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土壤地理学 >  第九章 土壤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  9.10 土壤污染 >  9.10 土壤污染

返回《土壤地理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9.10 土壤污染在线视频

下一节:9.10 土壤污染

返回《土壤地理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9.10 土壤污染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

土壤盐渍化类型

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本节

我们进入

土壤污染

相关内容的学习

首先来看

土壤污染的概念

土壤污染目前学术界

还无统一提法

常见的观点有

美国肯珀的广义土壤污染观点

日本馆念的

土壤污染概念

一般认为人类活动产生的

有害物质进入土壤

当其含量超过土壤本身的

自净能力而使土壤的成分

性质发生变异

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称为土壤污染

在土壤中

污染物的累积和净化

是同时进行的

这两个过程是

对立统一的

两者一般处于

动态平衡之中

如果累积速度大于净化速度

且污染物在土壤中的

净累积量达到一定阈值

就必然导致

土壤正常功能的失调

使土壤质量下降

开始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并通过植物吸收及

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群健康

这种现象属于土壤污染

如果累积速度小于自净速度

则不会发生土壤污染

下面是

土壤主要污染物

根据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性质

可以将土壤污染物归并为

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

两大类

土壤无机污染物

以重金属

有毒类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危害最为突出

它们在土壤中一般

不易随水移动

且不能为微生物分解

常在土壤中累积

甚至有可能转化为

毒性更强的甲基化合物

它们还可以通过植物的

吸收富集来对人类产生危害

在无任何人为污染的条件下

自然土壤中

就含有无机有毒元素

但因母岩类型的多样性

成土过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致使土壤中

无机有毒元素的天然含量

有很大差别

因而要客观地评价

某个具体的土壤是否已受到污染

也是十分困难的

目前

确定土壤是否被无机有毒物污染

常以土壤背景值作为参照系

由于土壤组成的复杂性和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的可变性

造成了重金属元素在

土壤中存在形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不同的赋存状态的重金属元素

其生理活性和毒性均有差异

其中以水溶态

交换态的活性

毒性最大

残留态的活性及毒性最小

而其他交换态的活性和

毒性居中

因此

在研究土壤中

重金属元素污染时

不仅要注意它们

在土壤中的总含量

还必须重视它们的

各种赋存状态的含量

下面是土壤有机污染物

主要包括人工合成的

有机农药

酚类化合物

氰化物

烷烃类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

有机洗涤剂等

其中以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和有机砷农药

稠环芳香烃类等有剧毒或

低毒高稳定性有机物为主

它们在土壤中容易累积

造成污染危害

下面是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类型

土壤作为一个开放系统

并且也是地表各环境要素

相互作用的枢纽

因而造成土壤污染的物质

来源极为广泛

根据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可以将土壤污染划分为

水体污染型

大气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固体废物污染型和

生物污染型

水体污染型

土壤水体污染型

主要的污染物有

无机有毒物如重金属

类金属

有机有毒类

大气污染型

土壤污染物主要来自

被污染的大气

主要的污染源有

工业或生活中的煤燃烧

汽车尾气

工业废气及其中的飘尘

原子能核电站及

核武器实验场等

农业污染型

由于农业生产

需要不断地施用化肥

农药

城市垃圾堆肥

污泥等

使周围土壤受到污染

尤其是农药污染更为严重

农业污染型的污染程度及

主要污染物常常与农药

化肥的施用量密切相关

固体废物污染型

将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比如工业三废

堆置于土壤表层或

填埋堆积于土壤之中

直接或间接地

改变土壤组成和土壤结构

其中所含有毒物质通过迁移转化

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正常活动

妨碍植物的根系生长

或在植物体内积蓄

并危害人类的健康

生物污染型

人类向土壤中排放大量的

病源菌

寄生虫

害虫

有害植物等对土壤构成污染

下面我们来看

土壤污染的修复

世界各国均采用

以预防为主的防治土壤污染政策

具体防治对策有

第一、深入研究土壤系统中

物质迁移转化的规律

有效利用土壤的自然净化过程

第二、控制和切断外部污染源

是防治土壤污染的根本途径

第三、强化法制与管理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

核心是筛选和培育

对重金属元素

具有超累积型植物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

植物修复通过植物

及其根际微生物群的

生理代谢过程来富集

移去

挥发或稳固土壤中可溶态重金属元素

从而使被污染土壤的

正常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得到恢复的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

