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土壤地理学 >  第七章 "土壤类型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 >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返回《土壤地理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在线视频

下一节: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返回《土壤地理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我们前边分析了

地带性的土壤类型

和非地带性的土壤类型

哎实际在讲前三节的时候

也基本上牵扯到了土壤的空间的分布

这一节我们就来专门来讨论一下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

我们都知道

作为诸多成土因素综合

作用的产物

土壤类型随着空间位置

及其成土环境的

变化而变异

并表现出来显著的空间分布规律

一个规律就是土壤分布的

地带性规律

啊这个主要是指土壤类型在地表

近于带状延伸分布

按一定方向

渐变的规律

它包括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和垂直地带性

再一类就是地方性分布规律

是指受母质

地形、水文、成土年龄

人类活动

支配所形成的土壤类型

当然也包括地壳运动啊火山喷发

这些过程形成的土壤

那么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是指在大的生物气候

因素支配下土壤类型

及其组合沿

纬线呈东西向的延伸

南北更替的一个分布规律

比如说在高纬度地区分布有冰沼土

灰化土或者也叫有机土

冻土

灰土

在低纬度地区分布的砖红壤

赤红壤

就是老成土、氧化土或者是富铁土

啊铁铝土

这些都是环绕全球各大陆分布的

表现出

明显的

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这个是一类

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全球性的表现在

赤道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没有全球性的分布特征

这个就是

美国学者把美国的十一个

土纲做的一个理想大陆的分布

当然理想大陆只考虑他的位置啊

因为位置定了

它的气候和大的气候和生物条件就定了

他没有考虑地形

母质呀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家一看哎

这一个就是

赤道地区

是全球性的一个分布

哎这个北极地区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

中纬度大陆

大陆东岸跟西岸不一样

跟大陆的内部也是不一样的

这个一般的叫做

理想大陆上边的土壤的分布特征

当然它是一个最基本的

再一个就是说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它是指在大的生物气候条件因素的支配下

在中纬度地区土壤类型及其组合

沿着经线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的一个规律

这个分布规律在北美大陆

从太平洋沿岸一直向东

到大西洋沿岸依次分布有淋溶土

干旱土

软土

老成土

他这个地带性是很充分的

但是在我们中国的北方地区

分布的这个经度地带性

受地形和东南季风的影响有所偏转

呈现为东北西南向的土壤经度地带性

比如说从东北向西

南依次分布有暗棕壤

暗色森林土

也就是淋溶土

黑土、黑钙土、栗钙土也就是均腐土

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

也就是干旱土

这就是一个分布特征

大家一看

这是北美大陆中部的一个分布特征

这边在太平洋沿岸

由于地形的作用

他分布的是这个森林

形成的是淋溶土

到了山地里边随着山地的增高

气候湿润也是可以的

但是越过了这个内华达山以后

是一个下沉气流啊

也就是有焚风效应

就进入了一个干燥的地区

所以说形成了干旱土

在往东啊随着

距离内华达山区距离的加成

受这个海洋气流的影响慢慢的形成了

这个

软土也就是均腐土

到了东边又形成了淋溶土

这些特征

因为东边他受的是北大西洋的影响

这个是一个分布特征

再一个就是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是指在高山及其气候的支配下

土壤及其类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

或者是递减递变的一种规律

因为在山脊地带

一般的与当地的地带性土壤是一致的

简称为垂直带的基带土壤

一般情况下

从基带土壤开始随着

山地海拔的升高由于地表气温的逐渐降低

降水在一定幅度内

可以增加地表的气温的

日较差和风力的加大

会引起植被和土壤分布的

一个垂直地带性的变化规律

山地的基带土壤不同

其土壤的垂直地带性也会不一样

就说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土壤

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

比如说这一个

位于我们国家中部的秦岭的主峰

也就是陕西的太白山

它的海拔达到了3771米

它的特征就在于

因为秦岭他是一个东西向的山脉

它的北坡

属于暖温带

南坡属于北亚热带

所以说它的南北两坡的土壤的垂直带

都不一样

再一个就是我们国家

台湾中部的玉山

它的高度更高一些

它的高度将近4000米

它的土壤垂直分布的规律性也是很明显的

因为它的土壤的分布的基带

可能是富铁土但是在秦岭的基带

一个是褐土一个是黄棕壤

所以说它就分布的不一样

因为基带都不一样

所以说分布的土壤类型都不一样

在一个地方性的土壤分布规律

是指在宏观的

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由于地方性的成土因素

的差异所造成的一种分布

其中导致中观的微观空间上的土壤分布

的状况的差异

地方性的土壤分布规律

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是进行区域性土壤资源调查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和土壤污染修复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因为地带性的那些规律是大宏观

