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庄子哲学导读 > 第三讲 庄子的世界观和认识论——《齐物论》解析 > 一、《齐物论》解析 > Video
今天我们开始阅读《庄子》内篇的第二篇文章
《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所有文章当中最长
也是最难的一篇文章
甚至有人把它称之为“诸子百家第一难”
如果说《逍遥游》的主要的特色
是文学的风采的话
那么《齐物论》就可以作为哲学睿智的代表
它代表了当时中国哲学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甚至可以说 它在某种程度上
仍然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最高水平
首先介绍冯友兰先生
读了《庄子》之后的一个体会
他把自己体会归结为这样的四句话
“游于逍遥 论以齐物 超乎象外 得其环中”
作为一个哲学家 可见他对《齐物论》的重视
因为《齐物论》所要表达的就是最后的两句话
“超乎象外 得其环中”
所以我认为《齐物论》阐述的是庄子的
世界观和认识论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人如何来看待这个世界
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在上个世纪初 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
很多学者用西方哲学的观点来解读庄子
所以他们都得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
说《庄子》之书 大旨尽在内篇
而内篇之中最要者则在
《逍遥游》《齐物论》两篇而已
《逍遥游》者 绝对自由之旨
《齐物论》者 一切平等之谈也
《逍遥游》者 庄子之目的
而《齐物论》者 庄子之方法也
这篇文章 庄子所采用的写作手法
仍然是第一模式
也就是说 先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
然后讲述故事帮助读者去理解他的哲学思想
但是 由于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哲学观点
非常之高深 非常复杂
需要一个很长时段的推理
所以它的第一部分文字很多 过程很长
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同样的 它也是从一个故事
或者说从一个场景开始引入
由于第一部分篇幅比较长
按照我的理解我把它分为五个小节
第一节首先介绍的是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仰天而嘘”“荅
焉似丧其耦”
首先描述了一个叫南郭子綦的人靠着茶几坐着
然后抬头向天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整个人就好像塌了一样
把自己的形体和心灵同时都忘记了
这个地方有一个细节需要我们理解
在古代 老师上课的场景
通常是靠着一个茶几 那时候还没有桌子
而听课的弟子们是站在老师的周围
通常成为叫“立侍”
站着 看看老师有什么吩咐
随时准备去为老师做一点事情
而这一段之中的“耦”也特别需要注意
所谓“耦”就代表两个东西
在这个地方就代表了人的形体和人的灵魂
或者说心灵
这样一个举动引起了他的弟子颜成子游的好奇
所以 就有下面的问话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曰 何居乎”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死如死灰乎”
“今之隐机者 非昔之隐机者也”
他的这个弟子姓颜成 名偃 字子游
请注意他的姓是复姓 颜成
子游是他的字 他的名在后面出现叫偃
在古代一般的读书人或者是有地位的人
既有姓也有名 也有字
而且按照习俗是满月的时候要取名
弱冠的时候 就是他二十岁成年的时候
要取字
这位颜成子游问的什么问题呢
说怎么回事呀
一个人的形体固然可以做到像枯了的树木
而一个人的心难道也能够做到像死灰一样吗
今天靠在茶几上的老师和
以前靠在茶几上的老师不一样了
这个地方顺便讲一个典故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学者 苏轼 苏东坡
在晚年写了一首诗叫《自题金山画像》
有这样的诗句说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东坡晚年六十多岁
本来他的一生是充满了很多的机遇
