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庄子哲学导读 > 第三讲 庄子的世界观和认识论——《齐物论》解析 > 二、《齐物论》故事解读 > Video
第一个故事叫“尧问舜”
他说从前尧问舜一个问题
他说“我欲伐宗 脍 胥敖 南面而不释然
其故何也”
所以我想去攻打“宗 脍 胥敖”
这三个小的国家
可是我心里呢好像有点想不通
南面就是他自称
以前的帝王 天子都是南面为王
然后他就问舜 到底什么原因呢
因为他自己没有想清楚
舜怎么回答呢
他说“夫三子者 犹存乎蓬艾之间
若不释然 何哉”
所以这三个小国好像是存在于
这些荒草中间的小国
你感到不释然 那是什么原因呢 他反问
结果呢 他讲“昔者十日并出 万物皆照
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传说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来
所以能把地上的万物照得清清楚楚
何况你作为一个天子 作为一个圣人的道德
比这些太阳的光辉更亮啊
大家读了这段话 可以问一问
舜到底同意不同意 尧去攻打这三个小国呢
很清楚 舜肯定是不同意
如果要是同意的话 这个话就很容易讲了
那么你去打就行了
这三个国家这么小 这么落后
而我们打它是帮助它们是解放它们
给它们自由给它们光明 显然是不同意
但是作为一个臣子 如果不同意
圣人不同意天子的看法
他就只能够婉转地说出来
而不能够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所以他又做了一个比喻 什么比喻呢
就是说你看天上十个太阳同时出现
就能够把万物照得清清楚楚
那你的道德比这十个太阳的光辉还要明亮
意思就是说你应该看得清清楚楚
你不会看不清楚的
那么怎么才能看得清楚
为什么尧感到不释然 看不清楚呢
实际上就是指出了尧是站在个人的角度看问题
是一个个人中心主义的体现
没有看到这个世界万物的一体性
要按照前面讲的“万物一体”
这三个国家和我们的关系也应该是一体的关系
那我们怎么能够去攻打它们呢
你要攻打它不就像我们人去打自己的脚一样吗
我们人认为我们的脚很脏那我们就去把它砍掉
行吗
所以这个故事它的哲学含义是非常深刻的
就是要我们人破除个人中心主义的观点
我们的人实际上很多情况下看问题
都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就是以自己为正确
以自己为高明 都看不起别人
然后就可以找出种种理由去干涉别人
甚至去攻打它们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实际上也是这样一个状况
美国它动不动就讲这个国家落后
这个国家不尊重人权
这个国家有大规模杀伤武器
找出种种借口 就会去攻打别人
而且还显得自己是最有道德的 最民主的
其实这些都是个人中心主义的表现
接下来第二个故事 叫“啮缺问王倪”
那么前面说过 啮缺就是王倪的弟子
我们前面讲藐姑射山上有四个圣人
一个应该是许由的老师就是啮缺
啮缺的老师是王倪 王倪的老师是披衣
所以啮缺问王倪就是问他的老师
问什么呢 说“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这个王倪回答说“吾恶乎知之” 什么意思呢
就是老师你知道万物有没有一个
共同的对的标准呢 “同是”“是”就对
就是判断万物有没有一个共同的唯一的
对和不对的标准
王倪回答 我怎么知道
接着他又问“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东西吗
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吗
最后王倪还是回答“吾恶乎知之”我怎么知道
啮缺又继续问他“然则物无知邪”
难道万物就无法知道吗
王倪同样回答说“吾恶乎知之” 我怎么知道
所以对三个不同的问题
王倪都回答说“吾恶乎知之” 我怎么知道
所以我们说他是叫“三问三不知”
我们通常讲的说一个人什么都不知道
就是一问三不知
一问是讲一个问题的开始
中间和结尾都不知道 就称为“一问三不知”
这个地方呢叫“三问三不知”
但是王倪是不是都不知道呢
所以接下来他就说了“虽然 尝试言之”
尽管我口头上是这么讲 说我怎么知道
但是我试着给你讲一讲这其中的道理
他说“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
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就是怎么知道我所谓的知不是不知呢
怎么知道我所谓的不知不是知呢
意思是说这个事情呢都是相对的 辩证的
你怎么知道我说不知就是真的不知
而反而应该是知呢
言外之意就是其实我是知道的
但是我要这样回答你
就是要让你看到事情的两面性
有的人讲知可能实际上他不知
我讲不知实际上就正因为我真正地知
所以他说“且吾尝试问乎女”
那么让我试着问你几个问题
这一段我们在第一次课讲“寓言”的时候
也引用过
他说“民湿寝则腰疾偏死 鳅然乎哉
木处则惴慄恂惧 猿猴然乎哉 三者孰知正处”
