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教师科学用声与声音形象塑造 >  第三章 教师科学用声法 >  第二节 提升教师发声能力 >  3.2.6 提升气息控制能力(1)

返回《教师科学用声与声音形象塑造》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2.6 提升气息控制能力(1)在线视频

下一节:3.2.6 提升气息控制能力(2)

返回《教师科学用声与声音形象塑造》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2.6 提升气息控制能力(1)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

呼吸系统是发声的动力

想要提升发声能力呢

让声音变得更加响亮动听

第一个发声动力的提升是关键

我相信各位同学都会有一个经验

那比如说在我们大型的操场上呢

如果你在操场的这头

要去喊操场那头的同学

那很多的时候同学把所有的力气都用上

在喊

但是在操场另一头的同学却没有任何反应

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声音的穿透力和集中度

还有力度都不够

那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呢

就是因为我们气息的控制能力不够

那怎么样才能够提升我们气息的

控制能力呢

首先我们大家要了解一下

我们人类本身的呼吸方式

那正常的人类经常使用的呼吸方式呢

有这么几种

第一个是胸式呼吸

也就是在呼吸的时候

在吸气的时候

我们一吸气

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肩部上抬

胸部也是上抬

那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呢

就是我们的气息离我们的口腔 声带

非常非常的近

气息进入到我们的胸腔

然后在出气的过程当中

就像我们的跳远没有助跑

直接就冲击到我们的声带这上面了

那么基本上和我们立定跳远是一样

所以说声音它就不可能达到很远的

这样的一个位置

那第二种呼吸方式呢

是我们的腹式呼吸

经常使用腹式呼吸的人呢

有一种人是我们的小贝比

小婴儿

那经常和小孩在一起的人就会发现呢

我们小孩在吸气的时候呢

腹部一凸起

然后再凹进去

凸起 再凹进去

那么这种呼吸方式呢

就是腹式呼吸

当然了正常的很多的成年人

也会用这种呼吸方式

那这种呼吸方式相对应我们的胸式呼吸呢

有那么几点好处

第一个就是我们的腹式呼吸呢

因为控制气息的是我们腹部的

这一部分的肌肉

而肌肉一定会比我们的肋骨的收缩性

要稍微的大一些

伸缩性也稍微的强一些

那么它的气息容量就会比我们的胸式呼吸

稍微多一些

那气息的量大一些

而在出气的过程当中腹式呼吸呢

它也容易也比我们的胸式呼吸呢

较容易的去控制气息

但是即使是腹式呼吸对于我们教师来说

可能依然满足不了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

因为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

面临着长时间 大气息量 大音量的

这样的一个情况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呼吸方式

去控制我们的气息呢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呢

就会发现我们中国很多的曲艺的名家

传统艺术家

还有我们的学音乐的

专业的音乐表演艺术家

他们运用的呼吸方式不是这两种呼吸方式

运用的是什么呢

这种呼吸方式叫做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特点呢

是指胸腹所有的呼吸器官

都参与吸气运动

使我们的胸廓 胸膈膜

还有我们的腹部 腹部的肌肉

控制气息的能力得到合作

由于能够稳定的保持住我们的两肋

还有横膈膜的张力

还有来自小腹的我们的收缩力量

所形成的均衡的对抗

那么这种对抗就有利于形成

我们对声音的支持力量

那其实比如说

我们以前在我们的武侠小说当中

在我们的这个音乐的发声当中

所说到的丹田气

其实也就是指的我们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当我们说到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时候

