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第三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在线视频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下一节:1.2.0 引言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认为中国文化

还是应该叫做大河文明

所以本讲的题目就叫做

“典型的大河文明”

我为什么要这么说有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 那就是地理因素

它对于一个文化的形成

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的形成

应该说它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但是它这个影响

主要表现在(文化产生的)早期

因为在前面

我还特意讲过 就是说

我们人类在一个封闭的

环境里面创造文化

但是那个时候

因为信息不发达 交通也不发达

随后慢慢地

我们人类的交通和信息开始发展起来

之后越来越发达

这个时候你再说地理因素

对文化 对一个民族的性格产生影响

产生很大的影响就不行了

所以在我们的课本里面

我会引导大家这样看

就是说地理环境

毕竟外在于人类的社会

所以当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地理的影响它就不占据主要的地位

也就是说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

地理环境可能是一种影响因素

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更不是主导因素

我们前面不是也讲到了

哪些是岛国 哪些是半岛国

我就讲到古希腊

还可以说情有可原

但是讲到了英国和日本

显然是讲到了近现代国家

而近现代国家

各种文化交流已经是相当的密切

所以在那样的情况下

你还说她们的民族性格

是由地理环境影响的 那就不对了

比方英国 英国是不是一个开放的国家

它曾经在建立殖民地的时候

可以说是一个开放的国家

在近代的时候

因为它的殖民地遍布全世界

所以它无论走到哪里

都似乎是追着太阳走

走到这个地方 太阳降落了

它就又走到别的地方去 太阳还没降落

所以它就叫做日不落帝国

领地遍布全世界 它那个时候似乎很开放

但是现在的英国是不是那么开放

大家可以去考虑一下

包括它的那些国策 它的那些战略

它的国际战略

我们大家都可以去考虑一下 那么这是英国

日本 关于日本

中国有一位老历史学家他就说了

日本实际上是双重性格

封闭和开放同时在一个民族的身上

这就叫做“化他 而不化己”

化他 也就是说对其他国家的文化

她认为如果是好的东西 是合理的东西

对自己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她就会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

想办法把去“拿”过来

日本从唐朝开始就向我们中国拿了

拿中国文化 比方说 那个时候

基本上是拿一些物质文明的东西

居所文化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当然日本有一点好的地方

就是不怕被人说

这些是从某国拿来的 不像有一些国家

明明是中国的 不是某国她自己的

却强辩说粽子是她的

中国的(哲学家)老子也是她的

日本不会 她很明确地说 我是向人家拿的

然后她还会保留这些文化

可以一直保留到今天

所以只要她认为是一些好的东西

她就会想办法去拿

我们借用鲁迅先生的那句话

坚决贯彻一个拿来主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日本是开放的

但是另一方面它也有“不化己”的一面

就是“我”的好东西

只要是我有的

而你们没有的

但是我认为给了你们以后

可能会危及我

于是对这一部分东西

“我”就会想办法不给你

只留给自己

造成了一种封闭的态度

就叫做“不化己”

还有日本过去有很多的

社会上的小圈子在当时影响很大

比方 歌舞伎

这个歌舞伎就是一个很封闭的小圈子

不要说是外国人 就是圈子以外的日本人

想了解她们内部的情况都是不可能的

又比方 就是现在 到了现代

你们都知道 日美关系本来都很好

但是就是在日本市场的准入上

大家经常搞得很不开心

当然日本人觉得自己的市场就这么小

因此我可以向全世界拿市场

很早以前 即改革开放之初

我就经常听到这样的广告词

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

也就是说他的那个丰田车已经卖到了全世界

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有它日本丰田的市场

但你想进入(日本的市场) 是非常困难的

她(日本)因此而抱着一个封闭的态度

这就是我们说的“不化己”

