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庄子哲学导读 > 第六讲 庄子的道德观——《德充符》解析 > 二、《德充符》观点总结 > Video
讲完之后 接下来 就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庄子要把他的故事归结为一个哲学观点
他说“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 此谓诚忘”
所以当一个人的道德有所长
超过了别人的时候
那么 他的形体上的缺陷就会被别人忘记
这句话非常精彩
德有所长 形有所忘
我们还可以把它简称为叫 德长形忘
第二句话同样很精彩
他说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 此谓诚忘
一个人 不忘他所应当忘记的东西
而忘记了他不应该忘记的东西
这就称之为真正的忘
就是说一个人本来应该是把一些东西要忘掉
把一些东西要记住
重要的东西你要记住 不重要的东西都要忘掉
因为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
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住
所以我们人一定要学会去判断
什么东西是重要的该记住
什么东西是不重要的要忘掉
如果你反过来 你记住的是那些应该忘记的
而忘掉那些应该记住的东西那就是一种
真正的忘了
我们人总希望自己的记忆力好
记忆力好确实是一个优点
不管是学习或者是做事 效率就会比较高
但是在庄子看来 真正的好的记忆力
是应该把该记住的重要的东西记住
不该记住的不重要的东西要把它忘掉
所以这句话最根本的是要说
对一个人来说德和形这两者哪一个重要
那当然是德重要了
所以我们的人一定要记住德 德是重要的
而形是不重要的 应该把它忘掉
这就真正叫有记忆力 记忆力好
可是在现实当中 我们的人通常是以貌取人
把人的外形看得很重要
这就是一种任性的弱点
所以在这篇文章里面庄子提出了一个
非常重要的观点
道德 是高于外形的
这个“形”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
是外表的美丽
我们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词汇叫颜值
说一个人颜值高了 大家都喜欢他
他就有了很多有利的地方
可是按照庄子的话来看的话
德是远远高于这种外形的美丽的
照道理 这篇文章就应该到此为止了
因为我们可以和前面一篇文章
《人间世》来进行一下对比
同样的是第二模式 前面讲故事
后面就总结观点 《人间世》
总结的观点也非常简单
主要的就是说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可是这一篇文章比较奇怪
在后面居然还有很长的两段文字
所以当年我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
就觉得它们似乎好像不应该在这个地方
但是你如何来看待这些文字
你说它不应该在这个地方
它应该在什么地方呢
所以我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
也找了很多人的一些论述
但是没有发现大家对这个问题提出疑问的
于是我只好自己思考
结果了十几年的时间 后来突然之间有了答案
后面这些文字应该把它放到下一篇文章
《大宗师》当中
这样就能够圆满地解答这一问题
下面我们可以把这两段文字
先大致上看一看 看它们说什么
它说“故圣人有所游 而知为孽 约为胶”
“德为接 工为商”
他说圣人追求的是一种自由
而把智慧看看作是一种妖孽
把约定看成是胶 把德看成是取得
把工看为商 然后就反驳
说“圣人不谋 恶用知 不斫 恶用胶”
“无丧 恶用德 不货 恶用商”
圣人不去谋划哪里还用到智慧
不去砍 哪里还会用胶呢
他没有什么丧失的 还需要德吗
他也不去做生意 所以他也不需要商
他说“四者是天鬻也 天鬻者 天食也”
“既受食于天 又恶用人”
这四种东西应该把它看作是 天鬻
就是天来喂人吃的东西
所以天喂给人吃的是一种天食
所以我们的人受食于天 就不需要用
人为的东西去破坏它
进一步说“有人之形 无人之情”
“有人之形 故群于人”
“无人之情 故是非不得于身”
“眇乎小哉 所以属于人也” “謷
乎大哉 独成其天”
所以我们的人有人的形体
但是应该没有人的所谓的情感
有人的形体 所以我们就属于普通人的
这一类 一群
没有人的情感 所以就应该做到
是和非不得与身 人就不应该去考虑这些东西
所以人就是一个既又小 又大的一种存在
所以人有时候也很渺小
所以他是属于人这一类的
但是另一方面他应该很大 因为他能够成就天
做到天人合一
第二段文字说的是惠子和庄子的一个辩论
惠子跟庄子说“人故无情乎”
人难道要做到无情吗
庄子说 是啊
惠子就说“人而无情 何以谓之人”
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情感怎么能称之为人呢
庄子就说“道与之貌 天与之形”
“恶得不谓之人”
说道过了人的外貌 天给了人的形体
你怎么能够把把他称为人呢
但是惠子说“既谓之人 恶得无情”
既然你把他称之为人
他怎么能够做到无情呢
惠子说“是非吾所谓情也 吾所谓无情者”
“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
“长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他说我所谓的无情讲的是人不应该
用自己的好和恶来内伤自己
应该因循自然而不去过分地养生
惠子进一步说“不益生 何以有其身”
人不去养生怎么能有自己的身体呢
但是庄子进一步强调 说
“道与之貌 天与之形 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还是强调他前面讲的
道给了人的外貌 天给了人的形体
人应该做到不以自己的好和恶 内伤其身
下面进一步批评惠子 说
“今子外乎子之神 劳乎子之精 倚树而吟”
“据梧而瞑 天选子之形 子以坚白鸣”
现在你呢 让自己的神和经都是做了一些
无谓的一些耗费 劳累
你靠着树在这儿自己自鸣得意的
自己来宣传自己的观点
或者靠着一颗梧桐树在那儿睡觉
天给了你人的形体 但是呢
你去宣传你的所谓的坚白(嫩)这样的观点
自鸣得意
这两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来
和前面的讲的好像没有太多的关联
所以我们觉得不管是从内容看还是从形式看
这两段文字都不应该属于这篇文章
所以在下一次讲《大宗师》的时候 会看到
应该放在一个什么地方最合适
好 现在我们就对这篇文章做一个回顾和总结
这篇文章属于庄子的第二模式
先讲故事后归结道理
一共讲了五个故事
前面三个故事讲的是一类 都是兀者
后面两个故事也属于一类
讲的那些生来就奇丑无比的人
这两类人虽然 或者是后天原因造成的
身体的残缺 或者是先天造成的形体的丑陋
但是这些都由于他们自己注重道德水平的提高
使得自己的道德水平超过常人
从而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效果
让别人忘记了他外形的欠缺
所以这边文章叫《德充符》
说的就是当一个人内心的道德很充实
达到了很高水平的时候 他的表现
他的表现是什么呢
就是让别人忘记了他的外形的缺点
所以他归结的道理就是德有所长则形有所忘
而且还进一步地强调了我们人应该
正确地来区分该记住的和该忘记的东西