如果我们的人躺在湿地里面
就会腰疾 麻木 生病 但是泥鳅会吗
泥鳅一年四季躺在湿地里面
如果我们的人待在树山就会非常恐惧
猴子会吗 猴子一年四季在树上
所以他就问
这三种动物谁知道真正的好地方是哪里
言外之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万物
共同的 唯一的判断好和不好的标准
因为前面他第一个问题就是“物所同是乎”
接着进一步说 说“民食刍豢 麋鹿食荐蝍
蛆甘带 鸱鸦耆鼠 四者孰知正味”
我们的人喜欢吃我们自己养的家畜
牛 羊 猪等等
麋鹿要吃草 蜈蚣吃小蛇 猫头鹰吃老鼠
这四种动物谁知道真正的美味是什么呢
显然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没有共同的美味
再继续问
说“猵狙以为雌 麋与鹿交 鳅与鱼游”
猴子把猵狙作为自己的对象
麋与鹿交配 鳅与鱼一起游
而对我们的人来说
“毛嫱丽姬 人之所美也 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 麋鹿见之决骤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我们人认为毛嫱丽姬是美女
可是鱼看见这样的美女以后向深处游走了
鸟看到这样的美女之后往高出飞走了
麋鹿看到这样的美女很快就跑走了
所以这四种动物谁知道天下真正的美色是什么
显然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他归结为
“自我观之 仁义之端 是非之涂
樊然淆乱 吾恶能知其辩”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人所提倡的仁 义 是 非
这些标准实际上是乱的 是我们人提出来的
我怎么能够了解这其中的一些区别呢
接下来啮缺又问了一个问题
“不知利害 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你不知道这中间的厉害
难道至人也不知道厉害吗
什么东西对自己有利 什么东西对自己有害呢
所以这个地方呢 在后面引用了这个故事
把它归结为叫“四问四不知”
实际上第四个呢它并没有讲到不知
王倪回答说
“至人神矣 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汉冱而不能寒
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若然者 乘云气 骑日月 而游乎四海之外
死生无变于己 而况利害之端乎”
他说至人当然很神 神到什么程度呢
这一段又是一个夸张的描写
跟《齐物论》里面的很相近
跟《逍遥游》里面那段很相近
他说一个大水塘哪怕都烧开了
他也不会感到热
银河哪怕冻住了他也不会感到寒冷
如果是雷把山破了 大风把海都震动了
也不会让他感到惊异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做到
“乘云气 骑日月 游乎四海之外”
死和生不会让他有任何的改变
何况所谓利害这些问题呢
那么这个故事它要说明什么呢
实际上它的中心是要说明
万物判断问题的标准不会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人不能够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
用人的标准去看待万物
所以这个世界是多元的 而不是一元的
所以我们人应该破除人类中心主义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看到在这个今天这个世界
人和万物跟自然的关系
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紧张的程度
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人
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
随意地对待万物 对待自然
我们还提出“人定胜天”
所以最后导致的就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对立
反过来大自然给我们的人类进行了报复
我们可以看一看我们面临的很多的矛盾
有的学者把它归结为人和自然的矛盾
人和人之间的矛盾 人与自我的矛盾这三大类
而这三大类所造成的原因无非就是
以人类为中心 以个人为中心
以物质为中心所造成的
人和自然的矛盾是以人类为中心造成的
认为这个地球属于人类
而没有看到人类是属于地球的
人类和万物一样都是属于这个地球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善待万物
而不能认为地球就是人类所独有
而不考虑其它的万物
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
就是因为个人中心主义造成的
