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  4.6自然无为 >  4.6自然无为(一)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6自然无为(一)在线视频

4.6自然无为(一)

下一节:4.7自然无为(二)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4.6自然无为(一)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上一讲我们分析了道法自然

道以自己为法

以顺乎自然为法

所以道法自然也就是道性自然

如果道的本性自然

那么这种自然之性的运作方法

只能是因时处顺不强为

这种行为方式

《老子》称之为无为

自然无为可以说是道家思想中

最核心的观念

从体用的角度分析

自然是道的本性

亦可称之为道体

无为是道运作的方式

亦可称为道用

因为自然

才能够行无为之事

只有行无为之事

才能体现自然本性

所以自然和无为是一而二

二而一的关系

那么无为之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为呢

从道生天地

进而化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角度说

无为是指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大道辅相万物

万物兴作

而大道不加辞令

大道生养万物

而不以万物为己之私有

大道泽施万物

而不以为有恩不图回报

大道抚育万物

事遂功成

而不居其功

一切皆自然而然

《老子》说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所谓刍狗

是古人祭祀时用草扎成的草狗

类似于现代社会所用的花圈

在祭祀完后就弃之于地

没有利用价值

用来比喻那些卑贱之物

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一样

既不高贵也不低贱

一视同仁圣人法道而行

对待百姓也是如此

所谓不仁

不是说天地不行仁德

而是说天地不以追求仁德为目的

一切皆无有用心

无有主观意识

自然而然

王弼说

天地任自然

无为无造

万物自相治理

故不仁也

天地随任万物自然生长

不干涉不强迫

万物自生自成

就天地而言

一切皆任其自然

无所谓仁与不仁

吴澄说

天地无心于爱物

而任其自生自成

圣人无心于爱民

而任其自作自息

故以刍狗为喻

概言之

天地不仁

不是说天地不做有益于万物的美行善事

而是大道化生天地

天地化育万物

从未以行仁为出发点和归宿

大道无心于为仁

是顺其自然而为

这种行为即是大道的无为之为

所以无为之意并非不作为

而是不强为

不敢为

不人为

从这个层面讲

道家哲学并非是消极的避世哲学

而可以是一种积极的有为选择

不同于常人的是

这种选择是把自我已有的成见搁置

顺其自然而为

辅相天地而为

因为刻意的作为

必会违背甚至破坏自然而然的态势

所以修道者不敢为

亦不能为

以用兵为例

无为在兵法的表现是后发制人

老子说

我有三宝

持而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仁慈才能勇敢

节俭才能广大

不敢为天下先

才能超越他人

今舍慈且勇

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

死矣

勇敢的前提是行仁慈不害物

不伤人

扩张的基础是自身节俭

不挥霍无度

舍弃仁慈的勇敢

不知俭敛的扩张

都是强为的表现

是舍后居先

一定会不得善终

以史为鉴

文景之治后

西汉王朝终由建国之初的困境走出来

国力日渐强大

但汉武帝却四处用兵

其后西汉盛极而衰

只有深知强为的危害

才能时刻谨慎

不敢居先

春秋末期

晋国的赵襄子派兵攻打翟国

取得大胜

连夺两座城镇

使者前来报喜

赵襄子正准备吃饭

没想到

他听至汇报后不喜反忧

赵襄子的谋臣就问

一个早上就连下两城

这是值得庆贺的捷报

高兴还来不及

您为什么反而会忧愁呢

赵襄子回答说

长江黄河发大水

也不过三两天就会退去

飘风暴雨

看似猛烈

但也不会持续多久

现在我们赵氏还没有积累多少德行

却一个早上就攻下两座城

难道是天要亡我了么

言下之意

幸福来的太快

我还没学会珍惜呢

孔子知道此事后评价说

赵氏离昌盛不远了

可见胜而不喜

能反思自处

不敢为先

这恰恰是赵襄子的过人之处

毛泽东的用兵策略也体现出这个道理

他认为我们要站在自卫的立场上反击

一个是自卫

一个是反击

我们的方针是

第一条

就是老子的哲学

叫做不为天下先

就是说

我们不打第一枪

第二条

就是《左传》上讲的退避三舍

第三条

是《礼记》上讲的礼尚往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

往而不来亦非礼也

也就是说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自卫反击

即是要体现不为天下先的策略

兵者不祥之器

不可轻用

无为之为

也可理解成虚心而为

虚无自然道之固

物有自然道不烦

道家所反对的有为

是指世人强逞意志

不知因顺自然

而无为之为

则是去除成见

虚心应对

所谓虚心

荀子认为是不以所已藏

害所将受谓之虚

虚壹而静

心虚守一

内心安静

就可以达到大清明的境界

无所不察

这实是吸收了道家思想的贵虚精神

老子说

圣人之治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知者不敢为

则无不治

圣人治理天下

会消弱人们的成见

满足人们的温饱

防止贪欲的扩张

让百姓回到纯朴的状态

从而实现天下太平

所谓虚其心

也是修道者追求的目标

致虚极

守静笃

司马谈说虚者道之常也

因者君之纲也

《列子·天瑞》篇中

有人问列子你为什么这么看重虚无

列子回答道:虚者无贵也

意思是真正体悟到虚无之境的人无所贵

既不会执着于世俗的观念

也不会执着于虚无的观念

一切心理和外在行为

皆能自然而然

不造作

《庄子·达生》与《列子·黄帝篇》中

皆记有呆若木鸡这一故事

纪渻子为周宣王饲养斗鸡

养了十天

周宣王就问

斗鸡可以斗了吗

纪渻子回答说不行

鸡还没有真本领

现在只能依仗骄傲之气战斗

又过了十天

周宣王又问

鸡可以斗了吗

纪渻子还是回答说

不行

它现在看到别的鸡的影子

听到别的鸡的叫声就想应战

还差些火候

又过了十天

宣王再问

纪渻子说

不行

还是不行

鸡现在还瞪着眼睛

气势旺盛

没有学会收敛

这样又十天过去了

周宣王又问道

鸡可以斗了吗

纪渻子这才回答差不多了

即使别的鸡大声鸣叫

它的情绪也不会波动

看上去像个木头鸡了

其德全矣

它的德行已经完整了

别的鸡看到它没有敢应战的

只有转身逃跑的份

呆若木鸡是比喻那些修养到极虚境界的人

既内无执见

又不为他物影响

用心若镜

是为不动心

也就是方寸之地虚矣

正所谓作道优游深独居

扶养性命守虚无

恬淡自乐何思虑

羽翼已具正扶骨

若能虚心就会以谦卑示人

自卑而尊人

也就是不争

所以不争也是无为的表现形式

正如无为不是不为

不争也不是没有立场观点

而是不自以为是

不咄咄逼人

老子说

曲则全

枉则正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

以为天下式

刚则易折

只有坚韧有恒

才可保全其身海纳百川

只有低洼卑下

才能汇流成溪

抱一

就是守道

就是法道自然

以虚静无为作为范式

不自见

故明

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

不自矜

故长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自以为是

不自居功自傲

不自我矜持

也就是不要有意彰显自我

不与人争

反而会成就事业

《老子》三十四章说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大

故能成其大

道不自为大

才能成其大

得到万物的尊重

老子一言概之

天之道

利而无害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还是以赵襄子为例

赵简子是赵襄子的父亲