很多的同学脑海当中其实还是懵的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它总体的感觉是什么

它总体的感觉应该是

第一项气流首先要从口鼻同时吸入

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就会问了

老师 我们为什么要口鼻同时吸入

各位同学都知道我们将来要上课

那上课的时候我们要说话

说话的时候如果你语速很慢

那么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吸气

那么我们用什么吸无所谓

比如说我们经常习惯的用鼻子吸气

时间很充足

我们的气息量也能吸够

但是当我们上课的过程当中

要求我们的语速变快

我们的层次加多

我们的点加多

那么接下来的时候

我们吸气的时间就会变得非常的短

如果你只用鼻子吸气

这个时间就不能够满足你的吸气了

那么我们口鼻同时吸气

特别是我们的口腔吸气的量

和吸气的速度要比我们的鼻腔要快很多

速率要高很多

那这个时候呢

它就可以满足我们上课时候

对气息的需求量

所以说请各位老师一定要去记住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第一个要点

是一定要口鼻同时吸气

接下来当气息从口鼻同时进入了之后

两肋开始向两侧慢慢的扩张

就像气球一样

我们的气息然后从口腔一直要深入到

我们的肺底

需要吸入到最底端

然后两侧开始扩张

同时我们的腰带开始感觉到

逐渐的紧张起来

然后小腹的控制能力呢

也逐渐在加强

当我们的气息吸进去了之后

呼气的时候

各位同学一定要去记住

在呼气的时候要保持住我们腹肌的收缩感

为什么呢

各位同学会有这样的一个经验

很多的时候一吸气

力量很紧张

也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吸气方式

但是当我们的气息一出

整个身体放松了

放松了之后呢

我们的气息就不够集中

不够集中的冲击我们的声带

依然是力度就存在了一些缺失

我们的声音出来之后就会

就会散掉

那么请记住在我们吸气吸进去了之后

出气的时候我们应该是两肋和腹部的肌肉

应该是保持我们的收缩感

然后让我们的气息集中 力度集中

接下来冲击我们的声带

那么再接下来我们的声音就会变得集中

就会变得有力量

那呼气的时候要记住了

保持我们腹肌的收缩感

接下来然后牵制住我们的膈膜 两肋

然后使其慢慢的回弹

不能一下子松开

那么随着气流缓缓的流出呢

小腹还有我们整个的膈膜

整个的肌肉慢慢恢复到自然的状态

但记住到气息的最后

一定也还是应该有控制的感觉

那么我们刚才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感觉

给大家讲完了之后呢

大家就会发现了

我们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其实不仅仅只讲吸气

还要讲呼气

接下来我们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吸气的方式和呼气的方式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吸气的方式

吸气的要领还记得吗

我们刚才讲的第一件事情要怎样啊

要口鼻同时进气 是吧

要记住啊

要口鼻同时进气

进气吸到哪个位置

记清楚各位同学

那么我们吸气的时候一定要吸到肺底

基本上是我们身体的最底端了

接下来两肋打开

两肋 肋骨下面的这块肌肉

肋骨和肋骨下面的这一块肌肉要打开

接下来腹壁站定

其实就是我们的腰部的这一圈肌肉

特别是背部

特别是背部的这个肌肉一定要立起来

那么整个的这一圈

加上我们的腰后面的这一圈

它才叫腹壁

那这样的肌肉一定要立起来

这样其实是一种深呼吸的方式

气息的容量就会变得很多

再换一句话来说

我们经常在我们的武侠小说

在我们的歌唱家的口中

经常说到了四个字叫做气沉丹田

同样的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那我们说吸到了肺底

也说气沉丹田

很多同学就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

那么气沉丹田要沉到哪个地方呢

说肺底要在哪个地方呢

在我们身体的哪个地方呢

那么接下来各位同学使你的手掌

比出三个指头的这样的一个宽度

好 把三个指头放在我们的肚脐眼的下面

放到了吗

感觉到了吗

丹田的位置其实就是脐下三个指头

再下面的这样的一个位置

那这个位置其实就是丹田

那我们吸气的时候记清楚

口鼻同时进气

进气之后直接要进入到的位置

是丹田位置

那各位同学 来 可以站起来

我们一起的来试一下这样的一个气沉丹田

你们可以把手放在我们的腰部的肌肉位置

感觉我们腰部这一圈

腹部这一圈

也可以说是腹部这一圈

它吸气之前和进气之后的整个的

不同的感受

好 各位同学站起来

我们可以先把身体内的余气吐干净

轻轻的吐

然后口鼻同时进气

记清楚一定要气沉丹田

来 一 二 三 开始

好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了啊

腹部的这一圈已经开始往外涨

然后腰部的后面的肌肉已经立了起来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的气息呢

就已经沉入了丹田

再来一遍

我们先把身体内的余气吐干净

放松

口鼻同时进气

来 吸

你会发现我们的腹部的这一块

慢慢慢慢开始涨起来了

然后腰部开始立起来了

整个的这一圈涨得非常的大

说明我们的气息已经进入到了丹田

同样也进入到了肺底

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呢

在课下各位同学要勤加练习

特别是比如说我们的优秀的播音员

经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

如果想让声音变得好听

如果想让我们的气息变得控制力更强

一定要把这种呼吸方式融入到

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

最关键的在于两个字习惯

如果你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

同样的也使用这样的一个呼吸方式

那么在上课的时候

你自然不自然的就会用这种呼吸方式

第一个这种呼吸方式呢

不仅仅是能够让我们声音变得好听

而且还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好

因为我们的吸气量很大

所以说我们身体所需要的氧气呢

供应的就会非常的充足

相对应我们的身体也将会变得很好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章节呢

我们再讲我们的呼气控制

教师科学用声与声音形象塑造课程列表:

