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  第七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返回《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7.1认知派与经验派在线视频

下一节:7.1认知派与经验派

返回《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7.1认知派与经验派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这节课开始

我们来了解第二语言教学法的

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

教学法流派

不同于作为学科名称的 教学法

如 中学语文教学法

也不同于在教学中所采用的 教学法

如归纳法 演绎法

它是指一个教学法体系

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

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包括其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和技巧

教学手段

教师与学生的作用

和评估等方面的教学的综合

按照其主要的语言教学特征

可以把教学法流派分为四大派

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

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

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

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前两个流派

认知派与经验派的教学法

首先是语法翻译法

又称 传统法 或 古典法

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纲

依靠母语

通过翻译手段

主要培养第二语言

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是

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一切语言

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

语言规律是共同的

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

所不同的是

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

语法翻译法的心理学基础是

18世纪的官能心理学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有

重视读写能力

发展学习者智力

重视系统的语法知识

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

词汇的选择由课文决定

讲练单位是句子

用母语教学

翻译是主要手段

注重让学习者

学习规范的书面语等

语法翻译法是第一个

完整的教学法体系

由于其忽视口语教学

和语音教学

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

因此不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20世纪中期

经过改革

发展为 近代语法翻译法

加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

也注重了语音 词汇

语法的综合教学

第二种是直接法

直接法又称

改革法 或 自然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欧

主要是法国和德国

因为当时的工业 贸易发展

需要外语口语人才

直接法应运而生

这是与语法翻译法对立的教学法

直接法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

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

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联系

而不依赖母语

不用翻译

直接法的语言观认为

语言是习惯

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

而不是思维

直接法的主要特点是

用目的语直观手段教学

使学习者通过感知

模仿 操练 记忆

形成语言习惯

口语教学为基础

先听说后读写

重视语音教学

句子为教学基本单位

主张学习活的语言

直接法作为与语法翻译法

针锋相对的一种教学法流派

打破了语法翻译法

独霸天下的局面

开辟了新的第二语言教学的领域

开经验派之先河

但是

直接法对成人学习

第二语言的认识不够全面

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对教师的言语技能要求较高

第三种是情景法

情景法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产生于英国的一种

以口语能力培养为基础

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景

进行目的语

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

其语言学理论基础是

英国的结构主义

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

习惯形成理论

强调模仿形成习惯

情景法的特点是

认为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

四种言语技能的实际掌握

言语技能是通过

掌握语言结构获得的

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

用目的语教学

在情景中教学

注重词汇和语法的编排

先建立学习者的词汇语法基础

再教阅读和写作

情景法是对直接法的继承

同时在教学中

运用情景等方面

比直接法又有很大地发展

第四种是阅读法

阅读法产生于20世纪初

代表人物为英国语言教育家韦斯特

这是一种强调通过直接阅读

来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法

直接法对口语教学要求太高

脱离实际

韦斯特提出

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

应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掌握阅读技能最为实用

相对于其他技能来说也比较容易

最有可能达到教学目的

学习者也因而具有成就感

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从培养阅读能力开始

学习者有了一定的语感

到学习口语时就可以少犯错误

更快地学好目的语

阅读法的特点是

认为阅读是目的

也是手段

避免使用母语和翻译

借助上下文或插图

直接理解阅读材料

阅读后归纳语法规则

词汇也通过上下文语境

来理解和掌握

阅读法首次提出单项技能训练法

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研究

这是一个创举

但忽视了对学习者

其他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第五种是自觉对比法

自觉对比法是前苏联

在20世纪30到50年代

正统的外语教学法

是主张通过

母语与目的语的

翻译和结构对比

自觉掌握目的语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以直接法为对立面

客观上成了语法翻译法的

继承和发展

自觉对比法的理论基础

首先重视德育

把教育任务放在首位

认为学校的每门课

都有通过传授知识

而培养科学世界观的任务

学生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

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母语

认为外语学习过程

是从自觉到直觉

即从集中注意语言形式

学习语言规则

到只注意话语内容

而无需注意语言形式的直觉掌握

自觉对比法

继承和发展了语法翻译法

引入语言对比

强调学习者的自觉性

但忽视操练和交际

在反对直接法的局限性时

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因而不能很好地培养

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第六种是听说法

听说法是20世纪40年代

产生于美国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

培养口语听说能力

又称 句型法 或 结构法

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主张对活的语言进行描写分析

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

心理学基础是

行为主义心理学

听说法顾名思义

强调听说领先

口语第一位

重视反复操练

及时纠错

教学中以句型为中心

排斥和限制母语

通过对比母语和目的语

找出学习者的难点

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听说法的出现是

第二语言教学法

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理论基础坚固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法体系

是在直接法基础上的

继承和发展

影响了我国的外语和汉语教学

但是其否认人的能动性

以及机械操练

忽视语言意义

导致学习者阅读写作能力较差

难以满足培养合格的

外语人才的需要

第七种是视听法

视听法50年代产生于法国

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

听觉感知与视觉感知相结合

理论基础是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

行为主义心理学

也受到完形心理学的影响

视听法的特点是

教学过程中

将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

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

强调整体结构感知

先口语教学

后书面语教学

听说领先

教材以对话为主

有利于培养学习者

运用目的语的能力

对功能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视听法的不足是

重视语言形式

忽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八种是自觉实践法

是前苏联20世纪60年代以来

广泛采用的教学法

主张学习者在自觉掌握

一定语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主要通过大量言语活动

达到自觉运用目的语

自觉实践法主要继承了直接法

通过大量言语实践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的本质特点

也继承了语法翻译法

强调自觉掌握

语言规则的正确主张

另外

也从美国听说法中

吸取了句型练习的做法

从法国视听法中

吸取了情景的特点

以及对现代教学设备的利用

特别是从英国的交际法中

吸取了交际性原则

使该法成为70年代更为全面

成熟 更具综合性的教学法

自觉实践法的特点有

自觉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功能 情景 题材相结合的原则

口语领先原则

在口语教学基础上

进行书面语教学

以句型为基础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

考虑母语原则

课堂上尽可能使用目的语

使目的语与学习者思维

建立联系

自觉实践法

是一种更具综合性的教学法

体现了教学法流派融合的趋向

第九种是认知法

认知法60年代产生于美国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

认知法主张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

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

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语音

词汇 语法知识

理解 发现 掌握语言规则

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

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认知法的语言学基础是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认为语言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体系

