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8035

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今天我们谈一下

第三节

学科格局

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那么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

当时学术的一些基本的分布状况

我们说

华东 华南和华北的三足鼎力

在各个大学以及中央研究院等

专业机构作为主要学术的力量

那么这些个

机构

在各自的学科专业建设中间

对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

建立和发展

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那么在华东地区

当时有中央研究院

中央大学

金陵大学

以及中山文化教育馆

还有

大夏大学

沪江大学和暨南大学

等等大学和研究机构

在华南地区呢

主要是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

这两所大学在广州

以及在厦门的厦门大学

在华北

主要是

北平的燕京大学

和清华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

这些学校都在

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机构的建立中间

都是有机构

或者说有专业

有相关的研究计划的

那么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边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就出现了

中国学术理论流派的雏形

所以我们说

学科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那么当然我们前面已经

提到过南北两派说

这个南北两派说

我们认为是有点问题的

那么这个时候呢

我们

再回到关于学派问题的讨论中

我们认为南北两派还是

更多的考虑

一些特定的时间点

非常短暂的一种状况

而且呢

它没有特别强调

以学科的学术范式为核心的

学派划分的标准

那我们现在来讨论

当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学科里面出现的学派的雏形

我们说当时有三个学派的雏形

基本形成

第一是中国功能学派

那么

随着Robert Park

到燕京大学讲学

并且开创了

社区研究的传统

后来又有功能学派创始人的影响

特别是

拉德克利夫-布朗到燕京大学访问

这是“请进来”

同时

吴文藻先生也采取的办法是“派出去”

派一些年轻学生到欧美去留学

当然这个时候也开展了

有特色的所谓汉人社区研究

但是这个社区

是说community

community study

这样的一种方式

当然

那个时代费先生

他们把它翻译成了社区

后来也有一些学者建议

最好翻译成社群

这个community把它翻译成社群

而不是社区

社区可能太强调区域的概念

另外功能学派也特别强调应用

他可以说

开创了本土的

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

也就是说

这样的研究方法是跨越

文明和野蛮的这样的界限的

他不是说只研究所谓原始族群

或者说小规模社会

第二个学派

我们把它叫做中国文化学派

它重视文化研究

倡导把文化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甚至他们想要说

以文化为中心

建构独立的学科

所以在二十世纪的前半期

中央大学社会学系的主任

孙本文评价

说这一派

是最具有

派别之条件的唯一一派

那么

在主张中国文化学派的学者中

黄文山

提倡以民族学

人类学和政治学为基础

借助文化史

社会学

经济学

生态学

人口学等等的专门学科

从理论上建构起一种

进行综合探讨的文化学

孙本文在美国

攻读社会学博士的时候

他主要做的是文化社会学

他师从文化社会学的大师奥格本

那么

他后来还写了

《社会学上之文化论》等等的著作

而且他担负着

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

规划和实施的重要领导工作

因为他在1949年以前一直担任

中央大学社会学系的主任

另外一位

中国文化学派的主将

是陈序经

陈序经也有《文化学概论》这样一本书

在他的研究里面

尤其重视文化研究

提倡在中国创立文化学

陈序经还有一点

大家要特别注意

他是一个全盘西化论者

他认为

保持中国固有文化

或者提倡中西文化调和

在当时都是行不通的

他从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论的理念出发

他主张必须全盘西化

也就是说

不要分什么精华呀

糟粕呀

你都得吸收过来

你不可能只吸收一部分

只吸收一部分的时候

这个

思想观念它不可能成为一个体系

第三个学派

我们把它命名为中国历史学派

中国历史学派

它强调

以历史的方法

对于具体的资料

进行描述和整理

注重史料的运用

以进化论

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又吸收了

法国民族学派的方法

还吸纳了美国历史特殊论

在研究框架

开展步骤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那么中国历史学派呢

他重视史学研究

他强调

民族学人类学要和历史学联系在一起

力图阐释中国各民族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说明中国各民族发展序列和各自的位置

当然

我们介绍的这个三大学派

其实它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

特别是如我们看这个

学者个人的实践

他不是太清楚

所以我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学术倾向

或者说学派的雏形

对于每一个

具体到每一个学者来说

他自己到底归属于哪一派

有些时候他也不是太明确

甚至有些人呢

他在不同的阶段

他是有变化的

那么下面是复习思考题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