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 >  第十四讲 >  14.2 生产要素市场(2) >  14.2 生产要素市场(2)

返回《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4.2 生产要素市场(2)在线视频

14.2 生产要素市场(2)

下一节:14.3 生产要素市场(3)

返回《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4.2 生产要素市场(2)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在前面的学习中

我们分析了劳动需求曲线的由来

那么它实际上表示了

企业在雇佣劳动过程中

所获得的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那么有了需求曲线

要想获得劳动的价格

比如说工资

那么我们就需要劳动的供给曲线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

劳动的供给曲线

以及均衡工资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对于劳动供给而言

它的主体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家庭

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我们家庭中的成员拥有了劳动能力

那么我们每天去上班

实际上就是供给了我们的劳动量

那么公司雇佣我们

支付给我们工资

那么我们的劳动

就是为了获取这些工资

那么因此在我们供给劳动的

这个过程中

实际上也是面临着一个权衡的

因为按照咱们前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稀缺的

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都会放弃其他的事情

那么在我们去进行工作的

这个过程中

实际上我们也是面临着一个权衡的

那么这个权衡

就是因为我们的时间是稀缺的

如果我们工作了

我们就没有时间进行休息

那么所以说

在现实生活中

时间的有限性

就产生了工作与闲暇之间的

一个权衡替代

那么正是因为时间的有限性

产生的工作与闲暇之间的

权衡取代

那么这种替代关系

就出现了我们的劳动供给曲线

比如说我们可以考虑

如果现在我们选择在家休息

一个小时

那么休息一个小时

这是我们的闲暇

闲暇可以给我们带来价值

因为我们都知道

其实通过休息

我们可以获得很大的满足

所以我们确实喜欢休息

但是在休息的过程中

我们就会产生成本

那么这个成本

就是因为我们闲暇所放弃的劳动

所以说当我们休息一个小时的时候

我们的机会成本就是

我们在外面工作一小时

出现的工资

那么所以如果说咱们现在

在外面的工资上涨了

比如说原来我一小时能挣五元

而现在呢我们的工资

从五块钱涨到了十块钱

如果我们的小时工资出现了上涨

那么就意味着

我们在家享受一个小时的闲暇

我的机会成本就提高了

那么如果机会成本提高了

那么就会促使人们

减少闲暇的时间

那么减少了闲暇的时间

反过来就意味着

人们会提高劳动供给

那么因此

劳动供给是如何形成的呢

它的主体是我们的家庭

那么实际上是家庭

在闲暇和工作之间

作出了一个权衡

那么随着工资的上升

人们就会觉得

闲暇的机会成本提高

闲暇的机会成本提高了

那么我们就会增加相应的劳动时间

但是这个分析

如果按照我们假设的

闲暇的机会成本是工资

工资上升

导致闲暇的机会成本上升

人们增加劳动

那么我们将会看到一条

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

也就是工资越高的时候

人们的劳动量越多

那么它背后的原因就是

工资越高

我们发现闲暇的成本就越高

因为闲暇的成本越高

所以我就增加劳动

但是呢 对于经济学来说

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实际上随着工资的提高

其实劳动量也并不一定

一直会提高

比如我们可以想

如果我们的小时工资

从五元到十元

那么这个时候

我们确实可能提高了劳动

但是如果我们的工资更高了

比如说从十元