你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所以就造成人和人之间的矛盾
包括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而人与自我的矛盾
就是源于我们人以物质为中心造成的
我们只重视物质而不重视精神
所以要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矛盾
必须要破除物质主义 个人中心主义
和人类中心主义
大家看一看两千多年前的庄子
就已经看到了我们这个社会会面临着
很多很多的矛盾
就已经指出了要克服这些矛盾
一种正确的态度 正确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比较长 叫“长梧子答问”
说瞿鹊子问长梧子
这当然也是庄子虚拟的两个人名
他问 他说“吾闻诸夫子 圣人不从事于务
不就利 不违害 不喜求 不缘道 无谓有谓
有谓无谓 而游乎尘垢之外 夫子以为孟浪之言
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吾子以为奚若”
就说我从孔子里面听到一段话
说圣人他不关心具体的事情
也不会去追求名利 也不会去危害万物
所以他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就是“无谓有谓 有谓无谓”
所以就非常超脱 非常自由
能够“游乎尘垢之外”
但是孔子认为这个话无法相信
是一种“孟浪之言” 很轻浮
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话
认为是“妙道之行”
所以他问长梧子你认为怎么样
长梧子回答说
“是黄帝之所听荧也 而丘也何足以知之”
他这段话即使是皇帝听了之后也会感到很迷惑
“听荧”就是听了之后 头上冒了很多星星
就好像我们屏幕出现了很多亮点一样
意思说他也会感到迷惑的
而孔子怎么能够知道呢
孔子认为是“孟浪之言”
但是反过来他又说瞿鹊子“且女亦大早计
见卵而求时夜 见弹而求鸮炙”
而你呢也是太着急了
好像看到一个鸡蛋就想要去抓生蛋的这只鸡
看到一个弹弓就好像要用这个弹弓去打斑鸠
而且把它烤来吃
于是他下面又继续说
“予尝为女妄言之 女以妄听之”
就是说我给你随便说说 你就随便听一听
这是一个比较谦虚的说法
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女妄言之 女妄听之”
但是实际上他讲的是一个很有道理的话
他说“奚旁日月 挟宇宙 为其吻合
置其滑涽 以隶相尊”
就是你不妨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
和日月在一起 站在日月的旁边
甚至可以挟持着宇宙 把万物都吻合
把它们都看作是同样的“以隶相尊”
“隶”就是地位很底下的这些人 比如说奴隶
把他们看作是很高贵的
然后把一些人们通常的糊涂的看法
蛊惑的看法弃之不用
这样你看问题就看得很清楚了
而且进一步说“众人役役 圣人愚芚”
普通的人很辛辛苦苦地生活着
圣人表面上好像显得也很愚蠢 很迟钝
但是圣人能够“参万岁而成纯一
万物尽然 而以是相蕴”
圣人能够把万岁 实际上就是把时间
其实也包含着万物都能够看成是
一个很纯粹的整体
万物也都是这样子 是互相蕴含包含的
是一个整体
然后用这样观点来看我们的人
比如说我们的人有一个通常的观点
就是“说生恶死”
所以他们就分析他说“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
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就是以我们人通常的“说生恶死”为例
来说明我们的看法是有问题的
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万物的整体性 一体性
所以他说我怎么知道一般人的说生
不是一种疑惑呢
我怎么知道人的恶死不是一个从小就迷路
找不到家 而且一辈子都不知道回家的人呢
下面进一步举一个例子说
“丽之姬 艾封人之子也 晋国之始得之也
涕泣沾襟 及其至于王所 与王同筐床
食刍豢 而后悔其泣也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一个叫丽姬的美女她是一个艾封人的女儿
说封人是古时候一个人有了封地
但是他自己去不了
所以就请一个人帮他去照管 这种人叫封人
就是一个艾地的封人的女儿
晋国国君到这个地方 看到她长得漂亮
就想把她带回到自己的王宫
可是她哭得很伤心“涕泣沾襟”
鼻涕眼泪把这些衣服都弄湿了
可是等她到了晋王的王宫之后
跟晋王一起睡的很宽大很舒适的床
吃的就是那些山珍美味 然后她就后悔了
说当初还哭什么呀 这么好的日子
然后以此为例来说我怎么知道我们的人
死了之后不会后悔他当初是那么想活呢
就是说我们的人对生和死的看法
也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的
而没有看到死生实际上是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