有远大的前程
凭他的才华完全可以取得一个辉煌的人生
可是似乎有一点生不逢时
一生中多次受到重大的挫折
四十岁 五十岁 六十岁有三次大的挫折
最后一次是被贬到海南的儋州
后来 遇到大赦才回到内地
然后他就准备和他的弟弟苏辙见面
他的弟弟在常州
所以他在途中经过江苏镇江
在(金山)这个地方就有了这首诗
而这首诗所描述了他万年的心境所用到的典故
包括“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就是借用《庄子》前一段话的
同时 他又把自己一生的功业归结为三个地名
黄州 惠州 儋州这三个地方
就是他四十岁 五十岁和六十岁
分别被贬到的地方
这首诗多少有一点低沉的意味
但是从这个地方也可以反映出苏东坡
对庄子的喜爱
在他的很多文章和诗歌里面都可以看到
庄子的影子
有的时候甚至是直接的借用
好 我们再回到本文
这时候老师怎么回答他的弟子呢
子綦曰 “偃 不亦善乎 而问之也”
偃就是颜成子游的名
老师对弟子比较亲密所以可以直呼其名
但是对于普通人是不能这样子的
一般的要称呼他的字
接下来他问的这句话就是
“不亦善乎 而问之也”也一个倒装句
就是说你问的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吗
因为他的弟子发现了他和往常的不同之处
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于是他就回答“今者吾丧我 汝知之乎”
今天我的状况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
就叫吾丧我 你知道吗 你理解吗
可见“吾丧我”这三个字非常重要
但是这三个字怎么理解呢
因为在中国的文字里面“吾”也是我
那就是我丧失了我
那不是同义反复或者自相矛盾吗
但是要请大家注意 在这个地方
“吾”和“我”是有不同的含义的
如果仅仅从文学的说法看
古代人一般是自称为吾
然后如果有几个人在一起
有你有我又有他的时候
互称的这个场合才出现我
但是在这个地方不仅仅如此
我们一定要联想到在《逍遥游》庄子所提出的
一个重要的概念 叫“无己”
所以可见这篇文章的开头
他是接着《逍遥游》而讲的
按照我的理解
“我”就代表的是有己的状况的“我”
而“吾”呢就代表了“无己”状态下的“我”
所以这三个字讲的是我已经从“有己”的状况
超越达到了“无己”的状态
南郭子綦估计他的弟子不太理解这三个字
所以接着就引入了下面的三个概念
他说“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
“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你呀 可能听说过人籁而没有听说过地籁
也许你听说过地籁但是没有听说过天籁
所以他引入这三个概念就是
“人籁 地籁 天籁”
是为了帮助的他的弟子理解吾丧我所引入的
于是他的弟子子游就问“敢问其方”
请问其中的道理何在
老师就回答
说“夫大块噫气 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 作则万窍怒呺”
这地方有个字请大家注意它的读音
一般把这个字读成“噫”
但是在这个地方它读成“噫”
所谓的噫气代表的就是人吃了东西
食物在胃里面发酵产生了气体
然后人呢打嗝把它吐出来的 就叫噫气
而在这个地方呢 庄子是把它用来形容
大块所吐出的这种噫气
就是大地也会吐出一种气
而这种气的名字就叫做风
风不吹则以 吹起来就会引起万窍怒呺
而且他还问了一句
“而独不闻之 翏翏乎”
“而”就是你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
风吹的那种翏翏的声音吗
接下来他要进一步地描述 风所引起的
“万窍怒呺”的状况
他说 “山林之畏隹 大木百围之窍穴”
“似鼻 似口 似耳 似枅 似圈 似臼”
他说在这些高山上面的那些很险峻的地方
长着很多的大树
它们的直径或者是叫周长 需要100个人围起来
在这样的大树上长着很多的窍穴
他首先形容的像人身上的鼻子 嘴巴和耳朵
然后呢 又形容像在自然界所存在的
我们人所加工出来的圆形的酒器或者是杯子
或者是我们舂米的臼
进一步还描述似洼者 似污者
洼就是比较深的水塘 污者就是比较浅的水塘
所以一共用了八个字但是分为三种类型
接下来又进一步形容当风吹到这各种各样的
窍穴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
他称之为 激者 謞者 咤者 吸者 叫者 譹者宎
者 咬者
同样用了八个字 但是他是分成四组
每一组里面有两个
而且是前面呢是主动的 后面是被动的
所以他后面接下讲
“说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有点像一唱一和