一次性地提高到每小时

可以挣一万

那么随着我们的小时工资的

大幅提高

人们就会发现自己有钱了

那如果自己有钱了

我为什么还去劳动呢

那我为什么不拿我挣的钱

去享受更好的生活呢

那么所以当工资大幅提高之后

有些人就会减少劳动的时间

而增加闲暇的选择

那么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下

那么就会导致当工资特别高之后

人们的劳动量其实不但不会增加

反而有可能减少

但是在我们的分析里边

咱们为了简化

我们不考虑当工资大幅提高

有可能减少劳动的情形

我们只考虑

随着工资的提高

闲暇的机会成本上升

人们放弃闲暇选择劳动

所以我们的劳动供给就是一直直上升

那么如果咱们现在有了

这样的一个劳动供给

那么接下来一个问题

就如我们前面看

产生的供给所看到的

那么对于供给曲线

我们会有供给曲线发生的移动

那么假如说刚才我们看到了

供给曲线是来自于

人们的劳动与闲暇的替代关系

那么这种供给曲线

它是不是会移动呢

那么显然如果人们的偏好

或者人们的爱好发生变化了

那么这个曲线就会移动

比如说如果现在

我对闲暇的评价变高了

我特别希望休息

那么这个时候

我们就会减少工作的时间

那么这样的话

我们的供给曲线就会整个向下

发生移动

那么第二个

什么因素会引起我的供给的变化呢

一定是我的选择机会发生了改变

比如原来我是一个摘苹果的工人

但是现在我发现

摘椰子的工人挣的比较多

那么我就可能选择去摘椰子

如果我选择了摘椰子

那么摘苹果的工人人数就减少了

工人人数减少了

我们这个社会的市场供给

应该是每个人的供给的加总

那么随着工人的人数减少

我们的供给曲线

当然也就向下发展了

那么第三个可能引起的

我们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也涉及到人数的变化

就是移民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

从其他国家移来了大量的人口

那么我们这个社会

用于劳动的人数就多了

劳动的人数多了之后

在任何工资水平上

提供的劳动量都会上升

既然任何工资水平上

提供的劳动量都会上升

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劳动供给曲线

就会向外发生平移

那么因此我们的劳动供给线

它会受到这些因素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如果是工资变

那么我们是沿着劳动供给曲线图动

就像产品一样

价格变我们是沿着供给曲线图动

而如果是价格以外的因素

就会使得整个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如果现在我们有了

前边说的劳动需求

又结合了我们刚才谈到的劳动供给

那么将这两个曲线放到一起

我们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

那么就是我们这个市场中的

劳动的均衡工资

那么因为它是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我们知道需求曲线是什么

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那么所以我们的这个工资

一定是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也就是说实际上在现实过程中

我们说是由供需决定了我们的价格

但是供需决定的价格的结果是

我们的工资水平实际上就等于

我们这个要素它的生产率

就是这个要素的生产能力

它的边际产品带来的价值水平

那么我们对于这样的一个逻辑

我们的供给和需求

决定价格这样一个逻辑

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

给大家做一个展示

我们的纵坐标表示了

劳动要素的价格就是工资

横坐标表示了劳动要素的数量

就是我们的劳动小时数

那么在我们的这个曲线上

有一条向下倾斜的劳动的需求曲线

有一条向上倾斜的劳动的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就是我们说的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而供给曲线来自于人们的工作

