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人体寄生虫学 >  第三章 原虫 >  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  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返回《人体寄生虫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在线视频

下一节: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返回《人体寄生虫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黑大家介绍疟原虫

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是全球十大热带病之首

我国五大热带病之首

疟疾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疾病

从公元3000多年前的中国到19世纪的欧洲

就有关于疟疾周期性发热的记录

国外古籍中称疟疾为"bad air"

后又称为“malaria”

均与我国古代称疟疾为“瘴气”之意相近

到今天

人类与疟疾斗争了近3000年

但迄今仍无有效的疫苗可用

尽管如此

自19世纪末以来

在疟疾的认识和防控上

人类还是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绩

这是Charles L A Laveran

1880年他首次在疟疾病人的红细胞内发现病原体

1907年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in recognition of his work on the role played by

protozoa in causing diseases

第二个要提到的人物是Patrich Manson

他是热带病学之父

当时他发现并证实蚊是传播丝虫病的媒介

据此

他从理论上预测蚊是传播疟疾的媒介

他把这一想法告知这个人

Ronald Ross

一个内科医生

他接受了Manson的建议

第一个发现蚊虫是传播鸟类疟原虫的媒介

1902年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on the life cycle of the malaria-producing organism

自从发现蚊虫是传播疟疾的媒介

人类看到控制疟疾的方法

1948年

Paul H Müller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high efficiency of DDT

as a contact poison against arthropod in 1948

在1950s~1960s

who 高度依赖DDT控制蚊虫来控制疟疾

直到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

《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

人们才意识到DDT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为此DDT在许多国家被禁止使用

同时环境保护这个概念进入人们视野

并在全球兴起

下面要谈到这个人是我国著名学者屠呦呦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for he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a novel therapy against Malaria

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在本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由上可见

