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普通生物学 >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三节 呼吸系统 >  4.3.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返回《普通生物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3.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在线视频

4.3.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下一节:4.3.6 呼吸运动的调节

返回《普通生物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4.3.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已经知道了

在肺部和组织细胞间

是如何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的交换的

现在再来分析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如何运输的

先介绍氧气的运输

绝大部分的氧气都是与血液中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的

只有极少量的大约1.5%的氧气

是溶解在血浆中的

血红蛋白是由一个珠蛋白分子

结合4个血红素构成的

每个珠蛋白分子包括了4条多肽链

两条α链

两条β链

每条链中包含了一个血红素

每个血红素中心有一个亚铁离子

每个亚铁离子可以携带一分子氧气

因此

一个血红蛋白就可以携带4个氧气分子

由于血红蛋白是负责运输氧气的

那么如果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标准

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比如说成年男性

如果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130g/L

成年的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

孕妇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L

就属于贫血

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很快

而且是可逆的

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

称为氧合血红蛋白

但是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很不稳定

当外界氧气含量比较高的时候

血红蛋白就与氧气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如果外界氧气含量比较低的时候

这个氧合血红蛋白就会释放氧气

并恢复到血红蛋白的原始状态

这也是导致煤气中毒的原因之一

在南方的冬季

一般人家庭都会烧木炭

如果通风不畅

就很容易导致煤气中毒

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就是一氧化碳取代了氧气

与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了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为什么它能够取代氧气呢

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很高

是氧气的200倍

即使是在一氧化碳分压很低的情况下

它也会取代氧气

与血红蛋白结合

结果

就会使得运送到组织中的

氧气的含量显著下降

汽车内和通风不良的炉子

所产生的一氧化碳

它的危害是很大的

会导致脑的局部缺氧

导致脑损伤

所以大家要格外当心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

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呢

主要因素是氧分压和pH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

高氧分压

高pH是有利于

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

请看这张图示意图

横坐标是氧分压

纵坐标是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有三条曲线

分别代表不同的pH条件

那么可以看出

氧分压越高

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它的这个值就越大

在相同的氧分压条件下

比如说40mmHg

我们再来看纵坐标

蓝、黄、红三条曲线

分别代表了pH7.2、7.4和7.6

那么很明显

红色曲线对应的

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最高

这也就是说

高pH值

有利于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

不过呢

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很不稳定

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也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

这样

就起到了调节血红蛋白

携带氧的这样一个作用

所以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受到了外界氧分压

和二氧化碳的双重调节

以上介绍的是氧气的运输方式

接下来

再介绍二氧化碳在血液中是如何运输的

其实

这部分内容前面已经讲过了

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有三种运输方式

第一种是溶解于血浆中

大约有7%的二氧化碳

是以这种方式运输的

第二种形式

是与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碳氨基血红蛋白

大约23%的二氧化碳

是以这种方式运输的

第三种

是以碳酸氢根离子的形式运输

碳酸氢根进入血浆中

氢离子则与血红蛋白结合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

在血液中

由二氧化碳产生的这个碳酸氢根离子

不仅是二氧化碳的一种运输形式

而且

还是血液缓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血液pH的相对稳定

才能保证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谈到人的呼吸和气体交换

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雾霾和吸烟

有关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关的机理

研究的还不是特别透彻

但是吸烟导致肺癌

是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

70%的肺癌患者

都是因为吸烟导致的

请看这两张照片

左侧是正常的健康人的肺

它是鲜红色的

右侧是发生癌变的肺

颜色已经发黑发暗

肺癌的治愈率是很低的

5年存活率仅为13%

此外

吸烟还影响心脏的功能

被动吸烟也会导致肺癌

所以

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尽量不要吸烟

普通生物学课程列表:

绪论——走进生命科学

-绪论

--绪论

-人物访谈——走进精准医学

--第一节 什么是精准医学

--第二节 精准医学用于临床应具备哪些条件

--第三节 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实例

--第四节 给医学生的建议

--第五节 精准医学的发展展望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细胞概述

--1.1.1 细胞的基本特征

--1.1.2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一节 细胞概述

-第二节 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1.2.1 质膜的结构与基本成分

--1.2.2 质膜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1.2.3 膜转运蛋白

--1.2.4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1.2.5 细胞连接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二节 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三节 真核细胞的结构