与闲暇之间的权衡

那么供需曲线的焦点交点

就形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均衡工资

和这个社会的均衡的就业量

那么同学们可能会问了

这个社会为什么一定在这个

均衡的工资水平上呢

那么实际上这个与产品市场的

形成机制是类似的

为什么我们的均衡点

一定是在供给和需求的焦点交点

因为如果不在这个点

比如说我们的工资水平上升

工资水平上升

就会使得需求减少

但是供给增加

供给量大于了需求量

就出现了劳动的过剩

就是失业

失业就会导致工资下降

而如果反过来

如果工资过低

劳动的供给量就会减少

劳动的需求量就会上升

供给小于需求

就会产生短缺

短缺的结果就是

我们出现了用工荒

用工荒的结果工资就会上涨

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

我们劳动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

那么这个相等的工资水平

它恰好等于

我们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也就是等于我们这个劳动

在生产上创造的价值

那么这是我们看到的

劳动市场的均衡

那么如果我们理解了

劳动市场的均衡

在前面的分析中

我们也知道

实际上劳动需求曲线

和劳动供给曲线是会发生移动的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看一下

如果劳动的供需曲线发生了移动

我们的工资会如何随之改变

那么比如现在我们假设

我们首先让我们的劳动供给

出现增加

那么劳动供给多了

大家直觉就会知道

假如说需求不变

那么我们用可用的工人数大

我们的工资水平就只能下降

那么怎么来看到这个直觉的结论呢

我们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

给大家来做一个说明

现在我们开始假设

我们这个世界有一个向下的

劳动需求曲线

然后有一条向上的劳动供给曲线

然后我们假设

因为某些原因

比如说我们现在出现了移民

那么因为有了移民

我们的供给就从原来的S1这个位置

移动到了向外的S2这个位置

那么随着我们的劳动供给量的上升

我们的供给曲线外移

外移之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均衡的工资水平

从W1下降到了W2

但是我们的劳动数量

从L1上升到了L2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

随着劳动供给曲线的外移

工资水平下降

劳动的雇佣量上升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呢

那么实际上就是因为

我的工资下降了之后

劳动的需求量变多了

劳动的需求量变多了

就使得我们的均衡劳动量变大了

那么劳动的需求量

为什么会变多

那么实际上就是因为

我工资下降

我单位劳动的成本

实际上减少了

因为劳动成本减少了

那么这个时候

我就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

但是同样我们也会知道

因为我的工资就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那么随着我雇的工人的人数增多

从L1到L2

实际上这个时候

每个工人创造的边际产品价值

也下降了

因为边际产量递减

多一个工人带来的产量增量

是递减的

那么其实这就是为什么

工资能够下降它背后的机制

那么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

如果供给增加

那么结果就是工资下降

雇佣量上升

那么如果这是我们供给的影响

下面一个

我们就可以来分析一下需求的影响

那么如果现在我们假设

因为某些原因

比如说我们考虑一个苹果市场

现在我们这个苹果的需求上升了

因为我们要素市场

是产品市场的派生

当苹果的需求上升之后

对于摘苹果工人的需求就会上升

那么我们来考虑一下

需求上升有什么效果

其实我们直觉地就会知道

如果需求变多了

那么我们的工资肯定会上涨

为什么上涨呢

我们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

来做一个展示

比如我们假设我们的纵轴

表示工资水平

横轴表示劳动数量

我们有一条向上的劳动供给

我们有一条初始的向下的劳动需求

它的焦点交点是原来均衡工资W1

现在我们假设比如因为产品涨价了

我的需求曲线从蓝色的

移动到了新的劳动需求D2

那么随着我的产品的价格上涨

劳动需求变大了

那么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均衡工资水平上升

同时劳动的雇佣量也上升了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

我们在图形上看的很简单

你需求一变高了

我的工资就涨了

那么涨工资的机制到底是什么

工资不应该等于产品的边际价值吗

那为什么需求一高了

我的工资就能大呢

其实这个原因就是因为

随着我的需求量变大

那么它实际上反映的是

我产品的价格变高了

那么产品的价格变高了

那么就意味着

工人生产的每一个边际产品

变得更值钱了

因为边际产品更值钱了

而工资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就是边际产品×价格

那么所以当价格上涨之后

我的工资就上升了

因为我每雇一个工人

我的产品价格上升

这个工人带来的产值就变高了

那么这就是为什么

我的工资能上涨

但是总的来说

根据我们的供给和需求的分析

我们会发现

均衡工资一定是位于

劳动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相等的点

而这个点它一定是等于

我们的边际产品价值

而边际产品价值

等于边际产品×产品价格

而边际产量是我一个劳动

能够带来的产量增量

它表示了我们的生产率

因此实际上我们的供给水平

是取决于我们的生产率的

如果工资取决于这个

而在现实中

我们大部分的家庭

主要收入又是工资

所以大部分家庭来说

生活标准就取决于我们的生产能力

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

我们就可以知道

一个国家生产率的变化

是对这个国家它的工资

乃至它的生活标准

有着巨大的影响的

比如我们可以来看一下美国的数据

那么在美国

从1959年到2012年期间

每小时产出它的劳动生产率

每年大约增长2.1%

那么因为我们知道工资

就应该等于生产率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

我们的工资水平上涨了1.8%

两者大约保持一致

那么所以随着我的生产率的提高

从1959-2012

美国的工资在上涨

那么美国人的生活

就变得更好了

但是这个生产率的上涨

我们如果再细分

我们把1959-2012

可以给大家分两段

一段是什么

一段是其中的一块

是从1979年-1995年

这段期间

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变得非常低

从以前的2.8%降到了1.4%

那么这个时候

它的实际工资增长率

也下降到了1.2%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当生产率下降之后

工资也下降了

而在1995年-2012年

美国经济又出现了生产率的反弹

从原来的1.4%又回到了2.3%

那么这个时候

工资增长率就又回到了1.9%

那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随着生产率的变化

我们的工资水平

会随之发生改变

那么这个表就列了在不同的时代

美国的生产率和它的工资水平

那么在我们最近从2008年开始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导致了一个新的现象出现

就是全球的劳动生产率

出现了大幅度的放缓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那么世界各国的工资

也就受到了波及

因此

对于我们的大部分的劳动者而言

要想提高我们的生活福利水平

最关键的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课程列表:

