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庄子哲学导读 > 第三讲 庄子的世界观和认识论——《齐物论》解析 > 一、《齐物论》解析 > Video
接下来 是第四节
第四节一开始 这几句话非常难以理解
他说“以指喻指之非指也 以马喻马之非马”
“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 万物一马也”
我们读下来好像不知所云 他到底要讲什么呀
其实这个地方有一个背景
就是当时名家
就是(惠氏)公孙龙经常和别人辩论
他们有很多辩题
比较知名的我们应该知道就是“白马非马”
还有“指非指” 比如说还有“离间白”等等
所谓“白马非马”它是说具体的白色的马不是
马的这个抽象的概念
它的理由是说白是描述马的颜色的
马是描述这种形体的动物的
所以 具体的白颜色的马和抽象的马的概念
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如果要是从逻辑学的观点看 它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当时很多人认为他们是诡辩
把别人搞糊涂了 显示他们聪明
而作为惠氏的朋友的庄子
他不是简单地像一般人一样说他们是诡辩
好像没什么道理
而是真正地懂得他们的这种智慧
但是 他是把它接过来为己所用
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借助于他
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来看怎么理解这段话
他说“以指喻指之非指”
“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
第一个“指”我认为指的就是具体的手指
“非指”就是指的“指”的概念
他的意思是如果我要用具体的手指来说
具体的手指不是“指”的概念
不如用“指”的概念来说具体的手指不是
“指”的概念
所以这个“指”呢
在不同的地方既可以指具体的手指
也可以指 “指”的概念
他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
我们要把看问题的角度改变一下
按照名家 按照公孙龙的说法就是强调
我具体所指不是“指”的概念
他认为 你可以把它倒过来
不如用“指”的概念来说
你具体的手指不是“指”的概念
为什么要这样倒一下呢
其实就把重点从具体的手指上升到
抽象的普遍的“指”的概念
就是我强调的更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手指
而是思维水平更高的抽象的“指”的概念
第二句话是类似的
与其以具体的白马来说
具体的白马不是马的概念
不如反过来以马的概念来说
具体的白马不是马的概念
白马非马比较更容易理解一点了
同样的是把我们看问题的重点从具体的白马
而上升到马的概念
因为马的概念代表了人的思维水平
在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马
有白马 有黑马 有棕色的马
有公马 母马 大马 小马等等
人由于具备了抽象的思维能力
所以就把所有的这样一种形体的动物
都称为马
所以“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和具体的“马”当然是不一样的了
“马”是处于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但是它有一个特点
如果说问一个人“马”的概念是什么
恐怕没有人讲得清楚
每个人头脑中所浮现的一定是一个具体的马
不会说突然出现一个“马”的概念
这恰恰是代表人的思维能力的一个高度
我们现在知道人的思维水平越高
这个概念的抽象程度也越高
也就是说 一个概念越抽象
它的抽象程度越高 它所能包含的内涵
就越广越多
这样的人它的智慧的水平也就越高
接下来他还讲了一句话就是
“天地一指也 万物一马也”
假如你懂得了这里面的道理就会说
天地万物虽然很多很多
但是其实它们都是一些具体的
“指”呀或者白马之类的
所以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就不能只局限在
它们具体的这些白马呀
具体的手指呀这些角度
而应该 首先让自己上升到更高的
更抽象的高度
那么在道家看来
最高的高度 最抽象的概念是什么呢 就是道
所以这段话他讲的目的实际上是
为了引出“道”的重要
所以接下来 庄子就具体地
来阐述“道”的重要
以及我们如何用“道”去看待事情
他说“道行之而可 物谓之而然”
“道”这个词它有很多的含义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具体的“道路”一类是抽象的“道”
抽象的“道”当然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但是我们主要的还是指它的一种规律
道理 规则之类的
