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庄子哲学导读 >  第二讲 庄子的人生观——《逍遥游》解析 >  三、《逍遥游》故事解读 >  Video

返回《庄子哲学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下一节:Video

返回《庄子哲学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接下来就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就是讲故事了

通过故事来帮助大家领会他的哲学观点

下面一共有四个故事

我们先看第一个故事

叫尧让天下于许由

这个故事我们上一次提到过

但是没有深入的去分析

尧说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其于光也 不亦难乎

时雨降矣而犹灌

夫子立而天下治 而我犹尸之

吾自视缺然 请致天下

尧是圣人

我们古代的尧 舜 禹成为三代

这三个圣人很了不起

天下都治理得很好

而且他们还创立了一种非常高明的

政权转移的制度叫禅让制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民主的一段时间

就是他们的位置不是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

而是传给他们认为能干的人 贤人

所以中国古代很推崇这样一种民主制度

也称为叫贤人政治

尧已经成为了圣人

天下治理得也不错了

但是他做出一个决定

想把天下让给许由

许由何许人也 是一个隐士

尧首先讲了一段非常诚恳的话

他说太阳月亮出来了

我还点着一个小火把没有熄灭

这个小火把发出的光

和日月相比不是太可怜了吗

及时雨都降下来了而我还靠人工去浇灌

人工浇灌对农作物所带来的水分

和及时雨相比不也是太累了吗

他说先生 你只要站在这个地方

天下就可以治理好

但是我还死站在这个位置

所以我自己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请允许我把天下送给你治理吧

非常诚恳 许由怎么回答呢

子治天下 天下既已治也

而我犹代子 吾将为名乎

说你治天下已经治得很好了

要我去代替你 我是为了什么

我是为了名吗

就是他的分析 名者 实之宾也

吾将为宾乎

在我看来 名是实的一种宾

宾 我上次解释过

就是一个附属的

相对于主 就是实是为主

名是实的宾 就是辅

强调的就是首先要有实 然后才有名

这就叫名副其实

你现在把天下让给我

我光是为了这个名吗

因为我没有做具体的实际去治理天下

所以我得到的名

那只是一个虚名 空的名没有实做基础的名

是附属的东西 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

所以他就说我愿意做这样附属的宾吗

接下来 他进一步说

说鹪鹩巢于深林 不过一枝

偃鼠饮河 不过满腹

鹪鹩 就是一种巧妇鸟

它在树林里面做巢

深林里面有那么多的树

有那么多的树枝

但是对它而言

所要求的不过只是一根树枝而已

田鼠渴了 要到河里饮水

河里那么多的水 可是对它讲

它所需要的 不过是把肚子喝饱而已

所以他得出结论

归休乎君 予无所用天下为

庖人虽不治庖 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你就回去吧 先生

天下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

个人志向不一样

而且还讲庖人就是厨师

厨师虽然不去做饭做菜

但是负责祭祀的尸和祝

也不会越过厨房里的酒杯和砧板

去代替他做饭做菜

我们后来有一个成语叫越俎代庖

就是从这儿来的

所谓尸和祝是代表祭祀的时候两种人

一种人就是站在这个地方叫尸

不说话的

一种人是要说话的 叫祝

口中念念有词

这样才能完成祭祀

这段话也算是非常精辟的

一方面表达了许由没有接受尧主动让给他的天下

深刻地看到了名和实之间的关系

而且进一步表达了他自己的志向

他不要去治理天下

他所追求的就是作为一个隐士的那种自由

请注意 这个地方隐含了对于

宋荣子犹有未树的回答我们前面讲了

讲宋荣子犹有未树也

未树的是什么

就应该知道 就是实

尽管宋荣子他同样也很清高

所有的人 全世界的人赞誉他

他也不会更加勤奋

全世界的人批评他 他也不会沮丧

所以不把别人对他的批评也好

表扬也好放在心上 就是把这个名超越了

但是他没有做到什么呢

没有做到实实在在的贡献

没有实的名那是虚名

他对这个虚名去超越

相对讲是容易的

如果他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功劳 功绩

得到了名 还能够把这样的名也超越

这个难度就超过宋荣子

