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在线视频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下一节:4.1道家概述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孟子的性善论

这一讲我们来谈谈荀子的性恶论

孟子道性善

荀子道性恶

荀子主张人性恶

荀子的性恶论是否与孟子的性善论

完全对立

势成水火呢

事实上并非如此

孔孟荀所要回应的问题有一致性

也就是什么才是真正的人

人应当怎样生活才是属于人的生活

荀子的解读层次分明

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首先

人与动物有何区别

荀子也从气本论出发

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 有生 有知

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

天下万物皆是由气生成

水火由气产生

但却没有生命

草木有生命

但却没有感知

禽兽有感知

但却不知什么是正义

没有道德感

人有气 有生 有感知 有道义

所以最为天下贵

也就是说荀子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

因为人有道义

有道德感

才成为天下最高贵的动物

那么人与禽兽等万物最根本的区别

就在于道义 从这一点看

孟子和荀子是相似的

孟子亦强调居仁由义

强调人的道德性

自此 人为贵

这一论断就成为儒家普遍的观念

成为儒学的传统

其次

义从何来

孟子的仁义礼智四德

缘于四端之心

是内在天爵的良知 良能 良心

无假外求

荀子则从人的合群体性上给出答案

他说人 力不若牛

走不若马

但却可以利用牛马为人服务

这是为什么

荀子的回答是人能群

彼不能群也

也就是因为人是群体性动物

能形成合力

所以可服牛乘马

群体何以能形成合力

荀子回答

曰 分

即群体中存有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为什么可以推行

荀子讲

曰 义

因为分工就有分工的原则标准

这就是道义

群体力量的形成就在于人的社会分工

每人皆有各自不同社会角色

道义是因为社会分工而产生

因此按照分工角色相应的要求去做

就是符合道义

这种思想可以看做是孔子正名思想的延继

孔子讲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社会角色各有其相应伦理准则

人各行其道

各安其位

天下就会太平

人际关系就会和谐

荀子认为这些道义原则至关重要

是社会群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故义以分则和

和则一 一则多力

多力则强

强则胜物

故宫室可得而居也

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

是依靠群体的力量才得以实现

有群体则有分工协作

从而建立秩序

以保证群体整体利益的实现

协作的原则就是道义

人人对社会尽义务 担责任 讲道义

群体即可形成合力

社会就会发展

反之则群而无分则争

争则乱

乱则离

离则弱

弱则不能胜物

分崩离析

不讲原则 不讲道义

社会就会动乱

个人也无法生存

所以他说君主最大的作用

就是要保障群体合力的形成

君者 善群也

王也者 尽制者也

可见人能群

人有合群体性

人的道义原则源于社会分工

而非孟子所说的良心 良知 良能

是荀子人性论的第二个层面的设定

再次

恶 从何而来

何为恶

荀子以社会群体的整体利益

作为善恶判断的标准

带有强烈政治哲学色彩

他说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

正理平治也

所谓恶者

偏险悖乱也

社会有序就是善

国家动乱即为恶

可以说善恶在荀子的论述中

不仅带有道德哲学意味

更主要的是政治哲学意义

荀子接受了生之为性的观念

他认为人天生就会的才是人的天性

后天学习而来的不能算做人的本性

他讲凡性者

天之就也 不可学 不可事

不可学 不可事 而在人者 谓之性

那么人不学而会

不事而成的天性又是什么呢

唯有天生的本能

耳听目视

饥餐渴饮 饥而欲饱

寒而欲暖 劳而欲休

此人之情性也

这种天生的自然本性

如果放任自流

不加节制

必然会对社会群体的利益产生不良影响

人天性是趋利的

如果不加限制 就会争夺生而辞让亡

人天生就有所厌恶的事情

比如死亡

若无道义原则

就会残贼生而忠信亡

人天生就有耳目之欲

好 声色犬马

若无礼法规范

就会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

所以荀子得出结论

若从人之性 顺人之情

结果一定是争夺不断

社会暴乱 因此人性是恶的

可见 荀子的性恶论是将个体的生理需求

与社会群体发展的矛盾做一种极端设想

以求防患未然 人性恶

不是人天生即会为恶

而是人的自然本能

人的天性 与社会群体的利益会有分歧

个体并不必然一定按照道义来行为

为了社会群体能井然有序

就必须限制人的天性

把人的自然 动物本能关入笼中

可见 荀子是站在社会群体的角度

提出人性恶

第四

人的善这种可能性又会在哪里

荀子在指出人天性可能会为恶的同时

更加强调人性是朴素的

他说人性朴 所谓朴 本意为未加工的木材

人的天性 如耳听 目视

饥餐渴饮 本身无所谓善恶

善恶是人为的判断

渴了喝水

饿了吃饭 何错之有

这是人天生的能力

但这种能力若无节治

就会吃了不能吃的

拿了不该拿的 最终为恶社会

所以需要礼义教化

而礼义法度并非天然存在

是人为创造的

荀子说是圣人创法立范

因为人为创造 所以可称之为伪

伪字本意就是人为 也就是非天然

荀子说凡礼义者 生于圣人之伪

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礼义不是人天生的

是圣人创造的

这可看做是对孟子性善论的回应

这种人为之伪 人不学习就不会

所以是须学而能 事而成

那么人的天性

经过人为之伪的节治

就会为善他人

所以性伪合而天下治

也就是讲

人的善是伪善

不是天生就会为善

善是学而成之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总之人的天性朴实无华

可善亦可恶 习于义则可能善

顺人之情则可能恶

由恶进于善

就需要圣人之伪变化人的天性

荀子称之化性起伪

荀子不认同孟子的性善论

并对性善论有所批评

如果承认人性善

就不需要礼义教化

人人只要顺性而为

就可以天下大治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这种理想主义的设定不仅无益

反而有害 会破坏礼法的现实价值

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

只有承认人有性恶的可能性

才能为礼法并行

王霸杂用的这样一种治理社会的方式

提供形而上的基础

对比二者观点 可以看来出

第一 孟荀皆认为生之谓性

但对生而即有的内容理解不同

孟子以四端为人之良知 良能

生而即有 不学而能

承继了孔子的为仁由己

将人之社会属性内化为人的道德性

荀子则认为人有社会性的一面

即人能群

但人亦有自然性的一面 即人之天性

人的生理本能并不能与人能群的社会属性

所要求的道义天然一致

所以需要后天礼法教化

第二 荀子的人性论是多层面的

他主张 人有社会性即人能群

进而人有义

人又有自然性 此天性朴实无华

无所谓善恶

因而人性朴

人之朴与人能群相合

就要求人性伪相合

从而化性起伪

所以强调天人相分

孟子论性的维度主要集中在以心论性

强调天人合德

第三 荀子的性恶论

是将个体的生理需要

与社会群体的可能矛盾

做一种极端的设想

以求防患未然

主张礼法教化并用

孟子则强调人的自觉性

主张人应自觉其善性

守心不失

以致不动心的境界

提倡仁政

第五 儒家人性论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以善恶论人性是儒家思考

人之本质的主要进路

对于商周时期的以生论性

习与性成等观念

先秦儒家从德性伦理的层面升华超越

一方面思考人的自然天性等生理本能

承继节性度性的观念

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提出性相近 习相远

注重以礼约行 以德节欲

强调行仁的内在自觉

虽未明确提出人性善

实已开其先河

孟子将人的德性内化

以心论性 明确主张性善论

以天人合德的方式

将人之道德性解读为人的品质

