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  第七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返回《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7.2人本派与功能派在线视频

下一节:7.2人本派与功能派

返回《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7.2人本派与功能派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这节课开始

我们来了解

人本派与功能派的教学法

首先是团体语言学习法

团体语言学习法

60年代初创立于美国

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柯伦

这是一种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

将教师和学生

处于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之中

并把学习过程看成是

咨询过程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也称为咨询法

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建立师生相互信任

相互支持的创造性关系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团体语言学习法的心理学基础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

强调整体学习观

认为语言学习是

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

不仅包括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

而且也包含

认知思维和情感需要

两者协调一致

团体语言学习法

较典型地体现了

人本派教学法的特点

完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老传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和

学习心理特点

注意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

人际关系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方式

不足是对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

没有传统意义上的

教学大纲和固定教材

考试也不占有重要地位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对促进

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第二种是默教法

默教法是美国教育家特诺

于60年代初首创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说话

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言语活动

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

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

主要理论基础是

布鲁纳的 发现学习 教育思想

认为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式的

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

学生是主要的活动者

而不是被动的听话者

学生要发展独立意识

自主能力

责任心

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

需要学习者运用沉默的意识

和积极的试验

沉默被看作是学习最好的工具

另一方面

沉默法强调

通过语言基本要素训练

培养听和说的能力

培养把词汇结构

切分成小的组成部分教给学习者

强调课程根据语法项目和

词汇项目来安排

语法项目又根据其复杂程度

确定先后词序

受结构法影响

默教法的特点是

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的学比教师的教更为重要

教师的沉默是默教法最大的特点

教师利用直观教具

以代替教师的口头讲解

教师一般不改正学生的错误

让学生自己改正错误

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

口语领先

先培养听说能力

随后培养读写能力

把词汇看作是语言学习的核心

默教法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

但是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

语言教学脱离社会语境

对语言的交际价值重视也不够

第三种是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

于6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

盛行于70年代

创始人是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阿舍尔

这种教学法强调

语言学习行为的协调

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

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

全身反应法以儿童

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为依据

全身反应法的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先理解后表达

通过全身动作的反应

来训练理解能力

在学生准备好

并有表达需求时再开始说话

减轻学生的压力

降低焦虑

先理解后表达

通过动作指令学习语言

是全身反应法的贡献

但是

其对成人的学习特点注意不够

对读写能力重视不够

也使全身反应法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四种是暗示法

暗示法由保加利亚

精神病医学家和心理学家

教育家罗扎诺

于60年代中期创立

这是一种强调通过暗示

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的

潜力的教学法

暗示法强调

通过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

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

使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

让学习者在放松

而又注意力高度集中的

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学习

正确的暗示主要有两种手段

威信和稚化

威信是指

教师的威信和信息来源的威信

稚化是指

把成年的第二语言学习者

看作是小孩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好像家长与孩子

由教师组织活动

扮演各种角色

暗示法的特点是

布置舒适优雅的环境

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做到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

协调发展

教师和教材的威信和

学习者的稚化相结合

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

暗示法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教学法

为教学法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但是

暗示法对布置环境的要求

一般学校难以做到

另外完全放松是否有利于学习

也是有待商榷的

第五种是自然法

自然法是70年代后期

产生于美国的新教学法

倡导者为特雷尔和克拉申

自然是指成功的

第二语言习得的自然原则

在非自然环境条件中

及课堂教学中

最大限度地扩大学习者的语言输入

首先

集中培养理解能力

并强调通过习得掌握

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

自然法

以语言交际理论

和克拉申的五个假说为理论基础

认为应当降低对

语言结构准确性的要求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吸收词汇

语法作用是辅助性的

课堂教学要以习得为主

要进行注重内容

而不是结构形式的交际活动

理解在自然法中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该让学习者

通过可理解的输入

多接触目的语

不急于操练

特雷尔认为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

是情感方面

而不是认知方面

课堂气氛要活跃 轻松

要以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

而不是根据语法大纲

来组织课堂活动

自然法完全建立在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基础上

是一种综合的教学法

过分强调习得的作用

对课堂条件下

有意识的学习作用估计不足

在非目的语环境中

特别是非本族语教师

是很难提供大量的

可理解输入的

第六种是交际法

交际法又称交际语言教学

或功能法

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为纲

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运用语言

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交际法产生于70年代初期

中心在英国

创始人为威尔金斯

60年代开始

语言学研究重点

由语言的形式结构转向语义

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社会功能

交际法的语言观认为

语言学不应仅仅研究语言的形式

更要关注

语言完成的社会功能

以及语言在人们社会交往中

受到的制约因素

因此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不仅是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规则