我们人也是只能是认识一下

真正的我们平常做土壤

调查和学习研究的接触的往往是

在地带性分布的规律上

我们重点着重的是土壤的地方性分布规律

那么还有一个

地方性分布规律也有一个尺度的概念

一个是中域性的分布规律

它是在中尺度的地域范围内

主要受中地形条件影响的

地带性土类或者非地带性土类

的一种变异规律

这个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哈

再一个就是坡地

地形土壤分布这个叫做土链

土链是由一个相同的成土母质上

随着地形起伏不同

有规律性的出现的一组土壤分布模式

还有一种微粒的土壤分布规律

也就是说在小地形的作用下

在短距离里边的土种变种甚至

土类

亚类

出现的一种分布现象

耕种土壤分布它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土壤分布有几种规律

一种是同心圆

围绕着村落

土壤分布称为

同心圆状分布

还有一种耕种土壤

主要是这种特点

这个是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的

主要的土类的世界分布状况

大家一看有地形影响的

也有地带性的影响这个还是比较全的

大家也也知道

大家要看一看如果学过气候

学过植被的分布的时候跟土壤的这种分布

都是可以联系起来的

这个是我们中国的

土壤系统分类的土纲的主要分布单元

和我们中国的地形完全是一致的

东部沿海地区是湿润的

一直到我们国家的南海诸岛地区

都分布着是这些土壤

在我们国家的中西部

主要受黄土高原这些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这些地形和母质的影响分布的一些土壤类型

在我们中国的西部

一个是受干旱的影响和温度

比如说新疆的南疆和北疆的温度

到了在南边受青藏高原的

影响土壤也表现出了一种很明显的分布规律

当然我们国家这个地带性的分异规律

由于受地形人类活动的影响

和季风的影响

地带性的规律有是有

但是不太明显或者经过转换

好的我们这一节课

主要分析了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大家试剖析一下

中国土壤空间分布的一个总体的格局

我这里边已经把中国

土壤系统分类的土纲的分布的格局告诉大家了

大家回去能不能自己完善一下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的空间格局

土类的空间格局

好今天我们就到这

谢谢大家

土壤地理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2.1 土壤矿物(一)

--2.1 土壤矿物(一)

--2.1 土壤矿物(一)

--2.1 土壤矿物(一)

-2.2 土壤矿物(二)

--2.2 土壤矿物(二)

--2.2 土壤矿物(二)

--2.2 土壤矿物(二)

-2.3 土壤矿物(三)

--2.3 土壤矿物(三)

--2.3 土壤矿物(三)

--2.3 土壤矿物(三)

-2.4 土壤有机质(一)

--2.4 土壤有机质(一)

--2.4 土壤有机质(一)

--2.4 土壤有机质(一)

-2.5 土壤有机质(二)

--2.5 土壤有机质(二)

--2.5土壤有机质(二)

--2.5 土壤有机质(二)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第三章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2 土壤热量状况

--3.2 土壤热量状况

--3.2 土壤热量状况

--3.2 土壤热量状况

-3.3 土壤水分形态

--3.3 土壤水分形态

--3.3 土壤水分形态

--3.3 土壤水分形态

-3.4 土壤水势

--3.4 土壤水势

--3.4 土壤水势

--3.4 土壤水势

-3.5 土壤胶体

--3.5 土壤胶体

--3.5 土壤胶体

--3.5 土壤胶体

-3.6 土壤溶液

--3.6 土壤溶液

--3.6 土壤溶液

--3.6 土壤溶液

第四章 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4.1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1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1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1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3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3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3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3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4 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4.4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 4.4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4.4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第五章 土壤形成过程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3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5.3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5.3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5.3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第六章 土壤分类与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

-6.1土壤分类概述

--6.1土壤分类概述

--6.1土壤分类概述

--6.1土壤分类概述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第七章 "土壤类型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

-7.1 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1 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1 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1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第八章 土壤分布和土壤分区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第九章 土壤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10 土壤污染

--9.10 土壤污染

--9.10 土壤污染

--9.10 土壤污染

第十章 现代土壤调查技术与土壤信息系统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3 土壤信息库

--10.3 土壤信息库

--10.3 土壤信息库

--10.3 土壤信息库

考试试卷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一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一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二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二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三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三

-土壤地理学 试卷四

--土壤地理学 试卷四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五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五

-土壤地理学 试卷六

--土壤地理学 试卷六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