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自动控制理论(2) >  第5周:状态变量的能控性和能观性(2) >  2.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二):状态能控判据形式之二(代数判据) >  Video

返回《自动控制理论(2)》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下一节:Video

返回《自动控制理论(2)》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可能注意到

就是如果我们的系统

它那个系统矩阵A

直接是以约当标准型给出

我们去判断它的能控性

结偶判据是非常方便的

但是如果一般来说给的是

直接是一个非约当标准型的形式

我们还要通过坐标转换

可能计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或者说有一定的工作量

那么我们在这就给大家介绍一种

称为代数判据的方法

它是不经过坐标转换的

从而在计算上也有它自己的优势

我们下边就具体来看一下这种判据

我们在判断能控判据的时候

我们给出来一种不需要坐标转换

直接利用我们状态方程里边的系数矩阵

进行能控性判断的判据

我们把它称为代数判据

对于一个给定的系统

由参数A B给出的话

我们在这给出的结论是

状态完全能控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是这样一个被称为

能控性矩阵的分块矩阵Qk

它是由B A乘以B

以及一直到A的n减一次方乘以B

这样依次构成的

这样一个分块矩阵

它是满秩的

也就是说它的秩

等于它的行数 这个N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说

这个系统是完全能控的

反过来如果说Qk的秩是小于n的

当然它的秩不可能超过n

因为它只有n行

所以当它的秩是小于n的时候

我们说这个系统就

状态是不能 不完全能控的

那么这个证明是需要

有一些计算和推导

相对要复杂一些

我们在这就不给出详细的证明了

它基本的原理是要利用到我们这个

x(t)的一个

解的表达式

是由自由分量和强制分量构成

这样一个表达式的性质

以及我们说能控性的定义

还有我们在这个

大家在线性代数里头

关于矩阵的一个

Coyle-Hamilton定理结合起来运用

可以证明这个结论

那么我们很重要的是

大家要记住这个结论

它的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说

它不需要对A进行坐标变换

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

计算这个分块矩阵的秩

来判断这个系统

到底是否完全能控

那我们下边就来看一下

运用这个判据的例子

这是一个一般形式的一个状态方程

是个两输入的情况

我们通过计算B AB

这是A乘以B

就是说计算出来是这个结果

然后我们再用A乘上这个矩阵

就得到了A方B

那么对于我们这个具体的三阶系统

那么就是Qk的组成就是B A

然后A的n减一次方B

也就是3减1等于2

就是A平方B

这样我们构成这个分块矩阵就是这个

是把这个B然后是AB

然后是A平方B

分别组成三个分块

然后构成的这个矩阵

我们来判断一下

这个矩阵是否是一个

行满秩的矩阵

它的秩是否等于n呢

是否是3呢

我们看一下

实际上我们只需要看这三列

我们就会发现

它是一个上三角的矩阵

然后对角线全是1

所以这个子矩阵已经是三个满秩的了

所以整个矩阵也满秩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根据我们的判据

这个系统是完全能控的

对于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矩阵

我们看到这个

刚才那个情况也是这样的

多输入的情况

这个系统呢

Qk它是一个扁的矩阵

就是它的行数少于列数

这个情况就比较复杂

我们在算具体的这个

非奇异性的这个

或者说我们看行满秩的情况的时候

计算可能稍微复杂一些

那么我们对

正像我们例题一样

我们碰到那种情况的话

我们实际上可以计算一个方阵

这个方阵跟原来这个Qk是

这个秩是相同的

那我们就用Qk乘以Qk的转秩

就得到这样一个情况

对我们刚才那个题目呢

如果我们把三行六列的矩阵

给它转秩完了乘完

就得到这样一个矩阵

然后计算它的

判断它的非奇异性

从而可以判断这个矩阵是否满秩

那我们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这个矩阵经过判断它的秩

它是满秩的

那我们系统是能控的

那我们再给出来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是带有参数的情况

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系统

它的状态方程里边包含了一系列的

关于电路的一些原始的物理参数

构成了这个系统的一个状态方程

那我们来判断这个系统的

是否满足能控性

那我们要看它什么条件下能控

意味着就是找出

这个能控性和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

那我们在这里边选择了两个状态变量

一个是电感的电流

一个是这个电容两端的电压

其他这些部分它是

都是电阻

我们根据能控性的判据

我们这个Qk呢

对于这个例子它是单输入系统

所以就是B AB

然后是二阶的

所以就知道A乘以B就够了

我们计算出来的结果

是这样一个结果

那这个结果它是一个

上三角的一个矩阵

这个上三角的矩阵

什么时候是秩为2呢

那么很显然

就是它的两个对角线上

这两个元素都得不能等于0

那我们看到整个这个行列式

不等于0的充要条件

就是这个行列式不等于0

那也就是意味着

我们这个式子

这得向

这得不能等于0

也就是这个式子要成立

也就是说当这个式子成立

就是说等价的

就是这个关系成立的时候

这个系统完全能控

当这个系统

这个条件不满足

也就是这个东西恰好等于0

这一项恰好等于0的时候

这个矩阵的秩就不是2了

