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从1956年到1958年

调查组重点调查了

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

并且

按照社会发展阶段的模式

撰写了相关的调查报告

1958年的5月份

中共中央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也开始了“大跃进运动”

那么在

1958年夏天召开的全国民族研究工作

科学讨论会上

就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讨论

在此之后

中央民委党组就提出

在今后一年之内

要完成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初步调查的工作

并且呢

编写民族自治地方概况

各民族简史

简志

等三种民族问题丛书的跃进计划

中央批转了报告

并且指示调查工作

由各地党委直接领导

编辑出版

三种民族问题丛书

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但是这个工作后来

其实是很难以完成的

所以一直到了1964年的5月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主持召开了一个工作座谈会

对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

做了一个基本的总结

宣布

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

大调查工作告一段落

作为

人类学研究的根基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这种

系统的实地调查

其实依然在进行

包括在

文化大革命中间

时局相对平稳的时期

都是在做这种继续的

调查和研究

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它取得了很重要的一些成果

首先是增加了民族相互之间的

了解和友好团结

促进了少数民族中间

要求改革因素的成熟

这样的调查充分的体现出了

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价值

但这些呢

是当时的

总结文件提出来的

我们说

从学术史讨论的角度来看

这个我们的研究

他的成果应该是表现在

资料的收获

机构的创立

和人员的培养三个方面

那么在研究中间

这个调查搜集到了大量的文献

进行了很多的访谈

搜集了很多的实物

也就是说所谓文物的资料

也利用电影手段

记录了很多少数民族在那个时代的

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

从1958年开始

各个调查组又开始编辑

“民族问题三种丛书”

但是这个三种丛书后来变成了五种

在文革结束以后

有扩展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这个陆续的出版了很多的

社会历史调查的资料

这个所谓丛书 五种丛书

它就包含了《中国少数民族》

一本

就是少数民族各方面的整体状况

然后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这个是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一本

还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

因为有些民族

他的这个语言是分成两个不同的支

再有

就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这个是140本

就是各个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单位

他们所期待的

这么一套概况的介绍

另外呢

就是《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

这个资料丛刊

这个材料量就比较大

总共

所有的这个五种加在一起

是四千多本

大概八千多万字

那么

这在国际的学术界

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浩大工程

那么

不仅是提供了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十分系统而翔实的资料

也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

它的进一步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调查组

为了落实

“抢救落后”这样的一个指示

更好的去保存社会改革的资料

也开始筹划拍摄了

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等等方面的科学记录

影片

截止到1966年为止

先后完成了15篇的

相关影视作品的拍摄

就是少数民族社会历史

科学纪录片有15部

当然其他的资料就更多了

包括影视方面的

在人类学调查方面

这样大规模的实践

也为世界各国

提供了一种

特殊的宝贵经验

社会历史调查

采用了组队的研究方法

丰富了人类学的知识库

费孝通先生就提出

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在根本上改变了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

实现民族平等

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起来

不仅是调查者的目的

也是被调查者的要求

完全可以把调查目的

公开告诉被调查者

被调查者完全可以懂得

和乐于接受这项工作

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以及调查人员的成长

比如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和六十年代初期

有一些省

就建立了独立的民族研究的机构

在调查的过程中

也促进了研究人员的成长

锻炼和造就了数百名的研究人员

五十年代末

接受学术训练

特别是在

社会历史调查中锻炼的一些青年学生

他和人类学民族学

长期的

乃至终生的不解之缘

有很多的就产生于社会历史调查的

这个过程之中

那刚才讲到了研究机构

与人类学民族学有关的研究机构

也通过

社会历史调查的推进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

和民族研究所

都是组织实施

全国规模的大调查的产物

在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推动之下

多所新的民族研究机构

新的民族学院

也获得了发展的原动力

包括抽调老师和学生

参与调查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在课程设置里边

后来也就添加了民族志方面的内容

因为他有了全国少数民族

社会历史调查的很实际的锻炼

大量的资料积累

所以这些材料

也被学界所分享

抽调师生参加调查的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

他们在课程设置里面也加强了

民族志方面的内容

因为这些材料

是他们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间

亲眼看到

亲自

访谈了解到的资料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