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影像中的人类学 >  第六讲 土著影像 >  6.2土著影像(2)——海外社区影像实践 >  6.2土著影像(2)——海外社区影像实践

返回《影像中的人类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2土著影像(2)——海外社区影像实践在线视频

6.2土著影像(2)——海外社区影像实践

下一节:6.3土著影像(3)——中国DV影像的兴起

返回《影像中的人类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2土著影像(2)——海外社区影像实践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应该说在面对这种全世界的性弱视群体

或者边缘群体要求自主性文化表达

这样一种文化浪潮当中是人类学家

最先像这些普通人展开了胸怀

甚至是传授了影像创作的技艺

那么我们来简单的回顾一下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那么在世界各国

所推行过的或者说所出现的一些很重要的

社区影像的一些国外的实践活动实践项目

那么第一个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

所推动的一次叫做纳瓦霍电影计划

纳瓦霍电影计划是有两位美国的人类学家

他们共同在美国的纳瓦霍印第安人保留地

这样的部落区来推广的一次

传授当时的印第安人如何来进行电影拍摄

这样的一次电影教学计划

这就是我身后这两幅图大家所能看到的

我身后的这两幅图就是一位纳瓦霍的妇女

在使用电影摄影机来拍摄他们的生活

那么当时这个计划一开始的初衷

是想要研究不同的民族或者不同的文化

他们对视觉或者他们对视觉当中的一些基本法则

是不是有一些特别之处

或者说他们所认知的一些事觉得规则

是不是各自都不相同

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拍摄实践和研究以后

那么这个观念其实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

也就是说即便是纳瓦霍印第安人

他们有他们完全和西方的白人社会

不同的一套文化系统

但是他们的视觉规则或者说他们的视觉语法

基本上和西方人是一样的

是通用的或者说是一种先于人语言和文字

存在于人们的肌体之中的

一套文法系统一套视觉语法系统

但是纳瓦霍影像计划带来了另外一个成果

那就是这个计划让很多的纳瓦霍年轻人

他们忽然开始学习掌握并且越来越有兴趣的

用影像的方法用电影的方法

来记录他们的传统文化

记录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这也就形成了席卷全世界的

所谓原住民的社区影像的第一波浪潮

这就是美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所推动的一次纳瓦霍影像计划

那么后来这些计划的领导者

最后出了一本专著通过纳瓦霍人的眼睛

也就是说通过纳瓦霍人的眼睛

看到是另外一种文化的风景

那么紧随着美国的纳瓦霍电影计划之后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

北美洲另外一个大国加拿大

也在推行另外一个社区影像项目

叫做挑战促变革调Challenge fo change

挑战促变革里面又含有很多的子项目

一些小项目其中包括福古岛的影像拍摄

也包括像印第安人的电影计划

那么整个这个计划他的总个原则

就是把摄影机交给当地人由当地人

共同商讨共同商议如何来拍摄

有关本社区的传统文化以及它的未来

该怎么发展这样的纪录片

并且把这些拍摄成的纪录片

在整个市区内播放那么这也是

一次非常重要的一次社区影像创作活动

他甚至凝练出了一套叫做福古岛模式

这种模式唤起当地人用影像的方法

来构建他们的文化版图

来凝聚他们的社区共识

来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寻找社区发展的方向

这个也是社区影像和我们常规所见到的

由纪录片导演或者是人类学家

他们所拍摄的纪录片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就在于它的公共议题性

他对自我我社区的一种认知

探讨以及共同来协商解决问题

这样一种非常具有应用性的这样一种可能性

这个是加拿大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所推广这个挑战促变革计划

那么同样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

在拉丁美洲特别是巴西的亚马逊地区

也在开展着由亚马逊地区的

印第安部落他们为主体

来进行的这种社区影像的拍摄项目

那么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叫做

卡雅波印地安人电影计划

卡雅波人是亚马逊印第安人当中的一个部落

他们在六七十年代才和

外面的外来文明之间有接触

当时他们的文明部落文化

也处在一个非常脆弱的阶段

他们很多的权益都被外来的开矿者

大坝修筑者所侵害

那么他们的声音也没有人能够准确的听到

那么当时有一个巴西的人类学家

就要组织了这样一个纪录片拍摄项目

他给卡雅波人分发了很多的摄像机

同时在部落里面建立了这种影像的工作站

卡雅波人就开始用影像

学习如何用纪录片的方式

来记录他们的传统文化

来记录他们的和外来人交道打交道的内容

从实也记录他们如何和外面来的人抗争

来捍卫他们的经纪权利与生态权利

所以卡雅波影像计划使得

这个部落拥有了一个非常这个有利的话语工具

他们甚至能够把他们的影像

交给来自大城市的记者

来自外面的一些新闻工作者

或者是一些人权人士请他们把这个影像

拿到巴西全国来播放

让全巴西人都能够看到

这个部落他们所面临的这个生活的困境

所以由于这种像的介入

由于这个影像的工作媒介

能够在巴西的大的公共电视机构

播放那么他们的生活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他们原来所抗争的很多的土地权利

都得到了国家的承认

这个也是社区影像在国外

一次重要的成功实践

也就是说当地人如何能运用引向的媒介

来推动社会的变革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那么我们讲的刚才讲的这三个呢

都是在上个世纪非常重要的

三次社区影像三次巨大的运动

那么这个运动到现当代依然在延续

在拉丁美洲在东南亚在印度在很多国家

随时始终都有这样的社区影像工作的推进

那么在上个世纪末期或者说从二零零零年至今

的十多年当中中国也开始发展出

一次非常重要的事区影像运动

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

影像中的人类学课程列表:

