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8065

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第二节

我们来谈游离的学科地位和人才培养

那么说到这个学科地位

可以说

在学科重建以后

一直不是太明确

所以我们说是游离的学科地位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后

这个学科地位是经历了一番摆动

重建之初

人类学和民族学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充满争议

那么一部分的学者

在学术研究里边

他们和历史学

有更密切的一种关联性

另外

有些学者

是更偏向社会学

同时这个学科和民俗学呢

也有人呢

走的比较近

所以这个关系是比较混乱

所以就会产生

那么人类学和民族学

社会学

是不是要并列为一级学科的这个呼声

并且前前后后多次写文件

申请这种获得一级学科的地位

但是直到现在

依然没有被接受

那么

在对于民族学和人类学之间的关系认识上

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比如说有没有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这个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就开始争论

或者说怎么去定义和认识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这样的一个问题

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另外

民族学能不能够和

文化人类学或者

社会文化人类学画等号

还有

民族学的一级学科

和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

又怎么看

究竟是这个一级学科民族学

还是二级学科

民族学和

文化人类学或者社会文化人类学

有更近的关系

这都需要再研究

因为对于学术问题的

认识和理解不一样

学术机构所在的位置

也就是说它的归属

不一样

学者们在学术训练

方面

也有不同

同时

在学科架构的形式上

在不同的研究机构中

也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

人类学与民族学

在传统对象

方法等方面

其实处在一种分和两难的处境中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

学科专业重建的过程中

面对着很多的困难

学科中断

人类学民族学

又远不如历史学经济学这样一些

人文社会科学为社会所熟知

所以

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展

在硕士博士学位点的建设中间

也有着种种限制

其实也不能够完全按照

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操作

也不能完全按照人类学

民族学学科的要求

来操作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间

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那么

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中间

有一些学者力求改变

这个学科间的这种

界限壁垒

非常严格的这个局面

试图穿越学科边界

在社会科学的应用方面

强调以问题为中心

进行科技整合

多学科的合作

所以人类学也在向其他学科逐渐的渗透

并且产生了有一批

新的交叉研究领域

比如说医学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

生态人类学

艺术人类学等等

还有一些科研项目

也注重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这个优势

争取

多学科各方面的学者介入到研究中

来寻求最佳的学术解决方案

那么

比如我们在一些基本建设项目里边

研究基建项目中的移民问题

我们现在作为一个热点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

还有城市外来人口的研究

以及艾滋病

流行和预防方面的研究等等

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

也被学术界广泛的接受

并且用在实际的研究中

当然

这个是有利于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发展

同时呢

有的时候也因为这个

学术扩展以后

不同学科的人

参与到相关的研究中

他有可能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学术示范

就是大家没有一套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规范

没有遵循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论来从事研究

这样一些个负面的影响也会存在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