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丝路南线民间文学 > 第五章丝路南线上的民间传说 > 第五节 丝路南线的习俗传说类型 > 丝路南线的习俗传说类型
丝路南线各民族
有各自不同的重要节日
节日习俗传说是
解释这些民族的
节日习俗由来的传说
比如回族在节日期间
煮麦粥的习俗来源是这样的
说上古时候
真主想要惩罚有罪的人
将用洪水淹没世界
命令努海造船
努海奉命造好船
准备了所有的动物各一对
和各种植物的种子
但是努海的妻子却不相信
问什么时候发洪水
努海只好告诉她
当街上的石狮子眼睛变红
就会发洪水
努海的妻子上街
偷偷染红了狮子的眼睛
努海看见了
赶快把真主要求的动物赶到了船上
果然天门打开了
洪水从天上倒了下来
洪水持续了120年
洪水退去后
努海命令人们
将剩余的粮食煮一顿饭以示庆贺
从此回族在节日期间
遗留了煮麦粥的饮食习俗
咱们都知道回族的远祖
是西亚的阿拉伯人
这一个节日习俗的来源
深受欧亚交汇处传说的影响
《圣经》记录
上帝对诺亚说
你要用柏木造一只方舟
分一间一间地造
里外都抹上松香
全家都要进入方舟
凡洁净的畜类
你要带上七公七母
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上一公一母
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上七公七母
因为再过7天
我要在大地上降雨40昼夜
我要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
都从地上除灭
上帝造洪水的原因
是因为亚当和夏娃偷食了禁果
被逐出了伊甸园
他们的子女无数
逐渐遍布了整个大地
该隐杀了弟弟
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
上帝诅咒了土地
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
并且因此有了堕落的本性
人的怨恨与恶念与日俱增
上帝看到这一切
他非常后悔造了人
按照《创世记》第八章所记载
方舟据说最后停靠在
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上
在丝路南线上的回族中
还有真主安拉 阿丹
海娃等的传说人物
阿丹的长子尕比热杀死了弟弟哈比热
的传说内容基本上和《圣经》差不多
但是回族的传说里
石狮子眼睛变红就会陷湖
其实是吸收了我国东部的传说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
有一篇《古巢老姥》
说有一天古巢城外江水暴涨
一条硕大的鱼搁浅了重达万斤
干渴了三天才死
全城的百姓将大鱼分而食之
唯独一个老姥
宁肯饿死也不吃鱼肉
一个老头对她说
死掉的大鱼是他的儿子不幸遭难
他一定会报答老姥
县城东门外有一个石龟
倘若有一天石龟眼睛变红
古巢就会下陷
满城倾覆尽为鱼鳖
让老姥当心
老姥经常就去看那石龟
有一个小孩很好奇问她
老姥就说了实情
小孩恶作剧
趁黑夜的时候把石龟的眼睛
用朱砂涂成了红色
第二天老姥发现了
石龟眼睛变红了
恳求众人出城上山避难
结果没有人听她的
她只好自己急急忙忙出了城
刚到城外有一个青衣童子迎了上来
带着老姥登上了近处的山顶
她回身眺望
古巢城已经陷落为湖了
狮子入华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
但石龟眼睛变红
在魏晋时期的资料里
所以推断回族的石狮子眼睛变红
这个情节应该是中国的民间传说
在丝路南线上
汉族 土族等民族
有端午节插杨柳的习俗
这个习俗传说也是明代时
汉族移民带来的
婚丧习俗传说就是关于
丝路南线各民族婚姻和
丧葬习俗的传说
比如土族人出嫁姑娘
必须要有女婿亲自来娶
出嫁时必须早早起程
锦鸡叫头遍的时候起床准备
叫第二遍时姑娘改发穿嫁衣
改发时女婿解开姑娘的发辫
把红头绳绑在女婿的脚踝上
用梳子将自己的头发倒梳三下
再将姑娘的头发顺梳三下
锦鸡鸟叫第三遍之前必须出发
这个婚俗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
说从前龙王山下有一个
美丽的姑娘叫那言索
她心灵手巧
绣花唱歌都很出名
白牙的个小伙子叫桑什加
是一个干农活的好手
大家希望二人赶快完婚
在二人婚期的前一个月
财主斯让什加的老婆死了
他打发媒人到那言索家去说亲
那言索把媒人赶了出去
大家都知道
斯让什加绝不会善罢甘休
邻居们劝那言索的父亲
赶快通知白牙合的桑什加
明天一早就来娶亲
桑什加接到消息连夜赶来
锦鸡鸟叫了第三遍时
斯让什加果然来抢亲
桑什加和那言索
早就骑着马逃走了
在丝路南线的土族妇女中
在重要的节日时
她们都要戴纽达
纽达通常是由布料制作
并装饰有银铜等材质制成的长针
各种颜色的彩穗和云母片
因为装饰复杂
一顶纽达常常要重达四五斤左右
纽达因为形状不同
叫法也就不一样了
比如叶面里意思就是马鞍
适格意思就是簸箕
雪古浪意思就是漏瓦槽
加斯意思就是铧尖
托欢意思就是石磨
还有别的形状
当然纽达的来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说有兄弟俩哥哥莫日特别坏
弟弟尼达特别善良
两个人都喜欢上了腊月花
莫日为了得到腊月花
喝了东海孽龙的毒涎水
变成了王蟒
腊月花为了救尼达
和姐妹们做了各种装备武器纽达
可见纽达是上古时期
土族妇女能征善战
勇敢顽强的遗留物
土族逐渐定居放牧以后
以至过渡到以农为主
兼营畜牧业的生活的时候
妇女们便将战袍头盔
甚至兵器装到头饰上
这就是纽达
游艺习俗传说是丝路南线上
各民族娱乐游艺活动的
形成原因的传说
轮子秋是土族传统的娱乐项目
每年农忙过后土族青年们
将大板车改装成融秋千
转盘为一体的吊车
土族青年男女在上面
飞旋起舞庆祝丰收
技艺高超的人
还能够在上边做出高难度的杂技动作