这也是我们读《庄子》需要注意的地方

它可能在某个地方有一个道理

就需要你好好体会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多启示

首先是关于名和实的关系的思考

由此我定义了一个公式

这公式说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等于一个分数

分数的分子就是实

分数的分母是名

实就是他实在的本事

做出的实在的功绩

由此可以看出 一个人的价值

主要的是由他真正的实在的本事

和做出的功绩所决定的

而不是由作为分母的名来决定的

而且我们知道 按照分数值的大小

当实一定的时候 分子一定的时候

分母越大 它的值越小

就是如果你只有这么点本事

只做了这么一点事情

你得到的名越大 你的人生价值越低你反而是贬值了

这个公式有助于我们去正确认识名

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

想出名的人太多了 追星的人也太多了

但是他们没有看到 名给人带来的一些局限

首先如果没有实做基础

你名越大 你的人生价值越低

第二 如果你对名没有一个超越的态度

名带给你的

实际上更多的是限制了你的自由

减小了你的自由度

试想一下 我们很多的名人

他能够随便到街上走一走吗

比如说姚明如果到街上去

所有人都把他围住了 他寸步难行

像美国的总统 那是名人了

他能随便地在街上走吗

所以我们古人有一句话叫“名缰利锁”

名利就好像缰绳 就好像锁把你限制住了

而且特别

我们人不要去单纯地追求名

甚至为了名不计手法 不择手段

那就会更加恶劣了

所以我们不要沽名钓誉

更不要盗名欺世

钱钟书先生说过一句话

说“不实之名 就像不义之财 会招来恶根”

就是没有实做基础的名

就像一个不义之财

将来一定是没有好结果的

这个地方 我想顺便介绍一下许由这个人

我们知道许由是一个隐士

晋朝的学者皇甫谧写了一本书

叫《高士传》

它记载了将近一百个隐士

顺便讲一下

皇甫谧还是中医当中的针灸的发明者

在《高士传》里面 他记载许由有这么一段文字

前面介绍是尧让天下于许由

他没有接受

后来隔了一段时间 尧又决定想让许由当九州长

就是稍微小一点

你不要天下 那你就做更具体一点吧

做一个九州长

但是许由也不愿意

而且还觉得尧这个人太讨厌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这种话来把我的耳朵弄脏了

于是做了一个举动

就跑到颖水河边去洗自己的耳朵

这时候恰恰他有一个朋友叫巢父

牵着一头牛准备到河里饮水

突然发现水脏了

他就说牛你不能喝了

于是牵着牛往上游走去

走着走着 发现许由在那洗耳朵

把水弄脏的

然后就问怎么回事

许由就说尧让我当九州长

我觉得他这个话把我的耳朵弄脏了

所以我就洗耳朵

本来以为巢父会肯定他这种清高 赞扬他了

没想到巢父说什么

他说如果你住在深山老林里边

路都没有 谁能够看得到你

你故意在人面前晃来晃去 显示你的清高

请你来做官 然后你又拒绝

所以通过这个故事

让我们看出来古代的隐士的这种风格

而且可以体会到巢父的境界

实际上是高于许由的

所以通常讲隐士的时候 讲的就是巢许

巢父在前 许由在后

比如说著名的一个景点

在安徽滁州有一个醉翁亭

我们都知道 是当年欧阳修修的亭子

在那个庭院里边

就有一棵欧阳修亲自种的古梅树

然后在这个树的前面有一块石碑

上面就写着四个大字“花中巢许”

就是说梅是花当中的像巢父

许由这样的高洁之士

所以梅的清高 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

接下来我们读第二个故事 叫肩吾问于连叔

这两个人是庄子虚拟的人名

有人说肩吾是山神

那么肩吾问连叔一个什么问题呢

说吾闻言于接舆 大而无当 往而不返

吾惊怖其言 犹河汉而无极也

大有径庭 不近人情焉

就是我从接舆听了一段话

接舆是什么人呢

在《论语》里边有记载

是有一次孔子坐在车上 迎面见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对着孔子唱了一首歌

叫“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兮”

意思凤凰 凤凰 你的道德如今怎么这么衰败

后面还讲 “今之从政者殆矣”

说今天要去当官的人都是非常危险的

孔子听到之后 就知道这个人是一个高人

马上想下来跟他来交谈

没想到这个人趋而避之 小步快走避开了他

没有说成

没有说成 照道理也不知道他的名字

但是就根据当时的情景

就取了这一个名字——接舆

舆就是车子

就是他站在车上所碰到的人

而且断言他是楚国的人

所以后来经常会听到楚狂接舆

而且李白当年有首诗讲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总之 肩吾说 我从接舆里面听来一段话