德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要时刻地记住
而不应该只看外形
而形是应该被忘记的
这篇文章的主旨 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
这样一句话
叫德长形忘的人格魅力
所以它阐述的是庄子的道德观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 这篇文章
它是《养生主》里面的第二个故事
公文轩为右师的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
]因为在公文轩问师的故事里面
右师就是一个兀者 也是受到刖刑
被砍掉了一条腿的人
但是他注重了养自己的精神生命获得了自由
这篇故事也是一样的 所以可以看到
庄子写文章的高明之处
对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展开一点讨论
这篇文章的价值 我认为它阐述了道德的重要
德是高于形的 善是高于美的
从而 给丑者带来希望 同时也给美者带来警醒
人不应该以自己形体的丑陋而自卑
只要你注重道德 修养 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一定可以克服你形体上的缺陷
照样可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而那些美者呢 不要以为自己的美
是一个很大的资本
再美的人也不可能长久保持
而且那都只是外在的 暂时的
第二 德的内涵 有一种说法说
德者德也 德也者 其谓所德以然也
就是德是得到了道的一种体现
后面讲德也者 其谓所德以然也
意思是说在道家的哲学当中
道是第一位的最高的哲学范畴
而德和理是第二位的
德就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
人得到了道然后就有了德
而理是道在事情上的体现
所以我们作为人要有道德 做事要讲道理
同时要看到在道家哲学当中
道是真 善 美的统一
第三点 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中国(五和)当中
善是高于美的 这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
都是一致的
在《论语》当中 孔子评价韶(页)说是
美矣 尽美矣 也尽善焉
我们把它称为叫尽善尽美
然后评价武(页)是尽美矣 未尽善也
所以由此可以看到善是高于美的
我们是讲先强调要尽善 然后再讲尽美
这个地方道家通过这样一个故事
同样也是强调了德高于形
也就是说 善是高于美的 因为德体现就是要善
而形实际上讲的就是美
所以真 善 美这三者的关系
我认为应该是以真为基础 以美为表现的形式
而以善为最高的追求
同时这个地方所讲的形有所忘的“忘”
也是要求我们要超越我们的形体
如果用《逍遥游》里面的一个表述
我们讲到小大之变的时候讲
就是要知小而不自小 知大而不自大
同样的在这边文章里面
我们也应该 知丑而不自丑 知美而不自美
就是要超越美丑 超越大小
第四点 还想顺便讲一个故事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 有很多的美女
但是有些美女的下场并不很少
所以人们会探讨这个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美女是谁
后来有一种观点说应该是李夫人
李夫人是汉武帝的第三个妻子
我们知道第一个是陈阿娇 第二个是卫子夫
第三个就是这位李夫人
她的哥哥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叫李延年
当年他给汉武帝唱了一首歌叫
“北方有佳人 倚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国与倾城 佳人难再得”
唱完之后汉武帝就问他
世界上真有这么美的女子吗
他说有啊 我的妹妹就是这样子
这时候他的妹妹是在卫子夫这个地方当侍女
然后卫子夫就把她送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一看果然美丽
她不仅仅美丽而且还非常聪明
因为她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得了病
汉武帝因为喜欢她就要去看她安慰她
可是李夫人坚决地拒绝
以致汉武帝很生气 但是李夫人很聪明 她说
“以色事人者 色衰而爱弛 爱弛而恩绝也”
所以她说 如果汉武帝看到现在的她
和当年看到那个美丽的她很不一样的
就破坏了他心目当中这个美的形象
所以她要拒绝汉武帝来看她
而且说如果你真的对我好
那你在我死后对我的家人好就足够了
后来汉武帝当然对她的家人都非常好
在2016年中国的考古有一个重大的发现
就是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地的发掘
这位海昏侯叫刘贺 就是李夫人的孙子
他只当了27天的皇帝
所以历史有时候是很有意思的
两千多年前的事情在今天某一天突然又出现了
让我们对很多事情有一些新的认识 新的思考
这个故事说明 人们都希望自己美
而且也都希望能够留下永远的美
可是怎么才能真正地留住呢
现在就有一门很重要的产业
化妆或者说美容
所以如何来看待化妆 看待美容
也成了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庄子在他的《天道篇》里面讲了一句话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在他看来 朴素是天下最美的东西
朴是代表未经雕琢的原木 素是未经染色的布
所以我们现在提出了要返璞归真
这个地方我想推荐台湾的著名作家林清玄
的一篇散文叫《生命的化妆》
文章不长 我可以把全文来读一下
他说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
她是真正懂得化妆 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
使我增添了几分好奇
因为在我的印象里 化妆再有学问
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 实在不是
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 我忍不住问她 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
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 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
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
她说 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
就是“自然”
最高明的化妆术 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
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
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
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
