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  3.2说“儒”释义 >  3.2说“儒”释义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2说“儒”释义在线视频

3.2说“儒”释义

下一节: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2说“儒”释义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上节课我们对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做了一次概述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我们先来看看儒家的人文精神

何为儒

我们若用儒字组词

能想到哪些

儒家 儒学 儒生

这些词语的儒是用作修饰性的形容词

儒家是指提倡礼乐仁义的学者

儒生是指学习儒家思想的学人

儒学指以诗 书

礼 乐为核心的学说

这里的儒字有特定的涵义

标指和诗书礼乐等相关的思想传统

还能想到什么词

鸿儒 大儒 腐儒 君子儒 小人儒

这里的儒是身份特称

是指那些学习儒家思想

并且具有明确的决策自我意识的人

仁精义熟的是大儒

是鸿儒 是君子儒 是硕儒

不懂变通的是腐儒

习行有亏的是小人儒

我们现在常用的词还有 儒商

什么是儒商

在商海中经营以谋求利益

但却不为利是图

而是能义在利先

有社会责任感

懂得感恩和回馈

身在江湖之远

却忧庙堂之高

这种商人就是儒商

儒商在现代语境下是褒义词

你要是称呼某位商人有儒商之风

他一定会很受用

还有 儒将

如诸葛孔明 王阳明 曾国藩

本身是文人

但却能领兵打仗

有将帅之才

可以看出

我们现在所讲的儒

多是在孔子之后

在儒家学派及其相关意义上使用

那么春秋战国或更早的历史中

儒 又是什么涵义

在《论语·雍也》中

我们能看到传世本文献中

最早关于儒的讲法

孔子告诫子夏

女为君子儒 毋为小人儒

君子儒就是像君子一样的儒

小人儒当然就是像小人一样的儒

君子求义

小人重利

孔子告诫子夏

做人 做儒就要做成有君子品格的儒

以义为尚

可见这里的儒应是表示一种职业的身份

君子 小人是对从业者的道德水平的一种评价

那么儒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呢

《说文解字》中讲

儒 柔也 术士之称

从人 需声

所谓术士 是指法术之士

和鬼神相结交

类似于巫婆 神汉

萨满 道士 和尚等等

事实上儒字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

我们能看到的原始儒字

在甲骨文当中从大 从水

大 就是人

人身上有水

金文中的儒字

水在人上

水演变成了雨

变成了需

可以理解为沐浴濡身的样子

徐中舒先生讲

需在甲骨文当中像沐浴濡身

濡应是儒的本义

汉代的衡方碑 少以濡术

即以濡(从水需声)作为儒的形声字

他说 可见东汉时

还知道儒的本义它为濡

沐浴濡身为什么和儒有关系呢

沐浴濡身是敬鬼祭神的重要仪式

在与鬼神等结交前必须

斋戒沐浴以示尊重

《礼记·儒行》中

有 儒澡身而浴德

《孟子·离娄》中也讲

斋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

所以儒作为职业

主要的任务是为人相礼

祭祀鬼神

办理丧事

孔子三十岁

以知礼而闻名

曾经经常从事这种工作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帮助别人办理丧礼

从未吃饱过

有人去世

作为相礼的儒却大吃大喝

是无德的表现

孔子显然不会如此

并且他于当日不再唱歌

孔子是位音乐素养很高的人

弦乐不断

但当有人离世

身为相礼

孔子心有戚戚焉

推己及人

不再歌咏

胡适在其著作《说儒》中讲

儒是殷民族的教士

靠他们的宗教知识为衣食之端

儒字从需

我疑心最初只有一个需字

后来才有从人的儒字

这个推断现在看来基本是正确的

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

多次提到一位人物

名为 子需

其主要职责是为王室主持宾祭典礼

祭祀人鬼

也就是祖先

是商王武丁重要的臣属

根据徐仲舒先生的考证

子需

在其氏族中的名称不叫子需

而是父辛

因为从事儒这个职业

并以这个职业而位高权重

所以职业的称谓就取待了原有的名字

被称为子需

可见当时的儒还是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但到了春秋时期

儒的地位已经下降了

《礼记·儒行》讲到

今众人之命儒也妄

常以儒相垢病

人们对从事儒这个职业的人

轻慢无礼

并且讽刺挖苦

直到孔子至舍

哀公馆之

不敢以儒为戏

也就是鲁哀公认可了孔子儒的身份后

人们才改变了对儒者的态度

可见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

儒还是指处理丧葬

等祭祀事务的神职人员

和丧礼 祭礼等礼仪密切相关

和孔子同时代从事儒这个职业的人有很多

但为什么儒会成为

孔子所开立的学派的特称呢

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极大的丰富了

儒这个职业的内涵

把他所倡导的仁学与礼学引入其中

他告诫子夏要成为像君子一样的儒

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司马谈说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

所谓六艺

这里指的是六经

儒者以《诗》《书》《礼》

《乐》《易》《春秋》

为治学的方法

因此西汉时期的儒已经被定义成了

以诗书礼乐为学术导向的学派了

到了东汉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讲

儒家者流

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 顺阴阳 明教化者也

班固认为诸子出于王官

儒家是从司徒之官演变而来

其学术主张

是游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

综上而言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

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

是术士之称

但至孔子始

儒的涵义发生了变化

成为对孔子所开立学派的特称

我们现在使用儒字

已经不再将它与术士相关联

而更多意味着诗书礼乐等人文传统

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周导言上