然后接下来又举了一个例子 就是我们人做梦
他说“梦饮酒者 旦而哭泣
梦哭泣者 旦而田猎”
在做梦梦见自己喝酒的人应该很高兴吧
可是醒了之后 他反而会哭
梦里面哭的人 天亮了醒了之后
他又会很高兴去打猎去了
所以我们的人做梦说“方其梦也 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 觉而后知其梦也”
人在做梦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的
在梦当中又来做梦去占梦
只有醒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梦
而且他说“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而愚者自以为觉 窃窃然知之”
只有真正大觉悟的人才知道你做的是大梦
而愚蠢的人总觉得自己是很清醒的 没有做梦
所以“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他做了一个比喻
他说我们现实中的人把君 牧看得很重
牧就是臣子 因为君主是要让大臣去管理民众
就好像去牧羊一样
所以他说“君乎 牧乎 固哉”
我们活着的人总把君主 臣子
把当官这个事情看得很重要
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固执
很浅陋的一些看法
人活着不一定都要去当官 都要去管理别人
或者去当臣子
所以他得出结论说“丘也与女 皆梦也”
孔子和你恐怕都还在做梦
就是对问题的看法都有片面性
都不是看得很清楚
而且还说“予谓女梦 亦梦也”
我说你们在做梦 恐怕我也是在做梦
这点请大家注意
这句话说明庄子这个人非常有自知之明
他一方面批判我们看问题有很多的缺陷
比如说片面 固执 径直等等
只看到问题的一部分 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
不是很清醒
但是同时他对自己也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
而不是说我说你们不对 那我就是绝对正确的
所以他要提醒你
你们看到我们的观点 也可以来批判
总之希望大家看问题都能够全面 要辩证
看到整体
接下来他进一步说“是其言也 其名为吊诡”
这话看起来好像很怪异
“吊诡”这个词呢 我们现在说得比较少
但是台湾人他经常讲这个词
所以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智慧
你听了我的话就觉得很奇怪
但是他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
知其解者 是旦暮遇之也”
如果万代之后要是碰到一个大圣人的话
他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这个话的意思了
那个时候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就好像是早晨和傍晚都会碰到
接下来有一长段的话是来论述
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辩论的方式
他认为这种用辩论来让人看清问题的方法
是不可行的 是有局限的
所以这段话呢 通常把它称为叫“辩无胜”
就是辩论是没有赢家的
但是我认为应该把它称之为叫
“胜负无关是非”
因为庄子通过这一段话要阐明的道理是
辩论是可以人为地定出胜负的
但是胜和负和是非是没有关联的
不见得赢了的人就一定对
输了的人就一定不对
所以他说“既使我与若辩矣” “若”就是你
假如让我和你进行辩论
“若胜我 我不若胜”你胜了我 我没有胜过你
但是他问“若果是也 我果非也邪”
你真的就对 我真的就不对吗 或者
“我胜若 若不吾胜 我果是也 而果非也邪”
如果是我胜了你 你没有胜过我
那我真的是对 你真的不对吗 就提出这个疑问
就说胜负和是非这是两个事情
不能够简单地划一个等号
所以他又提出另外一个可能
“其或是也 其或非也邪”
或者说我们都对 或者都不对
意思就是说或许那个不对的人反而
输了的人反而是对的
而那个赢了的人反而是错的
或者“其俱是也 其俱非也邪”
或者说都对 或者都不对
他说“我与若不能相知也”
我和你是不能够真正了解的来下结论的
为什么呢 他说“则人固受其黮闇”
因为我们的人 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 角度
所以看问题是看不清楚的
那么“吾谁使正之”
我能够让谁来做一个正确的判断呢
于是就有下面的可能“使同乎若者正之”
能不能找一个跟你一样的人来做一个判断呢
他说“既与若同矣 恶能正之”
既然他的观点和你一样的
他又怎么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呢
或者“使同乎我者正之
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
找一个和我一样观点的人来判断