下面进一步形容说
“泠风则小和 飘风则大和”
如果吹的风小那么他和的声音就小
吹的风大和的声音也大
而且还进一步形容
“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如果很大的风突然停下来了
那么一下子所有的窍穴就空虚了
但是他还问了一句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你难道没有看到风听了 重窍都空虚了
但是还有动作
树枝还有很大的摇动
而树干呢也有一些微微的颤动
下面就进入第二节
听完老师的这段话之后
作为弟子的子游马上就有所感悟
于是就说
“地籁则众窍是已 人籁则比竹是已”
“敢问天籁”
按照他的理解
老师你这段话讲的就是地籁嘛
地籁就是风吹到众窍所发出的声音
于是按照他的理解人籁我就知道了
人籁是什么呢 人籁就应该是比竹
比竹是什么 古代的一种乐器
古代的乐器呢很多都是用竹子来做的
竹子上边开了孔 人一吹就会发出声音
这个声音呢 也称为籁
我们看到籁这个字就是竹字头的
可见它和竹子有很密切地关系
但是用竹子做的乐器吹的时候有两种方式
一种呢 可以横着吹 我们现在叫笛子
一种呢 纵向地吹 叫箫
比竹呢就是把很多跟箫排在一起
根据这个箫的长度不一样
它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
所以它有另外的名字叫排箫
一般的说 有十八根或者十三根的排在一起的
所以子游就把人籁归结为人所制造的一种乐器
比竹
于是他就觉得剩下的问题只有天籁了
所以他就问老师天籁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师首先针对他的问题回答什么叫天籁
说“夫天籁者 吹万不同 而使其自己也”
“咸其自取 怒者其谁邪”
“天籁者”这三个字是我根据文章的意思
加上去的
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 而且呢
还要和后面的人籁加以区分
就是说所谓天籁呀就是在这个世界上
有万物 然后万物呢它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但是都是由他们自己发出来的
“自己”在这个地方是两个字
“自”代表自己 这个“己”代表一种启动
发动的意思
在进一步强调 咸其自取都是他们自己的动作
然后还有什么别的东西让他们发出这些声音吗
接下来有很长的文字一直到第一部分结束
大部分学者都把后面的文字看作是
庄子自己讲的话
而不是子綦讲的话
但是 我在反复的阅读之后 认为
应该把后面所有的这些文字都应该看作是
子綦所说的话
因为他就是要向弟子说明
你刚才理解的“人籁则比竹是已”是不准确的
所以接下来的这些话都是围绕着人籁而展开的
所以根据我的理解我还加了这八个字
“夫人籁者 岂止比竹”
所谓人籁哪里仅仅是你所想象的比竹
所发出的声音
接下来他就要详细地来分析什么叫人籁
然后这样的人籁有什么问题
以及如何去针对这些问题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接下来他首先说“大知闲闲 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 小言詹詹”
这四句话很重要也很形象
而且这里面有些地方还需要我们仔细地去体会
它主要的是阐述大知和小知的不同
这个话题我们知道在《逍遥游》里面
已经强调过 叫“小知不及大知”
所以首先要把它读成“知”而不是“知”
所以它就是要强调大知和小知的不同表现
而所谓的大言和小言呢 分别就是
描述大知的话和描述小知的话
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而且在这个地方读的时候
最好是用南方的音来读
就会感受到它的这种韵律
也可以体会庄子文章的南方特点
我们知道在南方这个“咸”不读成“咸”
读成“寒(音)”
这个“间”呢也不读“间”而读成“甘(音)”
房间读成房甘
这个“言”呢 学者们认为加三点水读成淡
平淡的淡
所以我们按照南方的音来读一读
叫“大知闲闲 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 小言詹詹”
这样就有很强烈的音乐感 韵律感
他说的是大的智慧是很悠闲的 很自在的
而小的聪明呢老师在这儿挑别人的毛病
找间隙 描述大知的这些大言呢是非常平淡的
容易理解的
而描述小聪明的这些小言呢 就啰哩啰嗦
绕来绕去 让你不得要领
所以从这里边可以看出来
道家 庄子都是提倡大知而反对小知的
接下来就具体地描述这些小知的表现
这些耍小聪明的人他们的表现是什么呢
说“其寐也魂交 其觉也形开”
“与接为构 日以心斗”
他们睡着了 但是他们的灵魂还在这儿打交道
醒了之后呢 (形地)虽然放开了
但是 还在和人勾心斗角