称其为良心 良能

荀子则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并观

以人之天性为朴

并以人能群解释道义的由来

商周的生之谓性

习与性成

被荀子诠解为朴与伪的关系

以人性朴的可善可恶的

这种双向度性涵摄人性善

并以人性恶的可能性

为其礼法教化提供基础

就习与性成而言

围绕为什么要教化学习

怎样学习

学成如何等问题的不同回答

构成了孔孟荀人性论的基本分别

但无论其答案如何

又都是从人的道德伦理的角度进行回应

并且最终落实在社会实践中

都体现出居仁由义

以仁义为德性的指向

所以是儒学的内部这样一种理论的分歧

人的道德性与自然性的双向度人性考查

到唐代李翱演变成复性说

李翱认为性善情恶

将性情二分

提出君子应忘情复性

以成就理想人格

这种性情二分

发展到了宋明儒学

被解读成义理之性 也就是天命之性

或者是天地之性

与气质之性

将性善归因于天理

将恶性归结于人的本能欲望

朱熹言

孔子所谓 克己复礼

《中庸》所讲的 致中和 尊德性 道问学

《大学》所讲的 明明德

《书》中所说的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圣贤千言万语

只是教人存天理 灭人欲

天理与人欲就被对立起来

人要为善则需存理灭欲

原始儒家的节性

变成了灭欲

这种禁欲主义的道德修养

在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深远

如果我们以人性的儒家二元视野

分析当下社会问题

它能为我们以当代社会价值约束自身行为

以德性自觉追求人生意义提供有益的补充

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周导言上

-0.1中国历史的分期

--导言 问题一: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一周第一节测试题

-0.2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0.3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第一周第三节测试题

-0.4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第一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二周 导言下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第二周第五节测试题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第二周第六节测试题

-0.7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周第七节测试题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周第八节测试题

第三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周第一节测试题

-1.1.2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上)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四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背景

-1.2.0 引言

--1.2.0 引言

--第四周第一节测试题

-1.2.1 华夏文化形成

--1.2.1 华夏文化形成

--第四周第二节测试题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四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五周中国传统文化之社会背景

-1.3.1早熟的官僚体制

--1.3.1.1 国家政体介绍

--1.3.1.2 中国古代贵族政体与官僚政体

--1.3.1.3 中国古代官僚政体对文化的正面影响

--1.3.1.4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法治

--第五周第一节测试题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五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六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上)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第六周第一节测试题

-2.2 易学基础简述

--2.2.1《易经》之历史地位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上)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下)

--2.2.3《周易》之性质

--第六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七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下)

-2.3周易中的人文

--天道循环(上)

--天道循环(中)

--天道循环(下)

--知时知几

--忧患意识

--乾坤并健(上)

--乾坤并健(下)

--王道通三

-第七周第一节测试题

-第七周 神文与人文测试题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第八周第一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

--3.2说“儒”释义

--第八周第二节测试题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第八周第三节测试题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5 孟子的性善论

--3.5 孟子的性善论

--第八周第五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第八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第九周第一节测试题

-4.1道家概述

--4.1道家概述

-4.2老子与《道德经》

--4.2老子与《道德经》

--第九周第二节测试题

-4.3说“道”论“德”

--4.3说“道”论“德”

--第九周第三节测试题

-4.4上善若水

--4.4上善若水

--第九周第四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

--4.5道法自然

--第九周第五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

--4.6自然无为(一)

--4.7自然无为(二)

--第九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十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上)

-5.1庄子其人

--5.1庄子其人

--第十周第一节测试题

-5.2庄子其书

--5.2庄子其书

--第十周第二节测试题

-5.3道性与人性

--5.3.1道性与人性(一)

--5.3.2道性与人性(二)

--第十周第三节测试题

-5.4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

--5.4.1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一)

--5.4.2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二)

--第十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十一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下)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6功夫与境界:庄周梦蝶

--5.6功夫与境界1:庄周梦蝶

--5.7功夫与境界2:道通为一

-第十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