所以“道行之而可”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可以理解为具体的道路 人们走着就有了路
“道行之而可”
如果理解为抽象的说“道”能够起作用
所以就被人们认可
“物谓之而然”万物我们都有一个名字
人们这样去称谓它 然后我们就接受了
比如说我们把一种动物称为马
大家都接受了
所以碰到这样类的动物呢都称为马
这叫“物谓之而然”
如果当初我们都把它定义为牛
我们也可以承认这些东西就叫牛
总之 都是“物谓之而然”
接下来他又用他惯用的问问题的方式
接着就问“恶乎然 然于然 ”
“恶乎不然 不然于不然”
“恶乎可 可乎可 恶乎不可 不可乎不可”
而且说“物固有所然 物固有所可”
“无物不然 无物不可” 这段话呢
读起来好像是庄子故意跟你绕圈子
但是实际上他是阐述他的世界观和
看问题的方法
就是让你看到在任何事情当中都存在着
然和不然 可和不可
所以他归结是 万物都有它的所然
都有它的所可 没有物不是这样子
接下来 就要归结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观点
“故为是举莛与楹 厉与西施”
“恢诡谲怪 道通为一”
所以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世界上出现的
各种各样的东西
他指出了两对 一对是莛与楹
一对是厉与西施
莛就是一根小草的草茎
而楹呢就是我们盖房子
在堂前的两根最粗的柱子
而且有钱人家呢经常是在这个柱子上面
还要摆上对联 所以我们通常讲叫楹联
所以你看一个这么小的小草的草茎
和那么粗的柱子
这两者相差会有多大
另一类厉是传说很丑的女人
而西施呢 是美女的代表
同样是人 同样是女人
但是有的那么丑 有的这么美
这个差别也是太大了
所以他归结为叫“恢诡谲怪”
意思就是说千奇百怪 在这个世界无奇不有
但是 最重要的是后面这一句话 这四个字
“道通为一”
尽管从外表上看他们显示出那么大的差别
稀奇古怪 但是“道”让他们都相通
而成为一个整体
“道通为一”当然
其实不单是这一个方面的含义
但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
道能够让万物相通而成为一个整体
这四个字请大家注意是庄子在这篇《齐物论》
里面所阐述的最重要的这些观点
代表了庄子的世界观
因为他就看到了在这个世界上的万物
都是相通的
是一个整体
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整体观
但是我们实际中人做事情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接下来就分析叫“其分也 成也”
“其成也 毁也”
人们为了想更好地了解一个事物
或者某一种情况
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把它分割
把它分割了之后我只看这一部分 去研究它
研究得比较深入 比较仔细了
这好像是一种成功
但是庄子指出这种成功的同时也是一种毁灭
什么毁灭呢 就是把它原来的整体性破坏了
那么按照庄子的观念应该是什么样呢
他说“凡物无成与毁 复通为一”
万物呢 实际上没有所谓的成也没有所谓的毁
最终他们还是要回归为一个整体
但是一般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
庄子就指出
“唯达者知通为一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只有这些达者 比较通达的人
具有哲学智慧的人 才懂得
“道通为一”的这个道理
所以他们不用 不用什么呢
不用我们人为的分割和造成是非的这些方法
而且要把这种方法用来看待所有的事情
“寓诸庸” 这个“庸”怎么理解
在这个地方是有一点难度的
我们知道儒家有一个著名的经典叫“中庸”
“中庸”是什么意思
我们很多人 只看字面就好像是一个很平庸
甚至很庸俗的意思
儒家有一种解释 中庸说
“不偏之为中 不易之为庸”
易就是变易 变化
意思不变的就叫“庸”
其实这个解释不是太准确
下边有个解释叫“庸也者 用也”
“庸”应该是“用”
所以中庸这两个字的含义实际上阐述的是
“中”的哲学及其应用
所以这个地方的“庸”也是代表用
就是达者他不用这种分的方法 是非的方法
去看问题 而是要把他看问题的方法
就是“道通为一”的方法用在各个方面
所以后面的这几句话“庸也者 用也”
“用也者 通也 通也者 得也 适得而几矣”
我体会好像是后来的人为了帮助理解
“寓诸庸”所加的一个注释
而不像庄子自己所写了
所以我用圆阔符把它括起来
下面就说“因是已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在这个地方庄子给“道”下了一个定义
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知道“道”是老子在《道德经》
里面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哲学范畴
但是老子在整本《道德经》里面并没有