第一讲 光影联姻:人类学与影像的百年恋情

-1.1光影联姻(1)——什么是人类学

--1.1光影联姻(1)——什么是人类学

-1.2光影联姻(2)——人类学的起源

--1.2光影联姻(2)——人类学的起源

-1.3光影联姻(3)——人类学的学科体系

--1.3光影联姻(3)——人类学的学科体系

-1.4光影联姻(4)——人类学的学科特点

--1.4光影联姻(4)——人类学的学科特点

-1.5光影联姻(5)——什么是视觉人类学

--1.5光影联姻(5)——什么是视觉人类学

-1.6光影联姻(6)——可视的人类文化

--1.6光影联姻(6)——可视的人类文化

-1.7光影联姻(7)——视觉人类学的学术定位

--1.7光影联姻(7)——视觉人类学的学术定位

-1.8光影联姻(8)——早期文化的视觉表达

--1.8光影联姻(8)——早期文化的视觉表达

-1.9光影联姻(9)——英国人画笔下的中国人

--1.9光影联姻(9)——英国人画笔下的中国人

-1.10光影联姻(10)——中国人画笔下的英国人

--1.10光影联姻(10)——中国人画笔下的英国人

-1.11光影联姻(11)——机械影像的诞生

--1.11光影联姻(11)——机械影像的诞生

-1.12光影联姻(12)——摄影和绘画的认知差异

--1.12光影联姻(12)——摄影和绘画的认知差异

-1.13光影联姻(13)——电影的发明

--1.13光影联姻(13)——电影的发明

-1.14光影联姻(14)——走向田野的人类学

--1.14光影联姻(14)——走向田野的人类学

-1.15光影联姻(15)——电影与人类学的历史性相遇

--1.15光影联姻(15)——电影与人类学的历史性相遇

-第一讲测试

第二讲: 图腾先祖:用影像记录人类文明的先行者

-2.1图腾先祖(1)——19世纪末的拯救人类学

--2.1图腾先祖(1)——19世纪末的拯救人类学

-2.2图腾先祖(2)——用影像拯救文明

--2.2图腾先祖(2)——用影像拯救文明

-2.3图腾先祖(3)——爱德华•柯蒂斯生平

--2.3图腾先祖(3)——爱德华•柯蒂斯生平

-2.4图腾先祖(4)——《北美印第安人》

--2.4图腾先祖(4)——《北美印第安人》

-2.5图腾先祖(5)——爱德华•柯蒂斯摄影的人类学价值

--2.5图腾先祖(5)——爱德华•柯蒂斯摄影的人类学价值

-2.6图腾先祖(6)——爱德华•柯蒂斯的历史贡献

--2.6图腾先祖(6)——爱德华•柯蒂斯的历史贡献

-2.7图腾先祖(7)——早期民族志电影《在猎头人的领地上》

--2.7图腾先祖(7)——早期民族志电影《在猎头人的领地上》

-2.8图腾先祖(8)——《在猎头人的领地上》的人类学价值

--2.8图腾先祖(8)——《在猎头人的领地上》的人类学价值

-2.9图腾先祖(9)——如何评价柯蒂斯的影像作品

--2.9图腾先祖(9)——如何评价柯蒂斯的影像作品

-2.10图腾先祖(10)——阿尔伯特•卡恩与地球档案

--2.10图腾先祖(10)——阿尔伯特•卡恩与地球档案

-2.11图腾先祖(11)——阿尔伯特•卡恩的历史贡献

--2.11图腾先祖(11)——阿尔伯特•卡恩的历史贡献

