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  4.5道法自然 >  4.5道法自然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5道法自然在线视频

4.5道法自然

下一节:4.6自然无为(一)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4.5道法自然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上一讲

我们分析了上善若水

儒道佛三家

以水为喻

各有所得

就道家而言

水居下不争

又迂回曲进

可柔可刚

最接近于道的本性

但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概括

大道运转的法则

这个词只能是

自然

何为自然

《老子》25章言

道大

天大

地大

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

而王处一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天地人三才观

我们可以在西周的相关典籍中看到

崇效天

卑法地

而《老子》则追问天地人

之所以存在的终极性原因

域中有四大

《帛书老子》中为

国中有四大

域和国是指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在我们所身处的域中

有四位顶极存在

王虽为人中翘楚

但却大不过天地

天大地大

但也大不过道

道是终极性存在

人要效法天地

天地要效法大道

那道呢

道法自然

自然是指道之外

比道更高的实体性存在吗

当然不是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

自然一词

并非实体性名词

而是对状态的形容词

自然而然

自得其然

自指的是自己

自身

然指的是样子

样态

自然就是像自己的样子

如其自身

自身所当然

《广雅?释古》讲

然 成也

《吕氏春秋》言

凡物之然也

必有故

一物之然

若由外力强加强为

并非根植于自身

则违背了事物的应然状态

换言之

一物若自生

自化

自成

自本

自根

则为自然

所以中国哲学中的自然

并非实体性存在

也非事实性的存在

而是自己成其为自身的状态性描述

作为自然界之义的自然概念

并非中国传统哲学的本意

在中国哲学中

指示自然界的词

是天地

自然具有自然界之义

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事

如 李白

在《日出行》一诗中言

草不谢荣于春风

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歇皆自然

万物生成变化

皆自然而然

非外力干涉

非人力能干涉

道法自然

王弼的解释是

道不违自然

乃得其性

法自然也

道不违背事物

自然而然的发展态势

任万物造化

而不强加己见

没有目的

没有用心

这才是道运转的法则

在方则法方

在圆而法圆

于自然无违也

自然者

无称之言

穷极之辞也

自然就是对道

最深刻的描述

自然的反面是人为

人禀道而生

所以从道家思想来看

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

可以法象天地

进而法道而行

返璞归真

见素抱朴

但正因为人有自我意识

也可能摒弃道心

凸出人为

于物于身多加干预

强逞我见

大道甚夷

而人好径

大道平坦

而世人却喜欢走小路

俗人昭昭

我独若昏

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世人精明能干

明察是非

修道者则澹泊寡欲

抱诚守真

因而要体现自然

就要去掉人为造作

可从书画艺术的角度

试举一例来说明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

夫失于自然而后神

失于神而后妙

失于妙而后精

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

他将画作艺术水平

分为自然

谨细五个层面

上上之品

是能体现自然妙趣

非力运能成

也就是讲

书画技法

只是通向自然状态的必要条件

但若局限于技法

则只是画的精细而已

齐白石告诫他的学生说

学我者生

像我者死

一味模仿他人

只会失去自我

只有学百家所长

又不失本心

才能获得艺术的新生

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常德不离

是指守道不失

复归于婴儿

不是指身体回到婴幼儿状态

而是强调心态应少私寡欲

明白四达而又抱守纯真

《老子》23章说希言自然

言指人为干涉

希言是指不要过多干预

任其自然而然

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大道的尊贵之处就在于

它从来不会强迫万物

按照自已的命令行事

而是顺其自然

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是因顺万物发展的自然态势

而不敢强为

这里的敢为

《老子》指的是强为

人为

是人主观臆断后的胡作非为

因此不敢为

不是不作为

恰恰是放弃自我的强行

顺应自然之为

是无为之为

那么若人完全放弃了人的自我主张

进入无我

忘我的境界

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庄子说

形如枯槁

心如死灰

心若古井不起波澜

但人若无人的情感

如死灰枯槁

又怎能称之为人呢

惠施就追问过庄子这个问题

《庄子?德充符》中

惠施问庄子

人难道原本就没有情感吗

是无情的吗

庄子回答说

人不应有情感

人应无情

惠施诘问说

一个人假若没有了人情

那又怎能称作人呢

庄子说

道赋予了人的容貌

天赋予了人的形体

又怎能不称作人呢

惠施又反问道

既然已经称作了人

那又怎么能够无情呢

庄子回答说

你所说的无情

并不是我所说的无情

我所说的无情

是说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

也就说人不应因情感上的好恶

伤害身心

而应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应当常常顺任自然

不增不减

惠施还是不同意

他问

人若不增益自身

靠什么来保有自身呢

庄子回答说

人天然如此

千万不要因好恶

而致伤害了自己的本性

现在你外心露神

耗精费力

靠着树干吟咏

凭依几案假寐

皆是强为而成

自然授予了你的形体

你却用坚白的诡辩

而自鸣得意

不是有些可悲么

综上而言

自然的本意是自得其然

自然而然

自然既非事实性的存在

也非实体性的存在

而是对大道运转法则的形容

道法自然

即是道的本性自然

所谓道性自然

无所法也

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周导言上

-0.1中国历史的分期

--导言 问题一: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一周第一节测试题

-0.2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0.3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第一周第三节测试题

-0.4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第一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二周 导言下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第二周第五节测试题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第二周第六节测试题

-0.7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周第七节测试题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周第八节测试题

第三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周第一节测试题

-1.1.2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上)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四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背景

-1.2.0 引言

--1.2.0 引言

--第四周第一节测试题

-1.2.1 华夏文化形成

--1.2.1 华夏文化形成

--第四周第二节测试题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四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五周中国传统文化之社会背景

-1.3.1早熟的官僚体制

--1.3.1.1 国家政体介绍

--1.3.1.2 中国古代贵族政体与官僚政体

--1.3.1.3 中国古代官僚政体对文化的正面影响

--1.3.1.4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法治

--第五周第一节测试题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五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六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上)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第六周第一节测试题

-2.2 易学基础简述

--2.2.1《易经》之历史地位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上)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下)

--2.2.3《周易》之性质

--第六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七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下)

-2.3周易中的人文

--天道循环(上)

--天道循环(中)

--天道循环(下)

--知时知几

--忧患意识

--乾坤并健(上)

--乾坤并健(下)

--王道通三

-第七周第一节测试题

-第七周 神文与人文测试题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第八周第一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

--3.2说“儒”释义

--第八周第二节测试题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第八周第三节测试题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5 孟子的性善论

--3.5 孟子的性善论

--第八周第五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第八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第九周第一节测试题

-4.1道家概述

--4.1道家概述

-4.2老子与《道德经》

--4.2老子与《道德经》

--第九周第二节测试题

-4.3说“道”论“德”

--4.3说“道”论“德”

--第九周第三节测试题

-4.4上善若水

--4.4上善若水

--第九周第四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

--4.5道法自然

--第九周第五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

--4.6自然无为(一)

--4.7自然无为(二)

--第九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十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上)

-5.1庄子其人

--5.1庄子其人

--第十周第一节测试题

-5.2庄子其书

--5.2庄子其书

--第十周第二节测试题

-5.3道性与人性

--5.3.1道性与人性(一)

--5.3.2道性与人性(二)

--第十周第三节测试题

-5.4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

--5.4.1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一)

--5.4.2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二)

--第十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十一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下)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6功夫与境界:庄周梦蝶

--5.6功夫与境界1:庄周梦蝶

--5.7功夫与境界2:道通为一

-第十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