但是觉得他的话大而无当

往而不返 吾惊怖其言 犹河汉而无极也

说他的话都是大话 一点都无法相信

然后吹起牛来 一去不回头

所以我听了他的话 就觉得甚至很惊恐的感觉

仿佛是河汉无极 大有径庭

不近人情

河汉 有人理解为是黄河 汉水

但是后来学者认为应该代表银河

银河是无边的

然后又讲大有径庭是什么意思呢

就跟我们普通的人看问题的看法相差太远了

我们现在有一个成语叫大相径庭

就是说古人房前的那块平地

庭和所住房子前面的那条小路

这之间相差是很大的

但是从实际的距离来讲是连在一起的

只是有一个门把它隔起来

所以他的实质是讲内和外

杜甫当年还有一首诗讲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门一开 进来就到了庭

我们今天还有一句话叫大庭广众

连叔接下来就问了

其言谓何哉

他说了什么了

肩吾就说 他说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 淖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

其神凝 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说他讲的是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有神人

神人他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

丰姿淖约好像处女

他不吃五谷 靠吸风饮露

而且能够乘云气 御飞龙

游乎四海之外

更特别的是 当他全神贯注的时候

万物都能够不生病 庄稼连年丰收

他说我就把他这段话当做是狂语

无法相信

连叔怎么回答呢

他说然 是啊

表面好像是同意他

但实际上接下来讲什么呢

讲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

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说瞎子没有办法去欣赏文章的那种漂亮的外观

文章不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写的文章

而指的是各种颜色组成的那种漂亮的外观

青与赤形成的叫文赤与白组成的叫章

总之讲的是不同的颜色在一起

形成了很漂亮的外观

而聋子没有办法去欣赏钟鼓所演奏出来的音乐

接下来又说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

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难道仅仅是人的形骸上有聋子和瞎子的区别吗

人的智力上也有

而且还说这个话讲的就是现在的你

这个女应该加三点水 就代表汝 你

所以他实际上是对肩吾的智力上的聋盲做出了批评

因为他不理解神人

接下来他就要讲神人了

怎么去理解神人

之人也 之德也 将旁礴万物以为一

世蕲乎乱 孰肯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他说这些人 他们的德能够把万物混同为一体

世人都期望能够天下太平 治理好

但是他们怎么肯费力去做这样的事呢

把治理天下作为他们的事呢

请注意 这里面世蕲乎乱

这个乱按照训诂 应该理解为字

这叫反训 它真正的含义是跟它字面上反过来的

接下来又说 之人也 物莫之伤

大浸稽天而不溺 大旱金石流 土山焦而不热

这样的人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到他的

大水哪怕涨到天边 也淹不着他

大旱哪怕能够把石和金属变成液体流动

把土山烤焦 他也不会热

而且说 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孰肯纷纷然以物为事

他们能够把尘垢

秕穅这样的东西造就成尧舜这样的圣人

尽管有这么大的本事

但是他们怎么累得去做人间的这些事情呢

这个故事 我们可以看出来

是对神人的一种充分的肯定

这个地方

我们要把这个故事和前面庄子所阐述的观点

做一个对应

去帮助我们理解他前面所阐述的这些观点

我们再回到第一个故事

尧让天下于许由

它到底对应前面庄子讲的哪一个观点呢

我们前面讲了

他说是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那尧让天下于许由

这个故事对应的应该是什么呢

显然应该是圣人无名

而这个故事对应的就应该是神人无功

但是在第一个故事里边

我们还值得讨论一下

因为第一个故事出现了两个人

一个是尧 一个是许由这两个人当中

哪一个人符合庄子所讲的圣人无名呢

在历史上是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的

刚开始的时候 大家都认为应该是许由

因为许由对这个名看得很淡

尧把天下让给他 他都不要

而是不是他就做到了无名呢

但是后来慢慢体会

就发现恐怕有问题

应该是尧

为什么呢

因为他要想符合庄子所说的圣人无名

有一个前提 首先要是圣人 然后又能超越名

这样才符合圣人无名

许由做到了超越名 但是他不是圣人

他只是一个隐士

而且他还是追求自己的隐士的那种名

显得清高

而尧首先他是圣人

他自己做了实实在在的事情

把天下治理好了

所以大家称他为圣人

但是他又能够主动地想把天下让给别人

所以他又能够超越名

才符合圣人无名的定义

而这个故事讲的就应该是神人无功了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只有神人

按照第一个故事所阐述的圣人无名的内涵

神人无功就理解为

神人他有很大的本事

比如说他稍微一凝神

就可以让万物不生病 庄稼年年丰收

这个地方还讲

他能够把尘垢 秕穅造就成尧舜这样的圣人

他的本事够大的了

但是他又不愿意出来治理天下

所以好像是应该符合神人无功的定义

这个地方我们要体会了

第一个 神人他的层次是高于圣人的

因为他讲 他用尘垢