植物修复技术

包括3个方面

第一、植物根系从土壤溶液中

萃取重金属元素

第二、植物在生理代谢过程中

催化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

第三、植物生理代谢对土壤中

重金属元素的固化作用

好,本章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再见

土壤地理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1 土壤、土壤圈的相关基本概念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2 土壤圈的地位与作用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1.3 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2.1 土壤矿物(一)

--2.1 土壤矿物(一)

--2.1 土壤矿物(一)

--2.1 土壤矿物(一)

-2.2 土壤矿物(二)

--2.2 土壤矿物(二)

--2.2 土壤矿物(二)

--2.2 土壤矿物(二)

-2.3 土壤矿物(三)

--2.3 土壤矿物(三)

--2.3 土壤矿物(三)

--2.3 土壤矿物(三)

-2.4 土壤有机质(一)

--2.4 土壤有机质(一)

--2.4 土壤有机质(一)

--2.4 土壤有机质(一)

-2.5 土壤有机质(二)

--2.5 土壤有机质(二)

--2.5土壤有机质(二)

--2.5 土壤有机质(二)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6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一)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7 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二)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8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一)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2.9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二)

第三章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1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3.2 土壤热量状况

--3.2 土壤热量状况

--3.2 土壤热量状况

--3.2 土壤热量状况

-3.3 土壤水分形态

--3.3 土壤水分形态

--3.3 土壤水分形态

--3.3 土壤水分形态

-3.4 土壤水势

--3.4 土壤水势

--3.4 土壤水势

--3.4 土壤水势

-3.5 土壤胶体

--3.5 土壤胶体

--3.5 土壤胶体

--3.5 土壤胶体

-3.6 土壤溶液

--3.6 土壤溶液

--3.6 土壤溶液

--3.6 土壤溶液

第四章 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4.1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1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1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1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2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4.3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3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3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3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4 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4.4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 4.4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4.4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和地形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5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4.6 土壤形成时间因素的作用

第五章 土壤形成过程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1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2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5.3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5.3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5.3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5.3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第六章 土壤分类与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

-6.1土壤分类概述

--6.1土壤分类概述

--6.1土壤分类概述

--6.1土壤分类概述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2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5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6.6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

第七章 "土壤类型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

-7.1 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1 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1 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1地带性土壤类型1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2 地带性土壤类型2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3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4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剖析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7.5 新疆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第八章 土壤分布和土壤分区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1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2 全球各州土壤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3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4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5 土壤负向垂直地带性及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6 土壤中域/微域性及耕地土壤的分布规律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7 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空间格局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8.8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区划

第九章 土壤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1 土壤资源的含义与生态环境功能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2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及其空间特征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质量概念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4 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5 土壤质量指标功能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6 土地开发整理、土壤退化与侵蚀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7 土壤侵蚀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8 土壤风蚀沙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9 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

-9.10 土壤污染

--9.10 土壤污染

--9.10 土壤污染

--9.10 土壤污染

第十章 现代土壤调查技术与土壤信息系统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1 土壤地理调查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2 现代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0.3 土壤信息库

--10.3 土壤信息库

--10.3 土壤信息库

--10.3 土壤信息库

考试试卷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一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一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二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二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三

--土壤地理学 试卷三

-土壤地理学 试卷四

--土壤地理学 试卷四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五

--土壤地理学 试卷五

-土壤地理学 试卷六

--土壤地理学 试卷六

9.10 土壤污染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