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庄子哲学导读 >  第六讲 庄子的道德观——《德充符》解析 >  一、《德充符》解析 >  Video

返回《庄子哲学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下一节:Video

返回《庄子哲学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开始阅读

《庄子》内篇的第五篇文章《德充符》

这篇文章我认为是阐述庄子的道德观的

这篇文章题目“德充符”它的意思

就是当一个人的内心的道德非常充实的时候

他的外在的表现

这篇文章属于庄子写作的第二模式

就是先讲故事后归纳出他的哲学观点

第一部分他一共讲了五个故事 分为两类

前三个故事属于一类 后两个故事属于一类

我们先看第一个故事

“鲁有兀者王骀”兀者我们前面讲过

就是受了刖刑被砍掉了一条腿的人

所以他说 鲁过有一个受了刖刑

被砍掉了一条腿的人叫王骀

但是这个人不同寻常

“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跟随他学习的人和孔子相当

于是引起了一个人的好奇 就是常季

“问于仲尼曰 王骀 兀者也”

“从之游者与父子中分鲁 坐不教 立不议”

“虚而往 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

“无形而心成者邪 是何人也”他问孔子

说王骀这个人是受了刖刑被砍掉了腿的人

但是跟随他学习的人居然跟老师把鲁过平分了

我看了看他教学生的方法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

坐着不教什么 站着也不议论什么

但是学生是虚心而来 而很有收获而归

难道真的有不言之教

没有任何的表现而内心就有所成就的吗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夫子 圣人也 丘将以为师”

“而况不若丘者乎 奚假鲁国”

“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意识是说

它是一个圣人 我孔丘还没有来得及

到他那儿去 向他学习 我要以他为师

何况不如我的人呢 何止鲁国

我孔丘要带领天下的学子跟随他一起学习

这时候常季就更不理解了 就说

“彼兀者也 而王先生 其与庸亦远矣”

“若然者 其用心也独若之何”

他说他只是一个兀者 还超过了老师

他即使和平常人相比都相差很远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他的心大概很不同一般吧

孔子就回答说“死生亦大矣 而不得与之变”

“虽天地覆坠 亦将不与之遗”

“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对一般人来说

死和生是大事 但是都不会让他有任何的改变

尽管天覆地坠也不会让他有所遗失

他会认真地审查无假 无假在这个地方我认为

就是指的无待 实际上也就是道

他非常认真地审视大道 而不会和万物一起的

迁移变化 而让万物自行其变化

他自己呢 守住他的宗旨

常季又进一步问“何谓也”

孔子就回答他说

“自其异者视之 肝胆楚越也”

“自其同者视之 万物皆一也”

常季就问 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我们看问题

如果要从他们的不同的角度去看的话

就会把我们人身上的肝和胆看作是

像楚国和越国相距那么远一样 因为

实际上是肝胆相连 靠得很近

但是如果我们仍然要强调他们两者之间的

不同的话

就会故意地夸大他们之间的不同和距离

如果要是从他们相同的角度去看问题的话

万物也都是一体的 然后进一步说

“夫若然者 且不知耳目之所宜”

“而游心乎德之和”

“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

“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如果是这样的话

他就不会去管人的耳朵眼睛所追求的这些东西

而是让自己的心在道德的和谐之中得到自由

他会看到万物的一体性 而不会过分地强调

他丢掉了什么东西 所以他把自己

丢掉了一条腿就看作是丢了一个土块一样

这个地方我们还可以读一读苏东坡当年

写的一首诗 叫《观鱼台》他说

“欲将同异较锱铢 肝胆犹能楚越如”

“如信万殊归一理 子今知我我知鱼”

这首诗讲的就是我们在第一次课中所介绍的

当年庄子和惠子所辩论的子非鱼的故事

苏东坡在这个地方所借用的一个典故

就是出于这篇文章 “肝胆犹能楚越如”

我们还可以看看苏东坡写的另外一篇文章

《前赤壁赋》他说“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我想这段文字

所阐述的道理和庄子的观点基本上是相近的

接下来常季又进一步地问“彼为己”

“以其知得其心 以其心得其常心”

“物何为最之哉”就是说他对待自己

用他的智慧能得到他的心

用他的心能够得到常心 那么 既然这样

他为什么要拒绝这么多的学生呢

孔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唯止能止众止”他说人呢

如果要想照一照自己的影子

有一种方法就是用水来照

在古代镜子是一个比较昂贵的物品

有钱的人家是用铜做镜

没有钱的人家就是用一盆水让它静止下来

就可以照一照自己的影子

所以这个地方讲的就是人要照自己的影子

不能让水流动而要让水静止下来

只有它自己静止了 它才能让所有的

让它照的东西也静止下来 接着说

“受命于地 唯松柏独也正 在冬夏青青”

“受命于天 唯尧 舜独也正 在万物之首”