秕穅都可以陶铸成尧舜这样的圣人

第二个 无功

功可以有两种内涵一个是功夫 就是本事

一个是我做出的实际的功绩

在这个故事里边

我觉得庄子只强调了第一种含义

神人有很大的功夫

但是他没有用这些功夫去治理天下

实际上也没有建立起具体的功绩

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的含义很复杂

很需要我们去思考

我隐隐感觉到

庄子对这些神人并不是绝对的肯定的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

和庄子似乎类似的

他也很想自由 对不对

我为了自己的自由 我就不管世人怎么想

让天下太平 想让我去治理

但是我不去 我有这个本事

而为什么神人不去治理天下呢

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自己

我自己自由多好

谁愿意这么累去治理天下

正因为这样子 所以接下来他讲故事

就要提出更高层次的

就是我们所要讲的至人无己

至人无己这个定义更加抽象了

和前面的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更抽象了

所以我们看庄子讲故事

他是和前面讲的观点次序是颠倒的

我们把这种称为倒卷珠帘

为什么他先讲圣人无名呢

因为它比较容易讲 也容易理解

然后再一步一步的再讲神人无功

再然后讲比较难理解的至人无己

因为它难于理解

所以接下来庄子是讲了两个小的故事

一反一正 来帮助大家理解什么叫至人无己

第一个故事说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

越人断发文身 无所用之

非常简单的一个故事

说有一个宋国的商人

他认为宋国人所戴的一种帽子

章甫 很值钱

章甫 是商朝的时候 那些贵族所戴的帽子

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宋国是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之后

把商朝的王室的成员和贵族都迁到我们今天河南商丘

专门成立一个国家

所以宋国保留了很多商人

这是商朝的一些习俗

这个宋国的商人就觉得这么好的帽子

这么值钱 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好像我们现在的世界名牌

如果把它运到越国去

那是不是也会发财呢

但是没想到 运到越国之后

发现越国的人是一个什么风俗习惯呢

断发文身 他们的头发都剪短了

而且在身上刺了一些花纹

我们今天讲的刺青

为什么他有这样的风俗呢

因为越国人当时是水乡 他们靠捕鱼为生

经常要下水

在中原的人 表示自己文明

头发是不能剪短的

中国文化当中

我们在《孝经》里面讲到

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头发都不能随便剪的 因为这是不孝的

可是越国为了生存 如果头发一直留着

在水里面 那就很危险了

所以就把头发剪短了

为什么还要纹身呢

因为水里面有蛇这样的动物 会伤害他们

然后他们在身上刺下这些像龙这样的图案

表示说我跟你们是一类的 你们不要伤害我

所以就形成了断发文身这样的习俗

所以对这样的人

帽子有什么用 无所用之

所以宋国的商人是失败了 亏本了

没有发财

为什么失败了 没有发财

就是因为他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做的决定

这就叫有己 心中只想到自己

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

第二个故事 叫尧治治天下之民

平海内之政 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

汾水之阳 窅然丧其天下焉

说尧前面想把天下让给许由 许由拒绝了

于是他继续来治理天下

治理得非常好 天下太平了

然后到遥远的姑射山 去见了四个高人

这四个高人是谁呢

庄子在后面有所交待

说第一个就是尧的老师许由

第二个是许由的老师 叫齧缺

齧缺大概是没有牙齿 齧巴

齧缺的老师叫王倪

王倪的老师叫被衣

就四个高人

这个姑射山在什么地方

在汾水之阳 在汾水的北岸

结果尧见到这四个高人之后

一下子突然有了很大的变化

叫窅然丧其天下焉

突然之间 一下子把天下都忘记了 都不要了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

说尧这个时候明白了一个真正的道理

什么道理呢

说天下不是我自己的

尽管我治理好了

但是它不是我个人的

天下者是天下人之天下

这样一下就达到了一种无己的境界

超越了自己

而前边 他就属于一种有己的心态

总想着天下是我的 我让给谁

表面上看起来很民主

实际上是把天下作为自己的私有

所以属于有己

所以你看这两个故事

一个是从反面讲 有己做事情就会失败

第二个故事说达到了无己之后

他的人生境界就升华了

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接下来是第四个故事 顺便讲一下

有很多学者认为 文章写到这个地方似乎应该结束了

因为它已经把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

至人无己都讲完了 似乎就该结束了

就认为后面的这些文字是多余的

比如说梁启超当年就这么认为

真的如此吗 恐怕不一定

我们先读读这些文字

说惠子谓庄子曰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 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 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呺然大也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惠子告诉庄子说