给“道”下一个具体的定义
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它加以描述
所以人们始终对“道”到底是什么 不了解
其实这是古人的一种思维方法
我们把它称之为叫“象”思维
就是他跟你描述一些“象”
然后让你自己去想象
而不像我们现在的人已经习惯于一种
科学思维 概念思维
觉得任何一个东西首先就要给它一个定义
给它一个概念 觉得才清楚
其实这样一种定义 概念
固然会让你比较清楚
但是同时 也会限定你的想象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创新
其实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我们 人
有新的想法
所以这种“象”思维是非常有利于创新的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以后慢慢体会
这个地方庄子应该说也是
给“道”下了一个定义
但是这个定义仍然也是要你去体会的
而不是像我们现在的这种所谓的科学
概念思维下的这种定义
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东西 一件事情
已经都这个样子了
“因是已 已而不知其然”就称之为“道”
这个“是”就是代表“道”
任何事情都是因为它的其中的“道”
才是现在这个样子
而这个样子呢
我们人不知道它其中的原因
而这个原因就是“道”
所以“道”可以把它理解为
万物所以如此的原因
接下来 他又讲了一句很深刻的话 叫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所同也 谓之 朝三”
这句话讲的是我们普通的人 不懂得大道的人
费心费力地去追求事物的一端
而不知道事物它中间的共同的这个道理
而这样一种做法庄子就称之为“朝三”
接下来他就解释何谓“朝三” 他说
“狙公赋芧 曰 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 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那什么叫“朝三”呢
就是养猴子的老头 狙公 狙就是猴子
每天给它们为小栗子 芧 告诉它们
早晨给你们三升 晚上给你们四升
所有的猴子都生气了 不高兴
为什么不高兴呢
说早晨给少了
早晨只给三升 晚上给了四升
于是这个养猴子的老头呢就改变了一个说法
那好了 我早晨给你们四升 晚上给你们三升
结果所有的猴子都高兴了 这就是
“朝三暮四”的真正的含义
我们后来有一个成语叫朝三暮四
但是它的含义应该已经完全改变了
说的是那些 他的想法老变来变去的人
三心二意 或者朝秦暮楚这一类的
而庄子这个讲的“朝三暮四”
揭示的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道理
什么道理呢 下面讲了 叫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 亦因是也”
说猴子的这个态度
一会儿生气 一会儿又高兴
这叫“喜怒为用” 可是
养猴子的老头子的说法呢
你说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我们要是看到它的整体 看它的全面之后
就会发现它们的名和实都没有减少
加起来总和都是七 可是
为什么猴子一会儿高兴 一会儿生气呢
就是因为猴子看问题的方法只看到一面
而看不到整体 它只盯着早上
原来朝三比暮四少 所以它生气
现在改变一个说法朝四 它就觉得增加了
多了 就高兴
人们一看到暮三 晚上你减少了呀
你总和也没有变
所以不管是名 实都没有减少
但是猴子的反应却有了这么大的差别
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只看到一端 只看到一面
所以我们觉得猴子这种动物是不是
智力太低下了 太蠢了
被这个老头一下子就骗住了
但是庄子讲这个故事可能不仅仅是讲猴子
更多的指的是我们的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人的喜怒是非其实也都是一种不懂得大道
只是去耍小聪明所造成的结果
所以他再一次地来强调
“是以圣人和之以天钧而休乎是非”
“是之谓两行”
所以 圣人用什么去和呢 用天钧
然后呢 停止去争论是非
天钧是什么 钧是人们做陶器的那个转盘
做陶器把泥巴揉好之后 放在转盘上面一转
就可以做成碗 杯子之类的
就使得它很均匀 形成一种圆形
天钧就代表一种天的“均”
就是天对待万物 都是很平均的
它不会有自己的私心 对谁厚 对谁薄
所以圣人就是要站在天钧的立场去停止
对是非的卷入
他把它称之为“两行”
“两行”这两个字怎么理解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理会主要是要
看到“是和非”这两种当中另外一方
就是“是”中间也有“非”
“非”中间也有“是”
所以“是和非”都有它相应的道理的
而不能把它绝对化