-2.12图腾先祖(12)——《青草:一个民族的生活之战》

--2.12图腾先祖(12)——《青草:一个民族的生活之战》

-2.13图腾先祖(13)——罗伯特•弗拉哈迪生平

--2.13图腾先祖(13)——罗伯特•弗拉哈迪生平

-2.14图腾先祖(14)——《北方的纳努克》及其创作方法

--2.14图腾先祖(14)——《北方的纳努克》及其创作方法

-2.15图腾先祖(15)——本讲小结

--2.15图腾先祖(15)——本讲小结

-第二讲测试

第三讲 百家争鸣:影像人类学的理论体系与代表人物

-3.1百家争鸣(1)——视觉人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3.1百家争鸣(1)——视觉人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3.2百家争鸣(2)——玛格丽特•米德简介

--3.2百家争鸣(2)——玛格丽特•米德简介

-3.3百家争鸣(3)——米德在巴厘岛的人类学影像记录

--3.3百家争鸣(3)——米德在巴厘岛的人类学影像记录

-3.4百家争鸣(4)——米德的影像研究方法

--3.4百家争鸣(4)——米德的影像研究方法

-3.5百家争鸣(5)——米德在视觉人类学领域的奠基人地位

--3.5百家争鸣(5)——米德在视觉人类学领域的奠基人地位

-3.6百家争鸣(6)——战后人类学研究范式变迁

--3.6百家争鸣(6)——战后人类学研究范式变迁

-3.7百家争鸣(7)——约翰•马歇尔简介

--3.7百家争鸣(7)——约翰•马歇尔简介

-3.8百家争鸣(8)——《猎人》与马歇尔的民族志电影成就

--3.8百家争鸣(8)——《猎人》与马歇尔的民族志电影成就

-3.9百家争鸣(9)——蒂莫西•阿什的民族志电影

--3.9百家争鸣(9)——蒂莫西•阿什的民族志电影

-3.10百家争鸣(10)——蒂莫西•阿什的学术成就

--3.10百家争鸣(10)——蒂莫西•阿什的学术成就

-3.11百家争鸣(11)——罗伯特•加德纳简介

--3.11百家争鸣(11)——罗伯特•加德纳简介

-3.12百家争鸣(12)——《死鸟》与《极乐森林》的学术价值

--3.12百家争鸣(12)——《死鸟》与《极乐森林》的学术价值

-3.13百家争鸣(13)——让•鲁什的民族志电影创作

--3.13百家争鸣(13)——让•鲁什的民族志电影创作

-3.14百家争鸣(14)——分享人类学与真实电影

--3.14百家争鸣(14)——分享人类学与真实电影

-3.15百家争鸣(15)——视觉人类学的学术特征

--3.15百家争鸣(15)——视觉人类学的学术特征

-第三讲测试

第四讲 中国风范

-4.1中国风范(1)——中国视觉人类学发展三阶段

--4.1中国风范(1)——中国视觉人类学发展三阶段

-4.2中国风范(2)——方苏雅的云南摄影

--4.2中国风范(2)——方苏雅的云南摄影

-4.3中国风范(3)——方苏雅摄影简介(一)

--4.3中国风范(3)——方苏雅摄影简介(一)

-4.4中国风范(4)——方苏雅摄影简介(二)

--4.4中国风范(4)——方苏雅摄影简介(二)