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 让她醒目
引起众人的注意
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
化了很浓的妆 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
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
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
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
例如 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
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 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没有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 竟是自然
这可使我刮目相看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 继续说
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
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
扭曲了作者的个性
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
吸引了人的视线 当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
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 他不堆砌
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 可是
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
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 化妆师说 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
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
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
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 睡眠充足
注意运动与营养
这样他人的皮肤改善 精神充足
比化妆有效得多
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
多读书 多欣赏艺术 多思考 对生活乐观
对生命有信心 心地善良 关怀别人
自爱而有尊严 这样的人
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
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个小事
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
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
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
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
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
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
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
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
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 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表
有了这样的深刻体悟
这个世界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自存在的
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 那么
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 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
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可惜
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这篇文章我想很值得我们思考
虽然我们的男士不一定会去化妆 去整容
但是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一眼一行
一举一动给自己的生命在化妆
所以最根本的我们还是要从内在里下功夫
注重多学习 多思考 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这样 你的生命就会显出光辉
就会成为最美丽的人生
我想 这也是我们读《德充符》这篇文章
给我们的启示
好 谢谢大家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一、庄子其人
--Video
-二、《庄子》其书及价值
--Video
-三、《庄子》寓言选读
--Video
-一、《庄子内篇》阅读方法
--Video
-二、《逍遥游》阅读
--Video
-三、《逍遥游》故事解读
--Video
-第二讲作业
-一、《齐物论》解析
--Video
--Video
-二、《齐物论》故事解读
--Video
-第三讲作业
-一、《养生主》解析
--Video
-二、《养生主》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四讲作业
-一、《人间世》解析
--Video
-二、《人间世》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五讲作业
-一、《德充符》解析
--Video
--Video
-二、《德充符》观点总结
--Video
-第六讲作业
-一、《大宗师》解析
--Video
-二、《大宗师》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七讲作业
-一、《应帝王》解析
--Video
--Video
-二、《庄子内篇》补充讨论
--Video
-第八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