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8061

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第五节

我们来讨论

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也就是从1987年到现在的这个状况

经过社会科学的洗礼

和有关中国化本土化的反思

台湾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

就进入到了一个新的

成熟的

复合的和在学术上自觉的时期

那么

社会上各个阶层

和各个族群之间的互动

衍生出的各类问题

也刺激人类学民族学家

把他们的研究呢

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研究者

也去到台湾以外的

其他的地方

包括中国大陆来开展研究

使得过去的研究成果

能够有机会

扩展成为一种

区域性的比较研究

那么

这个时候的一种多元化的趋势

它是整个世界人类学潮流

在台湾的体现

也反映出了台湾人类学民族学界试图

脱离权威范式

开展自觉的学术研究的努力

那么

在这一个阶段

台湾的学者

开始重新思考

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中间的一些问题

那么

在这个时候

以被研究者的立场

来重新思考

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中的问题

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

努力的去摆脱那种

试图重建文化史的那个趋向

那样的一种手法

着重对于现代

现实生活和文化

进行探讨

并且以

台湾少数民族自身为主体来理解问题

探讨在汉文化的强势影响之下呀

少数民族的处境

和他们的反应

那么

在1987年

台湾清华大学

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成立

也举办了

“台湾新兴社会运动”研讨会

使得台湾学者的研究

与社会实践更好地衔接在一起

有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得以发表

比如说社会运动

妇女问题

族群问题这些方面的研究

这样的一种学术探讨中

本土化的研究

又一次成为了重要的话题

那么这个时候的本土化

很多的台湾学者的表述

叫做台湾文化主体性

那么

对台湾文化主体性的追求

就是想要

将台湾提升为一个

具有内在研究价值的研究对象

一些和台湾有关的研究主题

在政治社会的支持之下

就迅速的得到了发展

比如说台湾民俗

台湾民间的宗教仪式

地方志

还有台湾的平埔人的相关研究

当然

这样的研究

也扩展到了社会的其他方面

你比如说

在对台湾少数民族

当然也包括汉人社会的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

去探讨文化的

内在意义

同时呢

也有更多的学者

到台湾以外的地区

去从事田野调查

使得这个台湾学界

做的这个民族志研究

范围大大的扩展

还有

对台湾少数民族做的一些

基本文化分类的研究

从概念到实践

你比如说台湾的少数民族族群

也就是台湾所说的原住民族群

从八个

不断的增长到了16个

这些也都和这个

文化分类概念的讨论有关系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于台湾的学术史

本身的研究和反思

也是出了好几本书

讨论台湾学术范式的转换

这是理性的成长

以及不同的他者

对台湾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范式的影响

在台湾人类学民族学发展过程中间

他先后受到了日本

中国大陆

英美的功能学派

美国当代人类学民族学学术思潮的影响

那么

这样多种复杂的这个关系

使得台湾学界

有的时候进行这个

自我学术定位的时候就有一种困难

他往往会在不同的参照体系中间

来回游曳

那么

在汉人社会研究

对中国大陆少数民族的研究

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研究

还有南岛族群的研究等等不同的研究对象

那么这样众多的研究对象

对于台湾人类学民族学界

相关学科知识的丰富

也增添了

重要的学术研究的资源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面

因为这种社会现实的

包括

知识社会学来源的多样化

促进了台湾人类学民族学界向

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不断的与大陆学术界

与这个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中间

那么产生出一些新的

观念

新的认识

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