说“是”就绝对“是”
说“非”就绝对“非”
因为通常我们人讲“自是而非人”
总是觉得自己对 而别人都不对
这都是为绝对的看法
接下来 庄子又把他的思路引向了古人 说
“古之人 其知有所至矣 ”
“恶乎至 有以为未始有物者”
“至矣 尽矣 不可以加矣” 所以古人呐
他们的智慧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达到什么高度呢
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开始是没有物的
这种观点就达到了一个最高的极致的观点
就从根本上看 从源头上看
万物最开始也都是没有的
而是通过变化才产生的
所以这种观点他说
是已经到了(未复加)的程度了
然后 接下来
“其次以为有物矣 而位始有分也”
其次 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万物
但是这些万物是没有分别的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再“其次以为有分也 而未尝有是非也”
再其次地认为 万物还是有分别的
但是 没有一种“是和非”的区分
所以他归结为“是非之彰也 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 爱之所以成”
等到是非非常明显了 “道”就亏损了
“道”亏了之后就有了人的这种(私爱)
接下来庄子就问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 果且无成与亏乎哉”
真的有“成和亏”的区别吗
还就是说真的没有“成和亏”的这种区别呢
接下来他就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
他说“有成与亏 故昭氏之鼓琴也”
“无成与亏 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这个昭氏就是后边讲的昭文
是当时一个著名的音乐家 他鼓琴水平很高
庄子说 如果我们要强调成和亏的话
那么这个昭氏 昭文就应该鼓琴
如果我们不强调成与亏呢
这个昭氏就不用鼓琴了 什么意思呢
就是昭氏固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音乐家
固然他在鼓琴的时候能弹出
一首非常动听的乐曲
但是你弹出这个乐曲的时候
实际上就造成了成与亏
“成”就是从他这个角度来看 他成功了
但是呢 实际上还有他的亏的一面
这个亏的一面怎么理解呢
我想是不是可以体会为他谈的时候
只能够弹其中的一首曲子
你弹这一首曲子的同时 其实还有很多首
很好的 甚至比它更好的曲子你是弹不了的
所以事情其实都是有两面的
不能只看表面 只看一面
昭氏鼓琴弹了一首好曲子 我们觉得很好
他取得了成功 但是还要看到另外一面
昭氏 还有很多更好地曲子他就无法再弹了
所以他就说 如果我们不去强调成与亏
昭氏就可以不鼓琴了
这个地方还让我想起中国历史上
一个著名的学者陶渊明
他也很喜欢音乐 但是他不是自己去弹
而且 他用一个什么动作
来表示他对因为的喜爱呢
他拿一把无弦琴
一个琴 但是没有琴弦
没有琴弦当然你就无法去弹出乐曲出来
然后还写了一首诗 里面有这样两句就是
“但识琴中趣 何劳弦上声”
只要我懂得琴能够给我带来的乐趣
带来的因为的享受
何必非要弹出具体的声音呢
这是不是也可以帮助我们这两句话
“有成与亏 故昭氏之鼓琴也”
“无成与亏 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接下来他又进一步说
“昭文之鼓琴 师旷杖策” 就是给他伴奏
“惠子据梧” 惠子靠着梧桐树跟别人辩论
他说“三子之知几乎 皆其盛者也”
“故载之末年”
这三个人 他们的这些技巧已经很高了
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所以呢 他们一辈子都做他们自己所喜欢
的这件事情
他是他们在做的时候 也会带来问题
而“唯其好之也 以异于彼其好之也”
“欲以明之彼 非所明而明之”
“故以坚白之昧终”
正因为他们喜欢自己做的事情
而且认为自己喜欢的跟别人喜欢的不一样
所以他要尽量地让别人也了解他们所喜欢的
也就是说要让别人都做他们同样喜欢做的事情
而这样做的结果呢 是把一些
不该让别人去做的事情也要让别人去做
叫“非所明而明之”
所以最后导致的结果的话
会产生很多的愚昧
比如说他又举了一个例子
惠子以坚白之昧终 他提出“坚白”
一个石头既坚又白 要把坚和白把它分开
也会造成人们很多的一些糊涂的看法
而且又说“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 终身无成”
他们的儿子呢 又继续他们父亲的事业去做
然后一辈子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接下来庄子就说
“若是而可谓成乎 虽我亦成也”
“若是而不可谓乎 物与我无成也”
