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第二周 导言下 >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 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刚才我们讲到文化的特征
讲到了第一点 文化具有特定的模式和作用
然后我们也讲了第二点
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那我们现在 开始讲第三点
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讲到文化的超个人性
它的意思就是说文化一定是群体共同创造
个人不能创造文化
所以有时候我看到有一些书写到“个人文化”
“个人文化”这个词是不合适的
因为文化不可以是个人创造的
讲到这里 我们举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叫做“金庸文化”
早几年的时候
我们看到报纸上讲到
外省有一个大学准备召开一个研讨会
这个研讨会 主要是讲到了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家都知道
它可以说是在现代来讲
是武侠小说里面
写得比较好的小说
于是 这个大学搞了这一个研讨会
就叫做金庸武侠文化研讨会
那么可不可以这样子说
如果要是这样说的话
就会给我们一个感觉
似乎武侠文化是金庸创造出来的
那就给人带入了一个误区
事实上包括金庸他自己都这样说过
如果要是没有前人的小说
比方《三侠五义》
还有就是《儿女英雄传》等等
如果没有前人的演义小说
也就没有他金庸的武侠小说
也就是告诉我们
金庸的武侠小说实际上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武侠小说的一个里程碑
又或者说它是现代的一个新的武侠小说的分支
我们都可以这样子说
但是 我们不可以把它叫做金庸文化
这是一个例子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讲到了中国文字
中国文字是谁创造的
一般的学生都会回答仓颉造字
这是脍炙人口的 全国人都知道的
仓颉是中国古代氏族部落
就是黄帝氏族
黄帝氏族里头黄帝手下的一个史官
大家都知道黄帝本身就很聪明
有很多的发明创造
那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所以仓颉 他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传说有一次
仓颉跟着一帮老人去打猎
走到一个三岔路口
那些老人就发生了争执
有些人就说了我们往前走
因为前面 刚刚走过了两只老虎
我们去打老虎
一些老人不同意
就说我们应该是往东走
往东走 刚刚走过了一群羚羊
我们去打羚羊
也有老人就不同意这两条路
就说了我们应该往西走
因为西边 刚刚走过了几只鹿
我们去打鹿
当时仓颉就觉得很奇怪
举目一望 什么都望不到
为什么这些老人又说有老虎
又说有鹿有羚羊
他问这些老人 老人说得很简单
你看 地上有足迹
这些足迹都是新鲜的 也就是动物刚刚走过
而且 这些痕迹 这些足迹实际上就代表了
这个痕迹代表了老虎
代表羚羊 代表了鹿
那仓颉当时一听了以后
突然间就想到了
既然这些痕迹就代表了动物
那我们可不可以发明一些印记
用这些印记来代表一些具体的事物
他很兴奋也不打猎了
跑回到那个部落里面
然后 就真的着手搞出了一些印记出来
那么这些印记就被看成是原始文字的
最早的那个形式 就是原始符号
那么当然
中国汉字是不是仓颉造的
我们应该说不可能 是不是
他可能参与了一个部落里面的
一些原始符号的创造
但是文字绝不可能是他一个人创造的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顺便看一下
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
中国文字 它的演变大致上
我们看最早的文字
这是大家
世界上的人都公认的
就是夏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所谓金文就是刻在了一些钟
青铜钟 青铜鼎上的文字
所以一般又叫做金文
不过 这时候的文字 有一个特点
你们看我们右边那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与其说它是一个文字
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小小的一幅画
所以 它并不是很像文字
到了西周时代
西周的时候文字开始出现方整化
也就是把那些小小的一幅画
它的横的把它拉平
竖的 就把它扯直
但是 由于西周有很多的诸侯国
每一个国 都有它自己的一套文字
所以这个时候文字并不是很统一
到了秦朝
秦朝大家知道了 一统天下
所以这个时候 包括文字也被统一起来
当时 统一的文字
比较流行的就是篆体字
当时有大篆 有小篆 但是以小篆为主
大家看我们右边 这是一个石碑的拓片
它从古代已经流传到现在了
在这个拓片里面
我们看到当时即
秦时候的那个篆体字
不过 看不清楚
所以现在
我拿了一幅现代人写的篆体字
当然现代的篆体字有很多种
那它只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看一下这就是秦朝的时候
流行于世的篆体字
当然它的篆体字跟现在的
我们看到的这一幅不太一样
由于篆体字看上去不太美观
当时的人都觉得不太美观
因此在秦朝的时候还有一种字就叫做隶体字
隶体字又叫做隶书体
在秦朝的时候只是一种辅助的字
到了汉代的时候 就开始通行
这个字看上去就非常的美观
隶体字漂亮是漂亮了
但是书写起来一笔一画会写得很慢
因此 汉魏的时候就出现了楷体字
不过 这时候的楷体字
还带有一些隶体字的痕迹
所以又叫做楷隶
同时这种字 在民间并不是很流行
基本上就是官府 朝廷使用的那些公文
或颁发的诏书等等
用楷体字
其他的时候 基本上是不用的
因此 由于它是政府流行的 官府流行的
