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自然辩证法概论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  3.3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  3.3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返回《自然辩证法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3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三章 教学大纲

返回《自然辩证法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3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那么下面我们来简单的来看一看

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这种创新和

批判思维方法

那么创新思维我们强调他在思维

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发散性

因为我们比如对问题的分析

对问题的答案

我们在思考的时候

你可能一开始我们需要怎么样

需要思维方向

要从不同的方向去考虑思维

这就是意味着什么

创新思维方向

它应当具有求异性思维结构

具有灵活性

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

比如说围绕一个问题

大家可以怎么样开一个头脑风暴

那么这头脑风暴就是怎么样

就是为了突出思维方向的这样

一种求异性

思维中的这种灵活性

通过头脑风暴之后

我们对大家提出一些想法

我们后面再进行一一个判断

进行判断

因为我们要发散之后我们要聚焦

那么这就形成了这种所谓的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聚焦就是使我们的思维

要集中于一个方向

要让思维有条理要简明化

要归逻辑化要规律化

那么这种发散和收敛应当说在问题一开始

发现问题的时候

提出分析问题的时候

我们是要发散的

发散一段时间以后

我们要对各种想法要进行筛选

那么筛选的过程就是一个收敛

那么然后我们还通过一定逻辑

通过一定的方法

我们来进行尝试着去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发现面临出一些难题

我们会发现

尝试半天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所以我们就有可能就卡住了

那么这时候我们就会怎么样

反复的在思考

那么反复的尝试

阿基米德就是这样

这个问题怎么样

它的方案解决方案就找到了

所以那么这时候我们再进一步的

怎么样

根据这种顿悟

基于所谓的灵感和直觉

我们再加上一个逻辑的这样一种推理

逻辑推理

科学研究的过程

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我们会发现它既有发散

也有收敛

有这种直觉和灵感

非逻辑的这种思维

也有怎么样

也有这种逻辑的思维

也有逻辑的思维

所以创造性思维

创新思维

它是这种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的结合

我们不能够只关注其中的一个方面

而忽略另外一方面

比如说我们不能够只关注发散

你永远发散下去

那个问题是解决不了

该收敛的时候还要收敛

不收敛的话是徒劳无功

当然如果我们只收敛不发散

很难有创造性

很难有重大难点问题

它的一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说这两者要有机的结合

那么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

怎么能够获得一些灵感

怎么能够很好的把问题解决掉

实际上我们有时候是需要

用它山之石来攻玉

那么以他山之石来攻玉的这样

一种研究方法

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学科移植交叉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那么应用这种移植交叉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他确实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