-0.1中国历史的分期

--导言 问题一: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一周第一节测试题

-0.2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0.3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第一周第三节测试题

-0.4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第一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二周 导言下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第二周第五节测试题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第二周第六节测试题

-0.7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周第七节测试题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周第八节测试题

第三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周第一节测试题

-1.1.2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上)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四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背景

-1.2.0 引言

--1.2.0 引言

--第四周第一节测试题

-1.2.1 华夏文化形成

--1.2.1 华夏文化形成

--第四周第二节测试题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四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五周中国传统文化之社会背景

-1.3.1早熟的官僚体制

--1.3.1.1 国家政体介绍

--1.3.1.2 中国古代贵族政体与官僚政体

--1.3.1.3 中国古代官僚政体对文化的正面影响

--1.3.1.4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法治

--第五周第一节测试题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五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六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上)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第六周第一节测试题

-2.2 易学基础简述

--2.2.1《易经》之历史地位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上)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下)

--2.2.3《周易》之性质

--第六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七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下)

-2.3周易中的人文

--天道循环(上)

--天道循环(中)

--天道循环(下)

--知时知几

--忧患意识

--乾坤并健(上)

--乾坤并健(下)

--王道通三

-第七周第一节测试题

-第七周 神文与人文测试题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第八周第一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

--3.2说“儒”释义

--第八周第二节测试题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第八周第三节测试题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5 孟子的性善论

--3.5 孟子的性善论

--第八周第五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第八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第九周第一节测试题

-4.1道家概述

--4.1道家概述

-4.2老子与《道德经》

--4.2老子与《道德经》

--第九周第二节测试题

-4.3说“道”论“德”

--4.3说“道”论“德”

--第九周第三节测试题

-4.4上善若水

--4.4上善若水

--第九周第四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

--4.5道法自然

--第九周第五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

--4.6自然无为(一)

--4.7自然无为(二)

--第九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十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上)

-5.1庄子其人

--5.1庄子其人

--第十周第一节测试题

-5.2庄子其书

--5.2庄子其书

--第十周第二节测试题

-5.3道性与人性

--5.3.1道性与人性(一)

--5.3.2道性与人性(二)

--第十周第三节测试题

-5.4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

--5.4.1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一)

--5.4.2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二)

--第十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十一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下)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6功夫与境界:庄周梦蝶

--5.6功夫与境界1:庄周梦蝶

--5.7功夫与境界2:道通为一

-第十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