魏王送给我一个大瓠的种子

我把它种下去

结出了一个五石大的果实

都知道葫芦在古代 中国人有一个用途

除了可以吃之外 如果它老了

还可以把它掊开 用来装水 当水瓢

但是它这个葫芦又太大了

可以装五石的水 一石就是一百斤

可以装五百斤水这么大

所以如果说要装了五百斤的水

这个葫芦的强度又不够

把它做瓢 这个瓢也太大了 没地方放

所以说不能说不大

但是我觉得它没什么用 就把它打碎了

为什么惠子要对庄子讲这么一段话呢

实际上他隐含着

你庄子老讲一些大话

这些大话对我来说是没有用的

就像这个大瓢一样

大葫芦一样

结果庄子怎么回答

说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看来先生你笨到不能用大东西

接下来庄子又给他讲故事

说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听说宋国有一个人会做一种药

让人在冬天的手 手不皲裂

所以他们这个家族世世代代

就是给别人洗衣服结果客闻之 请买其方百金

有一个客人听到之后

准备出一百金金子的价钱去买他这个方子

结果他商量了一下

聚族而谋之曰 说我世世为洴澼絖 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请与之

说我们世世代代给别人洗衣服

赚的钱也不过几金金子

现在一旦卖给他 就可以得到一百斤金子

我们就卖给他吧

结果客得之 以说吴王

越有难 吴王使之将

冬 与越人水战 大败越人

裂地而封之

这个客人得了这个方子之后

就说服吴王

因为那个时候吴国跟越国老打仗

可是每次打仗 吴国都失败了

为什么

因为吴国不像越国是水乡

所以对水不是很熟悉

而且古时候规定 打仗必须在冬天打

为什么呢

这是很讲究生态文明的

春天是播种的时候 你不能打仗

夏天是庄稼生长的时候 你也不能打仗

秋天是收获的时候 更不能打仗

你要一打仗 大家都没吃的 都饿死了

所以大家约定只能在冬天打

而冬天 吴国的士兵手上都裂了口子

所以他抓武器都抓不牢

所以每次都被越国打败了

但是现在他得了这个方子之后 手就不裂了

而且恰巧 越国内部的有矛盾

所以吴王就让他去当将军

带着军队去跟越国人打

结果就把越国人打败了

于是吴王就奖赏他

给他封了一块地

所以庄子就说 能不龟手 一也

或以封 或不免于洴澼絖

则所用之异也

能够不让手皲裂的是一样的

但是有的人能够用它来得到封赏

有的人世世代代给别人洗衣服

所以它的用途是完全不一样的

然后就说惠子 今子有五石之瓠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你现在有这么大的一个葫芦

为什么不考虑它作为一个大的酒杯

让它漂在江湖之上

还担心它太大了 没有地方放

看来你的心是被茅草堵住了 不开窍

所以这一下就把惠子说得哑口无言

就强调你是拙于用大

笨的不会用大东西 把它打碎了

但是惠子当然不服气

所以接下来 他又找了一个理由

又来跟庄子辩论

这次他说 吾有大树 人谓之樗

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

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涂 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 大而无用 众所同去也

