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5422

当前课程知识点: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 >  第一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之美 >  1.4 创新之美 >  1.4 创新之美

返回《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4 创新之美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一章 讨论话题

返回《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4 创新之美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在此之前

我们讲了音乐形式的三种美感原则

对比美 连贯美还有均衡美

那么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是不是一个音乐作品

具备了这三个形式美的法则之后

就完美了呢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那是我在做学生的时候

一个亲身的经历

有一天

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个作品

让我们判断是哪位作曲家写的

我们一听

那种流淌不息的复调音乐风格

于是异口同声的说

巴赫 肯定是巴赫的

可是老师摇摇头说不是

他说出了一个

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的人名

并且问我们听说过这个作曲家吗

大家都说没有

老师又问

知道为什么没有听说过吗

因为他太像巴赫了

那么大家能猜到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吗

或许啊

这位作曲家的作品

已经集对比美 连贯美 均衡美于一身

可是因为他太像某个已有的作曲家了

缺乏他自己的个性

没有新意

所以注定不能成为大师

他的作品注定不会得到广泛的传播

所以我们都不知道他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音乐的创新美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是艺术有所突破的标志

因此任何的艺术如果不创新

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失去其内在的生命力

同时呢

创新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更是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

就音乐的形式而言

也需要作曲家不断的创新

正是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

一代代的作曲家创作出了无数的经典

使音乐的宝库中拥有了

多姿多彩的作品

其实不仅仅是音乐创作

音乐表演也需要形式上的创新

下面我们就以一个民歌作为例子

来说明一下表演的创新

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

龚琳娜演唱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龚琳娜以神曲《忐忑》而广为人知

实际上她原本是唱民歌的

1999年毕业于

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

曾经于2000年获

第九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专业组的民族唱法银奖

下面我们就来观看

龚丽娜演唱的《小河淌水》的视频

这个原本属于云南风格的民歌

只有短短的四句

而龚琳娜用不同的速度 力度

以不同的演唱风格演唱了三遍

第一遍

最初没有伴奏

清唱进入

第二遍

之前加入鼓声更加富有律动感

在第三遍的演唱之前

她加入了原本并没有的花唱段落

高音的 非常靓丽的 炫耀技巧的段落

使整个作品的演绎

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意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她的演唱中

充分体现出了我们这几堂课上

一直在讲的音乐形式上的

各种美感要素

也可以说

这是一个创新的例子

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看

对比美体现在哪里呢

这首歌曲很简单

只有4个乐句

龚琳娜将这首歌连唱了三遍

第一遍速度较慢

力度较弱

从无伴奏纯人声开始

第二遍速度快了一些

大家可以听到和第一遍不同

力度也变强了

最后的第三遍演唱力度最强

情绪最为激烈

这三遍略有差别的演唱

是不是体现了对比之美呢

还有第二遍和第三遍之间

加入的那个大段的花唱段落

这和歌词演唱相比

也体现出来了不同

这也是变化与对比的美

然后我们看看她的演唱

有没有出现连贯之美呢

在第一遍演唱转到第二遍演唱的时候

鼓声出现了

鼓声的出现

并且逐渐富有律动感的节奏地进入

使第二遍的演唱水到渠成

另外它还体现出了均衡美

如果我们以花唱的段落作为最高潮

之前来说

是相对比较轻柔和缓的两个段落

花唱之后

是激情澎湃的一个段落

这样重量级别就比较的均衡

更重的段落稍短

稍微轻柔和缓的段落稍长

然后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

第一遍的开头第一句

用了无伴奏的纯人声

到了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

又回到了无伴奏的纯人声

这样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

体现出了均衡的美

而且还有一点

花唱的段落位于第二和第三段之间

也就是

整个演唱过程的中间偏后的位置

从长度上来看

花唱这一高潮段落的位置

接近黄金分割点

这使得整个演唱的均衡感

进一步得到了凸显

通过这个例子

大家有没有清晰的记住

音乐形式的这些美感原则呢

对比美 连贯美 均衡美还有创新美

好 这节课的内容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列表:

第一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之美

-1.1 对比之美

--1.1 对比之美

- 1.2 连贯之美

--1.2 连贯之美

- 1.3 均衡之美

--1.3 均衡之美

-1.4 创新之美

--1.4 创新之美

-第一章 测试题

-第一章 讨论话题

第二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之美

-2.1 奇妙的同构联觉

--2.1 奇妙的同构联觉

-2.2 关于联觉的实例

--2.2 关于联觉的实例

-2.3 关于大自然的内容

--2.3 关于大自然的内容

-2.4 文学性内容

--2.4 文学性内容

-第二章 测试题

-第二章 讨论话题

第三章 中西音乐美感特征比较

-3.1 中西音阶差异

--3.1 中西音阶差异

--中西音阶差异

-3.2 中西音乐调式差异

--3.2 中西音乐调式差异

--中西音乐调式差异

-3.3 中西音乐织体思维方式差异

--3.3 中西音乐织体思维方式差异

--中西音乐织体思维差异

-3.4 中西音乐曲式结构差异

--3.4 中西音乐曲式结构差异

-3.5 中西音乐美感差异的文化原因(一)

