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8047

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第三节我们来介绍一下

苏联模式的影响

那么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

这个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那么

苏联的人类学学科的模式

对中国学术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1949年春夏之间

毛泽东提出了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和“一边倒”

三条外交工作的方针

所谓的“一边倒”

指的是什么呢

针对国际上出现的

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

和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阵营

这样的一种

尖锐对立的局面

那么新建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

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份子

1950年2月

中苏签订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国和当时被称为老大哥的苏联之间

就建立了密切友好的关系

到了五十年代末期

中苏关系又恶化了

然后

在这样的一个

中苏意识形态领域的

对抗逐渐加强以后

在1960年的七月份

苏联废除协定

撤走专家和顾问

使得中国建设

遭受了严重的困难和巨大的损失

当时苏联对中国

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要的贡献

就是教会了中国

怎么样把马克思主义

和人类学民族学结合起来

运用的一种模式

当时有一些中国学者就认为

从苏联可以看到把人类学

民族学

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可能性

苏联模式

最持久

最深远的影响

表现在行政机构方面

五十年代初

高校改革以后

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

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了重造

那么

人类学这样的一个学科

就是我们说

四分支的人类学学科

就被分开了

分成民族学

语言学

考古学和人类学

那么各自独立发展

这个里边的

比如说民族学

就像中央民族学院的研究部

语言学呢

在各个大学的中文系和外语系

而考古学

或者单独建系或者放在历史系里面

人类学

我们已经提到了

它成为了生物学的一部分

在苏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考古学和民族学

也曾经一度被取消了

独立的学科地位

恢复以后

苏联的民族学呢

就被规划为

历史学的一个分支

当时在中国

其实也是如此

另外一个方面

我们要介绍一下

关于作品的翻译和人员的交流

院系调整以后不久

高教部就提出了

“苏联经验中国化”的口号

在全国高等院校

依照苏联模式展开各项工作

在民族学界也认为

学习苏联经验

对于发展我国的民族学研究

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九五四年的时候

中央民委的参事室

就调集了一批民族学家

开始编辑

刊印

《民族问题译丛》

重点翻译介绍苏联的相关学术论文

后来这个杂志的编辑部

转到了中央民族学院的研究部

当然在后来这份杂志呢

就到了中国科学院的民族研究所

也就是现在的

《世界民族》这本杂志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从事民族研究的人员

开始注意到了苏联民族学的一些

发展状况

经过翻译介绍工作

中国学术界

当时甚至有人提出来

俄国无论是革命前

或苏联时期

这一科学指的是民族学

这一科学的理论水平

远为世界其他各国所不及

就是认为说

苏联的当时的学术水平

包括在俄国时代

到后来的苏联时代

都是最先进的

苏联民族学家的论著

对当时中国的民族研究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民族识别

民族起源和形成问题等方面的这个论文

对中国的民族识别的理论认识的

讨论呢

以及最后的总结

都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一批苏联民族学家的著作

也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成为重要的教学参考书

和理论的指南性著作

五十年代前期和中期

还有一批苏联专家

到中国研究机构和大学工作

帮助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帮助拟定

各种重要的规章制度

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建议等等

来自苏联的专家里边

在民族学家里边影响最大的

就是当时在中央民族学院工作的

切博克萨罗夫

切博克萨罗夫到中央民族学院以后

他是担任院长顾问

具体的任务呢

是指导历史系和研究部工作

为民族学研究班

以及教师

系统地讲授民族学的课程

切博克萨罗夫就认为

民族学

与各国各民族具体情况

条件及其文化 生活等等

密切联系

必须根据具体情况

来开展工作

中国民族学

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为发展和研究

中国各民族的实践性

和理论性任务服务

切博克萨罗夫在中央民族学院工作期间

也是经常和中央民族学院的

老师和同学们

进行各种各样的相关讨论

在1958年的时候

切博克萨罗夫在林耀华等人的陪同之下

带领研究班的学生

到广东的连南排瑶地区进行实习

随后呢

他也到云南等地

做实地的考察

他在中国的工作时间呀

延续了差不多两年

当时

林耀华和切博克萨罗夫的关系被视为是

中苏友好的象征

1956年的五月份

林耀华先生