能正确地运用语言

更要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

得体地使用语言

交际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

和60年代后期兴起的心理语言学

交际法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

交际法的重点是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要求语言的得体性

以功能和意念为纲

认为交际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以话语作为基本教学单位

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

按话题螺旋式安排语言材料

不苛求语言形式

容忍错误

提出专用语言教学

交际法明确地提出

培养交际能力

这一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

并力图通过教学过程

交际化加以实现

提出功能意念范畴

并以此制定了教学大纲

突破了以语言结构为纲的概念

在交际法体现出较强的生命力的同时

我们也发现

语言功能和意念是很广的概念

这方面的基础研究还不够

语言功能和语言结构

在教学中的结合

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功能意念大纲还没有发展成熟

课堂教学交际化

难以真正做到

这节课我们讨论的是

人本派与功能派的教学法

这些教学法

都重视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重视课堂内外交际中

自然习得语言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

心理学理论基础

其中的自然法

既重视学习者的理解与认知

又重视学习者

对第二语言的自然习得

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

因此是一种比较综合性的教学法

交际法作为功能派的教学法

明确地提出了

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

这一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

是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教学法

体现了教学法发展的交际化趋向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是专门学科

-1.1学科名称

--1.1学科名称

--1.1学科名称

--随堂测验

-1.2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2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2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2随堂测验

-1.3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定位

--1.3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定位

--1.3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定位

--1.3随堂测验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是专门学科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2.1发展回顾

--2.1发展回顾

--2.1发展回顾

--2.1随堂测验

-2.2发展现状

--2.2发展现状

--2.2发展现状

--2.2随堂测验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三章 语言学基础与教育学基础

-3.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汉语教学

--3.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汉语教学

--3.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汉语教学

--3.1随堂测验

-3.2语言学的发展与汉语教学

--3.2语言学的发展与汉语教学

--3.2语言学的发展与汉语教学

--3.2随堂测验

-3.3.1功能主义语言学与汉语教学

--3.3.1功能主义语言学与汉语教学

--3.3.1功能主义语言学与汉语教学

--3.3.1随堂测验

-3.3.2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

--3.3.2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

--3.3.2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

--随堂测验

-3.4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3.4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3.4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随堂测验

-第三章 语言学基础与教育学基础

-单元测验

第四章 心理学基础与文化学基础

-4.1心理学基础

--4.1心理学基础

--4.1心理学基础

--4.1随堂测验

-4.2 文化学基础(一)

--4.2 文化学基础(一)

--4.2 文化学基础(一)相关文献

--4.2 文化学基础(一)

--4.2随堂测验

-4.3 文化学基础(二)

--4.3 文化学基础(二)

--4.3 文化学基础(二)

--随堂测验

-第四章 心理学基础与文化学基础

-第四章 单元测验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5.1.1一般学习理论

--5.1.1一般学习理论

--5.1.1一般学习理论

--5.1.1随堂测验

-5.1.2 语言学习与习得

--5.1.2 语言学习与习得

--5.1.2 语言学习与习得

--5.1.2随堂测验

-5.2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假说

--5.2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假说

--5.2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假说

--5.2随堂测验

-5.3.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一)

--5.3.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一)

--5.3.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一)

--5.3.1随堂测验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5.3.2随堂测验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第五章 单元测验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

-6.1.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

--6.1.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

--6.1.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

--随堂测验

-6.1.2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二)

--6.1.2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二)

--6.1.2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二)

--6.1.2随堂测验

-6.2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6.2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6.2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随堂测验

-6.3语言学习环境

--6.3语言学习环境

--6.3语言学习环境

--6.3随堂测验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

-第六章 单元测验

第七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7.1随堂测验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7.2随堂测验

-7.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7.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7.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7.3随堂测验

-第七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第七章 单元测验

第八章 总体设计与教材编写

-8.1总体设计与教学类型

--8.1总体设计与教学类型

--8.1总体设计与教学类型

--8.1随堂测验

-8.2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8.2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8.2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8.2随堂测验

-8.3基本教学原则

--8.3基本教学原则

--8.3基本教学原则

--8.3随堂测验

-8.4教材编写与选用

--8.4教材编写与选用

--8.4教材编写与选用

--8.4随堂测验

-8.5教材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

--8.5教材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

--8.5教材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

--8.5随堂测验

-第八章 总体设计与教材编写

-单元测验

第九章 课堂教学与语言测试

-9.1课堂教学

--9.1课堂教学

--9.1课堂教学

--9.1随堂测验

-9.2.1语言要素的教学:语音和词汇

--9.2.1语言要素的教学:语音和词汇

--9.2.1语言要素的教学:语音和词汇

--9.2.1随堂测验

-9.2.2语言要素的教学:语法和汉字

--9.2.2语言要素的教学:语法和汉字

--9.2.2语言要素的教学:语法和汉字

--9.2.2随堂测验

-9.3语言测试

--9.3语言测试

--9.3语言测试

--9.3随堂测验

-第九章 课堂教学与语言测试

-第九章 单元测验

第十章 学科研究方法

-10.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10.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10.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10.随堂测验

-第十章 学科研究方法

-第十章 单元测验

7.2人本派与功能派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