--3.5 中西音乐美感差异的文化原因(一)

-3.6 中西音乐美感差异的文化原因(二)

--3.6 中西音乐美感差异的文化原因(二)

-第三章 测试题

-第三章 讨论话题

第四章 中国传统戏曲之粤剧艺术

-4.1 粤剧发展历史简述

--4.1 粤剧发展历史简述

-4.2 粤剧的行当划分“六柱制”

--4.2 粤剧的行当划分“六柱制”

-4.3 不同行当的化妆与服装

--4.3 不同行当的化妆与服装

-4.4 粤剧“文武生”表演程式性与虚拟性

--4.4 粤剧“文武生”表演程式性与虚拟性

-4.5 粤剧“文武生”表演程式赏析

--4.5 粤剧“文武生”表演程式赏析

-4.6 粤剧“花旦”表演程式赏析

--4.6 粤剧“花旦”表演程式赏析

-4.7 粤剧音乐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4.7 粤剧音乐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4.8 粤剧伴奏对戏剧发展的作用

--4.8 粤剧伴奏对戏剧发展的作用

-4.9 粤剧文武生经典唱腔流派赏析

--4.9 粤剧文武生经典唱腔流派赏析

-4.10 粤剧经典唱段赏析——《帝女花之香夭》

--4.10 粤剧经典唱段赏析——《帝女花之香夭》

-第四章 测试题

-第四章 讨论话题

第五章 带你听懂粤乐

-5.1 粤乐起源、沙湾、何氏三杰

--5.1 粤乐起源、沙湾、何氏三杰

-5.2 粤乐演奏形式——高胡

--5.2 粤乐演奏形式——高胡

-5.3 粤乐演奏形式——硬弓组合、软弓组合

--5.3 粤乐演奏形式——硬弓组合、软弓组合

- 5.4 粤乐的文化特质(一)

--5.4 粤乐的文化特质(一)

-5.5 粤乐的文化特质(二)

--5.5 粤乐的文化特质(二)

-第五章 测试题

-第五章 讨论话题

第六章 潮州弦诗乐赏析

-6.1 潮州弦诗乐的乐器

--6.1 潮州弦诗乐的乐器

-6.2 潮州弦诗乐的乐谱、乐律和调式

--6.2 潮州弦诗乐的乐谱、乐律和调式

-6.3 潮州弦诗乐的乐人

--6.3 潮州弦诗乐的乐人

-6.4 潮州弦诗乐作品赏析(一)

--6.4 潮州弦诗乐作品赏析(一)

-6.5 潮州弦诗乐作品赏析(二)

--6.5 潮州弦诗乐作品赏析(二)

-第六章 测试题

-第六章 讨论话题

第七章 潮州筝乐赏析

-7.1 潮州筝形制、定弦与风格及其在潮州音乐中的地位

--7.1 潮州筝形制、定弦与风格及其在潮州音乐中的地位

-7.2 潮州筝主要流派与黄家筝

--7.2 潮州筝主要流派与黄家筝

-7.3 潮州筝如何演绎潮州音乐四大调类

--7.3 潮州筝如何演绎潮州音乐四大调类

-7.4 潮州筝演绎四大调变调法:轻三六调

--7.4 潮州筝演绎四大调变调法:轻三六调

-第七章 测试题

-第七章 讨论话题

第八章 古琴——弦上万古意

-8.1 古琴艺术的前世今生

--8.1 古琴艺术的前世今生

-8.2 最著名的琴曲——《流水》

-- 8.2 最著名的琴曲——《流水》

-8.3 清丽之美——《梅花三弄》

--8.3 清丽之美——《梅花三弄》

-8.4 小曲意浓——《仙翁操》

--8.4 小曲意浓——《仙翁操》

-8.5 离别关情——《阳关三叠》

--8.5 离别关情——《阳关三叠》

-8.6 家国情怀——《水东游》

--8.6 家国情怀——《水东游》

-8.7 自然天真之旨——《鸥鹭忘机》

--8.7 自然天真之旨——《鸥鹭忘机》

-8.8 趣在山水之间——《碧涧流泉》

--8.8 趣在山水之间——《碧涧流泉》

-8.9 静夜听琴——《乌夜啼》

--8.9 静夜听琴——《乌夜啼》

-第八章 测试题

-第八章 讨论话题

1.4 创新之美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