第一章 教师用声概说

-第一节 教师用声的特殊性

--1.1.1 教师用声的特殊性

--1.1.2 教师用声的特点

-第二节 什么是教师科学用声

--1.2.1 教师科学用声的定义、重要性

--1.2.2 教师科学声音的特点、学习教师科学用声和声音形象塑造的意义

-第一章 讨论

-第一章测试

第二章 教师科学发声基础原理

-第一节 发声的动力——气息

--2.1.1 气息控制的原理

--2.1.2 几种呼吸方法

--2.1.3 气息控制的要求

-第二节 发声的工具——发声器官

--2.2.1 发声的工具-发声器官

--2.2.2 发声的工具-咬字器官

-第三节 发声的指导——发声心理

--2.3 发声的指导——发声心理

-第四节 声音的美化——发声的共鸣与声音弹性

--2.4.1 声音的美化——共鸣控制的要求

--2.4.2 声音的美化——共鸣的作用

--2.4.3 声音的美化——声音弹性

-第二章 讨论

-第二章测试

第三章 教师科学用声法

-第一节 教师用声的误区及成因

--3.1 教师用声误区及成因

-第二节 提升教师发声能力

--3.2.1 提升教师发声能力导论

--3.2.2 提升口腔控制能力

--3.2.3 提升喉部控制能力

--3.2.4 提升共鸣控制

--3.2.5 提升协调控制能力

--3.2.6 提升气息控制能力(1)

--3.2.6 提升气息控制能力(2)

-第三节 如何让讲课更加清晰

--3.3.1 区分语音问题与发声问题

--3.3.2 如何让讲课更加清晰--“吐字归音”的运用

--3.3.3 如何让讲课更加清晰-实声的运用

--3.3.4 如何让讲课更加清晰--提升气息的支撑力度

--3.3.5 如何让讲课更加清晰--与设备的有效配合

-第四节 如何降低讲课的疲劳感

--3.4.1 找到自己的“自如音域”

--3.4.2 讲课时如何“放松”喉部

--3.4.3 “以情促声”和“以气带声”

--3.4.4 把握讲课节奏

-第五节 如何提高讲课用声的效率

--3.5.1 找到“声挂前腭”的感觉

--3.5.2 找到合适的语速

--3.5.3 明确讲课重点和重音

--3.5.4 有效调度共鸣

--3.5.5 找准发声距离

-第六节 如何让声音贴合情感变化

--3.6.1 教师声音与授课内容的关系(上)--音色、停连、重音与授课内容的关系

--3.6.1 教师声音与授课内容的关系(中)--语气授课内容的关系

--3.6.1 教师声音与授课内容的关系(下)--声音形象与授课内容的关系

--3.6.2 音色如何服务于内容

--3.6.3 停连如何服务于内容

--3.6.4 重音如何服务于内容

--3.6.5 语气如何服务于内容

--3.6.6 声音形象如何服务于内容

-第七节 如何让声带越用越好

--3.7.1 如何让声带越用越好 - 运用与保护并举

--3.7.2 如何让声带越用越好 - 在运用中训练

--3.7.3 克服心理障碍

-第八节 如何克服自身声音缺陷

--3.8.1 改变“尖”、“细”、“薄”的声音

--3.8.2 改变“沙哑”、“暗淡”的声音

-第三章 讨论

-第三章测试

第四章 教师声音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提升教师声音的审美能力

--4.1 提升教师声音审美能力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教师声音形象特点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4.2 不同类型的教师声音形象特点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第三节 如何定位自己的声音

--4.3.1 影响声音形象定位的要素——教师性格

--4.3.2 影响声音形象定位的要素及定位自身声音形象的原则

-第四节 如何塑造不同类型的声音形象

--4.4.1 如何塑造不同类型的声音形象(一)

--4.4.2 如何塑造不同类型的声音形象(二)

-第四章 讨论

-第四章测试

第五章 教师声音的保护

-第一节 教师用声相关疾病的表征

--5.1.1 医学视野中的人体发声器官

--5.1.2 教师用声相关疾病表征

-第二节 如何预防和治疗教师咽喉疾病

--5.2 教师咽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五章测试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教师科学练声的原则方法与练声方案

-第一节 教师科学练声的原则

--6.1.1 科学练声的原则方法

-第二节 教师科学练声方案

--6.2.1 60分钟练声方案1-热身

--6.2.2 60分钟练声方案2-唇舌力度单项练习

--6.2.3 60分钟练声方案3-唇舌力度综合练习

--6.2.4 60分钟练声方案4-打开口腔

--6.2.5 60分钟练声方案5-气息练习

--6.2.6 60分钟练声方案6-声音弹性练习

--6.2.7 声音综合练习

--6.2.8 温馨提示

-第六章 讨论

3.2.6 提升气息控制能力(1)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