这个“与接为构 日以心斗”
比如说就代表了中国古建筑的一个特点
一种斗拱结构 不用钉子
但是也显得非常复杂
所以我们讲勾心斗角就被引用来形容那些
耍小聪明的人的这种行为
接下来他就具体地描述这些耍小聪明的人的
一些表现 主要是“缦者 窖者 密者”
有些时候看着没有什么特殊的
但是有的时候呢他又把自己藏起来
像一个窖 或者把自己完全密封起来
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非常的复杂 引起人心的恐惧
所以就进一步地描述
说“小孔惴惴 大恐缦缦”
小的恐惧让人惴惴不安
而大的恐惧让人张皇失措 还进一步形容
“其发若机栝 其司是非之谓也”
“其留如诅盟 其守胜之谓也”
“其杀如秋冬 以言其日消也”
有的时候说话像射箭一样
就看别人话里面有什么问题
等待这个机会挑起是非
有的时候呢 一句话也不说
好像钉定好了攻守同盟 等待着取胜的机会
然后呢 他们说出的话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就好像秋天冬天要到了一样
使得人的生命力受到损害
而且“其溺之所为之 不可使复之也”
“其厌也如缄 以言其老洫也”
他们沉浸在这些作为里面
没有办法让他们回到正常的状况
他们总是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掩盖起来
好像古时候写了信要把它封住一样
表示他们自己内心是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把它称作叫老洫
洫是南方水田为了分隔的时候 那些水沟
时间长了之后 里面长出了各种东西
你不知道它有什么
我们把它称为叫“老于城府”
而且进一步形容“近死之心 莫使复阳也”
这样一些表现在庄子看来
都是好像快要死的人一样的心态
没有办法让他们再回到正常状况
他们的表现是什么呢
归结为这样的八个字
“喜怒哀乐 虑叹变慹”
一会儿很高兴 一会儿很生气
一会儿很悲哀 一会儿很快乐
一会儿考虑得很周到 一会儿在这儿叹息
一会儿在这儿变来变去 一会儿又非常固执
“姚佚启态”代表很快 “佚”代表很慢
所以他前面这种八种表现呢
有时候很快就出现 很慢的出现
就好像“乐出虚 蒸成菌”
“乐出虚”就刚才前面讲的用竹子所做的乐器
因为竹管有空间 虚的地方
就可以吹出音乐的声音
“蒸成菌”就是早晨有了真菌之后
就可以长出各种菌类
总之 从这些话里面都可以生成一些东西出来
一般的人都搞不清楚到底会有什么东西出现
但是这样的状况
“日夜相代乎前 而莫知其所萌”
他们白天晚上不停地在我们人的面前
替代 变来变去
一般的人没有办法知道他们是怎么出现的
对于这么复杂的一些状况
庄子的观点是什么呢
“已乎 已乎” 算了吧算了吧
你不要去想了 你是搞不清楚的
而且还说“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也许将来某一天早晚你会知道它
其中的原因的
接下来有一行段的话 这段话呢
是讲 用我们人的身体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来描述我们人应该怎么对待
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
突然出现在这个地方呢
显然和前面要讲的话不太一致
所以呢 我在反复阅读之后
觉得应该把它移到后面一个比较恰当的位置
如果放在这个地方就把它的意思隔断了
所以我们应该 从下面这段话开始读
就是“一受其成形 不亡以待尽”
说的是人一旦有了人的形体之后
就会不忘记他的这些小聪明 一直到他死去
这句话对于人性做了一个很深刻的总结
意思就是说人是一个很会耍小聪明的动物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 在这个世界上
有万物 但是人确实是其中最会
耍小聪明的一种动物
当然这里面有好的一面 也有不好的一面
但是他们总觉得自己高于万物
自诩为万物之灵长 而且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 但是他也
以自己高于万物自居
而且把整个世界都为他服务
所以为造成很多很多不良的后果
这里面就特别的是指那些耍小聪明的这些小知
因此这些人的生命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他说“与物相刃相靡”
“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 不亦悲乎”
他们跟万物和别人打交道的关系就好像
是在那儿肉搏战 相刃相靡
这个靡呢是摩擦的摩
所以他们的一生就好像一直在跑
而不知道停下来
所以庄子总结为这样的人生不亦悲乎
不是太可悲了吗