那这个时候它恰好是R1乘R4

等于R2乘以R3的时候

这个系统不完全能控

那么从物理上我们也知道

这是一个电桥

那么阻抗的一个电桥

电桥的平衡条件

恰好对应R1乘以R4

等于R2乘以R3

那么也就是说

电桥满足平衡条件的时候

无论外界输入电压u是怎么样的

这个电容电压它都不会改变

这个时候相当于我们的输入

是无法去影响这个电容的电压的

这就是不能控了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这是一个一般形式的一个状态方程

我们要用解耦判据的话

还得经过坐标变换 对吧

但是我们用代数判据就很简单

我们拿代数判据直接看Qk

那这里边我们把这个B放进来 对吧

然后我们再把A乘以B

A方B放进来

但是我们不用再继续做下去

我们只要A B乘出来的第一列

我们放在这了以后呢

我们就可以看到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可以判断

Qk它等于3

整个系统是可控的

我们在这

在作为一个推论

也是可以看到

就是说前面已经讲过了

能控性在非奇异变换底下是不改变的

那我们在这具体的再来证明一下

用我们的判据再来证明一下

就是如果我们进行一个坐标变换

那么我们变换出来的

这个新的系统就是它

这个新的坐标底下的这些参数

A B C D都相应的满足这个关系

那么对这个等价的系统来说

我们看变化以后的状态空间模型

它的Qk都是带了~这些量

那但是呢

我们把参数之间的变换关系

代入到表达式当中

可以得到什么呢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过程

就是我们的输入经过变换

是T逆乘以B

然后我们的A是T逆乘以AT

然后我们的这个A~乘以B~是什么

两个都代进去

变成T逆乘以A 再乘以T

但是B~就是T逆乘以B

所以我们把T和T逆抵消掉

就变成这是AB

这个地方出来了一个T逆

同理我们对高阶的这个一样的

最后可以整理出来

是T逆乘以A n-1 B

这是对于A n-1~和B~

那我们这样一个式子

我们会发现

其实可以公共的

提出来一个T逆之后就得到了

这边就是 方块矩阵

其实重新组合出来了Qk

我们就会发现

就是当且仅当变化以后的

这个能控性矩阵满秩

那么原来的这个能控性矩阵满秩

因为它们只差一个非奇异的矩阵

于是我们也可以从证明的角度

可以看到对于非奇异变换而言

系统的能控性是保持不变的

到这里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了一个

能控性的代数判据

它最大的优势

就是不需要经过坐标变换

直接可以根据AB这两个系数矩阵

来判断系统的能控性

在计算上是有它的便利之处

同时我们也通过

坐标变换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到

就是利用代数判据也容易证明

就是我们的这个

能控性是不随坐标变化而改变的

自动控制理论(2)课程列表:

第1周: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1)

-1. 状态、状态空间、状态空间描述

--视频

-1. 状态、状态空间、状态空间描述--作业

-2. 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一):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空间表达式及传递函数阵

--视频

-2. 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一):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空间表达式及传递函数阵--作业

-3. 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二):组合系统的空间表达式及传递函数阵

--视频

-3. 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二):组合系统的空间表达式及传递函数阵--作业

-4. 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三):系统的时域描述及状态空间表达式(一)

--视频

-4. 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三):系统的时域描述及状态空间表达式(一)--作业

-5. 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四):系统的时域描述及状态空间表达式(二)

--视频

-5. 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四):系统的时域描述及状态空间表达式(二)--作业

第2周: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2)

-1. 由模拟结构图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一):基于串并联分解

--视频

-1. 由模拟结构图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一):基于串并联分解--作业

-2. 由模拟结构图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二):基于部分分式分解

--视频

-2. 由模拟结构图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二):基于部分分式分解--作业

-3. 由模拟结构图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三):基于积分器串+常值反馈

--视频

-3. 由模拟结构图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三):基于积分器串+常值反馈--作业

-4. 系统的等价变换及其应用(一)

--视频

-4. 系统的等价变换及其应用(一)--作业

-5. 系统的等价变换及其应用(二)