-4.5中国风范(5)——方苏雅摄影的历史价值

--4.5中国风范(5)——方苏雅摄影的历史价值

-4.6中国风范(6)——约瑟夫•洛克的在华经历

--4.6中国风范(6)——约瑟夫•洛克的在华经历

-4.7中国风范(7)——约瑟夫•洛克的摩梭人摄影

--4.7中国风范(7)——约瑟夫•洛克的摩梭人摄影

-4.8中国风范(8)——中国早期纪录片导演孙明经

--4.8中国风范(8)——中国早期纪录片导演孙明经

-4.9中国风范(9)——孙明经纪录片作品《西康》

--4.9中国风范(9)——孙明经纪录片作品《西康》

-4.10中国风范(10)——摄影师庄学本

--4.10中国风范(10)——摄影师庄学本

-4.11中国风范(11)——庄学本摄影简介

--4.11中国风范(11)——庄学本摄影简介

-4.12中国风范(12)——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创作背景

--4.12中国风范(12)——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创作背景

-4.13中国风范(1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创作过程

--4.13中国风范(1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创作过程

-4.14中国风范(14)——文化救险与复原重建

--4.14中国风范(14)——文化救险与复原重建

-4.15中国风范(15)——影像重访与对话

--4.15中国风范(15)——影像重访与对话

-4.16中国风范(16)——视觉人类学在1980年代舶来中国与生根发展

--4.16中国风范(16)——视觉人类学在1980年代舶来中国与生根发展

-4.17中国风范(17)——学术影像民族志的多元类型

--4.17中国风范(17)——学术影像民族志的多元类型

-4.18中国风范(18)——影视机构导演的民族志电影创作

--4.18中国风范(18)——影视机构导演的民族志电影创作

-4.19中国风范(19)——独立电影导演的民族志电影创作

--4.19中国风范(19)——独立电影导演的民族志电影创作

-4.20中国风范(20)——本讲小结

--4.20中国风范(20)——本讲小结

-第四讲测试

第五讲 田野灵光

-5.1田野灵光(1)——何为影像民族志

--5.1田野灵光(1)——何为影像民族志

-5.2田野灵光(2)——当代视觉文化的转型

--5.2田野灵光(2)——当代视觉文化的转型

-5.3田野灵光(3)——影像民族志的学术特征

--5.3田野灵光(3)——影像民族志的学术特征

-5.4田野灵光(4)——视听语言

--5.4田野灵光(4)——视听语言

-5.5田野灵光(5)——客观记录与主观建构

--5.5田野灵光(5)——客观记录与主观建构

-5.6田野灵光(6)——影像深描

--5.6田野灵光(6)——影像深描

-5.7田野灵光(7)——影像赋权

--5.7田野灵光(7)——影像赋权

-5.8田野灵光(8)——影像民族志的伦理

--5.8田野灵光(8)——影像民族志的伦理

-5.9田野灵光(9)——影像民族志的创作方法

--5.9田野灵光(9)——影像民族志的创作方法

-5.10田野灵光(10)——分享人类学

--5.10田野灵光(10)——分享人类学

-5.11田野灵光(11)——本讲小结

--5.11田野灵光(11)——本讲小结

-第五讲测试

第六讲 土著影像

-6.1土著影像(1)——人类学的表述危机

--6.1土著影像(1)——人类学的表述危机

-6.2土著影像(2)——海外社区影像实践

--6.2土著影像(2)——海外社区影像实践

-6.3土著影像(3)——中国DV影像的兴起

--6.3土著影像(3)——中国DV影像的兴起

-6.4土著影像(4)——社区影像教育项目

--6.4土著影像(4)——社区影像教育项目

-6.5土著影像(5)——吴文光与村民影像计划

--6.5土著影像(5)——吴文光与村民影像计划

-6.6土著影像(6)——乡村之眼计划

--6.6土著影像(6)——乡村之眼计划

-6.7土著影像(7)——社区影像的基本特征

--6.7土著影像(7)——社区影像的基本特征

-6.8土著影像(8)——社区影像的主要价值

--6.8土著影像(8)——社区影像的主要价值

-第六讲测试

6.2土著影像(2)——海外社区影像实践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