除此以外 日本的封闭性还表现在

一些欧洲国家的人这样评论

一方面他们很渴望跟别人交流

很渴望别人能够理解自己

跟自己进行一些沟通

但是当你看到他们有这样一种渴望的时候

你马上走过去 想去跟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

他们就会突然间用一种封闭的

一种怀疑的态度把自己封闭起来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说了

日本的文化就是一种双重性格

如果要是光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

去讲一个岛国必然是开放的

我们就觉得依据不足

当然搞历史的一般很注重依据

除了历史材料以外

田野考古和现场调查也会很注重

这是我讲到的第一个理由

我的第二个理由

四大文明古国都是起源于大河流域

那么巧 都是起源于大河流域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中国的黄河 长江

印度的恒河

还有古埃及尼罗河

尼罗河大家都知道

尼罗河定期泛滥 然后带来大量的沃土

当地的人就在那个沃土上种植庄稼

发展他们的农业

除此以外 像那个古巴比伦

有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两个河流靠得很近 拥有一个气候

所以她们(四大文明古国)都是起源于大河

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就是我们刚刚讲到的

早期人类的能动性很差

对大河 对自然环境有一种严重的依赖

所以他们只能靠近河边居住

无论是生活用水 还是农田灌溉 交通出行等等

都是离不开大河的

然而 大河一方面给予我们人类很多的好处

但是大河又会经常泛滥 发大水

结果 只要洪水一来

又给河岸两边的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

四大文明古国不约而同都有治水的历史

大家都知道的

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等故事 讲了很多

那么治水是一个很艰难的工作

不可能是一家人 一个部落去治水

像大禹我们看到的一些古书 如《尚书》

就讲到了大禹治水的时候非常的艰难

一开始就是我们民间传说

大禹治水的时候化身为一个熊

然后带领一帮的野兽去治水

这些野兽什么虎 豹 狼 熊 貔 这些

他带领这些动物去治水

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

这些神话一般都有现实的依据

所谓大禹化身为熊去治水

也就是说

大禹所在的这个部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

所以他是带着熊图腾整个部落一起治水

后来他带领了很多的部落

这些部落或者是以那些什么

虎 狼 豹 貔等这些野兽

作为图腾的

等于大禹带领很多的部落去治水

但是你们都知道了

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愿意去治水的

因为治水很艰苦

像《尚书》就说了

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一个三苗部落

这个三苗部落的人都是很懒的

你叫他来出工 他就在那儿偷懒

然后经常就是晚出早归

经常缺勤 又迟到 早退

所以搞得大禹很头疼

怎么样的劝说 三苗人都不理睬

于是大禹就想了一个办法

采用了我们说的

现代管理学

它的管理的一个最精髓的东西

一个就是赏 一个就是罚

通过制定制度 你按照这个制度去做

我给予你奖励就叫做赏

如果你不按照这个制度去做

我给予你惩罚 就叫做罚

没想到大禹时代就已经在用了

于是大禹就对三苗部落的首领说了

如果你们再不来治水

经常这样的偷懒 那么我就给你们惩罚

怎么惩罚 就是不让你们的那个首领

来参加我们的首领联席会议

结果三苗部落一听就很紧张

因为那时候的人也是很单纯的

一听到就很紧张了 为什么

首领部落经常有点东西可以分享

大家一起去打猎

打猎了以后 可能有些什么东西

大家可以分享一下

这样一来 别人分得的好处

他们可能就没有份

所以他们就很着急

于是就乖乖地来参加治水

也就是说在治水

这样一个很艰难的工作中间

就形成了一些制度

赏和罚

这些制度一代一代地慢慢地传下来

这就是说 四大文明古国

都在治水的过程中间

就如何去管理很多的人群

管理密集人群

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些习惯

也形成了这样的制度

以后 四大文明古国

不约而同地都有专制的历史

这个专制的历史

就是来自于治水经验和集中管理的总结

这种说法 我觉得有道理 为什么

农耕民族 一小块 一小块的土地在那里耕作

你很难形成一个

我们说的一种集中管理的特点

也很难说专制是在农耕文明中间产生

所以四大文明古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其中 最相似的就是起源于大河流域

然后 我们看第三个理由

我们刚刚讲到了中国文化的地理因素

而大陆文明就一定是封闭的文明

海洋文明就一定是开放的文明

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准确 为什么

因为我们看人 看个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这种个性我们会大致分为内向 外向

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子来分

但是会不会说

一个人是绝对的内向

肯定不可能

为什么 绝对的内向

我们就叫做自闭 是不是

这样的人肯定考不上大学

那么过分的外向 什么都学别人的

今天学张三 明天学李四

他不会形成自己的个性

所以 他的个性也不可能发展下去

所以 我们说不可能有绝对的内向和外向

一般都是比较“偏向于内向”

或是“偏向于外向”的表现而已

比方“我偏向于外向 但我一样有内向的表现”

那么作为一个民族

民族的个性就是它的传统

所以我们常常把民族传统就叫做民族个性

那么我们可以把它(民族个性)分成

封闭和开放吗

民族个性不会有

绝对的封闭和绝对的开放之说

应是 两者兼顾

日本是什么 我们刚刚说了 它是双重性格

而中国是怎么样的

中国

不会是绝对的封闭

如果中国是绝对的封闭的话

它不可能发展到今天

因为不向别人学习

只是向自己学习

你还能够学到什么 向自己学习是有限的

这样的个性不可能发展到今天 早就死亡了

它(中华民族的个性)也不可能是绝对开放的

因为绝对开放

那么有可能今天学罗马 明天学希腊

就会形成不了自己的传统(个性)