土族人每年碾完场以后
他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上
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
车轴连车轮坚起来
稳固住重心
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
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
皮绳或者是麻绳挽成的绳圈
两个人相向推动木梯
让木梯旋转
然后乘着惯性
分别坐或者是站在绳圈内
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
令人喝彩
观看的人们还会不时地帮助推动木梯
加速旋转
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
土族青年男女
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
场面非常热闹
高台又称抬搁 高会
是一种民间社火游艺
高台峻高 玄妙 含蓄 优雅 惊险
表演形式十分独特
题材非常广泛
民间有多种叫法比如
空中戏剧 空中舞蹈 空中杂技等
丝路南线高台历史可以追朔到
明代洪武年间
传说当时祖辈们从南方移民时
带来了一台魁星高台的道具
和制作高台的手艺
定居丝路南线以后
祖辈们对高台技术
又进行了改进
并在春节娱神期间开始表演
后来丝路南线的高台
演变成了4到8人抬的形式
所以有时高台的台字也加提手旁
由于表演的故事人物开始增加
台数也逐渐的增加了
就这样高台的表演
一代一代相传到现在
目前丝路南线最著名的高台表演是
湟中县千户营村的
同学们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习俗
我们多留意自己熟悉的生活
让这些美好的传说传承下去
我们都来做丝路南线的
文化传承者吧
-导言 丝绸之路上的行者
--丝绸之路上的行者
-第一节 丝路形成的原因
--丝路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从“西游”范式到丝路开通
-第三节 我国丝路南线形成的原因
-第四节 丝路南线的形成历史
-第五节 丝路南线上历史时期的多民族文化圈层
-第一章 :丝路与丝路南线--平时作业
-导言 礼失而求诸于野
--礼失而求诸于野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生活价值
-第四节 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关于月亮的祭祀
-第二章 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平时作业
-导言 渐行远去的神话和仪式
--中国的祭灶风俗
-第一节 神话的概念
--神话的概念
-第二节 神话的起源与原始神话
-第三节 丝路南线多民族神话的实例——哈萨克族的白天鹅
-第四节 丝路南线多民族神话的实例——古羌到羌、藏、汉的猴神话
--羌族中的猴子传说
-第五节 丝路南线多民族神话的价值
--穆天子西游
-第三章 丝路南线上的多民族神话--平时作业
-导言 在时空里穿行的神
--在时空里穿行的神
-第一节 从精卫填海到帝女化鸟的符号化过程
--中国神话中的鸟
-第二节 丝路南线上的季女化鸟类型
-第三节 神话符号与丝路南线的宗喀巴
-第四节 “神”的降临:宗喀巴出生神化传说与中国感生神话原型
-第五节 “神”的化生:宗喀巴佛陀化生传说与中国化生神话原型
-第六节 虹贯东西:宗喀巴出生地神化传说与中国四方神话原型
--彩虹的意义
-第四章 神话符号在丝路南线上的衍化--平时作业
-导言 中国史书里的民间传说
--青海民间的巫文化
-第一节 民间传说的基本问题
--传说圈的特点
-第二节 丝路南线的人物传说类型
-第三节 丝路南线的民族融合历史事件的传说类型
-第四节 丝路南线的地方风物传说类型
-第五节 丝路南线的习俗传说类型
-第六节 丝路南线传说中虚构与真实
-第七节 丝路南线的传说记忆与历史
--传说记忆的文化
-第五章丝路南线上的民间传说--平时作业
-导言 丝路南线上的民间生活
--丝路上的商贸小镇
-第一节 民间故事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二节 丝路南线的生活故事类型
-第三节 丝路南线上的民间笑话类型
-第四节 丝路南线的寓言故事类型
--寓言故事的寓意
-第五节 丝路南线的童话故事类型
-第六节 爱情民间故事从华夏的化蝶到丝路南线的化鸟
-第七节 丝路南线上“二母争子案”民间故事的多民族化
-第八节 丝路南线民间故事的地方特征
-第六章丝路南线上的民间故事--平时作业
-导言 丝路南线上的民间“花儿”艺术
-第一节 丝路南线“花儿”的概念与来源
--花儿的丝路特点
-第二节 丝路南线“花儿”会与“花儿”的百科性
--花儿会上的花儿
-第三节 抒情类的“花儿”
--抒情类的“花儿”
-第四节 叙事类“花儿”
--叙事类“花儿”
--花儿的修辞
-第五节 “花儿”的语言美
--“花儿”的语言美
-第六节 “花儿”的蕴涵美
--“花儿”的蕴涵美
--花儿的语言美
-第七章丝路南线上的民歌“花儿”--平时作业
-导言 丝路南线上炼字、炼句的“苦吟诗人们”
-第一节 谚语的概念
--谚语的概念
-第二节 丝路南线多民族谚语的特点
-第三节 丝路南线多民族谚语源远流长的文化
--谚语里的劝化人心
-第四节 丝路南线多民族谚语的类型
--谚语的类型
-第五节 丝路南线多民族谚语的现代价值
--谚语的现代意义
-第八章丝路南线上的民间谚语--平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