他刚刚离逝还没有落葬

中牟城也就是现今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

这个地方的守将就叛投齐国了

赵襄子料理丧事后

第五天就发兵征伐中牟城

但大军包围中牟城还没有完全合拢

中牟城的城墙突然自行倒塌了十来丈

这可攻城的最佳时机

赵襄子却下令鸣金收兵

不打了

军吏们劝谏说

中牟守将叛逃有罪

君主您亲率兵马征讨

城墙就自行倒塌

这说明老天爷都在帮我们

为什么我们要撤退呢

赵襄子解释说

我听叔向说过

君子不乘人于利

不迫人于险

就是说君子不该仗势欺人

君子也不该乘人之危

所以让他们将城墙修好之后

我们再开战吧

中牟城的守将听到赵襄子如此仁义

便请求投降了

这不正是《老子》所说的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吗

综上而言

第一

自然为体

无为为用

自然而然是道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观念

第二

无为不是不作为

而是不人为

不强为

不敢为

第三

虚者道之常

虚心而为亦是无为

第四

若能虚心

便会谦卑

也就是不争

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周导言上

-0.1中国历史的分期

--导言 问题一: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一周第一节测试题

-0.2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0.3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第一周第三节测试题

-0.4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第一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二周 导言下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第二周第五节测试题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第二周第六节测试题

-0.7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周第七节测试题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周第八节测试题

第三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周第一节测试题

-1.1.2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上)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四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背景

-1.2.0 引言

--1.2.0 引言

--第四周第一节测试题

-1.2.1 华夏文化形成

--1.2.1 华夏文化形成

--第四周第二节测试题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四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五周中国传统文化之社会背景

-1.3.1早熟的官僚体制

--1.3.1.1 国家政体介绍

--1.3.1.2 中国古代贵族政体与官僚政体

--1.3.1.3 中国古代官僚政体对文化的正面影响

--1.3.1.4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法治

--第五周第一节测试题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五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六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上)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第六周第一节测试题

-2.2 易学基础简述

--2.2.1《易经》之历史地位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上)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下)

--2.2.3《周易》之性质

--第六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七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下)

-2.3周易中的人文

--天道循环(上)

--天道循环(中)

--天道循环(下)

--知时知几

--忧患意识

--乾坤并健(上)

--乾坤并健(下)

--王道通三

-第七周第一节测试题

-第七周 神文与人文测试题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第八周第一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

--3.2说“儒”释义

--第八周第二节测试题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第八周第三节测试题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5 孟子的性善论

--3.5 孟子的性善论

--第八周第五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第八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第九周第一节测试题

-4.1道家概述

--4.1道家概述

-4.2老子与《道德经》

--4.2老子与《道德经》

--第九周第二节测试题

-4.3说“道”论“德”

--4.3说“道”论“德”

--第九周第三节测试题

-4.4上善若水

--4.4上善若水

--第九周第四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

--4.5道法自然

--第九周第五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

--4.6自然无为(一)

--4.7自然无为(二)

--第九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十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上)

-5.1庄子其人

--5.1庄子其人

--第十周第一节测试题

-5.2庄子其书

--5.2庄子其书

--第十周第二节测试题

-5.3道性与人性

--5.3.1道性与人性(一)

--5.3.2道性与人性(二)

--第十周第三节测试题

-5.4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

--5.4.1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一)

--5.4.2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二)

--第十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十一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下)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6功夫与境界:庄周梦蝶

--5.6功夫与境界1:庄周梦蝶

--5.7功夫与境界2:道通为一

-第十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一)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