--1.3.1 线粒体和叶绿体

--1.3.2 细胞的内膜系统

--1.3.3 过氧化物酶体

--1.3.4 细胞骨架——微丝

--1.3.5 细胞骨架——微管

--1.3.6 细胞骨架——中间丝

--1.3.7 马达蛋白

--1.3.8 细胞核与染色质

--1.3.9 核糖体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三节 真核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能量代谢

--1.4.1 能量货币ATP

--1.4.2 细胞是如何获得能量的

--1.4.3 糖酵解与柠檬酸循环

--1.4.4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1.4.5 乙醇发酵与乳酸发酵

--1.4.6 营养物质的分解与代谢

--1.4.7 叶绿体与光系统

--1.4.8 光反应

--1.4.9 固碳反应

--1.4.10 C4途径与CAM途径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四节 细胞的能量代谢

-第五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1.5.1 细胞周期概述

--1.5.2 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

--1.5.3 有丝分裂

--1.5.4 减数分裂

--1.5.5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

--1.5.6细胞死亡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五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

--2.1.1 DNA的发现历史

--2.1.2 DNA的结构

--2.1.3 DNA的复制

--2.1.4 端粒及端粒酶

--2.1.5 蛋白质是表型的分子基础

--2.1.6 RNA的分子构成与功能

--2.1.7 DNA的转录

--2.1.8 遗传密码的破解

--2.1.9 遗传信息的翻译

--2.1.10 中心法则

--2.1.11 基因的突变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一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 基因的表达调控

--2.2.1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2.2.2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2.2.3 染色质的结构影响基因的转录

--2.2.4 蛋白质的组装调控基因的转录

--2.2..5 RNA转录后的加工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二节 基因的表达调控

-第三节 生物技术及其应用

--2.3.1 核酸的分子杂交

--2.3.2 DNA芯片技术

--2.3.3 聚合酶链式反应

--2.3.4 DNA凝胶电泳

--2.3.5 DNA重组技术

--2.3.6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三节 生物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及其遗传疾病

--2.4.1 DNA测序技术

--2.4.2 第三代DNA测序技术

--2.4.3 人类基因组及其应用

--2.4.4 人类的遗传性疾病

--2.4.5 癌基因与恶性肿瘤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及其遗传疾病

第三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高等植物体的细胞与组织

--3.1.1 初生壁

--3.1.2 次生壁

--3.1.3 与细胞壁相关的结构

--3.1.4 质体与液泡

--3.1.5 组织与组织系统

--3.1.6 分生组织

--3.1.7 表皮与周皮

--3.1.8 维管组织

--3.1.9 基本组织系统

-第三章第一节 高等植物体的细胞与组织

-第二节 植物的生长

--3.2.1 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生长

--3.2.2 根的初生生长

--3.2.3 根的初生结构

--3.2.4 侧根的发生

--3.2.5 根的次生生长及其结构

--3.2.6 茎的初生生长及其结构

--3.2.7 茎的次生生长及其结构

--3.2.8 周皮与树皮

--3.2.9 年轮是如何产生的

--3.2.10 茎的初生组织与次生组织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 植物的生长

-第三节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3.3.1 植物的繁殖类型

--3.3.2 世代交替

--3.3.3 花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3.3.4 花各部分结构的多样性

--3.3.5 花药的发育

--3.3.6 胚珠的发育

--3.3.7 开花与传粉

--3.3.8 花粉萌发和受精

--3.3.9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传播方式

--3.3.10 被子植物生活史总结

-第三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 植物的营养与运输

--3.4.1 植物叶片的结构

--3.4.2 气孔运动的调节

--3.4.3 植物的矿质营养

--3.4.4 根系是如何吸水的?