而不是习惯体系

人类学习语言

绝不能单凭模仿记忆

而是一种有意识

创造性地运用过程

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

认知心理学

强调学习是一个感知 记忆

思维 想象的过程

是大脑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果

而绝不是简单的

刺激-反应和模仿 重复

认知法的特点是

在学习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

强调在理解

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

进行大量有意义的练习

提倡演绎法的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信心

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听说读写齐头并进

从一开始就进行全面训练

口语和书面语并重

适当使用学生的母语

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

反对有错必纠

认知法最大的贡献在于

更多地从心理学的角度

研究第二语言教学

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

认知法本身体现了

从不同甚至对立的教学法流派中

吸取有益的成分

并克服其片面性的倾向

以上教学法

是认知派和经验派的教学法

这些教学法都重视语言结构规则

和课堂上的自觉学习

以认知心理学

和联结-行为主义心理学

为心理学理论基础

其中的自觉实践法

融合了认知派和经验派的

教学法的优势

使之成为既全面 成熟

又具有综合性的教学法

体现了教学法的综合性趋势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是专门学科

-1.1学科名称

--1.1学科名称

--1.1学科名称

--随堂测验

-1.2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2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2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2随堂测验

-1.3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定位

--1.3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定位

--1.3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定位

--1.3随堂测验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是专门学科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2.1发展回顾

--2.1发展回顾

--2.1发展回顾

--2.1随堂测验

-2.2发展现状

--2.2发展现状

--2.2发展现状

--2.2随堂测验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三章 语言学基础与教育学基础

-3.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汉语教学

--3.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汉语教学

--3.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汉语教学

--3.1随堂测验

-3.2语言学的发展与汉语教学

--3.2语言学的发展与汉语教学

--3.2语言学的发展与汉语教学

--3.2随堂测验

-3.3.1功能主义语言学与汉语教学

--3.3.1功能主义语言学与汉语教学

--3.3.1功能主义语言学与汉语教学

--3.3.1随堂测验

-3.3.2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

--3.3.2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

--3.3.2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

--随堂测验

-3.4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3.4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3.4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随堂测验

-第三章 语言学基础与教育学基础

-单元测验

第四章 心理学基础与文化学基础

-4.1心理学基础

--4.1心理学基础

--4.1心理学基础

--4.1随堂测验

-4.2 文化学基础(一)

--4.2 文化学基础(一)

--4.2 文化学基础(一)相关文献

--4.2 文化学基础(一)

--4.2随堂测验

-4.3 文化学基础(二)

--4.3 文化学基础(二)

--4.3 文化学基础(二)

--随堂测验

-第四章 心理学基础与文化学基础

-第四章 单元测验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5.1.1一般学习理论

--5.1.1一般学习理论

--5.1.1一般学习理论

--5.1.1随堂测验

-5.1.2 语言学习与习得

--5.1.2 语言学习与习得

--5.1.2 语言学习与习得

--5.1.2随堂测验

-5.2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假说

--5.2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假说

--5.2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假说

--5.2随堂测验

-5.3.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一)

--5.3.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一)

--5.3.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一)

--5.3.1随堂测验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5.3.2随堂测验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第五章 单元测验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

-6.1.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

--6.1.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

--6.1.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

--随堂测验

-6.1.2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二)

--6.1.2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二)

--6.1.2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二)

--6.1.2随堂测验

-6.2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6.2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6.2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随堂测验

-6.3语言学习环境

--6.3语言学习环境

--6.3语言学习环境

--6.3随堂测验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

-第六章 单元测验

第七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7.1随堂测验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7.2随堂测验

-7.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7.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7.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7.3随堂测验

-第七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第七章 单元测验

第八章 总体设计与教材编写

-8.1总体设计与教学类型

--8.1总体设计与教学类型

--8.1总体设计与教学类型

--8.1随堂测验

-8.2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8.2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8.2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8.2随堂测验

-8.3基本教学原则

--8.3基本教学原则

--8.3基本教学原则

--8.3随堂测验

-8.4教材编写与选用

--8.4教材编写与选用

--8.4教材编写与选用

--8.4随堂测验

-8.5教材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

--8.5教材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

--8.5教材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

--8.5随堂测验

-第八章 总体设计与教材编写

-单元测验

第九章 课堂教学与语言测试

-9.1课堂教学

--9.1课堂教学

--9.1课堂教学

--9.1随堂测验

-9.2.1语言要素的教学:语音和词汇

--9.2.1语言要素的教学:语音和词汇

--9.2.1语言要素的教学:语音和词汇

--9.2.1随堂测验

-9.2.2语言要素的教学:语法和汉字

--9.2.2语言要素的教学:语法和汉字

--9.2.2语言要素的教学:语法和汉字

--9.2.2随堂测验

-9.3语言测试

--9.3语言测试

--9.3语言测试

--9.3随堂测验

-第九章 课堂教学与语言测试

-第九章 单元测验

第十章 学科研究方法

-10.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10.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10.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10.随堂测验

-第十章 学科研究方法

-第十章 单元测验

7.1认知派与经验派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