前面我们讲过

无个性的传统如果是很弱的话

就不会有一种凝聚性

所以我们就说

中国(的传统)也不会是绝对开放的

那是什么

她也不像日本那样双重性格

那中国人的传统个性是怎么样的

应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间

分时间段而言 一段时间她可能会很开放

比方就是魏晋时期 比方唐朝时期

那时她就是比较开放

然后在开放的时候

真的是什么东西都去拿人家

什么东西都去学

以后我们都会给大家讲到

当我们在向西方学习

我们又向我们的亚洲邻国学习的时候

我们真地学到很多东西

但是我们的书很少去讲

所以大家都以为中国是很封闭的

从来都不去向别人学习

把自己的文化都给人家

都是给别人 自己却不向别人学习

其实不是这样的

中国传统个性在一段时间里会很开放

但是开放之后 它会有一段时间的封闭

相对来讲 就不怎么向人家学习了

减少了跟人家交流的机会

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了

她可能是需要消化

需要反省

然后 对于人家的好东西 就留下来

不好的东西就抛弃

所以 她需要反省

这段时间是封闭的

但这个封闭不一定是件坏事

所以我们就说了

中国文化是开放和封闭交替出现

很多国家都是这样

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前

我们看到一些学者写的文章

就说你看中国人就是这样的

总是“十年一贯制”

穿的衣服和行为方式都是差不多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人的眼界一打开

他们在吸收外来东西的时候是非常积极的

所以我们不可以

拿文化大革命的那前后几十年来说事儿

从文化大革命以及文革后的那几十年来推测

说整个中国文化就一定是封闭的

这是以偏概全

那好 以上是我们讲到

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

大家要是看书的话

可以重点看一下这些内容

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周导言上

-0.1中国历史的分期

--导言 问题一: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一周第一节测试题

-0.2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0.3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第一周第三节测试题

-0.4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第一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二周 导言下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第二周第五节测试题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第二周第六节测试题

-0.7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周第七节测试题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周第八节测试题

第三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周第一节测试题

-1.1.2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上)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四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背景

-1.2.0 引言

--1.2.0 引言

--第四周第一节测试题

-1.2.1 华夏文化形成

--1.2.1 华夏文化形成

--第四周第二节测试题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四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五周中国传统文化之社会背景

-1.3.1早熟的官僚体制

--1.3.1.1 国家政体介绍

--1.3.1.2 中国古代贵族政体与官僚政体

--1.3.1.3 中国古代官僚政体对文化的正面影响

--1.3.1.4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法治

--第五周第一节测试题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五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六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上)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第六周第一节测试题

-2.2 易学基础简述

--2.2.1《易经》之历史地位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上)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下)

--2.2.3《周易》之性质

--第六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七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下)

-2.3周易中的人文

--天道循环(上)

--天道循环(中)

--天道循环(下)

--知时知几

--忧患意识

--乾坤并健(上)

--乾坤并健(下)

--王道通三

-第七周第一节测试题

-第七周 神文与人文测试题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第八周第一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

--3.2说“儒”释义

--第八周第二节测试题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第八周第三节测试题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5 孟子的性善论

--3.5 孟子的性善论

--第八周第五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第八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第九周第一节测试题

-4.1道家概述

--4.1道家概述

-4.2老子与《道德经》

--4.2老子与《道德经》

--第九周第二节测试题

-4.3说“道”论“德”

--4.3说“道”论“德”

--第九周第三节测试题

-4.4上善若水

--4.4上善若水

--第九周第四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

--4.5道法自然

--第九周第五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

--4.6自然无为(一)

--4.7自然无为(二)

--第九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十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上)

-5.1庄子其人

--5.1庄子其人

--第十周第一节测试题

-5.2庄子其书

--5.2庄子其书

--第十周第二节测试题

-5.3道性与人性

--5.3.1道性与人性(一)

--5.3.2道性与人性(二)

--第十周第三节测试题

-5.4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

--5.4.1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一)

--5.4.2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二)

--第十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十一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下)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6功夫与境界:庄周梦蝶

--5.6功夫与境界1:庄周梦蝶

--5.7功夫与境界2:道通为一

-第十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