而且他进一步描述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
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可不哀邪”
他们一辈子在那儿辛辛苦苦但是看不到成功
非常的疲惫
但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到哪里去
这种情况不是太可哀了吗
而且还进一步地说
“而谓之不死 奚益 其形化 其心与之然”
“可不谓大哀乎”
这样的人他活着说起来是没有死
但是有什么用呢
他的形体一天一天的变化
他的心也随着一起变化 老去
不是一种很大的悲哀吗
或者是最大的悲哀吗
所以可以看到庄子对这样一些人生的状况
就是靠小聪明活着的这些人的状况
归结为三个悲哀和大哀
下面他又说“人之生也 固若是芒乎”
“其我独芒 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说人的生命难道真的就是这么愚昧吗
还是说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他们愚昧
而别人觉得不是愚昧的呢
接下来转入第三节
上面揭示了那些耍小聪明的人
所造成的人和人之间 人和万物之间
那种勾心斗角的状况
而呈现出一种悲哀大哀的状况
接下来就是要找出他们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所以他说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谁独且无师乎”
“奚必知 成心而自取者有之 愚者与有焉”
他归结为这些人都是按照他自己的成心成见
去作为老师做事情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谁没有这样的老师呢
难道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成心然后把把他
作为自己老师
只有这样智慧的人才有吗
很蠢的人他也有自己的老师呀
所以这段 马上就给出了这些所谓
耍小聪明的人的这些表现导致的
这种非常可悲的结论的原因
就是 随其成心而师之
我们也把它称之为叫师心自用
把自己的成心成见当老师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性的弱点
每个人都会这么做的
特别是当你不懂得大道 不具备大智慧的时候
一般人都是这样子
不管你是那些小聪明的人还是那些人愚蠢的人
都是这样子
下面又进一步说“未成乎心而有是非”
“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是以无有为有”
如果说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成心
而出现了是非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我们今天要到越国去
而昨天就到了一样
而这样一个结论 一个说法
就是把没有的东西作为有
所以这个地方就指出了所有的是非
都是由于人的成心成见所导致的
下面进一步说“无有为有 虽有神禹”
“其不能知 吾独且奈何哉”
如果一个人非要把没有的东西作为有
即使是非常神灵的大禹都无法理解
那我还能把它怎么样呢
接下来就要分析 由于人有了成心成见
师心自用之后怎么导致是非
他说“夫言非吹也 言者有言”
“其所言者特为定也”
所以人讲话不像吹风
风吹了过去了就没有了
但是人讲了话就一定有一个话在这个地方
而且人所讲的东西它还是一个
很复杂的没有定的
人很难以去准确理解的
所以接下来他又问了“果有言邪”
“其未尝有言邪 其以为异于瞉音”
“其有辩乎 其无辩乎”
请注意 在这个地方庄子引入了一个
很独特的写作方法
就是对一句话有两种问
一个是正面问一下然后反面又问一下
他就说人讲的话是有话的
但是他就问是真的有这种话呢
还是说没有这种话呢
我们一般的人认为人讲的话是和
刚生下来的小鸟发出的声音
它这个瞉音是不一样的
但是他又问 它真的是不一样的还是说
没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样一种正面问一下 反面问一下
就代表了庄子所提倡的
我们的人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正确的方法
就是说不能只看表面 只从一个方面看问题
而是要提出自己的疑问
要从正和反两个方面去思考
才能把问题看得清楚
接下来 他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他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言恶乎隐而有是非 道恶乎往而不存”