是科学研究在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

且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

你比如说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他在光量子这一块的研究

实际上他就是借鉴的普朗克的

能量子的思想

来研究光量子

也就是说把普朗克在黑体辐射研究

那里面的提出的能量子能量是

一份一份的 这样一个概念

移植过来一直来研究光

这是一种概念的移植

当然我们的移植方法还包括对象的移植

方法移植等等

你比如说陈永川院士

我们天津大学的陈永川院士

他也是注重移植交叉

他把组合数学和量子角动量理论

他结合在一起

我们天津大学的叶声华院士

他把激光技术引入到精密仪器的这种测试

测试

然后发展出了一系列非接触

在线测量的这些新原理新方法

实际上我们天津大学的原(前)校长

原校长

现在的教育部副部长

钟登华院士

他是把这种模拟仿真这样一套技术和方法

用到怎么样

大坝的这块研究

比如说葛洲坝

三峡

小浪底这些

这里面是有很多大坝

这个大坝我们要来分析

我们可以怎么样

先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仿真

模拟仿真

当然这是他早期早期 在模拟仿真基础上

他要构建什么

叫数字大坝

那么随着科学发展到目前

他把人工智能的我们钟登华院士

是把人工智能这里面一些技术和

方法给移植过来

来研究怎么样研究大坝

研究大坝形成什么

在数字大坝基础上形成的叫智能大坝

所以怎么样

我们会发现它不仅要去用这种来结合

这种跨学科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甚至有可能给我们开辟一个新的

研究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比如说我们天津大学的张春霆院士

他也是把几何结合方法分析

把几何学的这样一种方法拿过来

分析什么DNA的这样一种序列

所以这里面这种通过学科的移植和交叉

来解决我们面临的可能一些重大难题

他是当今科学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系列方法

当然我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之中

我们还会怎么样借助一些数学的方法

那么所谓的数学方法就是怎么样

把一些东西

把我们的研究对象的一些属性

我们进行抽象量化

进行模型化

构建一些什么

构建数学方程

一些数学模型

但这个方程和模型 可能能够反映的是

一些因果关系

那么应当说数学方法它是我们

现代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它非常最为重要的一个方法

那么这个数学方法它现在在经济学

在管理学

在大量的社会科学中也被广泛的应用

那么我们在应用数学的方法的时候

实际上我们也想要提醒大家

你在建模型的时候

建方程的时候

你一定要有一个整体性的这样一种思考

那么这样一种整体性思考实际上

就是系统方法

就你把你的研究对象看作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分析有机整体

它包含到底有哪些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

到底有什么样一种关系

有什么样关系

当然一个现实系统又是处在一个

更大系统之中的就是环境

那么

这个样一个系统

现实的系统

它应当是它有一个演化的过程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那么演化的过程就会表现为事物

发展的不同的阶段

不同阶段我们都要对它进行分析

那么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

分析它的构成的要素

它的结构它的外部环境边界条件

分析它的演化阶段

不同阶段的性质特点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

它的外部环境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分析方法

要考虑的这些内容

那么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这样一种考虑

那么我们才能够更好的来认识和

了解来刻画来描述我们的研究对象

当然系统分析方法

它是对系统来进行认识

我们研究对象系统来进行认识的一个依据

但要想了解系统分析方法

深刻的来理解系统分析方法

大家还应当看一看了解一些

系统科学这方面一些系统理论

系统工程的一些书籍

那么

系统科学从二十世纪30年代发展到现在

那么逐步催生的是一个什么

演化出来的复杂性方法

那么现在复杂性方法

特别是对于复杂巨系统

比如说我们当今的时代人机物三元融合的

这样一个世界

这样一个世界

那么未来的这样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世界

将会怎么样呢

将会这种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那么针对这样一种人机物三元融合

复杂的世界

我们如何来研究

我们还用传统的线性的那些方法

用传统的线性的因果关系

那么我们说可能是不够的

不足以来满足我们这种研究者和

我们实践这样一个需要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用复杂性这种方法

也就是说不仅要定量

而且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我们不仅要怎么样

要研究宏观层面

还要研究微观层面的

要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当然我们要怎么样

要分析

要综合我们解决是还原论和整体论

我们要综合起来考虑

那么

在我们进行这方面定性定量相结合

宏观微观相结合还原和整体

就是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过程之中

我们还要注重事物发展

从微观的一些规律和宏观的规律

不同层面它规律是有差别的

那么宏观规律常常有可能是什么

是微观上的一些机理

是通过这种非线性的这样

内在机制涌现出来的

那么这种涌现生成的思想和方法

我们是要考虑的

实际上我们一个现实的世界

它有多个主体构成

那么

我们多agent的这样一种分析方法

我们也是说是复杂性方法非常重要的

那么多agent每个主体agent之间相互联系

就形成一种复杂网络

那么这种复杂网络的这样具体分析方法

当然系统是演化的

复杂网络也是变化的

那么一些演化的方法

这个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列表:

绪论

-0.1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0.1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0.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0.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0.3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其新时代意义

--0.3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其新时代意义

-绪论 教学大纲与作业

--绪论 教学大纲

--绪论 作业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1 自然观

--1.1 自然观

-1.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3 系统自然观

--1.3 系统自然观

-1.4 人工自然观

--1.4 人工自然观

-1.5 生态自然观

--1.5 生态自然观

-1.6 三个自然观的关系

--1.6 三个自然观的关系

-第一章 教学大纲与作业

--第一章 教学大纲

--第一章 作业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2.1 关于科学与创新的案例分析

--2.1 关于科学与创新的案例分析

-2.2 科学的知识说与活动说

--2.2 科学的知识说与活动说

-2.3 马克思关于科学的分析

--2.3 马克思关于科学的分析

-2.4 科学的本质及其多维认识

--2.4 科学的本质及其多维认识

-2.5 科学的系统构成

--2.5 科学的系统构成

-2.6 西方学者关于科技发展的模式及指数增长规律

--2.6 西方学者关于科技发展的模式及指数增长规律

-2.7 科技发展的S曲线和带头学科规律

--2.7 科技发展的S曲线和带头学科规律

-2.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技发展的模式及动力分析

--2.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技发展的模式及动力分析

-第二章 教学大纲与作业

--第二章 教学大纲

--第二章 作业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3.1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3.1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3.2 从抽象到具体

--3.2 从抽象到具体

-3.3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3.3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第三章 教学大纲与作业

--第三章 作业

--第三章 教学大纲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4.1 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4.1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4.2 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及人类解放

--4.2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及人类解放

-4.3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与人工智能治理

--4.3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与人工智能治理

-4.4 科学技术的风险评价与决策

--4.4 科学技术的风险评价与决策

-第四章 教学大纲与作业

--第四章 教学大纲

--第四章 作业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5.1 科学技术创新观

--5.1 科学技术创新观

-5.2 新时代科学技术创新观

--5.2 新时代科学技术创新观

-5.3 科学技术人才观

--5.3 科学技术人才观

-5.4 科学技术发展观

--5.4 科学技术发展观

-第五章 教学大纲与作业

--第五章 教学大纲

--第五章 作业

3.3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