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普通生物学 > 绪论——走进生命科学 > 人物访谈——走进精准医学 > 第二节 精准医学用于临床应具备哪些条件
从刚才你的介绍当中
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精准医学
是一个诊断治疗体系
对
那么要把这种诊断治疗体系应用到临床上
那么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先决条件呢
谢老师的问题让我想起了
2015年中国在启动
精准医学研究设计的时候
对于整个这个体系做的规划
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研究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阐述
首先我们要非常重视在政策、法规
以及医学伦理学方面的一些建设
因为精准医学大量地纳入了
跟个体的多样性相关的信息
我们知道了这个病人住在什么地方
然后他的基因组的信息
他临床上到底得了什么病
甚至连他的家里
是不是养了一只猫都想知道
那这个对于患者的个人隐私来说
其实是一个构成重大挑战
如果我们在模式构建上
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上
不能够充分保障的话
精准医学的发展
肯定会受到一个重大的影响
目前中国已经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好的规划
未来一到两年内
我们能够看到在数据安全管控
这个患者的信息共享机制
等等方面的一些进展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会非常的大
所以这是我要想强调的第一点
在第二点来说
精准医学发展最主要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是我们组学数据的一个检测
那组学数据的检测
现在中国可谓是市场非常的火热
但是问题也非常的多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
我们现在没有完善的
一个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各家运行在自己的一个指控平台上
平台与平台之间没有一个互相的参比
这个对于我们测序质量的控制来说
是非常不利的
在后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过程中
中国也没有非常标准的
这样一个数据库体系
或者是一个解读机制来支撑
导致各家对于测序数据出来以后的
解读报告的能力参差不齐
所以在组学数据的生成方面
我们现在还有一定的缺陷
但是我相信国家在这方面的
对于重大院校的一些科研项目的支持
能够未来帮我们解决一些方面的问题
第三点我想强调的是说
中国现在还缺乏一个临床数据共享的一个机制
这个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
一个需要解决的基础设施的问题
因为我们知道精准医学
高度依赖数据的质量
我们希望能够把现在临床中
临床电子病历、大量检验的信息
影像的信息、病历图象等等
都转化为患者的表型组
然后来支撑我们生物组学的一些数据
来对他们做更进一步地分析
产生更多的价值
但是现在中国的电子病历技术参差不齐
发展的水平还比较落后
我们从电子病历数据里头提成表型的技术
现在还不完善
然后各家医院的数据
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共享
临床数据资源
现在是一个相对比较匮乏的一个状态
那即使我们产生了大量的生物组学的数据
它的临床意义
并不能够得到一个尽快的明确
所以这个方面也是我们认为
未来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瓶颈
现在国家也在做这方面的一些规划
我自己参与一些卫纪委立项的
比如说区域的检验数据的
互联互通标准的设计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方面
未来肯定会有一些新的进展
能够促进这个方面的一些发展
第四个就是在真正的
如果我们有了表型数据
有了组学数据以后
怎么样把这些数据整合、汇交,做深度地分析
在这个基础上支持这个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包括未来做一些prediction预测
等等这些都是未来需要探索的一些方向
中国在这方面
做了很好的尝试
在各个层面都有一些团队
所以未来一旦这个
底层的基础设施打好以后
我们相信这方面的进展应该是会非常快的
那再往下走就是这些知识一旦产生了以后
或者说我们现在一些临床重要的
这些数据的信息
一旦产生了以后
如何能够让医生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
非常便捷有效的把它利用起来
这个我们要强调说精准医学
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是临床决策支持体系
这个就是我一直强调的
精准医学的核心之一
就是临床决策支持体系
在医生给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时候
他不希望拿这一个U盘里头存着大量的
基因组数据
那边有一大堆的检验报告
这边他还要拿着病人的临床信息
互相之间去做整合
这样的整合是应该在数据库层面去做的
通过一些计算技术、IT技术
能够把这样一些
逻辑判断的条件产生的结果
呈递到医生的面前
医生在做决策的时候
他希望应该是给他
各个维度数据的一个支持
最后他去做这个决策的制订者
而不是一个信息的采集者
所以在这个方面来说
我们还需要再进一步的去做
更深入的工作
在中科院然后各家的医疗IT机构
现在都有这方面的一些工作的进展
所以未来在这个方面的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条件之一
再往下
其实就是我们医生要真正的把这些东西
信息利用起来
那在现行的医学教育体系里面
以及我们医生的继续教育体系里面
精准医学的概念和理念所涉及的技术
以及这些具体的临床应用场景等等方面
都要做进一步的培训
所以这个方面现在也需要各家医学院校
以及医院进行积极的探索
然后我们还想强调的一点最重要的
就是说我们叫精准医学
相关的这些人才体系的一个建设
这里面生物信息学
然后临床医生这些传统的体系
需要做一些改进
但是中国非常稀缺的是
医学信息学
以及这些跨学科的这些人才
所以国家在这方面也需要做一定的布局
然后才能够未来支撑这个
精准医学的一个长远的发展
以上讲的这些就是我个人对于精准医学
未来在长远发展上
中国的一些必备条件的一些理解
当然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就是整个社会公众
特别是患者群体
对于精准医学这个概念的一个支持
所以这个是一个相互促进的一个结果
精准医学要体现它的临床价值
才能获得医生和患者的认同
患者也要在精准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做积极的参与
才能够从中获益
才能够真正的对这种新的医学模式
产生认同
未来我认为需要这些方面的条件齐头并进
中国的精准医学才能得到一个长远的发展
获得一个全球领先的一个水平
-绪论
--绪论
-人物访谈——走进精准医学
-第一节 细胞概述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一节 细胞概述
-第二节 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二节 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三节 真核细胞的结构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三节 真核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能量代谢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四节 细胞的能量代谢
-第五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五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第一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一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 基因的表达调控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二节 基因的表达调控
-第三节 生物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三节 生物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及其遗传疾病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及其遗传疾病
-第一节 高等植物体的细胞与组织
-第三章第一节 高等植物体的细胞与组织
-第二节 植物的生长
-第三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 植物的生长
-第三节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 植物的营养与运输
-第三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四节 植物的营养与运输
-第五节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3.5.6 乙烯
-第三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五节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第一节 动物的组织
--4.1.5 软骨
--4.1.6 硬骨
--4.1.7 血液
-第一节 动物的组织--作业
-第二节 消化系统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 消化系统
-第三节 呼吸系统
-第三节 呼吸系统--作业
-第四节 循环系统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四节 循环系统
-第五节 内环境的控制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五节 内环境的控制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第七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七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八节 生殖与胚胎发育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八节 生殖与胚胎发育
-2020年秋季学期普通生物学期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