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  7.1 来龙去脉 >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今天我们来谈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

这章呢

我们重点要介绍

台湾地区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状况

从学术传统的形成

对于台湾少数民族的田野研究工作

台湾汉人社会的研究

以及到台湾学术界有关人类学

民族学

中国化或者本土化的讨论

还有最近一些年

台湾学术研究的发展等等

重点是有关人类学

民族学

中国化

或者本土化的讨论

在这一章学习中啊

多数大陆同学

对台湾情况不熟悉

可能是我们的教学难点

我们来谈一谈

第一节

台湾地区

人类学民族学传统的形成

首先讲一下

关于台湾人类学民族学的历史分期和传统

通常我们会把

台湾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啊

分成四个时期

第一是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民族志范式

和日本殖民统治政策直接相关的

日本和台湾研究者

留下了非常丰富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

第二个阶段是光复时期

从中国大陆

迁到台湾的人类学民族学家

对于台湾南岛族群

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第三个阶段

是结合了

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社会研究的

相关进展

进行台湾汉人社会的研究

这样的一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

我们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

研究的主题和对象

更加繁复多样

那么

说到台湾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范式

有两点需要跟大家更多的讨论一下

第一呢

是基于社会需求

和学者们对于社会需求的认识

任何学科

它在特定时期

总有多数学者

围绕一些个重大的课题

采取同一研究范式

而形成学术研究的主流

又不是

所有的学者

都严格的遵循着单一的方式

尊崇着主流研究范式的学者

他往往会得到比较多的学界的回音

也许还有更多的研究资源和研究机会

但是

游离于主流范式之外的一些学者啊

他有可能呢

是新的研究范式

得以产生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第二个方面啊

由于我们对于面临的问题呀

有一些共识

在特定的阶段里面多数的学者呢

他会集中研究同一个题目

或者说同一个区域

也是一种常态

那么

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整合呀

就导致了

多学科共用一个超级范式的现象

台湾人类学民族学呢

实际上

他有两个传统

一个呢

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围绕台北大学

土俗人种学及语言学研究室

形成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传统

第二个呢

是随着中央研究院等机构

迁往台湾而形成的

大陆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传统

那么

首先谈一下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

由东京人类学会

及日本殖民政府驻台湾总督府推动了

鸟居龙藏

伊能嘉矩这些人呢

他们参与了

对台湾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

在1928年的时候

台北帝国大学

建立了一个土俗人种学研究室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台湾的人类学民族学家们

尽管有些学者啊

他是想着要做抢救性的记录

要描述和研究台湾的社会与文化

出于这样的动机去做研究

但是实际上呢

这样的研究

恰恰满足了

日本政府在台湾推行殖民政策的需要

在日据时期

日本人从事南岛民族的调查和研究

又有两个不同的学术传统

一个

是以鸟居龙藏为代表的学术研究传统

另外一个

是以伊能嘉矩为代表的

殖民政府的研究传统

那么我们也讲

台湾学术研究的一种大陆传统

李亦园 唐美君

曾经发表论文

说在1930年前后啊

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可以分成两个派别

也就是所谓南北两派的观点

那么他们这个观点呢

进一步的延展到台湾的研究

因为他们认为说

中央研究院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啊

比较偏向人文学

和历史学派有深厚的关系

是他们划分的

所谓南派的

这样的一个学术范式

那么

台湾现在的人类学民族学

说最初呢

就是以南方的中央研究院为中心

而发展出来的

这样的一套学问

所以他们认为

台湾的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

和人文学关系更密切

黄应贵先生也主张啊

大陆南北两个人类学派

在研究对象 研究主题 方法

即对理论的态度等

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的侧重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