说我这有一棵大树 别人都叫它椿树

但是这个椿是一个臭椿

不像香椿 香椿春天还可以做菜 炒鸡蛋

臭椿就没什么用

而且它长的树干很臃肿

小的枝子歪歪曲曲的

因此没有办法把它加工成

我们所有用的一些东西

所以叫不中绳墨 不中规矩

所以尽管它长在路旁边

但是木匠看都不看

所以他就说你所讲的话

跟这个大椿是一样的

叫大而无用

所以我们大家都不听的 众所同去

庄子怎么回答呢

首先加了这段话

这段话放在这个地方是很有道理的

这段话我们在上一节课也提到过

讲有用无用的时候

庄子说 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 人尚有用乎

说我们知道什么叫无用

就可以开始讨论什么叫用了

说天地不能说不广不大吧

但是对人有用的

只不过脚下能够容下脚的那块土

假若我们沿着脚把别的土全部挖掉

一直挖到黄泉之下

然后我们再来问你脚下的这块土还有用吗

惠子说无用

然后庄子说 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惠子说没有用 确实的 因为它随时会倒

所以庄子说 无用的用途也就清楚了

这个道理你就明白了

别的土 你以为没有用

但是一旦去掉之后

有用的那个土也发挥不了作用

这就是无用之用

接下来我们就回到原文

说子独不见狸狌乎

你难道没有看到野猫和黄鼠狼这两种小动物吗

他们卑身而伏 以候敖者

东西跳梁 不避高下

中于机辟 死于罔罟

这两种小动物 平常就是伏着身子

等待那些出来游走的小动物

非常灵便 跳高跳下

但是最后的下场是中于机辟 死于罔罟

最后都被人布下的一些机关 网子抓住了

然后又举了一种大的动物

说你看 今夫嫠牛 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 而不能执鼠

你看牦牛这种牛 我们青藏高原上的那种牛

他形容夸张了一番

说能够大到像垂到天边的云彩已经是很大了吧

但是如果叫它去抓鼠 它能抓得到吗

为什么庄子要在这个地方先讲了两种小动物

然后还要叫一个大的牦牛呢

这个地方也是具有深意的

就是庄子怕读者产生一种误会

因为他前面讲的 小大之辩

以为庄子就是单纯的推崇大的

看不起小的所以这个地方 他就指出小有小的优点

也有它的缺点

这两个小动物优点是很灵活

但是如果它自以为是

最后没有好下场

嫠牛很大吧 它也有缺点

叫它抓老鼠 它就抓不到了

所以任何东西都是这样子 有利也有弊

有优点 也有缺点

而不是绝对的

我只是肯定大的 都看不起小的

这是庄子的高明之处

他一方面指出我们通常的人看问题不全面

存在着缺陷

同时 他还要避免别人产生一种偏执

认为他讲的就是绝对的

所以他也要主动地打破自己所讲的东西

连自己都超越了 而不自以为是

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

接下来 他就说惠子

今子有大树 患其无用

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广莫之野

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 物无害者

无所可用 安所困苦哉

说你现在有这么大的一棵树 怕它没有用

你为什么不把它种在一种什么东西都没有

非常广莫的田野里面 种好之后

你可以在它的旁边无所事事的走来走去

也可以非常逍遥地躺在它的下边

不会有任何的人拿着斧头去砍它

没有任何东西会危害它

尽管表面看起来无所可用

但是它哪里还会有什么困苦让你担心呢

文章到此就结束了

为什么说后面这段文字不是后人所加

而必须是庄子亲自写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如果没有了后面的文字

这篇文章都不能叫《逍遥游》

因为最后才出现了逍遥两个字

而且这段文字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

那么它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它要回答

庄子前面所讲的他的哲学观点当中

最重要的一个观点 是无待

而前面讲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 至人无己

都只是为了帮助读者去理解他的思想引入的

而从无己到无待还有一段距离

而且是有很长的距离

所以他由后面的这个故事

也就是惠子和庄子的两次辩论

让你进一步去思考

大东西你怎么用 不要像惠子一样

笨的不会用大东西

第二个 如何去理解无用

惠子认为这个大椿没有用

但是庄子认为它可以有大用

你知道什么叫无用就可以 知道什么叫有用

就可以来思考什么叫无用

无用跟有用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缺一不可的 不能从一个方面去看

我们普通的人总是只注重有用

庄子后来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就是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而要从无己进一步上升到无待