他既然观点和我一样了
他又怎么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呢
或者说“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
既异乎我与若矣 恶能正之”
找一个和你和我观点都不一样的人来判断
既然他和我和你观点都不一样
他怎么能够做正确的判断呢
或者“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
既同乎我与若矣 恶能正之”
找一个和我和你观点都一样的人去判断
既然他的观点已经和我和你一样的
他又怎么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呢
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
“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
而待彼也邪”
所以我和你和别人都不能够做出
一些真正正确的判断 我们还要等谁呢
所以这一段实际上论述就是
不要通过辩论来做出判断
靠辩论来判断是和非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
因为都是受个人立场的限制
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什么呢
所以归结为下面的这五句话
叫“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 和之以天倪
因之以曼衍 所以穷年也”
前面两句话有的人分成两句
但是我认为好像应该把它连起来更好
就是要把我们人的说的话互相对立
就相待的这种状况去化成不互相对立
比如说是和非 不要绝对对立起来
然后“和之以天倪 因之以曼衍”
就是用天倪去加以和
天倪是什么呢
实际上就和前面讲的天钧是类似的
就是站在天的立场或者准确讲是站在道的高度
去看的话 其实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对立
都应该是统一的 整体的
然后就把这种观点用来看待“因之以曼衍”
所以就可以做出“穷年”
下面就问了“何谓和之以天倪”
什么叫用天倪去加以和解调和
回答是“是不是,然不然”
就是要看到是中间的不是 看到然中间的不然
其实就是要把是和不是看作是一个整体
然和不然也看成是整体
那是不是好像它们就没有原则 不是的
所以他下面讲
“是若果是也 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
然若果然也 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
就是对如果真的是对的话
那么对和不对的区别就不需要通过辩论
意思就是说它们是客观存在的
而不是靠你辩论来决定的
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客观中就可以知道什么叫对 什么叫不对
然如果真正是然 那么它和不然当然也不一样
也不需要通过辩论来决定
所以如果我们人站在了天倪的高度
就站在了道的高度就可以做出“忘年忘义”
所谓“忘年”就是忘掉了生和死
“忘义”就是忘掉了是和非
只有能够“振于无竟 故寓诸无竟”
就是能够在无止境的广阔的天地里面
得到一种自由自在
所以我们人就应该生活在
这样的一种环境 这种的世界当中
这个故事显得很长
但是它的中心需要我们去超越生 死 是 非
不光梦和觉
这里我们还应该想到一个问题
我们文章开始的时候引入了“三籁”
“人籁” “地籁” “天籁”
它对“地籁”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天籁” 他回答地很简单
讲完之后好像就没有了宗义
但是实际上“天籁”是通过一些变形再出现的
我们前面讲的“天钧”“天府”
还有包括这地方的“天倪”
其实都代表“天籁”
“天籁”实际上就指的“天道”也就是“道”
所以整篇文章它阐述的是我们人本来的状况
是一种“人籁”
由于自己从自己的小聪明出发 都自以为是
所以使得我们的人生是一种
很悲很哀很大哀的状况
只有通过我们的人认识到“道”的重要
然后要学会站在“道”的高度去看问题
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境界上升到“天籁”水平
也就是说达到“天倪”“天府”“天君”
这样的高度
所以整篇文章都是要我们从最开始的“人籁”
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去攀升
然后上升达到了“天籁”的高度才会得到自由
那么人到达了“天籁”的高度 得到了自由
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 接下来的两个故事
跟我们就进一步地描述这种状况
第四个故事叫“罔两问景”
“景”是光线照到我们人身上那种影子
而“罔两”是影子周围那种模模糊糊的东西
所以讲“罔两问景”问的什么问题呢
