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土壤地理学 >  第八章 土壤分布和土壤分区 >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返回《土壤地理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在线视频

下一节: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返回《土壤地理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今天

我们进入土壤区划的学习

土壤区划就是对土壤群体

进行地理区域上的划分

土壤区划工作与土壤的形成

分类

制图

土被结构等研究密切相关

它们相互补充

相互推动

但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工作基础

土壤区划常常与农业区具有一致性

土壤区划应为因地制宜地配置农

牧业生产

牧业生产

持续利用土壤资源

发挥土壤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土壤区划的原则

通常认为土壤区划有两个原则

一是土壤区划的综合性

也就是必须认真分析土被的结构

分布规律

发生特征和生产性能

以及决定这些特征的

全部自然地理因素

同时也要考虑

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二是必须强调土壤地带和

农业地带的一致性

即把土壤地带性和农业地带性

概念作为土壤区划的理论基础和

高级区划单位划分的依据

然后是区划的单位与划分依据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

工作委员会于1959年提出了

土壤区划的分级系统

分为土壤气候带也就是0级

土壤地区或亚区也就是一级

土壤地带和亚地带二级

土壤省三级

土壤区也就是四级

土组也就是五级

土片也就是六级

0至三级是土壤区划的高级单位

四至六级是低级单位

首先是土壤气候带

土壤气候带是区划中最大的单位

但仅作参考的级别

它围绕大陆表面以

带状形式随纬度而变化

表现了土壤纬度地带性

其划分的依据是地表

是接受的太阳辐射量

热量条件的相似性

那么这里面主要是参考日均温大于等于

10℃积温等值线

在同一土壤气候带中

相似的热量条件对土壤形成

风化过程

植物生长以及农业发展的影响

都具有相似的性质

土壤气候带

不但具有一定的土纲群

同时在农业上也反映

一定的土地潜在生产力

中国共分为寒温带

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和热带五个土壤气候带

第二是

土壤地区 土壤地区也就是

是土壤气候带的一部分

是按土壤气候带内土壤气候象

不同而划分的

在气候上

虽然同一土壤气候带中的

各个地区在热量条件上类似

但是它们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

土壤地区的划分与各地区

在大陆所处的地理位置

也就是离海远近有密切关系

它和土壤气候带不同

它表示出明显的土壤经度地带性

在同一土壤地区内

不仅热量条件相似

并且气候湿润程度和

土壤水分状况也相似

以致对风化成土过程

植物生长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更具有共性

在同一土壤地区内

不仅具有一定的土壤水平地带性

还具有一定的垂直地带性系列

在农业生产上

不同的土壤地区可以

有不同的农业经营方向

和不同的土壤改良措施

第三是土壤地带

土壤地带也就是二级

是土壤地区的一部分

是根据土壤和农业的地带性

原则来划分的

在同一地带的范围内

具有同类的水热条件

生物过程和土壤形成过程

它们不仅和特有的

生物气候性也就是地带性土类

相应的隐域性土壤以及一定耕种土壤相联系

而且也和自然植被类型

以及一定的农业发展方向

农作制度和作物组合相吻合

在同一土壤地带中

其土地生产力基本上是相同的

在某些土壤地带内还可以分出土壤亚地带

第四是土壤省

土壤省三级

为土壤地带

或亚地带的一部分

是按地带或亚地带内土壤气候相的

不同而划分的

其土壤或成土条件的特点是与一定的干湿度

大陆性程度相联系的

因而大致随经度而呈东西方向变化

在土壤省的范围内

在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残遗特征方面都有较大的一致性

同时

其农业生产条件也更加一致

在区划系统中

可把土壤省分为平地土壤省和山地土壤省

平地土壤省是指包括一定的地带性土壤

隐域性土壤和耕种土壤所构成的土壤系列

在不同的土壤省范围内

其作为组成的比例也有一定的差异

山地土壤省和平地土壤省一样

也从属于土壤地带或亚地带

是根据相似的土垂直带谱类型来划分的

第五是土区

土区四级为土壤省的一部分

是根据土壤

地貌原则来划分的

是在平地土壤省范围内

具有一定的地貌发生联系的土壤组合

土区范围内各土壤在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及成土母质等方面有一定的发生联系

并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组合群

第六是

土组

土组五级是土区的一部分

只包括单一的土壤组合

土组是与一定的地貌形态组合系列

及发育在不同母质上的土壤成分

相联系的单一的土壤组合

第七是土片

土片六级是土组的一部分

是由于小地形的变化和发育在

同一母质上的各种土壤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特复区

土片就是包括相似土壤复区的单位

席永藩等1982

根据土壤和自然景观的重点差异

而将中国分为四大土壤区域

一是高铝质土区域(或铁铝质土区域)

二是硅铝质土区域

三是干旱土区城

四是高山土区城

为解决多级分区及其应用问题

高级分区级别的土壤为基础

由上而下展开

在可分为地区

土区

亚区

土片

最后至土壤样块

好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我们下节课再见

土壤地理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2.1 土壤矿物(一)

--2.1 土壤矿物(一)

--2.1 土壤矿物(一)

--2.1 土壤矿物(一)

-2.2 土壤矿物(二)

--2.2 土壤矿物(二)

--2.2 土壤矿物(二)

--2.2 土壤矿物(二)

-2.3 土壤矿物(三)

--2.3 土壤矿物(三)

--2.3 土壤矿物(三)

--2.3 土壤矿物(三)

-2.4 土壤有机质(一)

--2.4 土壤有机质(一)

--2.4 土壤有机质(一)

--2.4 土壤有机质(一)

-2.5 土壤有机质(二)

--2.5 土壤有机质(二)

--2.5土壤有机质(二)

--2.5 土壤有机质(二)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第三章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2 土壤热量状况

--3.2 土壤热量状况

--3.2 土壤热量状况

--3.2 土壤热量状况

-3.3 土壤水分形态

--3.3 土壤水分形态

--3.3 土壤水分形态

--3.3 土壤水分形态

-3.4 土壤水势

--3.4 土壤水势

--3.4 土壤水势

--3.4 土壤水势

-3.5 土壤胶体

--3.5 土壤胶体

--3.5 土壤胶体

--3.5 土壤胶体

-3.6 土壤溶液

--3.6 土壤溶液

--3.6 土壤溶液

--3.6 土壤溶液

第四章 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4.1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1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1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1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3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3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3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3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4 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4.4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 4.4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4.4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第五章 土壤形成过程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3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5.3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5.3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5.3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第六章 土壤分类与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

-6.1土壤分类概述

--6.1土壤分类概述

--6.1土壤分类概述

--6.1土壤分类概述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第七章 "土壤类型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

-7.1 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1 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1 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1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第八章 土壤分布和土壤分区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第九章 土壤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10 土壤污染

--9.10 土壤污染

--9.10 土壤污染

--9.10 土壤污染

第十章 现代土壤调查技术与土壤信息系统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3 土壤信息库

--10.3 土壤信息库

--10.3 土壤信息库

--10.3 土壤信息库

考试试卷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一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一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二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二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三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三

-土壤地理学 试卷四

--土壤地理学 试卷四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五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五

-土壤地理学 试卷六

--土壤地理学 试卷六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