“言恶乎而不可”
这道为什么隐蔽了而出现了真和伪呢
描述大道的这些大言怎么会隐蔽了
而出现了是和非呢
道到哪里去了 不存在了
言怎么存在了而不起作用啊
这两句话就是揭示了当时就是大道被隐蔽
然后 出现了真伪是非的这样一个
非常严重的社会状况
其实这也是我们人类从古到今都存在的状况
但是庄子是指出了他们最根本的原因
就是道 不被人们认识
那么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庄子给出了答案
他说“道隐于小成 言隐于荣华”
大道是被我们人所取得的新的成就所隐蔽的
而大言呢
是被我们说话的人用一些花言巧语所隐蔽的
于是道知了什么结果呢 他说
“故有儒墨之是非”
所以就产生了当时非常普遍的儒家和墨家
这样的人争是非的状况
而他们所争辩的是非用什么方法呢
“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不管他们怎么争都是用这样一种方法
就是把对方认为不对的 非
而他认为是对的
而把对方所认为对的事呢 他认为是不对的
这就是所有的辩论都采用的方法
包括我们今天经常举行的各种辩论赛
都是“是其所非 非其所是”
我们现在有正反和反方
正方有一个辩题 反方的就是一个反题
然后就把对方讲的对的 就说为不对的
对方说对的 就认为不对就在那边争来争去
但是 这种做法实际上都是站在自己
个人的主观的意识上
先有了自己的固定的观点
然后就挑对方的毛病来为自己进行辩护
而对于一个问题的真实的状况
不去努力加以了解
所以在庄子看来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就应该 承认客观的是和非
就是“是其所是 非其所非”
对的就应该认为是对
不对的就应该认为是不对
这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做法
所以他就说了 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是“欲是其所是而非其所 则莫若以明”
这个地方原因是有些问题的
所以我把它改过来的
所以如果我们要想达到正确的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的话
不如 不如什么呢
不如“以明” 以明这两个字到底怎么理解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学者做了很多的解释
而且很不相同 所以引起人们的一些疑惑
北京大学著名的学者楼宇烈先生
曾经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把古往今来这些学者对“以明”的解释
进行了分析 然后还提出了他自己的一种解读
但是我读了之后 我觉得这个地方是不是
把它想得过于复杂了
“以明”我认为根据上面的文字就可以
直接理解为“以道名明之”
因为前面讲了 道为什么被隐蔽了
出现了真伪 出现了是非
所以后面就出现了“儒墨以是非”
他们是“是其所非 非其所是”
而要正确地“是其所是 非其所非”的话
那就应该回到道的立场
用道去一看就看清楚了
所以“以明”就是以道明之
接下来 他要进一步地分析
为什么“莫若以明”
为什么用道就可以把问题看清楚
下面他就分析“物无非彼 物无非是”
万物无非是彼 无非是此
这个“是”在这就是“此”的意思
我们讲彼和此 彼就是在远一点的地方
此就是在我这个地方 彼此彼此
而且正因为万物和我们人的距离
有的远 有的近
所以我们看的就是一个是彼一个是此
所以就会导致我们对他的了解就不同
他说“自彼则不见 自是则知之”
所以如果看远处的东西你就看不清楚
而看自己附近的东西你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所以就说
“故曰彼出于是 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彼”和“此”的关系
“彼”是出于“此” “此”也是因为“彼”
就是有了“彼”才有“此”
有的“此”才有“彼”
这两者都是同时出现的
如果没有“彼”也就没有“此”
所以就归结为“彼是方生之说也”
就是说“彼”和“此”都是同时存在的
但是接下来他要把这个地方再来进行分析
他说“虽然 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 ”
“因是 因非 因非因是”
他说尽管是这样子 我们还要看到什么呢
所以万物在生的同时它也在死去
万物在死去的同时也会有新的生命生长出来
“方生方死”和“方死方生”这两句话呢
本来是惠子的观点
在《天下》篇里面这个地方记得很清楚的
当时惠子讲的是