导论

-微观经济学简介

--微观经济学简介

第一讲

-1.1 稀缺

--1.1 稀缺

-第一讲--1.1 稀缺

-1.2 稀缺与机会成本

--1.2 稀缺与机会成本

-第一讲--1.2 稀缺与机会成本

-1.3 生产可能性前沿

--1.3 生产可能性前沿

-第一讲--1.3 生产可能性前沿

第二讲

-2.1 一个经济寓言

--2.1 一个经济寓言

-第二讲--2.1 一个经济寓言

-2.2 比较优势、贸易和价格

--2.2 比较优势、贸易和价格

-第二讲--2.2 比较优势、贸易和价格

第三讲

-3.1 需求

--3.1 需求

-第三讲--3.1 需求

-3.2 供给

--3.2 供给

-第三讲--3.2 供给

-3.3 需求与供给的结合

--3.3 需求与供给的结合

-第三讲--3.3 需求与供给的结合

第四讲

-4.1 需求弹性

--4.1 需求弹性

-第四讲--4.1 需求弹性

-4.2 需求弹性应用

--4.2 需求弹性应用

-第四讲--4.2 需求弹性应用

-4.3 供给弹性

--4.3 供给弹性

-第四讲--4.3 供给弹性

第五讲

-5.1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1)

--5.1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1)

-第五讲--5.1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1)

-5.2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2)

--5.2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2)

-第五讲--5.3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3)

-5.3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3)

--5.3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3)

-第五讲--5.2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2)

第六讲

-6.1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1)

--6.1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1)

-第六讲--6.1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1)

-6.2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2)

--6.2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2)

-第六讲--6.2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2)

-6.3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3)

--6.3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3)

-第六讲--6.3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3)

第七讲

-7.1 市场效率应用:赋税的代价

--7.1 市场效率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七讲--7.1 市场效率应用:赋税的代价

-7.2 市场效率应用:国际贸易

--7.2 市场效率应用:国际贸易

-第七讲--7.2 市场效率应用:国际贸易

第八讲

-8.1 外部性(1)

--8.1 外部性(1)

-第八讲--8.1 外部性(1)

-8.2 外部性(2)

--8.2 外部性(2)

-第八讲--8.2 外部性(2)

-8.3 外部性(3)

--8.3 外部性(3)

-第八讲--8.3 外部性(3)

第九讲

-9.1 公共物品

--9.1 公共物品

-第九讲--9.1 公共物品

-9.2 公共资源

--9.2 公共资源

-第九讲--9.2 公共资源

第十讲

-10.1 生产成本(1)

--10.1 生产成本(1)

-第十讲--10.1 生产成本(1)

-10.2 生产成本(2)

--10.2 生产成本(2)

-第十讲--10.2 生产成本(2)

第十一讲

-11.1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

--11.1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

-第十一讲--11.1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

-11.2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2)

--11.2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2)

-第十一讲--11.2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2)

-11.3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3)

--11.3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3)

-第十一讲--11.3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3)

第十二讲

-12.1 垄断(1)

--12.1 垄断(1)

-第十二讲--12.1 垄断(1)

-12.2 垄断(2)

--12.2 垄断(2)

-第十二讲--12.2 垄断(2)

-12.3 垄断(3)

--12.3 垄断(3)

-第十二讲--12.3 垄断(3)

第十三讲

-13.1 垄断竞争与寡头(1)

--13.1 垄断竞争与寡头(1)

-第十三讲--13.1 垄断竞争与寡头(1)

-13.2 垄断竞争与寡头(2)

--13.2 垄断竞争与寡头(2)

-第十三讲--13.2 垄断竞争与寡头(2)

-13.3 垄断竞争与寡头(3)

--13.3 垄断竞争与寡头(3)

-第十三讲--13.3 垄断竞争与寡头(3)

-13.4 垄断竞争与寡头(4)

--13.4 垄断竞争与寡头(4)

-第十三讲--13.4 垄断竞争与寡头(4)

第十四讲

-14.1 生产要素市场(1)

--14.1 生产要素市场(1)

-第十四讲--14.1 生产要素市场(1)

-14.2 生产要素市场(2)

--14.2 生产要素市场(2)

-第十四讲--14.2 生产要素市场(2)

-14.3 生产要素市场(3)

--14.3 生产要素市场(3)

-第十四讲--14.3 生产要素市场(3)

第十五讲

-15.1 收入与歧视(1)

--15.1 收入与歧视(1)

-第十五讲--15.1 收入与歧视(1)

-15.2 收入与歧视(2)

--15.2 收入与歧视(2)

-第十五讲--15.2 收入与歧视(2)

第十六讲

-16.1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1)

--16.1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1)

-第十六讲--16.1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1)

-16.2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

--16.2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

-第十六讲--16.2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

总结

-微观经济学总结

--微观经济学总结

期末考试

-微观经济学原理线上考试

14.2 生产要素市场(2)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