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现代美学 > 第七章 生理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 7.4 生死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 7.4.1 生死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讲
生死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生死本能
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指的是
人的生死本能
形成审美心理
这样一种现象
生死本能
也有人分为
生本能
和死本能
指人喜爱生命厌恶死亡这样一种行为倾向
亲人去世人们感到痛苦
婴儿诞生人们感到快乐
是生死本能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生死本能在审美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
形成有关人体形象的审美心理
生死本能形成有关人体形象的审美心理
首先表现为以年轻为美
看见天真烂漫的儿童
我们会不由自主产生快乐的感觉
看见风烛残年的老人
则会产生忧伤的感觉
社会地位优越的人
往往选择年轻的异性作为伴侣
为什么人们喜欢年轻的形象
不喜欢年老的形象呢
因为年轻意味着生命力旺盛
意味着远离死亡
生死本能形成有关人体形象的审美心理
其次还表现为以健康为美
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病重
汉武帝前去探望
李夫人始终蒙着被子
不让汉武帝看见自己的脸
汉武帝走后
李夫人的姐妹都责怪她
李夫人说
陛下之所以念念不忘来看我
是因为我平日漂亮的容貌
如果陛下看到我现在的容貌
一定会心生厌恶
为什么人们喜爱健康的形象
因为这样的形象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
为什么人们厌恶病态
因为这样的形象象征着生命力的衰竭
2
形成有关自然景物的审美心理
生死本能形成有关自然景物的审美心理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我国文化中的喜春和悲秋现象
中国文化对春天的喜爱
最典型的事件是春节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
一直流传至今
春节期间
人们比较普遍的行为
一是贴春联
二是放鞭炮
三是挂灯笼
从1979年开始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成为许多人
春节活动的选项
这些与春节有关的活动
无一不是喜庆欢快的行为
中国文化中的悲秋情结
学术界认为起源于战国时期
楚人宋玉的九辨
九辨开篇以
悲哉 秋之为气也的一声长叹
赋予了秋天景色悲伤的基调
喊出了悲秋文学的主题
宋玉由此被奉为悲秋之祖
宋朝无门慧开禅师
有一首被人们广为流传的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毫无疑问
春夏秋冬
各有其美妙之处
可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会出现
喜春悲秋的现象呢
因为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认识体系中
春天与东方
日出
新生相对应
而秋天
与西方
日暮
衰老相对应
在人们的感觉中
春天的景色表现的是生命的新生和勃起
秋天的景色表现的是生命的衰老和死亡
生死本能的作用
形成了人们对两种景色的不同审美心理
3
形成以小为美的审美心理
民间有两句俗语
表现了这样的审美倾向
一句叫做
爷孙俩没正经
拔了胡子拜弟兄
说的是爷爷疼爱和娇惯孙子没有底线这样一种行为
人们常说隔辈亲
一句叫做
偏大的 爱小的 中间夹着受罪的
说的是父母一般偏袒大儿子
喜爱小儿子这样一种现象
历史上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
记载的就是赵太后溺爱小儿子引发的事件
为什么爷爷奶奶疼爱孙子超过疼爱自己的儿女
为什么父母疼爱小儿子
因为人年轻时生命力旺盛
对于生命的变化不敏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
对生命变化的感觉会越来越敏感
越来越强烈
生死本能的作用日趋强烈
因而对小儿子小女儿的感情就会超过其他孩子
对孙子的感情就会超过儿女
小儿子 小女儿 小孙子
这些美好的对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小
小
是生命初期的形状特征
蕴含着生命的活力和未来
人们在喜爱这些形象的过程中
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把他们的形态特点抽绎出来
从而形成以小为美的审美心理
人们把心爱的人或者宠物
称为小宝贝
小心肝
就是这种审美心理的体现
4
形成以生命力顽强为美的审美心理
在中国文化中
松
竹 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受到人们特别的喜爱
明代程敏政在寒岁三友图赋中说
松竹越冬而不凋
梅耐寒而开花
谓岁寒三友
意思是人们喜爱松树和竹子
是因为它们在寒冬依然能够保持叶子常绿不凋
喜爱梅花
因为它能够在冬天含苞绽放
为什么人们喜欢这些能够抵抗寒冷的植物呢
因为冬天叶绿不凋
含苞开花的植物
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契合了生死本能喜爱生命厌恶死亡的特点
引起人们的快感
进而发展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性审美心理
今天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1.1.2 习题
-2.1 美学的由来
--2.1.2习题
--2.1.3讨论
--2.1.4PPT
-2.2 传统美学寻找美的结果
--2.2.2 习题
--2.2.3PPT
-2.3 传统美学的终结
--2.3.2 习题
--2.3.3PPT
-2.4 现代美学的兴起
--2.4.2 习题
--2.4.3PPT
-3.2 习题
-4.1 美学的研究对象
--4.1.2习题
--4.1.3PPT
-4.2 审美现象的构成
--4.2.2 习题
--4.2.3PPT
-4.3 审美现象的分类
--4.3.2 习题
--4.3.3 讨论
--4.3.4PPT
-5.1 显功利审美对象引起美感的原因
--5.1.2 习题
--5.1.3PPT
-5.2 隐功利审美对象引起美感的原因
--5.2.2 习题
--5.2.3PPT
-5.3 审美现象发生机理
--5.3.2 习题
--5.3.3PPT
-6.1 人际影响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6.1.2 习题
--6.1.4 习题
--6.1.5PPT
-6.2 社会地位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6.2.2 习题
--6.2.4 习题
--6.2.5PPT
-6.3 社会发展水平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6.3.2 习题
--6.3.3PPT
-6.4 功利追求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6.4.2 习题
--6.4.4习题
--6.4.6 习题
--6.4.8 习题
--6.4.9PPT
-7.1 好奇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7.1.2 习题
--7.1.3PPT
-7.2 性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7.2.2 习题
--7.2.3PPT
-7.3 创造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7.3.2 习题
--7.3.3PPT
-7.4 生死本能形成审美心理规律
--7.4.2 习题
--7.4.3PPT
-8.1 视觉在审美中的作用
--8.1.2 习题
--8.1.4 习题
--8.1.5PPT
-8.2 听觉在审美中的作用
--8.2.2 习题
--8.2.4 习题
--8.2.5PPT
-8.3 嗅觉在审美中的作用
--8.3.2 习题
--8.3.3PPT
-8.4 触觉在审美中的作用
--8.4.2 习题
--8.4.3PPT
-8.5 温度感在审美中的作用
--8.5.2 习题
--8.5.3PPT
-8.6 空间感在审美中的作用
--8.6.2 习题
--8.6.3PPT
-9.1 审美心理增强规律
--9.1.2 习题
--9.1.3PPT
-9.2 审美心理衰退规律
--9.2.2 习题
--9.2.3PPT
-10.1 艺术基本形式的形成
--10.1.2 习题
-10.2 艺术基本形式引起美感的机理
--10.2.2 习题
-10.3 艺术内容引起美感的机理
--10.3.2 习题
--10.3.4 习题
--10.3.6 习题
--10.3.8 习题
-10.4 艺术审美的特殊规律
--10.4.2 习题
--10.4.4 习题
--10.4.6 习题
--10.4.8 习题
-11.1 审美教育的功能和机理
--11.1.2 习题
--11.1.4 习题
-11.2 审美化教育
--11.2.2 习题
-11.3 纯粹审美教育
--11.3.2 习题
-11.4 自我审美修养
--11.4.2 习题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