这里面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经历 要会用大 能够看到无用

而且后面还出现了无为

才能够达到逍遥的这个境界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

把这篇文章当中的无待的思想

做了一定的延伸阐述 但是还没有完成

更没有说谁能做到无待

因为完整的意思应该讲的是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 至人无己 还有什么人无待

这才是完整的

但是无待这个概念太抽象了 太复杂了

太困难了 所以还需要一步一步的慢慢往前推进

真正的答案留在后面的文章当中

他进一步地阐述

这让我们再一次的领会到庄子写文章的高明

能够让我们再一次领会到

庄子他哲学思考的深刻和他的睿智

所以我们说《逍遥游》

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一篇非常好的散文

让我们领略了庄子的文学的风采

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他内在的哲学的睿智

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去领会

在这个地方我要强调

读庄子的每一篇文章

第一步先要抓住他的主旨 最重要的思想

所以我提倡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篇文章的主旨

主要的旨意

那么我们用一句什么样的话

能够概括《逍遥游》的主旨呢

请大家思考 每个人可以做出自己的解答

根据我多年读《庄子》的体会

我把它归结为叫无待逍遥的人生志向

因为这篇文章最关键的概念是无待

做到了无待之后

才能真正的逍遥

而这四个字是能够最准确地表达庄子的人生志向的

所以我把它归结为

它阐述的是庄子的人生观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 在历史上

同样有很多人做过这方面的思考

但是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认为 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个字是大

因为一开始就描写了鹏的大 鲲的大

有人认为最重要一个字是游

也有人认为最重要一个字是化

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认为都不够准确

对游字 当然我们说 它比较贴近于逍遥游

而且在中国文化当中

我们中国人对游素来是情有独钟的

而且有一个说法叫人生三游

就是理想的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一个游字

就是说少年游侠 中年游宦 老年游仙

但是我认为《逍遥游》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大

也不仅仅是化 也不仅仅是游

而是应该把这结合起来

而且更应该抓住无待这个字

把它们统一起来

这样的游 才是庄子所提倡的游

所以实际上就是我在第一段文字里面所总结出这句话

庄子所阐明的

就是要通过超越去获得真正的自由

这个地方还需要讨论的是

怎么准确的理解逍遥两个字

从古到今 很多人对逍遥很感兴趣

但是他们的理解往往都停留在

逍遥就是潇洒 自在 随意 随心所欲这个层次上

但是我认为 如果我们仔细地读了《逍遥游》

应该抓住的是他一开始所描写的

大鹏飞行的这样一种描述

我们看大鹏从北冥飞到南冥有两个特点

第一 是高

它首先要上到九万里的高空

第二 是远

它要从北冥飞到南冥

要飞六个月的时间才停下来

所以大鹏的飞行是又高又远的

所以这两个字

实际上就应该是逍遥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逍就代表高 遥就代表远

所以逍遥就是又高又远

逍遥游就代表庄子所追求的那种自由

是一种又高又远的真正的自由

还有我们前面提到过 这篇文章的重点

很多人就认为是小大之辩

但是我们读完之后应该看到 小大之辩

只是庄子用寓言和重言引入的时候

提醒大家注意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他的实之的重点已经从小大之辩转到了有无之辩

但是这里面 当年郭象注释《逍遥游》的时候

提出一个观点 他认为庄子的观点是说

不管这个东西是大是小 但是都可以逍遥

这个注释出来之后 很多人都不同意

都认为这是你郭象自己的观点

庄子不是这个观点

那么庄子的观点到底是什么

他真的只推崇大的 贬低小的

难道只有大的才逍遥 小的不能逍遥吗

这篇文章里面庄子没有直接给出他自己的解答

但是我们如果仔细体会

如果我们再继续读他的《齐物论》的时候

就会发现庄子对大对小其实都是有所批判的

他在《齐物论》认为 在这个世界上

再大的东西上面还有更大的

再小的东西下面也有更小的

所以他提出一个非常奇怪的

一般人甚至无法接受的一个这些观点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泰山为小

认为牛身上 在秋天这个毛的尖端

似乎是最大的了 天下没有比它更大的了

泰山反而是小的

其实这就是庄子哲学的高明之处

他看到的这个世界是无限的

再小的东西 下面还有很多比它更小的

从更小的角度看 秋毫之末就是最大的了

泰山固然大 但是比泰山大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站在那些很大很大的角度看泰山

泰山也就是小的了

所以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 不能绝对

我前面讲过 这篇文章的重点根本就不在小大之辩

而已经转到了有无之辩

这是庄子哲学的核心

而且我们对小和大也应该辩证地看

我认为庄子的观点是

小的东西要知小而不自小

大的东西同样也要知大而不自大

固然这些小动物笑大鹏是不对的

但不对不在于它们本身的小

而在于它们去笑大的

所以他们的眼界就是很局限

看不到大的东西 不理解大的

但是反过来

如果大鹏去笑这些小的就对吗

恐怕也不对

所以我们觉得庄子辩证思维的观点是非常了不起的

下面我们还应该体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无己

尽管文章当中用两个故事

从反和正两面去帮助我们理解什么叫无己

但是真正要准确理解无己

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我认为要理解无己

就是说要超越自己

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 以自己为中心

而是要把自己融入到万物之中

融入到自然之中

按照儒家程颢宋明理学

《定性书》中的一句话 就是圣人之常

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

天地之常 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

大概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叫无己

或者我们用禅宗的一句话 叫持平常心

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叫无己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的是