--3.4.5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4.6 矿质元素的运输

--3.4.7 有机物运输的经典实验

--3.4.8 有机物质的运输

--3.4.9 植物的营养适应-食虫植物

--3.4.10 植物的营养适应-氮元素的利用

--3.4.11 植物的营养适应-寄生植物

--3.4.12 植物的营养适应-菌根

-第三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四节 植物的营养与运输

-第五节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3.5.1 植物激素概述

--3.5.2 生长素

--3.5.3 生长素的作用机制

--3.5.4 赤霉素

--3.5.5 细胞分裂素

--3.5.6 乙烯

--3.5.7 脱落酸

--3.5.8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5.9 光周期现象

--3.5.10 光敏色素

--3.5.11 植物对植食性动物和病菌的防御

-第三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五节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动物的组织

--4.1.1 上皮组织

--4.1.2 疏松结缔组织

--4.1.3 致密结缔组织

--4.1.4 脂肪组织

--4.1.5 软骨

--4.1.6 硬骨

--4.1.7 血液

--4.1.8 结缔组织总结

--4.1.9 肌肉组织

--4.1.10 神经组织

--4.1.11 组织器官系统

-第一节 动物的组织--作业

-第二节 消化系统

--4.2.1 营养素及其消化和吸收

--4.2.2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4.2.3 口腔和食管

--4.2.4 胃壁的结构

--4.2.5 胃的消化功能

--4.2.6 胃溃疡

--4.2.7 小肠的组织结构

--4.2.8 小肠消化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4.2.9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4.2.10 大肠的结构与功能

--4.2.11 肝脏和胰腺

--4.2.12 脊椎动物消化管的结构与功能适应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 消化系统

-第三节 呼吸系统

--4.3.1 呼吸系统的演化

--4.3.2 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3.3 呼吸运动

--4.3.4 气体的交换

--4.3.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4.3.6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三节 呼吸系统--作业

-第四节 循环系统

--4.4.1 动物循环系统的演化

--4.4.2 血管的结构

--4.4.3 心脏的结构与血液循环

--4.4.4 心动周期

--4.4.5 心脏的传导系统

--4.4.6 动脉血压的形成

--4.4.7 输血与血型

--4.4.8 组织液的形成

--4.4.9 淋巴系

--4.4.10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四节 循环系统

-第五节 内环境的控制

--4.5.1 动物排泄系统的演化

--4.5.2 内环境与稳态

--4.5.3 体温调节

--4.5.4 渗透调节与排泄

--4.5.5 人的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5.6 原尿是如何生成的

--4.5.7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4.5.8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4.5.9 尿液的浓缩

--4.5.10 尿液生成的总结

--4.5.11 肾脏对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4.5.12 血压与血量的调节

--4.5.13 透过尿液分析检查疾病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五节 内环境的控制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4.6.1 体液调节概述

--4.6.2 激素的作用机制

--4.6.3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

--4.6.4 激素分泌的调节

--4.6.5 神经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4.6.6 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4.6.7 生长激素的功能

--4.6.8 甲状腺调节代谢与发育

--4.6.9 甲状旁腺的功能

--4.6.10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激素

--4.6.11 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功能

--4.6.12 肾上腺髓质的内分泌功能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第七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4.7.1 静息电位

--4.7.2 动作电位

--4.7.3 神经冲动是如何传播的

--4.7.4 突触如何传递神经信号

--4.7.5 毒品为什么具有成瘾性

--4.7.6 反射与反射弧

--4.7.7 脑的结构与功能

--4.7.8 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4.7.9 周围神经系统

--4.7.10 躯体运动神经与内脏神经的区别

--4.7.11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4.7.12 中枢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4.7.13 神经系统的演化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七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八节 生殖与胚胎发育

--4.8.1 精子的形态及发生

--4.8.2 卵子的发生

--4.8.3 卵子的发生受激素的调控

--4.8.4 生育的控制

--4.8.5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4.8.6 子宫的周期性变化

--4.8.7 海胆的受精过程

--4.8.8 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4.8.9 文昌鱼的胚胎发育

--4.8.10 两栖类的早期胚胎发育

--4.8.11 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

--4.8.12 羊膜是如何产生的

--4.8.13 人的胚胎发育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八节 生殖与胚胎发育

期中考试

-2020年秋季学期普通生物学期中考试

4.3.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