说“曩子行 今子止 曩子坐
今子起 何其无特操与”
说刚才你在走 现在又停了
刚才你坐着 现在又站起来了
你怎么这么没有独立性
结果影子怎么回答
它说“吾有待而然者邪”
我是因为有所依待才这样的吗
比如说因为我是跟着人的
人一走当然我就跟着走了
所以我要依待人才这样的吗
但是它又说“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
我所依待的东西它又有所依待才这样的吗
人也不是他自己就能够决定自己的行为
他也要依靠周围的环境 各种因素
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所以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
万物都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
没有一个东西是绝对的没有任何联系
所有东西都不依待的
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他是间接地回答了
如何去正确地理解“吾待”
我们在《逍遥游》里面讲过
“吾待”是《逍遥游》里面最重要的
一个哲学观点
可是它的理解也是很困难的
怎么做到 也是很难的
这个故事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所以影子就说“吾待蛇蚹蜩翼邪”
我是像蛇要走就依靠它肚皮
知了要飞要依靠它的翅膀 这样的人依待吗
然后又说“恶识所以然 恶识所以不然”
怎么知道所以然 怎么知道所以不然
其实他又把这个问题反问罔两
这个故事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古往今来 很多学者都是感到困惑的
比如说陈鼓应先生就说
这个故事说明了罔两和景两个人的不同的心态
罔两很烦躁 而景很淡定
就形成了一个很鲜明的反差
其实这个理解还只是一个表面的理解
我认为这个故事最根本的说明是什么呢
就是刚才里面的一句话就是要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
然后才能让自己得到自由
把人和万物的关系不能看成
是一个有待或者相待的关系
而是要把它化成一种不相待也就是无待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回答了怎么样能够从有待达到无待
其实说它难很难 说它复杂也很复杂
但是说简单也很简单
如果你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把人和万物对立起来 那你一定是有待
你也会很烦躁 自己做不了主
得不到你所想象那种自由
可是如果你认识到万物的一体性
认识到万物都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
然后你按照万物的这个规律去看待
人和万物之间的关系
那么你就不会感到它们对你是一种束缚
你就能够得到自由
你就达到了无待的这个境界
接下来最后一个故事 就是进一步形象地描述
当一个人真正地理解了无待达到了无待的时候
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
这就是著名的《庄周梦蝶》
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认为是庄子所有故事当中
最美的一个故事
历来也是被所有的学者都喜欢的一个故事
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这个“昔”不能简单理解为从前
这个“昔”其实和初昔的“昔”是指的晚上
说有一天晚上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
蝴蝶在那儿自由自在地飞翔
非常地生动 栩栩如生
庄子认为非常符合自己的人生志向
庄子的人生志向是什么
就是我们在《逍遥游》里面所讲的
他要追求一种又高又远的真正的自由
而不知道这个蝴蝶是庄子变成的
但是后来“俄然觉 则蘧 蘧然周也”
突然醒了 然后就感到这不还是我庄子吗
这个字本来应该是读“蘧”
但是我认为按照这个故事这个文字
应该理解为“遽” 应该没有这个草字头
“遽”就表示为很惊奇的样子
就突然发现这不还是我庄子吗 哪有什么蝴蝶
于是他就问出来一个问题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 胡蝶之梦为周与”
不知道是我庄子做梦变成了蝴蝶
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庄子
这个问题如果是我们今天的人来问的话
我们一定认为这个人神经不正常
那怎么会可能有蝴蝶变成你庄子呢
但是这个问题 他问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
也是非常重大的