大鹏大家逍遥还是不逍遥呢

这个问题很有趣

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

开始大家都认为大鹏很逍遥

但是后来 自从晋朝的支道林提出一个观点

说大鹏要北冥飞到南冥

要飞那么长时间 多累

它逍遥吗

结果后来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大鹏是不逍遥的

而且认为这就是庄子的文学手法

意思说他开始把大鹏描写得很好

但实际上又是对它否定

言外之意就是说不管是大的 小的都不逍遥

只有我庄子才逍遥

这样的理解对吗

从我个人而言 我不太同意这样一种学术观点

因为庄子写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他称为叫始卒若环

文章的开始和文章的结尾

它是相互呼应的

《逍遥游》开始 庄子倾注了他的心血

对大鹏做了这么形象而生动的描述

结尾提出了逍遥两个字

所以我隐含的庄子认为大鹏是逍遥的这个观点

而且中国历史上这些著名的学者

不管是李白 还是其他的人

包括我们普通人

对大鹏都是充满了赞美之词

那么多的成语都来形容大鹏

比如说大鹏展翅 鹏程万里 风生水起等等

都是对大鹏的赞誉

我们怎么能说大鹏是庄子批判的对象

说它不逍遥呢

还有一个问题 怎么理解无待

这篇文章里面已经讲了三句话的定义

叫乘天地之正 以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但是他最根本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关键在一个道字

只有达到了道的高度 做到了与道同体

才能够体现为叫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这一点 后面他会继续地论述和展开

那么谁能够做到无待呢

同样的 他在后面的文章当中

会一步一步的来加以阐述和交待

总之 对《逍遥游》这篇文章的理解

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不是那么简单就能一目了然的

而且特别不能够对它产生误解

台湾有一个学者叫吴怡

写过一本《逍遥的庄子》

他指出 他说后世许多读庄的人

似乎只注意到境界

认为庄子思想是如何的洒脱

如何的不羁

他们误将境界作为方法

只求无己 无功 无名

而不知道庄子逍遥的境界背后

有切实的修练功夫

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讲积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一个长期的积累 达到一定厚度

是不可能做到逍遥的

同时 我们还要对有名和无名也要正确的理解

总之 从《逍遥游》这篇文章

我们就可以初步的感受到

庄子的核心是超越

他的目标是要追求高远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

逍遥游就是不断超越的高远自由

他既是自在 更是自为

是自为和自在的辩证统一

既是境界 更是功夫

是功夫和境界的辩证统一

既是潇洒 更是超越

是超越之后的潇洒

我认为 庄子的贡献在于他发现了自由

人的价值就在于

通过自己不断的超越去追求真正的自由

后面有很多的附件

请大家可以去阅读一下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逍遥游》

好 谢谢大家

庄子哲学导读课程列表:

第一讲 序:走近庄子——从寓言看庄子的人生境界

-一、庄子其人

--Video

-二、《庄子》其书及价值

--Video

-三、《庄子》寓言选读

--Video

第二讲 庄子的人生观——《逍遥游》解析

-一、《庄子内篇》阅读方法

--Video

-二、《逍遥游》阅读

--Video

-三、《逍遥游》故事解读

--Video

-第二讲作业

第三讲 庄子的世界观和认识论——《齐物论》解析

-一、《齐物论》解析

--Video

--Video

-二、《齐物论》故事解读

--Video

-第三讲作业

第四讲 庄子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养生主》解析

-一、《养生主》解析

--Video

-二、《养生主》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四讲作业

第五讲 庄子的社会观——《人间世》解析

-一、《人间世》解析

--Video

-二、《人间世》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五讲作业

第六讲 庄子的道德观——《德充符》解析

-一、《德充符》解析

--Video

--Video

-二、《德充符》观点总结

--Video

-第六讲作业

第七讲 庄子的生死观——《大宗师》解析

-一、《大宗师》解析

--Video

-二、《大宗师》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七讲作业

第八讲 庄子的政治观——《应帝王》解析

-一、《应帝王》解析

--Video

--Video

-二、《庄子内篇》补充讨论

--Video

-第八讲作业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