意思就是说 如果这样可以称为有成就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
这样不能称为有成就吗
那么 别人和我也可以称之为没有成就
意思就是说你看 是用什么观点去看
去怎么评价它 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然后又说“是故滑疑之耀 圣人之所图也”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此之谓以明”
所以这些很会让人糊涂 看不清楚的这些光耀
作为圣人 懂得道的人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
所以再一次就回到 圣人是不用这些去追求
是 非 成 亏
而是要把“道通为一”的方法去看所有的问题
这就叫做“以明”
以明为之 以道明之
所以他再一次地阐述为什么要莫若以明
好 接下来是这一部分的第五节
庄子说“今且有言于此 不知其与是类乎”
“其与是不类乎 类与不类 相与为类”
“则与彼无以异矣”
他说现在我们在这个地方讲了一段话
不知道这个话是跟“是”一类呢
还是跟“是”不属于一类
他说不管类还是不类
它都是要相比较而成为类的
一旦成为这个类 它就和那个彼
没有什么差别了 因为已经属于一类了
这是我们一般人看问题的常用的方法
但是 接下来他又指出来
“虽然 请尝言之” 尽管这样子
我试着跟你说一说 应该是一个什么道理
他说“有始也者 有未始有始也者”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他说从 这个世界的源头来看
我们现在说有了一个开始
但是 也在他之前是未始有始
而在未始有始之前
又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者也
意思就是说 从现在开始往前推
有开始 有没有开始
没有开始之前还没有开始
可以永远地往前推
同样的 分析
“有有也者 有无也者 有未始有无也者”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我们现在比如说有一个东西 但是
在它之前呢 应该是无
在无之前呢 又是未始有无
在未始有无之前呢 还有
未始有夫未始有无者也
所以从有往前推是无之前 还是无
一直往前推 都有无
它同样也是一个无限的
然后整个世界的变化是
“俄而有无矣” 突然之间就有了无
但是他又问了一句
“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而不知道这个有和无是真的是有 还是有 无
他说“今我则已有谓矣”
“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 其果无谓乎”
我现在这样说是已经有一个说法了
而不知道 我所谓的这些东西是真的有谓呢
还是真的无谓呢
这段话实际上就阐述了这个世界的无限性
强调了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些东西
其实都是通过变化而形成的
而在最早 是没有这些变化
也没有吾和无之间的这些区别的
所以接下来 就应该是前面我们把它暂时
移到后面的这段话了
他就是要用这段话以人生为一个例子
来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现实当中的万物
他说“非彼无我 非我无所取”
“是亦近矣 而不知其所为使”
我们人来看待万物 没有万物也就没有我
没有我呢 我也无法得到对万物的看法
这样好像似乎和我们的现实很相近
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样一种看法 是谁
或者怎么样来导致的
说“若有真宰 而特不得其眹”
仿佛有一个真宰 一个真的主宰
而我们呢却看不到它的任何的征兆
这个真宰 我理解就应该指的是“道”
但是“道”这个东西
尽管我们看不到它的表现 它的征兆
但是“可行己信 而不见其形 有请而与形”
它是起作用的 能够让你相信的
你看不到它的外形 但是它是有实而无形
这个有情的“情” 是和“实”是通用的
然后他又讲了我们人身上有
“百骸 九窍 六藏 赅而存焉”
我们人身上有一百块骨头 有九窍 有六藏
这些都具备 都存在
但是 我们对于谁感到很亲近呢
所以他接下来就问了一系列的问题
“汝皆说之乎” 你都喜欢吗
“其有私焉” 还是说我有私心
只对其中的一部分喜欢 对别的不喜欢
“如是皆有为臣皆乎”
这样我是不是都把它当作我的臣和妾呢
都归我指挥
或者说“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
或者说他们这些臣妾还不能够相互地治理
“其递相为群臣乎”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让他们
轮流 当君当臣
“其有真君存焉” 还是说他们是有一个
真的主宰与真的君主存在呢
最后他说
“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不管是我能够找到它的实情