因为他问的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就是人和物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
就是如何来看待物我
我们在第一次课也提到这个故事
中间还有两句话说“周与胡蝶 则必有分矣”
这两句话我体会不应该是庄子原来就有的
说庄子跟蝴蝶一定有不同 这个话还需要讲吗
所以他应该直接回答 回答他的问题
说“此之谓物化” 这就是“物化”
“物化”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万物都是变化的
一方面自己在变化
比如说我们人都有生老病死 物都有成住坏空
另一方面 物和物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既然这样的话
那么庄子跟蝴蝶之间 当然也可能相互变化了
大家认为这不可能啊 但是如果我们再往前看
看到我们这个世界起源的时候
世界的万物怎么起源
都是由一些最简单的生物单细胞的生物开始
一步一步地演变为多细胞
然后到了水中的一些生物鱼
然后再到变成鸟
鸟然后包括恐龙 然后再变成各种兽
然后就有了猩猩 然后就有了人
所以这所有的这些动物之间
从源头上看其实都是相通的 都有共同的源头
如果你看到了这种现象 懂得了这其中的道理
就应该理解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相互之间完全是
分离的 对立的这种关系
而应该看到它们这种一体的关系
所以这就是万物一体这个观点的一个具体体现
所以它就回答了人和物
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关系这个根本的哲学问题
人和物应该是相通的 是一个共同的整体
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对待万物 对待这个世界
而人们就把庄子所达到的这个境界
称之为叫“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
所以这个故事就回答了
一个人当他的认识高度达到了庄子所推崇的
“道通为一 万物一体”的高度的时候
就已经从一种有待进入到无待
而无待就得到了真正的高远的自由
为什么庄子要选择蝴蝶
作为他的人生志向的一个代表
我想主要有这样几点原因
一 蝴蝶是美丽的 蝴蝶是自由的
但是要达到这种美丽和自由的境界
必须要经过一个很长时间的化蛹成蝶的过程
这个故事最后庄子讲的“此之谓物化”
这个“物化” 我还有一个推测
似乎应该改成“入化”更合适
因为它和这篇文章开头的
“南郭子綦”“ 吾丧我”可以相互呼应对照
开始是出神最后是入化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同时这篇文章如果要用一句话
来概括它的主旨的话
我们可以用“道通为一”的世界情怀
所以我们以后每读一篇文章都要注意
提炼出这样一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主旨
所以我们可以回顾一下
《齐物论》前面花那么大的篇幅阐述了
他的世界观和认识的
后面的这五个故事又从不同的角度
来帮助我们理解他的这些哲学观点
第一个故事阐述的就是要我们超越个人的中心
第二个故事要我们超越人类的中心
第三个故事要我们超越人的生死梦觉和是非
而第四个故事要我们去超越有待达到无待
而第五个故事最后就阐述
一个人达到了无待的境界之后
就能够做到“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
得到一种最高最远最大的真正的自由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这篇文章
确实是非常的高明
所以我们认为他达到了
当时中国哲学的最高水平
甚至可以认为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我们读它也能够体会到我们中国哲学的水平
因为他已经替我们指出了
解决我们当今所碰到的很多问题的正确的方法
所以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庄子
但是读完这篇文章之后
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齐物论》
我们要思考一下庄子在这篇文章中
所阐明的观点是“齐物”吗
因为古往今来对“齐物论”这个名字
认为可以有两种读法或者说两种理解
一种读法是“齐物论”
就是把人对物的看法论点去加以齐
第二种读法叫“齐物之论”
对“齐物”进行论述
就认为万物都是齐都是一样的
可是如果我们真正地读完了这篇文章
或者说如果真正地理解了文章的观点之后
我觉得对这两种读法都可以提出质疑
关键是这个“齐”字
大家仔细去查一查这篇文章里面出现过齐字吗
没有啊 一个齐字都没有
那怎么能够把它称为“齐物论”呢
而且庄子论述的观点也不是说要齐啊
有的学者把它认为“齐”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齐是非” 第二“齐生死”