说 万物都是从大地接受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唯独松树和柏树具有一股正气

所以能够四季常青

我们所有的人也是从天来得到自己的生命

但是唯独尧 舜具有一股正气

所以成为万众的首领 接下来讲

“幸能正生 以正众生”正是因为

它自己的生命保持了这样一种正的能量

所以也能够让万众的生命得到正的能量

又说“夫保始之徵 不惧之实 勇士一人”

“雄入于九军 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

“而况官天地 府万物 直寓六骸 象耳目”

“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意思就是说

正因为它们自己的生命具有这种正能量

所以它也能够让万众的生命都具有正能量

那些能够保持自己开始的那样这种一种征兆

不害怕 这样的勇士他一个人

能够冲到敌军的九军之中 他为的是求得名声

都能够这样的勇敢 何况 下面这一大段话

实际上讲的就是 能够管理天地 包藏万物

把人的六骸都能够包容

能够让人的耳目和我们的智慧 一知

能够做到我的心都永远保持活力不会死去的人

这段话实际上讲的就是

按照道达到了道的高度 他的这种表现

那显然是要远远超过前面所讲的这种勇士的

然后进一步说 “彼且则日而登假于道”

“人做从是也 彼且和肯以物为事乎”

这样的人 他一定会选择一个好的日子

然后上升到道的高度 别人都会跟着他

他怎么会以我们平常人所关心的那些事情

作为自己的事情呢 或者说

他怎么会以把聚集弟子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呢

这个地方 一个字不是读“假”应该读成“格”

就是达到 后面实际上还有两个字

登假于道 就是上升到道的高度

我们在后面的一篇文章同样会出现这四个字的

这就是他讲的第一个故事 “兀者王骀”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申徒嘉”

他同样是一个兀者 但是他

“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

估计他是一个郑国的人 所以他跟郑国的

子郑 子产同时拜伯昏无人为老师

但是子产对申徒嘉讲了一段话 说

“我先出则子止 子先出则我止”说

我先出去你就停着 你先出去我就站着

但是 估计申徒嘉没有听他的

所以第二天他们又在一起坐着

于是子产再一次地要求申徒嘉说

“我先出则子止 子先出则我止”

“今我将出 子可以止乎 其未邪”

“且子见执政而不违 子其执政乎”

说 我先出去你就站着 你先出去我就站着

现在我要出去了你能不能够站着 不要走

还是说你不坐呢

所以你看见像我这样的执政 不尊敬

难道你认为你和我是平等 一样的吗

申徒嘉就回答说

“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

“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

说在老师的门下难道有像你这样的执政吗

你说把你执政这个官看得非常了不起

然后看不起别人的人了 又说

“闻之曰 鉴明则尘垢不止 止则不明也”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今子之所取大者”

“先生也 而犹出言若是 不亦过乎”

我听说有这样的几句老话 说镜子明亮的话

在它上面就不会有尘垢

如果尘垢落在它上面 镜子就不明亮了

一个人要是和老人在一起相处时间长了

就不会犯错误

说现在你到老师门下来求学

应该是把老师看作一个很重要的人 但是

你居然讲出了这样的话不是太过分了吗

子产当然不服气 所以他就说

“子既若是矣 犹与尧争善”

“计子自德 不足以自反邪”

他反过来 是挖苦申徒嘉

说 你既然已经这个样子了还想和我来比好

原文这个地方是一个“尧”字

应该是没有多少道理 应该是一个“侨”

因为子产他真正的名字叫公孙侨

所以他自称自己是侨 意思是说

你还和我公孙侨来比好 难道你的道德水平

不足以让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吗

申徒嘉就说“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

“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唯有德者能之”

说一般的人 当犯了一个错误之后

总是会找出理由为自己辩论

所以他会讲自己的过错

然后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

说我的脚不应该被砍掉的 这样的人很多

可是 如果能够真正地接手这个事实

不替自己找理由辩论的人是很少的

所以一个人要能够做到 一个事情

如果不可奈何的时候 他还能做到安之若命

这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够做到 接着又说

“游于羿之彀中 中央者 中地也”

“然而不中者 命也” 说如果一个人

在著名的神箭手后羿他能够射中的范围内

走来走去的时候 这种地方是很容易被他

射中的地方

假使偶然没有被他射中的话 那也只是一种命

接着他又说“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众矣”

“我怫然而怒 而适先生之所 则废然而反”

“子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一般的人

因为他有完整的两条腿 然后笑我只有一条腿

这样的人很多 我以前很生气

可是自从我到了老师门下之后

我的态度完全改过来了 你不知道

这就是老师用善给我进行了洗礼的原因吗

他说“吾与夫子游十九年”

“而未尝知吾兀者也”

“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

“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 不亦过乎”

现在你和我到老师门下所追求的东西

应该是一个人的精神 是一个人的道德

所以他说是游于形骸之内 可是你呢

要求的是我形骸之外的东西

因为我只有一条腿

你就要求我不能和你一起走

你这个做法不是太过分了吗 这时候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 子无乃称”