还是说找不到实际的情况
但是对于真实的情况都是没有任何的益和损的
就是你改变不了现实的
这段话 他就是要用我们人对我们身上的
各个器官的态度来让我们明白我们对万物
应该是一个什么态度
这个例子很生动
我们的人由百骸 九窍 六藏组成
但是我们的人不可能对它们加以人为地区分
谁是高贵的 谁是低贱的
我最喜欢哪部分 不喜欢别的部分
那它们都是组成我们人体的必要的组成部分
没有贵贱之分 没有高下之分 而且缺一不可
缺掉了某一部分 就破坏了它的整体
所以我们人很自然而然地对它们都是一视同仁
没有人为地区分
所以 这个道理其实就会归结为它下面
要引出的我们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对万物的看法
他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泰山为小
莫寿乎殇子 而彭祖为夭”
所以 在天下 没有比牛马身上
秋天的毫毛的末端更大的东西了
而泰山反而是小的
没有比刚生下来就夭折的殇子更长寿的了
而彭祖反而是夭折的
这个结论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显得很荒谬
怎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谁都知道秋毫之末是很小很小的
泰山是那么大的
谁都知道殇子是短命的 彭祖是长寿的
但是庄子之所以得出这种结论
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个世界上的无限性
尽管秋毫之末很小
但是比秋毫之末更小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所以如果你站在比秋毫之末更小的
那个东西的立场
那么秋毫之末对他们来讲就是天下最大的东西
泰山固然大但是比泰山大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如果你站在比泰山更大的东西的角度看
泰山就是小的了
同样地 殇子固然是短寿的
但是比殇子更短寿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你站在比殇子更短寿的东西的角度看
殇子就是长寿的了
彭祖固然是长寿的
但是比彭祖更长寿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你站在比彭祖更长寿的东西的角度看
彭祖就是一个短寿的 夭折的
所以这就是世界无限性所得出的结论
由此 他就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
哲学观点
所以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所以应该看到天地和我是同时存在
万物和我是一个一体的关系
大家不要小看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深刻的哲学观点
我们可以把它缩减为叫“天地万物与我一体”
或者说“天地物我一体”
或者更简单地称之为叫“万物一体”
因为我们通常的人只看到自己 以自己为中心
而看不到万物和我是一个整体
所以我们的人看万物就应该跟刚才所讲的
人看我们身上的每一个部分
比如说骨头 或者是窍 或者是藏一样
都应该看到是一个整体 都是有意义的
而且应该平等地 一体地看待它们
不要形成我们人自以为是地高低贵贱之分
“万物一体”这个观念是如此地重要
所以后来儒家也引进了这个观点
特别是宋明理学 它们也都非常强调万物一体
而且把它看作是一个圣人的最重要的观点
接下来 庄子又对这样一个观点的重要性
接着一番论述
但是这段文字呢也有一定的难度
他说“既已为一矣 且得有言乎 既已谓之一矣
且得无言乎 一语言为二 二与一为三
自此以往 巧历不能得 而况其凡乎”
意思就是说既然我们承认了万物应该是一体的
那么我们还需要去讲吗
但是另外一方面 既然已经说它是一体了
难道不去讲吗
意思说还是很重要的 我们还需要去讲
但是 我们的人在讲的时候就会出现什么问题
它说“一语言为二 二与一为三”
然后就把这个事情弄得很复杂了
这个地方出现的一 二 三怎么理解
是这篇文章当中的又一个难点
有很多学者把它和老子的《道德经》里边讲的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作了一个联想
但是我仔细地体会下来 恐怕不完全一样
我认为这个地方的“一”指的是“无”
就最开始这个世界上是什么都没有的
但是我们人一去讲这个无就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 就是“是和非”
有人承认是“无” 有人不承认是“无”
这就出现了是和非
然后这种你人讲的这种“二”是和非
和原来真实的这个“一”就也是无
就变成了三个东西了
所以如果继续地争下去的话
那就弄得越来越复杂
所以它讲
“自此以往 巧历不能得 而况其凡乎”
你再会数数的人都数不清楚
因为它会分裂 一就变成三
三再接下去变成九 九再变下去就更多了
