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现代美学 > 第十一章 审美教育的机理与规律 > 11.1 审美教育的功能和机理 > 11.1.3 审美教育的功能和机理(2)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讲
审美教育的第四个功能
以美育情功能
以美育情
就是通过审美教育
陶冶人的感情
人类对美育的认识
最初
着眼于提高德育
智育和体育的功效
席勒在审美书简中
最初也只是把美育作为沟通
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桥梁
最终
却发现
审美是人的天性
审美的假象王国
是人类生活最理想的环境
这样
最初的桥梁便有了独立存在的地位
最初的手段便成为目的
中国古人讲
修身养性
其中不乏以美育情的内容
蔡元培
把这种认识和实践理论化
提出把陶养感情作为美育的目的
使得美育结束了长期以来作为德育
智育和体育附庸的历史
成为现代教育的独立内容
美育如何实现以美育情的功能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个是消除激刺感情
增强感情的包容能力
激刺感情就是偏狭激烈的感情
或者因个人的一时感受所发
或因某种认识和理论所发
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不考虑别人的认识
和其他的社会成员的需要
其行为
丧失理性
全然不计后果
这不仅影响他个人的幸福
也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
蔡元培
举出基督教与回教
近百年的宗教战争
德 日法西斯发动的世界大战
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拜金主义狂热
作为激刺感情的典型
当今社会中
动辄杀人伤人的行为
也是激刺感情的表现
激刺感情形成的原因
在于把自己的见解
感情视为唯一正确合理的东西
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包容不同的认识和感情
美育转化激刺感情的机理
就是用愉悦的感情软化激刺感情的暴烈
用复杂的感情体验改变单一的
感情活动模式
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感情包容能力
二是
消除厌世感情
促进生命活力
人的一切行为
最终都体现为感情体验
快乐的感情会形成对人生和社会的肯定
消极的感情会形成对人生和社会的否定
2014年9月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发布了一个耗时10年的调查报告
统计的172个国家每年有80万人自杀身亡
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
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已经超过战争和自然灾害
致死人数的总和
其中25%的自杀发生在富裕国家
厌世
是一种抑制性的情感
产生的原因在于神经系统长期缺乏兴奋现象
美育转化厌世情感的机理
其实就是通过不断出现的愉悦感
用神经系统的兴奋
改变抑制
逐渐消除悲观厌世的抑郁感情
增强生命的活力
第三
丰富感情体验
提高感觉能力
一个人第一次登上舞台
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紧张感
原因就在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体验
改变这种状况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体验
司空见惯
自然就能从容面对
人生
有些体验现实生活中难以经历
但通过艺术却可以实现
艺术的形式是虚构的
艺术欣赏的感情却是真实的
不同的审美活动
能够丰富受教育者的感情体验
使受教育者在丰富自身感情的同时
增强
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第四
培养理想人格
保持快乐人生
美育反对不良感情
提高感觉能力
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对感情的良好掌控
使感情始终保持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状态
这种理想的精神状态
我们称之为理想人格
人的自然感情是一种简单的应对反射
没有
也不会考虑后果
人类文明的发展
以美育情的目的
就是要使人的感情达到自觉状态
一切的行为
都必须符合有益身心健康的目的
关于这一点
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强调两个方面
一个是形成超然独立的意识
不因外部事物改变心态
比如孟子说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苏询讲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都是强调
修身养性的这一目的
二是具备掌控感情的能力
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态
拈花一笑
被称为禅宗的第一公案
说的是释迦牟尼登上法坛为众生讲法
不说话
只转动手中的花
弟子迦叶看了会心一笑
释迦摩尼就传位迦叶
故事表现的是禅宗对人生的追求
这就是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态
自古以来
关于人生的目的有许许多多的解释
归纳起来无外乎两个方面
为自己
亦或为他人
享乐
亦或是创造
无论哪种答案
最终都是为了快乐
只不过追求快乐的
途径不同
实践中的结果
不同而已
从科学的角度看
人生是一个自然过程
生命的诞生
不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不存在为什么而生的问题
然而人生在世
却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
所以为什么活
应该怎样活
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思考的话题
心理学把人的需要分为低级需要
和高级需要两种
在追求低级需要的过程中
不适感
是生命运动的动力
愉悦感则是生命运动的奖赏
在追求高级需要的过程中
愉悦感
既是生命运动的动力
也是生命运动的目标
社会越发展
人类越需要审美
这就是席勒把审美看作人类最理想生活环境的原因
也是美育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这一讲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1.1.2 习题
-2.1 美学的由来
--2.1.2习题
--2.1.3讨论
--2.1.4PPT
-2.2 传统美学寻找美的结果
--2.2.2 习题
--2.2.3PPT
-2.3 传统美学的终结
--2.3.2 习题
--2.3.3PPT
-2.4 现代美学的兴起
--2.4.2 习题
--2.4.3PPT
-3.2 习题
-4.1 美学的研究对象
--4.1.2习题
--4.1.3PPT
-4.2 审美现象的构成
--4.2.2 习题
--4.2.3PPT
-4.3 审美现象的分类
--4.3.2 习题
--4.3.3 讨论
--4.3.4PPT
-5.1 显功利审美对象引起美感的原因
--5.1.2 习题
--5.1.3PPT
-5.2 隐功利审美对象引起美感的原因
--5.2.2 习题
--5.2.3PPT
-5.3 审美现象发生机理
--5.3.2 习题
--5.3.3PPT
-6.1 人际影响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6.1.2 习题
--6.1.4 习题
--6.1.5PPT
-6.2 社会地位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6.2.2 习题
--6.2.4 习题
--6.2.5PPT
-6.3 社会发展水平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6.3.2 习题
--6.3.3PPT
-6.4 功利追求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6.4.2 习题
--6.4.4习题
--6.4.6 习题
--6.4.8 习题
--6.4.9PPT
-7.1 好奇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7.1.2 习题
--7.1.3PPT
-7.2 性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7.2.2 习题
--7.2.3PPT
-7.3 创造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7.3.2 习题
--7.3.3PPT
-7.4 生死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7.4.2 习题
--7.4.3PPT
-8.1 视觉在审美中的作用
--8.1.2 习题
--8.1.4 习题
--8.1.5PPT
-8.2 听觉在审美中的作用
--8.2.2 习题
--8.2.4 习题
--8.2.5PPT
-8.3 嗅觉在审美中的作用
--8.3.2 习题
--8.3.3PPT
-8.4 触觉在审美中的作用
--8.4.2 习题
--8.4.3PPT
-8.5 温度感在审美中的作用
--8.5.2 习题
--8.5.3PPT
-8.6 空间感在审美中的作用
--8.6.2 习题
--8.6.3PPT
-9.1 审美心理增强规律
--9.1.2 习题
--9.1.3PPT
-9.2 审美心理衰退规律
--9.2.2 习题
--9.2.3PPT
-10.1 艺术基本形式的形成
--10.1.2 习题
-10.2 艺术基本形式引起美感的机理
--10.2.2 习题
-10.3 艺术内容引起美感的机理
--10.3.2 习题
--10.3.4 习题
--10.3.6 习题
--10.3.8 习题
-10.4 艺术审美的特殊规律
--10.4.2 习题
--10.4.4 习题
--10.4.6 习题
--10.4.8 习题
-11.1 审美教育的功能和机理
--11.1.2 习题
--11.1.4 习题
-11.2 审美化教育
--11.2.2 习题
-11.3 纯粹审美教育
--11.3.2 习题
-11.4 自我审美修养
--11.4.2 习题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