能够自我发展

自由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他提出

课程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经验

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

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

只有学习经验才是学生实际意识到的课程

目前西方一些人文主义课程论者

都趋于这种观点

他们已经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了学生

这种课程观的优势在于改变了

学科课程可能导致的内容枯燥

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需要的这些弊端

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更能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从理论上讲

这种课程观很有吸引力

但是在实践中如果过于偏激的话

也可能会导致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全面下降

第三种课程概念是将课程界定为文化再生产

这种课程观认为

学校不仅是培养人的机构

而且是一个传递社会文化的场所

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程

理应承担再生产社会文化的任务

课程设计者的任务就是要

选择社会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

并且将其组织为课程

英国学者斯基尔贝克和丹尼斯·劳顿

都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者

他们主张通过分析社会公共文化

来确定反映公共文化的课程形式及其编制方法

强调对公共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从而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文化规范的公民

但也有一些美国学者会认为

这种不加批判的再生产社会文化的想法

也是十分幼稚的

因为现实的社会文化

远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合理

倘若教育者以为课程组织

不需要关注社会文化的变革

那么教育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功能

反而会被削弱

基于这种批判性的观点

就衍生了第四种课程概念

也就是课程即社会改造

这一课程概念来自于西方一些激进的教育家

他们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

或者顺从于社会文化

而是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视角审视

现存社会文化中那些不合理的问题

因此

他们建议课程组织的重点

应该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上

以及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

通过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探究

促进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

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

虽然这种课程观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认为通过学校课程就

能够指导社会变革的想法

终究还是太过于天真

脱离现实了

上述四种课程概念

反映了课程界定的不同的理论取向

比如有的是从学科本位的视角

将课程界定为学科

有的是从学生本位视角

将课程界定为学习的经验

也有的是从社会本位的视角

将课程界定为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或者是社会改造

显然

基于不同的理论取向

人们就会对课程进行不同的概念界定

这也是导致课程概念界定过于多元化的原因

但也正因为如此

课程才具有特别的魅力

也使得课程成为教育研究中

非常重要的一个焦点要素

那么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我们这门课中

将课程定义为它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

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

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在这个课程概念的框架下

课程对应的是我们的课程标准 培养方案

教学大纲 教科书等等这些文本要素

而在这些文本要素中

将会预先规划和设计好学生

所要学习的全部知识和经验的体系与框架

也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好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

在今天的教学内容中

我们一起了解了几种不同的课程概念界定

以及不同的课程概念界定

所反映的不同的教育价值主张

当然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

大家能够清楚地知道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哪些教育要素属于课程的范畴

从而对课程有个更为清晰的认知

教育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1 教育的概念

--1.1.1 学习视频

--1.1.2 学习作业

--1.1.3 学习讨论

-1.2 教育的历史发展

--1.2.1 学习视频

--1.2.2 学习作业

--1.2.3 学习讨论

-1.3 教育学的萌芽期

--1.3.1 学习视频

--1.3.2 学习作业

--1.3.3 学习讨论

-1.4 教育学的创立期

--1.4.1 学习视频

--1.4.2 学习作业

--1.4.3 学习讨论

-1.5 教育学的发展期

--1.5.1 学习视频

--1.5.2 学习作业

--1.5.3 学习讨论

第二章 教育功能与目的

-2.1 教育的功能概述

--2.1.1 学习视频

--2.1.2 学习作业

--2.1.3 学习讨论

-2.2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2.2.1 学习视频

--2.2.2 学习作业

--2.2.3 学习讨论

-2.3 教育的社会功能

--2.3.1 学习视频

--2.3.2 学习作业

--2.3.3 学习讨论

-2.4 教育目的

--2.4.1 学习视频

--2.4.2 学习作业

--2.4.3 学习讨论

-2.5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2.5.1 学习视频

--2.5.2 学习作业

--2.5.3 学习讨论

第三章 教育制度

-3.1 教育制度概述

--3.1.1 学习视频

--3.1.2 学习作业

--3.1.3 学习讨论

-3.2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3.2.1 学习视频

--3.2.2 学习作业

--3.2.3 学习讨论

-3.3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3.3.1 学习视频

--3.3.2 学习作业

--3.3.3 学习讨论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4.1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教师专业性发展

--4.1.1 学习视频

--4.1.2 学习作业

--4.1.3 学习讨论

-4.2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角色

--4.2.1 学习视频

--4.2.2 学习作业

--4.2.3 学习讨论

-4.3 学生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4.3.1 学习视频

--4.3.2 学习作业

--4.3.3 学习讨论

-4.4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4.4.1 学习视频

--4.4.2 学习作业

--4.4.3 学习讨论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

-5.1 课程的含义

--5.1.1 学习视频

--5.1.2 学习作业

--5.1.3 学习讨论

-5.2 课程组织之课程目标

--5.2.1 学习视频

--5.2.2 学习作业

--5.2.3 学习讨论

-5.3 课程组织之课程内容

--5.3.1 学习视频

--5.3.2 学习作业

--5.3.3 学习讨论

-5.4 课程组织之课程类型

--5.4.1 学习视频

--5.4.2 学习作业

--5.4.3 学习讨论

-5.5 课程组织之课程实施与评价

--5.5.1 学习视频

--5.5.2 学习作业

--5.5.3 学习讨论

-5.6 教学的概念

--5.6.1 学习视频

--5.6.2 学习作业

--5.6.3 学习讨论

-5.7 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5.7.1 学习视频

--5.7.2 学习作业

--5.7.3 学习讨论

-5.8 教学设计基本原理

--5.8.1 学习视频

--5.8.2 学习作业

--5.8.3 学习讨论

第六章 学生评价

-6.1 教育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的概念—改进版

--6.1.1 学习视频

--6.1.2 学习作业

--6.1.3 学习讨论

-6.2 学生评价的类型

--6.2.1 学习视频

--6.2.2 学习作业

--6.2.3 学习讨论

-6.3 学生评价的主要方法(含学业评价和品德评价)

--6.3.1 学习视频

--6.3.2 学习作业

--6.3.3 学习讨论

-6.4 学生评价的基本走向

--6.4.1 学习视频

--6.4.2 学习作业

--6.4.3 学习讨论

第七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7.1 班级组织

--7.1.1 学习视频

--7.1.2 学习作业

--7.1.3 学习讨论

-7.2 班主任工作(高中版,访谈)

--7.2.1 学习视频

--7.2.2 学习作业

--7.2.3 学习讨论

-7.3 班主任工作(小学版,访谈)

--7.3.1 学习视频

--7.3.2 学习作业

--7.3.3 学习讨论

5.1.1 学习视频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