所以它就说
“故自无适有 以至于三 而况自有适有乎”
所以从无来到有就有了三
然后三呢 就会变得很多很多
何况我们要是从有开始再来到有
那就更多更复杂了
所以他的观点是“无适焉 因是已”
意思是说我们不要按照这个角度去争辩了
就是不要去受这种是和非的争辩
而是按照道 按照整体的观念去看待这个世界
看待万物 到此为止 因是已
已就是停止的意思
接下来 它就进一步论述
我们应该如何用道去看待万物
它说
“夫道未始有封 言未始有常 为是而有畛也”
道本来是没有分别的
讲述大道的这些大言呢 也没有这种固定的
但是我们的人 因为去注重是和非的分别
所以就有了很多的界限 就有畛
然后它就举这些例子 来“请言其畛”
我跟你举几个我们人的分别的这样一些例子
所以“有左有右 有伦有义 有分有辩
有竞有争 此之谓八德”
我们人 人为地区别了这是左这是右
有了伦有了义 有了分有了变
有了竞有了争 这是八种分别
但是庄子所主张的
我们如何来看待我们这个世界
他的观点是“六合之外 圣人村而不论”
我们前面讲过
古人把我们生活的空间称之为“六合”
就是上下四方 这个方盒子
在这个世界之外的东西 圣人的态度是怎么的
“存而不论” 承认它们存在但是不去论
而六合之内的东西呢 圣人是“论而不议”
“论”是自己发表观点
“议”呢就是要和别人一起来议
而“春秋经世先生之志 圣人议而不辩”
如果真实地发生一些历史上的事情
圣人他表示可以跟别人一起议但是不去辩
所以他得出结论是
“故分也者 有不分也 辩也者 有不辩也”
所以只要我们去分就一定有些东西你没有分到
如果去辩 那么有些东西你就会辩不到 看不到
那么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 他说“圣人怀之 ”
圣人是把这些看法放在自己的内心 心中有数
而众人呢是“辩之以相示也”
我们众人 普通人就是喜欢跟别人去辩论
要争一个是非 来显示自己的高明
但是按照庄子的观点看
他说“辩也者 有不辩也”
凡是要去跟别人辩论的人
他一定有些东西他看不到
因为他只站在自己的主观的角度去进行辩论
那么正确的态度 庄子进一步论述
归结为这样的五句话“夫大道不称 大言不辩
大仁不仁 大廉不谦 大勇不忮 ”
就是真正的大道它不自己称许自己 夸自己
真正的大言它是不去辩论的
原文它是“大辩不言”显然是应该把它倒过来
真正的大仁是无所谓仁和不仁的
应该是一视同仁的
请注意大仁不仁 一定要理解为真正的仁
是无所谓仁和不仁 而是一视同仁
而不能够理解为大的仁爱是不爱
这就理解错了
真正的廉洁是不人为的谦虚的
真正的勇敢是不能伤害别人的
反过来就是“道昭而不道 言辩而不及
仁常而不周 廉清而不信 勇忮而不成”
就是如果道老想表白自己
那么就不会是真正的道
如果大言老是跟别人辩论的话
就一定有些东西它就看不到
如果真正的仁爱只对某一部分是仁爱的话呢
它就不可能很周全
如果一个人本来是很廉洁的
他讲自己廉洁 别人就不会相信
一个勇者如果去伤害了别人
他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勇者
所以庄子进一步归结为
“五者无弃而几向方矣”
所以这五个原则不要违背那么几乎就合乎道了
然后说“故知止其所不知 至矣”
所以作为一个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
一个真正懂得道的人 一定要知道“止”
“止”在什么地方呢
“止”在他所不知道的这个地方
这就是真正的聪明
这句话也让我想起了我们儒家的一个观点
在《大学》里面叫“知止而后有定”
任何人他的认识能力都是有一定的局限的
所以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 你就要停下来
不要觉得你很了不起 什么都知道
就像我们现在现实当中
如果某某院士 一旦当了院士
我们就要请他发表各种各样的观点
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局限
然后也对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去发表了观点
其实超出了他的专业范围
他的认识的水平不见得比普通人高多少
所以我们一般讲人要自知之明
要“知止其所不知” 这才是一种真的聪明
接下来他又问了一个问题
“孰知不辩之言 不道之道”
谁能够真正地懂得不辩的言 不道的道呢
“若有能知 此之谓天府”
如果你真的知道了
这就算是达到了一个天府的高度
“天府”这是一种天然的府库 里边东西很多
比如我们通常讲四川是天府之国
就是说它的物产丰饶
那么天府有什么特点呢
他下面又说 叫“注焉而不满 酌焉而不竭
而不知其所由来”
你往里面加再多的东西 它也不会满
从里面取出再多的东西 它也不会枯竭
而且你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就是天府的特点
原文呢就到此就加了一句“此之谓葆光”
这就称之为“葆光”
闻一多先生呢 觉得读到这个地方
好像结束以后就很突然
整个你看第一部分那么长的论述
突然到“此之谓葆光”就结束了