疟疾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疾病

这是2018年全球最新的疟疾分布图

2018年

全球疟疾发病人数2.28亿人

从图中可见

病例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

其次是东南亚地区

我国显示已无本地病例报道

了解了疟疾的流行

我们来看看引起的疟疾的病原体

小小的疟原虫吧

疟原虫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细胞特异性

宿主特异性就是指寄生

人体的疟原虫不寄生在其它动物体内

细胞特异性是指疟原虫在人体寄生在两类细胞

肝细胞和红细胞

已发现的疟原虫有200余种

寄生人体的有5种

其中间日疟 恶性疟 三日疟 卵形疟原虫

均是人类疟原虫

第5种疟原虫诺氏疟原虫是近十年在东南亚

特别是马来西亚发现的一个动物源疟原虫

其主要的动物宿主是猿猴

通过蚊虫的刺叮可将诺氏疟原虫传播给人

并使人致病

由于它和三日疟在形态上很相似

诊断比较困难

根据致病的严重性和流行广泛性

我们重点介绍间日疟和恶性疟

首先我们来学习其形态学

在人体

疟原虫主要寄生在RBC内

有裂体增殖期和配子体期

因此在RBC内查见疟原虫各期

是确诊疟疾和鉴别虫种的重要依据

疟原虫经瑞氏Wright或吉氏Giemsa染色

核染成紫红色

胞质呈兰色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活

以血红蛋白为食

以血红蛋白为食

消化血红蛋白得产物又称为疟色素

不着色

呈其本色棕黄色

间日疟环状体是红细胞直径的1/3

胞浆空泡明显

胞浆蓝染

细胞核大而明显

偏于一侧

红染

似红宝石

红细胞正常大小

一个红细胞内多个感染少见

这是大滋养体期

虫体占据红细胞直径1/2

胞浆阿米巴形

空泡明显

蓝染增多

胞浆内可见散在分布的疟色素

棕黄色

红细胞明显胀大

颜色变浅

红细胞内出现薛氏点

间日疟成熟裂殖体期占满胀大的红细胞

有 12-24个裂殖子

疟色素集中

间日疟配子体期圆形或椭圆形

充满胀大红细胞

胞浆无空泡

疟色素散布在虫体胞浆内

雌配子体胞浆致密

深蓝染

胞核致密偏于一侧

深红染

雄配子体胞浆疏松浅蓝染

胞核疏松位于虫体中部

浅红染

这张图显示间日疟红内期各期

是一个逐渐发育的过程

各期命名是根据虫体发育到某一时刻

特点比较明显而被命名

事实上在血片中各种形态均可见

典型的或不典型的

我们再来看看恶性疟红内期各期

由于恶性疟环状体在外周血液中经十几小时发育

逐渐隐匿于微血管继续发育

配子体早期主要在内脏血管中发育

成熟后才在外周血液中出现

因此

恶性疟外周血中一般只能查到

环状体期和配子体期

恶性疟环状体小而纤细

约占红细胞直径1/5

一个环上两个核

或多个环感染一个红细胞常见

而且环常靠近红细胞周边

红细胞

正常大小

晚期滋养体红细胞内可见粗大的茂氏点

恶性疟配子体呈新月形或腊肠形

核染色质致密或疏松

胞浆深蓝染或浅蓝染

疟色素围绕着核排列

了解了形态后

我们以间日疟为例

学习其生活史

当蚊子叮咬人时

蚊虫唾液内的子孢子随着唾液进入人体皮下

大多数子孢子可直接侵入毛细血管

随着血液进入肝脏

在肝细胞内增殖

进入肝细胞内的子孢子有两型(速发型和迟发型)

速发型子孢子一旦进入肝细胞即可营裂体增殖

而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即潜伏起来

又称休眠子

休眠期数月至年余

可转为速发型子孢子

一个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经裂体增殖

可产生1-3万个裂殖子这一期称为肝内期

或红外期

一旦裂殖子从肝细胞释放出来

即进入红内期发育

裂殖子入侵红细胞

先形成环状体

继续发育

经大滋养体

未成熟裂殖体

最后形成成熟裂殖体

间日疟成熟裂殖体内有12-24个裂殖子

发育成熟后红细胞破裂

裂殖子释出

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

其余入侵新的红细胞

开始新一轮裂体增殖

经几代裂体增殖后

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

不再进行裂体增殖

而是发育成雌雄配子体

一旦雌雄配子体形成

当蚊虫刺叮吸血时

雌雄配子体进入蚊虫中肠

蚊体内的发育就开始了

在蚊虫中肠内雄配子体通过出丝现象

形成4-8个小配子

小配子可游动

雌配子体继续发育形成大配子

小配子钻入大配子体内

受精形成合子

合子变长变成动合子

动合子穿过中肠上皮细胞或间隙

在蚊中肠基底膜下形成卵囊

卵囊长大营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形成数以万计的子孢子

子孢子随卵囊破裂释出或钻出

经血淋巴集中于按蚊的唾液腺

发育为成熟子孢子

当蚊虫再次吸血

子孢子即可进入人体

在蚊虫体内的循环又称为蚊期

这样

疟原虫一代生活史完成

总结生活史特点如下

生活史需二个宿主

人及雌性按蚊

人体内的发育分

红外期发育

和红内期发育

蚊体内发育

主要有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感染方式有2种

含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叮人吸血时

子孢子经皮肤感染

这是主要的感染方式

可经输血或器官移植感染

感染时期子孢子与红内期裂体增殖各期

致病阶段

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各期

子孢子有两型

速发型和迟发型

5种疟原虫均有速发型

仅间日疟和卵形疟有迟发型

下面我们简单对五种疟原虫生活史进行比较

因诺氏疟原虫相关资料较少

以前4种为主

间日疟原虫完成红外期的时间约8天

恶性疟原虫约6天

三日疟原虫为11~12天

卵形疟原虫为9天

完成一代红内期裂体增殖

间日疟原虫约需48小时

恶性疟原虫约需36~48小时

三日疟原虫约需72小时

卵形疟原虫约需48小时

诺氏疟原虫约24小时

恶性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引起的高原虫血症

比较常见

在最适条件下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成熟所需时间

间日疟原虫约为9~10天

恶性疟原虫约为10~12天

三日疟原虫约为25~28天

卵形疟原虫约为16天

间日疟和卵形疟主要寄生于网织红细胞

三日疟多寄生于较衰老红细胞

恶性疟可寄生于各发育期红细胞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列表:

总论

-总论(上)

--总论(上)

-总论(下)

--总论(下)