“日方中方睨 物方死方生”
就是太阳在我们头顶的时候
其实他也开始偏斜了
万物在死的同时它也在同时有新的生命出现
所以说“方死方生 方生方死”这两句话
是对我们人的生命的一种新全面的辨证的理解
但是我们普通的人就只是从一个方面看问题
活着就是活着 他还没有死
而看不到 一个人在来到世界
一天天成长的同时
其实也是在一天天地走向死亡
而一个人在一天天走向死亡的同时呢
也意味着新的生命会一天天地出现
按照同样的道理 所以任何事情
在说它“可”的时候
它也有它的“不可”的一面
在说它“不可”的时候 也有它“可”的一面
同样的一个事情在说它“是”的时候
也有它“非”的一面
在说这个事情“非”的同时
它也有“是”的一面
这就是庄子做阐述的他的世界观的重要的体现
和看问题的重要的方法
所以把它归结为“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
“亦因是也”
所以 圣人不由什么呢
不由这前面讲的
不由那种小聪明导致是非那种看问题方法
而是用道去照 照之于天
这个天实际上也代表天道 也是道
就是用道去看清楚
也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进一步讲
“是亦彼也 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 此亦一是非”
“是”其实也包含了“彼”
“彼”也包含了“是”
这个“是”是代表“此”的
“此”也包含了“彼”
“彼”也包含了“此”
“彼”是是非 那么“此”也有是非
接下来才用同样的方法问
“果且有彼是乎哉 果且无彼是乎哉”
真的有“彼此”之分吗
还是说真的不应该有“彼此”的
这样一种区分吗
接着他说“彼是莫得其偶 谓之道枢”
“彼和此”一定要怎么去看待呢
叫“莫得其偶” 偶就是跟它配对的
就是不要把“彼”和“此”绝对地对立起来
而把它要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两面”
这样一种看问题的方法它称之为“道枢”
“枢”就是枢纽 称之为道的枢纽
也就是道的关键
然后进一步阐述它的重要性
“枢始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
我们把握住了道的枢纽 关键之后
就好像是我们人站到了一个圆环的中央
然后就可以应付无穷的变化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
在一个圆形的跑道上 很多人在那儿跑步
如果你是在跑道的边上 你跟着这些人去跑
然后你去看你附近的人和远处的人
就会得到不同的印象 不同的结论
但是如果你站到了一个圆环的中央的话
你就看所有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很客观了
就可以应付无穷的变化了
你就再多的人在圆环上跑你都可以看清楚了
这就叫“得其环中”
也就是刚开始我们所介绍的冯友兰先生
所讲的那句话 叫“超乎象外 得其环中”
这样就可以“以应无穷”
所以接下来说“是亦一无穷 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 莫若以明”
“是”是无穷尽的 “非”也是无穷尽的
但是 你要看清是非就不如用“道”去看
所以这段话其实就是分析为什么“莫若以明”
为什么要用“道”去看就能看清楚
因为它能够看到事物的两面而不是只看到一面
-一、庄子其人
--Video
-二、《庄子》其书及价值
--Video
-三、《庄子》寓言选读
--Video
-一、《庄子内篇》阅读方法
--Video
-二、《逍遥游》阅读
--Video
-三、《逍遥游》故事解读
--Video
-第二讲作业
-一、《齐物论》解析
--Video
--Video
-二、《齐物论》故事解读
--Video
-第三讲作业
-一、《养生主》解析
--Video
-二、《养生主》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四讲作业
-一、《人间世》解析
--Video
-二、《人间世》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五讲作业
-一、《德充符》解析
--Video
--Video
-二、《德充符》观点总结
--Video
-第六讲作业
-一、《大宗师》解析
--Video
-二、《大宗师》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七讲作业
-一、《应帝王》解析
--Video
--Video
-二、《庄子内篇》补充讨论
--Video
-第八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