所以又叫做真书 政书
到了晋代楷体字就开始出现连笔
越写越快 就叫做行楷
甚至出现了行草
所以这个时候的中国书法
可以说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高潮期
唐朝楷体字开始正式通行
而且 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楷体字了
篆体字对于唐朝人来讲基本上也就是古字
前一段时间我们国内就出现了两部电视剧
一部就叫做《隋唐英雄》
但是 我刚刚开始看了一段以后
我就不打算看下去了
为什么 因为它的那个街景
街景包括什么商铺 店铺 客栈等等
全部都用的是篆体字
但是他不知道隋唐的时候
那个时候民间通行已经是楷体字
他们也看不懂那种篆体字了
所以如果要是我们搞不清楚历史
我们就会落下很大的笑话
以为中国清朝以前全部都是古代
古代一定是篆体字
这是大错而特错的
到了清代的时候 明清 明末清初
这个时候 除了流行的楷体字
我们看过那些当时的人
他们参加科举考试
他们的那个试卷
试卷上写的楷体字已经非常的漂亮
这个时候多了一种字体
就叫做宋体字
宋体字我们大家都很熟悉
它是从宋代刻书 刻版印刷
那种字体发展而来的
一笔一画非常的正规
我们看中国文字的演变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中国文字从数量 从很少的数量
一直发展到今天越来越丰富
经历了很长时间
所以我们说文字的演变是经过
很多人 很多代人共同创造的
个人是不可以创造文化的
通过这两个例子
我就想说明
文化 是不可以个人创造
它一定是群体创造出来的
-0.1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一周第一节测试题
-0.2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0.3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第一周第三节测试题
-0.4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第一周第四节测试题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第二周第五节测试题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第二周第六节测试题
-0.7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周第七节测试题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周第八节测试题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周第一节测试题
-1.1.2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第三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三周第三节测试题
-1.2.0 引言
--1.2.0 引言
--第四周第一节测试题
-1.2.1 华夏文化形成
--第四周第二节测试题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四周第三节测试题
-1.3.1早熟的官僚体制
--第五周第一节测试题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五周第二节测试题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第六周第一节测试题
-2.2 易学基础简述
--第六周第二节测试题
-2.3周易中的人文
--天道循环(上)
--天道循环(中)
--天道循环(下)
--知时知几
--忧患意识
--乾坤并健(上)
--乾坤并健(下)
--王道通三
-第七周第一节测试题
-第七周 神文与人文测试题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第八周第一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
--第八周第二节测试题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第八周第三节测试题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5 孟子的性善论
--第八周第五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第八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九周第一节测试题
-4.1道家概述
--4.1道家概述
-4.2老子与《道德经》
--第九周第二节测试题
-4.3说“道”论“德”
--第九周第三节测试题
-4.4上善若水
--4.4上善若水
--第九周第四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
--4.5道法自然
--第九周第五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
--第九周第六节测试题
-5.1庄子其人
--5.1庄子其人
--第十周第一节测试题
-5.2庄子其书
--5.2庄子其书
--第十周第二节测试题
-5.3道性与人性
--第十周第三节测试题
-5.4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
--第十周第四节测试题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6功夫与境界:庄周梦蝶
-第十一周第二节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