这个时候子产才改变了自己的面容

然后 感到很惭愧 就说

你别说了 我知道自己错了

接下来是第三个故事 讲的是

“兀者叔山无趾”他同样也是一个鲁国的兀者

但是 可能是因为他的罪比较轻

所以是被砍掉了脚趾头

于是他走路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用脚尖着地

而是要靠脚后跟去走路

所以讲他是“踵见仲尼”

但是 孔子说“子不谨 前既犯患若是矣”

“岁今来 何及矣”说你不谨慎 犯了过错

到了这样一个地步 虽然你今天来了

还来得及吗

兀者回答说“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

“吾是以亡足 今吾来也 犹有尊足者存”

“吾是以务全之也” 我正因为没有看清

问题的真相 所以很轻率地对待自己的身体

所以导致了被砍掉了脚趾头

可是今天来 因为我认识到还有比我的脚

更尊贵的东西存在 所以我要用力去保全它

接下来他就批评孔子了 说

“夫天无不覆 地无不载 吾以夫子为天地”

“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意思是说

天和地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

天没有它去不覆盖的 地没有它不存在的

我把先生 把你孔子看作是天地这样无私的人

没有想到你居然讲出这样的话

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在儒家

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 叫“三无私”

指的就是 天无私覆 地无私载 日月无私照

所以通称为“三无私” 就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天地 日月都是最无私的

于是孔子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就说

“丘则陋矣 夫子胡不入乎 请讲以所闻”

所以我孔子看来见识太浅陋了 说

先生 为什么不进来呀

请把你所听到的一些东西讲一讲

结果 “无趾出” 无趾走了

于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讲说“弟子勉之”

“夫无趾 兀者也 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

“而况全形之人乎”

弟子们 你们一定要勉励自己

像无趾这样的人尽管他被砍掉了脚趾头

但是他还努力地用自己的行为去弥补前面

所犯下的错误

何况我们形体都是很完整的人呢

原文这个地方是“而况全德之人乎”

我认为应该是指全形之人

因为是和无趾相比较

而无趾走了之后到哪里去了呢

下面就记载 说“无趾与老聃曰”

“孔丘之于至人 其未邪 彼和宾宾以学子为”

“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

“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无趾与老子说 说孔子这个人

他要和这些至人相比恐怕还差得很远吧

他为什么还当你学生这么尊敬你呀

他追求的那些东西还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名声

而不知道真正的至人是把这些

看作对自己的一种桎梏 一种束缚

中国古人[00:26:32]说名缰利锁

名就好像缰绳 利好像是锁

都是对人的一种束缚 一种桎梏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的名越大

他就越没有自由 同样的

一个人越有钱他也越没有自由

这时候老子就说

“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

“以可不可为一贯者 解其桎梏 其可乎”

那无趾回答说“天刑之 安可解”

老子说既然这样子 你为什么不直接地让他

认识到人的生和死是一贯的

可和不可也是一体的

这样 解除他的桎梏可以吗

不就可以了吗

但是无趾回答说 这是上天给他的刑法

我怎么能够帮他解开呢 言外之意就是说

要靠他自己认识到了道的重要

然后才能够解除身上的桎梏 靠别人是不行的

前面这三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

都是描述的这种兀者 就是后天由于某种事情

导致他们受到了刖刑而被砍掉了一条腿

这对于他们个人的生命讲是一次很大的打击

但是 由于他们自己的努力

他们的道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的外在表现就和一般人很不一样

我们可以把他称为一种另类的人

庄子哲学导读课程列表:

第一讲 序:走近庄子——从寓言看庄子的人生境界

-一、庄子其人

--Video

-二、《庄子》其书及价值

--Video

-三、《庄子》寓言选读

--Video

第二讲 庄子的人生观——《逍遥游》解析

-一、《庄子内篇》阅读方法

--Video

-二、《逍遥游》阅读

--Video

-三、《逍遥游》故事解读

--Video

-第二讲作业

第三讲 庄子的世界观和认识论——《齐物论》解析

-一、《齐物论》解析

--Video

--Video

-二、《齐物论》故事解读

--Video

-第三讲作业

第四讲 庄子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养生主》解析

-一、《养生主》解析

--Video

-二、《养生主》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四讲作业

第五讲 庄子的社会观——《人间世》解析

-一、《人间世》解析

--Video

-二、《人间世》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五讲作业

第六讲 庄子的道德观——《德充符》解析

-一、《德充符》解析

--Video

--Video

-二、《德充符》观点总结

--Video

-第六讲作业

第七讲 庄子的生死观——《大宗师》解析

-一、《大宗师》解析

--Video

-二、《大宗师》故事解读

--Video

--Video

-第七讲作业

第八讲 庄子的政治观——《应帝王》解析

-一、《应帝王》解析

--Video

--Video

-二、《庄子内篇》补充讨论

--Video

-第八讲作业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