第三“齐物我” 好像对生死是非物我都要齐
可是庄子的观点也不是说要它们齐
我认为庄子论述最根本的是要说
我们要把是非 生死 物我都看作是一体
所以他根本的观点是万物一体
是和非不能绝对对立
是中间可能有非 非中间有是
是和非不能绝对对立 这就叫是非一体
同样地生和死也不能绝对对立
生的同时在死 死的同时也在生
生和死它也是组成一体的
物和我刚才也讲了也是一体 而且可以相通
所以我们应该对这篇文章的题目提出质疑
其实这个问题很早苏东坡就指出过了
他写的一篇文章叫《庄子祠堂记》
说他的一个好朋友在庄子的老家当官
那个地方建了一个庄子的祠堂
所以他请苏东坡去看一看 然后写一篇记
就在这一篇《庄子祠堂记》里面
苏东坡就提出了说庄子文章的名字
不是他自己取的 都是后人取的名字
因为按照当时的惯例古人写文章最开始
他是没有题目而直接写文章 写完就完了
不像现在的人先要出一个题目 再去写文章
而那些题目都是后人
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去它取的
所以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状况
有的取的比较合适 比如说“逍遥游”
有的就取得不太合适 比如说“齐物论”
按照我的观点 如果要给它取个名字
可以取叫“道通论”或者说“物通论”
那比这个“齐物论”更符合庄子的思想
所以这是第一点我们需要讨论的
第二点我们还要特别地对“道通为一”
这个 庄子在这篇文章所阐述的最重要的观点
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道通为一”
一方面说道能够让万物相通成为整体
但是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个含义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道其实都是相通的
应该是一致的
在这一方面的内容 庄子在下边的文章里面
会予以阐述
所以这也再一次地体现了庄子他的高明之处
第三点我们还需要讨论 我们前面讲过
有很多学者按照西方哲学的观点
认为庄子在《齐物论》里面论述的
叫“一切平等”
说《逍遥游》就是讲自由的
《齐物论》就是讲平等的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有一定的相似
但是我认为不够准确
我认为庄子所阐述的一体性是高于平等的
因为“平等”这个概念是有点绝对化
在这个世界上哪有真正的平等
这是人们的一种理想
一个人当他来到人世的时候
如果你生于帝王之家和你生于一个农民之家
你能平等吗
但是一体性就不然了
一体性强调的是不管你生出在什么样的家庭
你都共同地组成了这个世界 组成了人类
所以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是
我们人体的一个有机的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而不能够人为地轻视它 这就具有了平等性
但是他又承认它的不同 这又具有区分性
所以它体现了自然性
所以万物都应该认为到这中间的区分
都能够认识到自己 然后各司其事 各得其所
各行其道 让这个世界显得更加的五彩缤纷
这才是一种最和谐最自然也最美好的世界
所以庄子的这样一种一体观
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平等
我们人类要追求的就是这种一体性
而不是简单的所谓的自由 所谓的平等
这就是庄子哲学高于西方哲学的地方
我们应该充分地 准确地理解庄子的哲学
这对提高我们人的精神境界是非常有好处的
好 我的讲解到此为止 谢谢大家
-一、庄子其人
--Video
-二、《庄子》其书及价值
--Video
-三、《庄子》寓言选读
--Video
-一、《庄子内篇》阅读方法
--Video
-二、《逍遥游》阅读
--Video
-三、《逍遥游》故事解读
--Video
-第二讲作业
-一、《齐物论》解析
--Video
--Video
-二、《齐物论》故事解读
--Video
-第三讲作业
-一、《养生主》解析
--Video
-二、《养生主》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四讲作业
-一、《人间世》解析
--Video
-二、《人间世》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五讲作业
-一、《德充符》解析
--Video
--Video
-二、《德充符》观点总结
--Video
-第六讲作业
-一、《大宗师》解析
--Video
-二、《大宗师》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七讲作业
-一、《应帝王》解析
--Video
--Video
-二、《庄子内篇》补充讨论
--Video
-第八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