所以他根据一些文献加了一句话
“葆光者 资量万物者也” 这句话加得非常好
所谓“葆光”就是一种能够来衡量
而且能够给它资助万物的这种东西
那么如何来理解“葆光” 也是一个难点
实际上我体会指的就是道
道本身应该是很光辉的
但是呢 它又不是很刺眼
所以它要把它的这些光辉保藏
而不是让人造出一种很刺眼的感觉
而它真正的作用呢就是能给万物都带来好处
也能够衡量这种东西
最后向我们用一种魔光的办法
来让这个发出的光不刺眼一样的意思
到此为止《齐物论》的第一部分就算是结束了
这一部分呢实在是太难太难
所以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
这一部分我们把它分为五个小结
到底讲了什么
它的一个思路的逻辑关系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它的第一节就是从“南郭子綦”
说自己今天是“吾丧我”开始
然后引入了“三籁”
然后呢 他详细地描写了“地籁”
第二节呢 又问他的弟子
认为人籁就是
所以呢 子綦又跟他详细地描述了“人籁”
不是你想象那么简单
而是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
由于是非之争所导致的这种复杂的状况
而且结果是悲哀和大哀
第三节就要分析产生这种悲哀 大哀的原因
就是人私心自用 然后使得大道隐蔽了
由于我们人所取得的小的成就而隐蔽
然后导致了是非彰显
而且都是“是其所非 非其所是”
所以我们如果要按照客观
做到“是其所是 非其所非”的话
他就提出了方法就是“莫若以名”
接下来第四节就是要阐明
为什么要“莫若以明”
而“以明”的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把它归结为“道通为一”
这是因为“道”能够使万物相通成为整体
所以我们就能够看清楚万物的真正的面貌
而不会陷入到无穷无尽的是非的争论之中
而我们的人呢通常就是强调了分
强调了我们的成就 因此就产生了像
“朝三暮四” “喜怒为用”的这种现象
然后还有把“昭文” “师旷”“惠子”
作为例子
让我们理解“成”和“亏”的相对性和整体性
而第五节呢他从分析我们人讲的话
是“类”还是“不类”
还有我们的“有”和“无”
“有未” “无未”这些现象
然后以我们人体的整体性为例子
指出了这个世界是无限的开放的
所以就得出了一个“秋毫”与“泰山”
“寿”与“殇”相对性的这么一个哲学的结论
然后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这样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
所以它一个是“道通为一”的一个具体的内涵
这样就能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
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庄子刚才总结出的这个观点
我们通常把它称为“天地物我一体”
或者简称为“万物一体”
这个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
后来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也把这个观点
作为它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接下来庄子就用他的文学的天才
跟我们讲述了一些非常精彩的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帮助我们去理解
他前面所阐述的这些哲学观点
-一、庄子其人
--Video
-二、《庄子》其书及价值
--Video
-三、《庄子》寓言选读
--Video
-一、《庄子内篇》阅读方法
--Video
-二、《逍遥游》阅读
--Video
-三、《逍遥游》故事解读
--Video
-第二讲作业
-一、《齐物论》解析
--Video
--Video
-二、《齐物论》故事解读
--Video
-第三讲作业
-一、《养生主》解析
--Video
-二、《养生主》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四讲作业
-一、《人间世》解析
--Video
-二、《人间世》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五讲作业
-一、《德充符》解析
--Video
--Video
-二、《德充符》观点总结
--Video
-第六讲作业
-一、《大宗师》解析
--Video
-二、《大宗师》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七讲作业
-一、《应帝王》解析
--Video
--Video
-二、《庄子内篇》补充讨论
--Video
-第八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