-总论测试题

第一章 土源性蠕虫

-1.1 线虫纲概论

--1.1线虫纲概论

--1.1 线虫纲概论测试题

-1.2 蛔虫

--1.2蛔虫

--1.2 蛔虫测试题

-1.3.1 钩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1.3.1 钩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1.3.2 钩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1.3.2 钩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1.3 钩虫测试题

-1.4 粪类圆线虫

--1.4 粪类圆线虫

--1.4 粪类圆线虫测试

第二章 生物源性蠕虫

-2.1.1 线虫——旋毛虫

--2.1.1 线虫——旋毛虫

--2.1.1 线虫——旋毛虫测试题

-2.1.2 线虫——广州管圆线虫

--2.1.2 线虫——广州管圆线虫

--2.1.2 线虫——广州管圆线虫测试题

-2.1.3 线虫——丝虫(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2.1.3 线虫——丝虫(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2.1.3 线虫——丝虫(致病、诊断、流行病学与防治)

--2.1.3 线虫——丝虫(致病、诊断、流行病学与防治)

--2.1.3 线虫——丝虫测试题

-2.2.1 吸虫概述

--2.2.1 吸虫概述

--2.2.1 吸虫概述测试题

-2.2.2 吸虫——华支睾吸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2.2.2 吸虫——华支睾吸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2.2.2 吸虫——华支睾吸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2.2.2 吸虫——华支睾吸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2.2.2 吸虫——华支睾吸虫测试题

-2.2.3 吸虫——并殖吸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2.2.3 吸虫——并殖吸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2.2.3 吸虫——并殖吸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2.2.3 吸虫——并殖吸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2.2.3 吸虫——并殖吸虫测试题

-2.2.4 吸虫——血吸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2.2.4 吸虫——血吸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2.2.4 吸虫——血吸虫(致病、诊断与防治、其他血吸虫)

--2.2.4 吸虫——血吸虫(致病、诊断与防治、其他血吸虫)

--2.2.4 吸虫——血吸虫测试题

-2.3.1 绦虫概述

--2.3.1绦虫概述

--2.3.1绦虫概述测试题

-2.3.2 绦虫——带绦虫(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2.3.2 绦虫——带绦虫(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2.3.2 绦虫——带绦虫(致病、诊断与防治)

--2.3.2 绦虫——带绦虫(致病、诊断与防治)

--2.3.2 绦虫——带绦虫测试题

-2.3.3 绦虫——包虫(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2.3.3 绦虫——包虫(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2.3.3 绦虫——包虫(致病、诊断与防治)

--2.3.3 绦虫——包虫(致病、诊断与防治)

--2.3.3 绦虫——包虫测试题

-2.3.4 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2.3.4 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2.3.4 绦虫——曼氏迭宫绦虫(致病、诊断与防治)

--2.3.4 绦虫——曼氏迭宫绦虫(致病、诊断与防治)

--2.3.4 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测试题

第三章 原虫

-3.1 原虫概述

--3.1 原虫概述

--3.1 原虫概述测试题

-3.2.1 人际传播型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3.2.1 人际传播型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3.2.1 人际传播型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诊断与防治)

--3.2.1 人际传播型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诊断与防治)

--3.2.1 人际传播型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测试题

-3.2.2 人际传播型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3.2.2 人际传播型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3.2.2 人际传播型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测试题

-3.3.1 虫媒传播型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3.3.1 虫媒传播型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3.3.1 虫媒传播型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3.3.1 虫媒传播型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3.3.1 虫媒传播型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测试题

-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

-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测试题

-3.4 循环传播型原虫——弓形虫(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3.4 循环传播型原虫——弓形虫(流行概述、形态与生活史)

-3.4 循环传播型原虫——弓形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3.4 循环传播型原虫——弓形虫(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3.4 循环传播型原虫——弓形虫测试题

第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

-4.1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4.1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4.2.1 昆虫纲——蚊

--4.2.1 昆虫纲——蚊

-4.2.2 昆虫纲——蝇

--4.2.2 昆虫纲——蝇

-4.3 蛛形纲——疥螨

--4.3 疥螨

实验实操展示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血液涂片法

3.3.2 虫媒传播型原虫——疟原虫(流行概述、形态、生活史)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