--视频

-5. 系统的等价变换及其应用(二)--作业

第3周:线性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1. 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解(一):齐次方程

--视频

-1. 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解(一):齐次方程--作业

-2. 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解(二):非齐次方程

--视频

-2. 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解(二):非齐次方程--作业

-3. 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性质及算法(一):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

--视频

-3. 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性质及算法(一):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作业

-4. 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性质及算法(二):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

--视频

-4. 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性质及算法(二):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作业

-5. 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性质及算法(三):状态转移矩阵的算法

--视频

-5. 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性质及算法(三):状态转移矩阵的算法--作业

第4周:状态变量的能控性和能观性(1)

-1.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定义(一):能控性与能观性

--Video

-1.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定义(一):能控性与能观性--作业

-2.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定义(二):能控性概念

--Video

-2.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定义(二):能控性概念--作业

-3.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定义(三):能观性概念

--Video

-3.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定义(三):能观性概念--作业

第5周:状态变量的能控性和能观性(2)

-1.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一):状态能控判据形式之一(模态判据)

--Video

-1.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一):状态能控判据形式之一(模态判据)--作业

-2.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二):状态能控判据形式之二(代数判据)

--Video

-2.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二):状态能控判据形式之二(代数判据)--作业

-3.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三):状态能观判据形式之一(模态判据)

--Video

-3.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三):状态能观判据形式之一(模态判据)--作业

-4.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四):状态能观判据形式之二(代数判据)

--Video

-4.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四):状态能观判据形式之二(代数判据)--作业

-5. 对偶性原理

--Video

-5. 对偶性原理--作业

第6周: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1)

-1. 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结构(一):能控状态分解

--Video

-1. 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结构(一):能控状态分解--作业

-2. 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结构(二):能观状态分解

--Video

-2. 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结构(二):能观状态分解--作业

-3. 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

--Video

-3. 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作业

-4. 实现问题、最小实现(一):单变量系统的能控实现、能观实现

--Video

-4. 实现问题、最小实现(一):单变量系统的能控实现、能观实现--作业

-5. 实现问题、最小实现(二):多变量系统的能控实现、能观实现

--Video

-5. 实现问题、最小实现(二):多变量系统的能控实现、能观实现--作业

-6. 实现问题、最小实现(三):最小实现问题

--Video

-6. 实现问题、最小实现(三):最小实现问题--作业

第7周: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2)

-1.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视频

-1.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作业

-2. 反馈对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影响

--视频

-2. 反馈对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影响--作业

-3. 极点配置算法(一):极点配置算法

--视频

-3. 极点配置算法(一):极点配置算法--作业

-4.极点配置算法(二):极点配置举例

--视频

-4.极点配置算法(二):极点配置举例--作业

-5.极点配置算法(三):极点配置算法

--视频

-5.极点配置算法(三):极点配置算法--作业

-6. 状态空间中系统的镇定问题

--视频

-6. 状态空间中系统的镇定问题--作业

第8周:状态观测器

-1. 状态观测器的基本概念

--视频

-1. 状态观测器的基本概念--作业

-2. 全维观测器的设计

--视频

-2. 全维观测器的设计--作业

-3. 降维观测器

--视频

-3. 降维观测器--作业

-4. 重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

--视频

-4. 重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作业

-5. 扰动量的观测

--视频

-5. 扰动量的观测--作业

第9周:抗外扰控制(1)

-1. 基本概念

--视频

-1. 基本概念--作业

-2. 对外扰的完全不变性

--视频

-2. 对外扰的完全不变性--作业

-3. 输出对外扰的静态不变性

--视频

-3. 输出对外扰的静态不变性--作业

-4. 状态和外扰可直接测量时的抗外扰控制

--视频

-4. 状态和外扰可直接测量时的抗外扰控制--作业

第10周:抗外扰控制(2)

-1. 带观测器的抗外扰控制

--视频

-1. 带观测器的抗外扰控制--作业

-2. 常值扰动下的鲁棒抗外扰控制

--视频

-2. 常值扰动下的鲁棒抗外扰控制--作业

-3. 一般扰动下的鲁棒抗外扰控制

--视频

-3. 一般扰动下的鲁棒抗外扰控制--作业

第11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1)

-1. 基本概念

--视频

-1. 基本概念--作业

-2. 李雅普诺夫方法

--视频

-2. 李雅普诺夫方法--作业

-3. 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方法

--视频

-3. 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方法--作业

第12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2)

-1.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

--视频

-1.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作业

-2.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视频

-2.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作业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