到苏联去参加了“全苏民族学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就提交了

后来他和费孝通先生联名发表的

《当前我国民族工作

提给民族学的几个任务》的

这样的一篇论文

这个论文修改以后

是和费先生

费孝通先生联名发表的

林耀华先生强调

苏联有许多民族学研究方法

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反右斗争开始以后

苏联专家的工作

也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

所以

在1958年的夏天

在中央民族学院开展

“拔白旗 插红旗”的运动的过程中

这个

林耀华等人呢

就受到了批判

开会检讨自己的错误

那么切博克萨罗夫也在大概

这个前后

也就回苏联去了

苏联民族学对中国

民族学发生影响的鼎盛时期

也随之结束

那除了参加中苏交流的

一些老专家以外

还有一些为苏联专家

在华期间担任翻译

或者主要从事苏联民族学的

论著翻译工作的一些学者

在日后成为了

中国民族学学术界

有重要影响的民族学家

在苏联专家指导过的

中央民族学院

历史系民族学研究班

这个学习的一些学生

日后也成为了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的

一支重要的学术力量

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学术交往

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理论方面

苏维埃学派

以历史唯物论为理论特点

从一开始就以

服务国家建设

和苏联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为己任

对于中国民族学的影响

也非常的突出

主要呢

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个领域

就是原始社会史的研究

民族志和考古学并重

来揭示史前阶段的本来面目

对民族学的定位

也从社会科学转变为了历史科学

这个柯斯文的《原始文化史纲》

他有了中文译本

杨堃先生

编写了《原始社会史及民族志讲义》

林耀华先生

在日后编成了《原始社会史》这本书

当时就起草了

原始社会史的教学大纲

召开了原始社会史课程讨论会

那么

中国的学术界还有一个理论

到现在依然被大家重视

这就是经济文化类型理论

切博克萨洛夫

本人就是这种理论的一个专家

那么他在中国期间

他和林耀华先生

就合著了长篇论文

《中国经济文化类型》

那么

在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中

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谓的经济文化类型

在那个时代

定义是一定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它在历史上形成于

处在相似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并居住在

同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的不同民族之中

也就是说

他是对不同的民族

作一种经济文化类型划分以后的

重新分类

以后

这个经济文化类型的概念

又有了修订

这个是改革开放以后

在八十年代做出的修正

这个修订是说什么

是说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

并保持

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

在历史上形成的

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意义

它在于

为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共同体的分类

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

为认识汉族以及诸少数民族的

共生关系

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当然

在经济文化类型这个理论里边

它的动态性和交错性

到底怎么来看

也许还需要我们更多的讨论

苏联学术对中国的影响

表现的另一个方面

就是民族定义

与民族识别

那么

苏联专家

在民族识别工作中

经历的很多问题

和中国当时遇到的问题

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那么

斯大林

对民族的界定

对中国的民族研究

也影响很大

当然

中国学者也有人说

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

就对斯大林的这个定义

持有怀疑态度

所以

灵活应用

只是把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

作为一种参考

其实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一直到现在

有关民族定义的争论

一直持续着

我们再来评价一下

对苏联经验的学习

苏联对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影响

那么

学习苏联经验

给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留下了长期的影响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开始重建的时候

对相关学科领域的

界定

依然是遵循着苏联框架的

这样的一种中苏合作

对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

那更是十分持久

甚至我们说

一直延续到今天

当然

苏联在理论方面的影响

也一直存在

人类学民族学中的所谓“一边倒”

意味着学习苏联经验

来取代西方模式

但是呢

后来林耀华先生说

中国民族学家

从来就没把

苏联的民族学

当成榜样

更多地只是拿它做参考

当然

在这个时候

这个林耀华先生主张说

取西方和苏联两种模式最好的部分

然后发展自己的模式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